导管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73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管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来说涉及导管,更具体地涉及导管致动器,包括该致 动器的导管手柄组件以及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在组织热疗的领域中,期望加热组织的装置仅仅与被治疗的组织 进行接触,而不与周围组织或体液接触。这使得加热组织所需要的功 率最小,并使得对于其他组织、结构或体液的不必要损害最小。此外,经常需要克服被热疗的患者身体中的部位处的组织不规则 性。患者身体中的部位经受热疗的一个例子是在心脏心律不齐的治疗 中,其中,试图消融组织来治愈心律不齐。消融该组织以创建伤口, 从而阻塞导致心律不齐的电脉冲。为了确保形成适当深度的伤口,期 望消融电极与组织进行良好接触。在患者身体中的部位处使用热疗的 其他例子包括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肿瘤消融、子宫内膜异位症和疼 痛处理。此外,通过两个间隔开的电极之间的灼烧所形成伤口可以比由单 个电极和背板之间创建的伤口更有效。理由是,较长较浅的伤口比较 短较深的伤口具有消融患病组织的更大的可能性。期望提供易于使用的致动器,使得临床医生能够在导管的远端处设置电极,从而使得可以实现宽广区域消融。 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导管致动器,该导管致动器包括-至少两个支架,它们被布置为相对于彼此可移动,导管护套组件的第一导管护套部件可以连接到第一支架,而导管护套组件的第二导管护套部件可以连接到第二支架;以及控制机构,在使用中由导管手柄携载,并与支架相关联,以实现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导致非就位位置和就位位置之间的至少第一导管护套部件的远端的位移。第一导管护套部件的远端,其可以是导管护套组件的电极护套, 可以限定多个瓣或叶,在它们的非就位位置或结构,它们平行于电极 护套的纵轴进行延伸。在电极护套的远端的就位位置或结构,叶或瓣可以相对于电极护套的纵轴径向向外突出,从而暴露至少一个电极, 该电极被携载在电极护套的叶的操作内表面上。第二导管护套部件可以是导管护套组件的套管,该套管关于电极 护套同轴地布置。通过在相对于电极护套的靠近方向上移动套管,对电极护套的叶施加向外力,从而导致它们移动到它们的就位位置,或 者相反。套管可以具有叶或瓣,这些叶或瓣被从电极护套向外布置, 并与电极护套的叶或瓣配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以被布置为相对于导管的另一部件可以移 动,该另一部件的至少部分与导管手柄的主体紧固到一起。该另一部 件可以是导管组件的通管丝。更具体地,通管丝可以是导管组件的导 向轴。第一支架可以包括主体,第一导管护套部件可以被连接到该主体, 并且该主体限定钻孔。第二支架可以包括管状部件,该管状部件被可滑动地接收在第一支架的主体的钻孔中,并且第二导管护套部件可以 连接到该管状部件的远端。第二支架可以包括跟随器,该跟随器与控制机构协作,用于控制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移,该跟随器突出通过在第一支架 的主体中限定的细长开口。控制机构可以包括移动控制部件,该移动控制部件在使用时与导 管手柄紧固安装到一起,该移动控制部件具有引导结构,用于引导在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移。此外,控制机构可以包括由第 一支架携载的致动臂,致动臂啮合移动控制部件,致动臂限定接收第 二支架的跟随器的接收结构。致动臂可以被枢转地安装在第一支架上, 从而可以关于枢轴进行枢转。致动臂可以携载协作结构,该协作结构与移动控制部件的引导结 构协作,协作结构被布置在枢轴的一侧上,并且接收结构被布置在枢 轴的相对侧上。引导结构可以是在移动控制部件中限定的成形的、更 具体地是弯曲的引导槽,致动臂的协作结构是接收在引导槽中的第二 跟随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导管手柄组件,其包括 手柄主体;以及导管致动器,如上所述,由手柄主体携载。手柄主体可以限定安装结构,用于安装导管的另一部件的至少部 分。引导管结构可以被携载在手柄主体中,用于引导该另一部件。组件可以包括携载在手柄主体的远端上的导管护套突出结构。手 柄主体可以是细长的,并且其中,导管护套突出结构被沿轴向可位移 地布置在手柄主体的远端上。导管致动器可以被布置在导管护套突出结构中。导管致动器的移 动控制部件可以被布置在相对于导管护套突出结构的固定位置处,该 导管护套突出结构处于手柄主体的远端处的钻孔中。移动控制部件可 以被安装在导管手柄组件的导向控制机构的远部分上,而导管护套突 出结构可以被沿轴向可位移地布置在手柄主体的远端上。此外,导管 致动器的第一支架的主体可以与导管护套突出结构紧固到一起。本发明还延伸到导管组件,其包括 如上所述的导管手柄组件;通管丝,被接收在导管手柄组件的手柄主体内,并突出通过手柄 主体的远端;以及导管护套组件,安装在导管手柄组件上,并从导管手柄组件向远 侧延伸。通管丝可以是被接收在导管护套组件的腔内的导向轴。导向轴可 以具有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被固定在手柄主体内,而第二部件相对于第一部件可位移地布置。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在导向轴的远区域处固定到一起,并且 第一和第二部件的一个可以限定弯曲增强区域,以至于当第一部件和 第二部件相对于彼此具有轴向位移时,导致在导向轴的远区域处的弯 曲。电极可以被携载在导向轴的远端上。导管致动器可以被配置为将第一导管护套部件和第二导管护套部 件相对于彼此位移第一量,并且将包括第一导管护套部件和第二导管 护套部件的组合的导管护套组件相对于导向轴位移第二较大量,以至 于当第一导管护套部件在其就位位置时,导向轴的电极相对于使用的第一导管护套部件操作地定位。如上所述,当第一导管护套部件也就是电极护套在其就位位置时, 其瓣基本上沿径向向外延伸。因此,"操作地定位"表示导向轴的电 极位于基本上和电极护套的叶的电极相同的平面内。当至少第一导管护套部件的远端在其非就位结构时,至少第一导 管护套部件的远端可以位于导向轴的电极附近。


现在参考附图并利用实例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导管致动器的示意性侧视图,致 动器位于第一位置;图2示出处于第二位置的致动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示出在其第一位置的致动器的三维视图; 图4示出在其第二位置的致动器的三维视图;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导管手柄组件的远部分的截 面侧视图,其中,组件的致动器在第一位置处;图6示出导管手柄组件的远部分的示意性截面侧视图,其中,致 动器在第二位置处;图7示出导管手柄组件的三维视图;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导管组件的导管护套组件的 远部分的示意性截面侧视图,其中,导管护套组件处于第一非就位结 构;以及图9示出处于第二就位结构的导管护套组件的远部分的示意性截 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附图的图1到图4,示出导管致动器并通常使用参考数 字10来表示该导管致动器。致动器10包括相对于彼此可以移动地布置的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第一导管护套部件采用导管护套组件17的电极护套16的形式(图8和图9),并可以被固定到第一支架12 的远端上;第二导管护套部件采用导管护套组件17的套管18的形式 (图8和图9),并可以被固定到第二支架14的远端上。导管护套组件17具有远端20,该远端可以在附图的图8所示的 非就位结构和附图的图9所示的就位结构之间进行移动。导管护套组 件17的远端20在其就位和非就位之间的移动通过支架12和14的相 对移动来控制,如在下面将详细描述的。致动器10包括控制机构22 (图3和4),该控制机构22在使用 时由导管手柄24携载(图7)。控制机构22实现在支架12和14之间 的相对位移,从而导致导管护套组件17的远端20在非就位结构和就 位结构之间的位移。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都被布置在导管手柄24中,从而它们 可以相对于另一部件位移,该另一部件是导管组件的导向轴26 (图8 和图9)。支架12采用限定钻孔30的主体28的形式。主体28的近端32被 成形以容纳凸起部34,主体28和凸起部34被紧固在一起。使用凸起 部34来支持电极护套16的部分,该电极护套作为用于连接到RF能量 源的电缆。为了清楚,从附图中省略了该部分电极护套16。在需要时, 凸起部34还支持导管组件的冲洗导管(未示出)。电极护套16被固 定到凸起部34。而套管18被固定到第二支架14的远端上。将知道,电极护套16 通过第二支架14从而被固定到凸起部34。致动器10包括控制机构22 (图3和图4)。控制机构22包括致动臂36,致动臂36被枢转地安装在第一支架12的主体28上。致动臂 36经由枢销将致动臂36枢转地安装在主体28上,以限定枢轴,致动 器36在被使用时关于该枢轴进行枢转。向枢销38的远侧在致动臂36的远部分中限定拱形槽40。将跟随 器42接收在拱形槽40中,跟随器42与第二支架14的管状部件紧固 在一起并从该管状部件径向向外突出。邻近枢销38地将第二跟随器44布置在致动臂36上。控制机构 22包括移动控制部件,该移动控制部件采用板46的形式(图3和图4), 在使用时,板46与手柄主体24的远部分紧固到一起。板46限定成形 的槽48。更具体地,槽48被弯曲,并且跟随器44被接收在槽48内。 槽48的形状指示导管护套组件17从其非就位结构移动到其就位结构 以及反过来的方式。此外,将知道,移动控制部件可以釆用其他结构 来代替板和槽,以控制导管护套组件17的远端20的就位。例如,移 动控制部件可以是固定凸轮,该固定凸轮具有预定凸轮表面,使得至 少致动臂36的跟随器44被偏置从而跟随凸轮的凸轮表面。布置是这样的,当第一支架12在箭头50的方向上(图1)位移 时,第一支架12相对于第二支架14移动了预定量。第一支架12相对 于第二支架14移动的量由附图的图1和图2以及相似地由附图的图3 和图4中的支架12和14的相对位置示出。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都相对于导向轴26在箭头50的方向 上移动(图8和图9)。再次参考图8和图9,要注意,电极52被携载在导向轴26的远 端上。基本上,平面电极54被携载在导管护套组件17的电极护套16 的远端处的瓣部分56的操作内表面上。导管护套组件17的套管18具 有布置为与电极护套16的瓣56配准的相似的叶58。电极护套16和套管18之间的相对移动导致电极护套16的瓣56和套管18的叶58从附 图的图8所示的位置移动到附图的图9所示的位置。更具体地,这在 套管18相对于电极护套16靠近地移动时发生。然而,需要电极护套16和套管18之间的仅仅大约3mm的相对移 动来实现电极护套16的瓣56从图8的非就位结构移动到图9的就位 结构。每个瓣56的长度大约是15mm。为了使得导向轴26的电极52 大约与处于就位结构的瓣56相同的平面内,需要在导向轴26和导管 护套组件17之间的大约llmm的移动。通过相对于导向轴26在箭头 50的方向上移动第一支架12和第二支架14的组合来实现该大约llmm 的移动。下面将参考图5和6更清楚地对此进行描述,图5和图6示出导 管手柄24的远部分。导管手柄24包括手柄主体60 (图7)。将控制 把手62安装在手柄主体的近端处。控制把手62安装导向轴26的第一 管状部件64 (图8和图9)。导向轴26的第二管状部件66被关于第 一管状部件64同轴地布置,并且与导向控制机构68紧固在一起,该 导向控制机构68被携载在手柄主体24的远端处。导管护套突出结构70又被携载在导向控制机构68的远部分上。 因此,如更详细地在图5和图6示出的,导向控制机构68的远部分限 定管状轴向延伸部分72,在该部分上携载导管护套突出结构70。第一 支架12的主体28与导管护套结构70紧固在一起。手柄主体24携载 引导管结构74,用于引导导向轴26通过手柄主体24。为了设置电极护套16的瓣56,将导管护套突出结构70从附图的 图5所示的位置移动到附图的图6所示的位置。当此发生时,致动器 10的控制机构22导致支架12和14之间的相对位移程度小于导管护套 突出结构70相对于导向控制机构68的位移。因此,当导管护套突出 结构70可能相对于导向控制机构68移动大约15mm时,从而,第一支架12相对于导向轴26移动相同的量,支架14相对于支架12向靠 近移动小得多的量,也就是移动大约3到4mm,从而导致导管护套组 件17的远端20从附图的图8所示的其非就位位置移动到附图的图9 所示的其就位位置。一旦已经完成了消融过程,该过程被反转,并且将导管护套突出 结构70从附图的图6所示的位置移动到附图的图5所示的位置。再一 次,在导向控制机构68和导管护套突出结构70之间的大约15mm的 相对移动转化为支架12和14之间的大约3到4mm的相对移动,从而 将导管护套组件17的瓣56移回到如附图的图8所示的非就位结构。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点是提供这样的导管致动器,其便利了使用 临床医生熟悉的移动以简单的方式来设置导管护套组件的远端。导管 护套突出结构70的移动是这样的操作,临床医生根据使用如名为"A catheter handle and a catheter assembly including such a handle" 、 2006 年3月1日提交的申请人的共同未决国际专利申请 No.PCT/AU2006/000266中所述的导管手柄,可以熟悉地操作。在该专 利申请中描述的类型的导管手柄提供这样的优点,也就是临床医生具 有这样的选择权,可以在需要这样的行为的情况下例如为了获得对于 患者身体内的难以达到部位的接近,而相对于导向轴移动电极护套的远端。因此,利用相似的移动,临床医生能够设置导管护套16的瓣56。 因此,它是临床医生自然想起的移动,并且促进了导管组件的易于使 用性。另外,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导管致动器,其使得可以利用单手 操作,在导管护套组件的就位和非就位位置之间,操纵导管护套组件。此外,致动器10的结构是这样的,以至于手柄24的尺寸不被显 著地增大。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知道,可以对特定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发明进行 很多变化和/或修改,而不偏离如广泛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 此,从各个方面这些实施例都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管致动器,包括至少两个支架,它们被布置为相对于彼此可以位移,导管护套组件的第一导管护套部件可以连接到第一支架,并且所述导管护套组件的第二导管护套部件可以连接到第二支架;以及控制机构,其在使用时由导管手柄携载,并与所述支架相关联,以实现所述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导致至少所述第一导管护套部件的远端在非就位位置和就位位置之间的位移。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导管的另一部件可以位移,该另一部件的至少 一部分与所述导管手柄的主体紧固在一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主体, 所述第一导管护套部件可以连接到该主体上,并且该主体限定钻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管状 部件,该管状部件被可滑动地接收在所述第一支架的主体的钻孔中, 而所述第二导管护套部件可以连接到所述管状部件的远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跟随 器,该跟随器与所述控制机构协作,用于控制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 第二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移。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移动 控制部件,所述移动控制部件在使用时被安装为与所述导管手柄紧固 在一起,所述移动控制部件具有引导结构,用于引导在所述第一支架 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移。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控帝W几构包括致动 臂,该致动臂由所述第一支架携载,并啮合所述移动控制部件,所述 致动臂限定接收结构,所述第二支架的跟随器被接收在所述接收结构 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臂被枢转地安 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从而可以围绕枢轴进行枢转。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致动臂携载协作结构,该协作结构与所述移动控制部件的引导结构进行协作,所述协作 结构被布置在所述枢轴的一侧上,而所述接收结构被布置在所述枢轴 的相对侧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动器,其中,所述引导结构是成形 的引导槽,在所述移动控制部件中限定所述引导槽,所述致动臂的协 作结构是接收在所述引导槽中的第二跟随器。
11. 一种导管手柄组件,包括 手柄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导管致动器,其由所述手柄主体携载。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手柄主体限定安装结构,用于安装所述导管的所述另一部件的至少一部分。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件,其中,引导管结构被携载在所 述手柄主体中,用于引导所述另一部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11到13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组件,其包括导管 护套突出结构,该导管护套突出结构被携载在所述手柄主体的远端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手柄主体是细长的, 并且其中,所述导管护套突出结构被可以轴向位移地布置在所述手柄 主体的远端上。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件,其中,相对于 所述导管护套突出结构将所述导管致动器的所述移动控制部件布置在 固定的位置处,所述导管护套突出结构在所述手柄主体的远端处的钻 孔中。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导管致动器的第一支 架的主体与所述导管护套突出结构紧固在一起。
18. —种导管组件,包括如权利要求11到17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导管手柄组件;通管丝,接收在所述导管手柄组件的手柄主体中,从而突出通过所述手柄主体的远端;以及导管护套组件,安装在所述导管手柄组件上,并从所述导管手柄 组件向远侧延伸。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导管组件,其中,所述通管丝是被接 收在所述导管护套组件的腔中的导向轴。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导管组件,其中,所述导向轴具有固 定在所述手柄主体中的第一部件,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可轴向位 移的第二部件。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或权利要求20所述的导管组件,其中,电 极被携载在所述导向轴的远端上。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导管组件,其中所述导管致动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导管护套部件和第二导管护套部件相对于彼此位移第 一量,并且将包括所述第一导管护套部件和第二导管护套部件的组合 的导管护套组件相对于所述导向轴位移更大的第二量,从而当所述第 一导管护套部件处于其就位位置时,所述导向轴的电极被相对于所述 就位的第一导管护套部件操作地定位。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导管组件,其中,当所述至少第一导管护套部件的远端处于其非就位配置时,所述至少第一导管护套部件 的远端位于所述导向轴的电极的附近。
全文摘要
导管致动器10包括至少两个支架12和14,两个支架被布置为相对于彼此可以位移。导管护套组件的第一导管护套部件可以被连接到第一支架12,而导管护套组件的第二导管护套部件可以被连接到第二支架14。控制机构22在使用时由导管手柄携载,并与支架12和14相关联,以实现在支架12和14之间的相对位移,从而导致至少第一导管护套部件的远端在非就位位置和就位位置之间的位移。
文档编号A61B18/04GK101224135SQ20071015278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1日
发明者大卫·奥格尔 申请人:导管治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