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50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剂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包装如狭义的片剂、胶囊剂以及丸剂的非粉末形态的固态药剂的药剂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供有各种基于处方笺提供的信息将片剂按每次服用量利用包装片进行包装的药剂包装装置,在医院、调剂药局等医疗机关使用。在这种药剂包装装置中已有支援片剂的所谓手撒作业的功能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具体而言,在装置的上表面侧呈矩阵状配置有多个片剂收容斗,操作者通过手工操作将片剂投入这些片剂收容斗。在各片剂收容斗的附近显示与被包装的顺序对应的编号。操作者参照这些编号和处方笺指示的服用时间进行手撒作业。投入完成之后,构成片剂收容斗的底部的开闭器敞开,各片剂收容斗内的片剂落下至设置在可动的片剂送出部的对应的片剂送出斗内。片剂送出斗内的片剂依次供给于包装装置。开闭器及片剂送出部的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4、5中公开。作为所述的片剂收容斗的矩阵状配置,通常从进行手撒作业的操作者处观察沿前后方向(列方向)配置与三次给药(例如,将某一药剂在一曰分为早、午、晚共计三次服用)对应的三个、或作为三的倍数的六个片剂收容斗,且从操作者处观察沿左右方向(行方向)配置多个(例如与一周的天数对应的七个或其倍数)片剂收容斗(参照专利文献l)。但是,若采用这种通常的矩阵状配置,则处方笺记载的服用时间为三的倍数以外的情况,即两次给药(例如,将某一药剂在一日分早、晚共两次服用)的情况、或四次给药(例如,将某一药剂在一日分早、午、晚、睡觉前共四次服用)的情况下,用于在每一行投入确定的片剂的片剂收容斗的位置不同。其结果,操作性明显变差,成为投入失误的原因。在专利文献2、3中提出了设置有显示器、LED灯等引导机构的结构,以支援手撒作业。但是,若采用这种引导机构,则需要伴随基于输入的处方笺提供的服用时间等信息的电信号处理的比较复杂的控制,导致成本增加。所述的开闭器在敞开时向划分邻接的片剂收容斗之间的隔壁的背后退避。换言之,片剂收容斗之间的隔壁需要确保至少能够隐藏开闭器的程度的尺寸(俯视下的宽度)。但是,若该隔壁的尺寸大,则不能够实现药剂包装装置的小型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23382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866543号;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03433号;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15059;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83097号。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药剂包装装置中以简单的结构支援手撒作业并且降低片剂室之间的隔壁的尺寸。这里所指的片剂的用语不限于狭义的片剂,也包括如胶囊剂和丸剂的其他非粉末形态的固态药剂。本发明提供一种片剂包装装置,其中,其具有按每一包量供给片剂的片剂供给部;包装从所述片剂供给部供给的片剂的包装部,所述片剂供给部具有片剂收容部,其按前后方向多列、横向多行地设置有收容从上端开口投入的一包量的所述片剂的片剂收容斗;片剂送出部,其取出在各所述片剂收容斗中收容的所述片剂,并按每一包量送往所述包装部;至少一个手撒支援构件,其能够通过手动移动至从所述片剂收容部退避的第一位置和载置于所述片剂收容部上的第二位置,若被设定于所述第二位置,则发挥对与每一日的服用时间对应向所述片剂收容斗投入所述片剂的作业进行支援的功能。例如,所述片剂收容部还具有转动支承机构,其配置于最后侧的所述片剂收容斗的列的后侧,且支承所述手撒支援构件的基端侧使其转动自如,通过围绕所述转动支承机构转动,所述手撒支援构件能够通过手动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由转动支承机构支承而转动自如的手撒支援构件通过简单的手动操作即可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或与其相反地移动。具体而言,所述手撒支援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敞开全部的所述片剂收容斗的所述上端开口,在所述第二位置封闭所述片剂收容斗中后侧的一列或多列的所述片剂收容斗的所述上端开口。若将手撒支援构件设定为第二位置,则能够仅向多个片剂收容斗中构成没有被手撒支援构件封闭上端开口的前侧的列的片剂收容斗投入片剂,将在这些片剂收容斗收容的片剂利用片剂送出部按每一包量送往包装部。另一方面,若将手撒支援构件设定为第一位置,则能够将片剂投入全部的片剂收容斗,将在全部的片剂收容斗中收容的片剂利用片剂送出部按每一包量送往包装部。更具体而言,所述片剂收容斗沿前后方向配置四列,所述手撒支援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封闭所述四列中最后侧的列的所述片剂收容斗的所述上端开口。此时,若将手撒支援构件设为第二位置,则能够向前后方向三列、横向多行的片剂收容斗投入片剂并收容。从而,若将手撒支援构件设为第二位置,则能够在服用时间为三的倍数即三次给药(早、午、晚)的情况下,有效且不会引起投入失误地可靠地执行向各片剂收容斗投入片剂的手撒作业。另一方面,若将手撒支援构件设定为第一位置,则能够向前后方向四列、横向多行的片剂收容斗中投入片剂并收容。从而,若将手撒支援构件设定为第一位置,则能够在服用时间为二的倍数即两次给药(早、晚)或四次给药(早、午、晚、睡觉前)的情况下,有效且不会引起投入失误地可靠地执行向各片剂收容斗投入片剂的手撒作业。优选的是,药剂包装装置还具有第一传感器,其在所述手撒支援构件若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则形成接通状态,若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则形成断开状态;第二传感器,其在所述手撒支援构件若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则形成断幵状态,若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则形成接通状态;控制部,其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传感器二者若均为接通状态、或所述第一及第二传感器二者若均为断开状态,则禁止所述片剂送出部的动作的开始。状态在各片剂收容斗收容片剂的情况和传感器故障时,不留神用包装部包装片剂的情况。作为备用方案,所述手撒支援构件具有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分别与所述片剂收容斗的所述上端开口连通而允许所述片剂的通过的多个幵口部;分别与各所述开口部邻接设置,可见地显示与所述每一日的服用时间相关的信息的多个显示部。若将手撒支援构件设为第二位置,则通过与手撒支援构件的开口部邻接设置的显示部,可见地显示与每一日的服用时间对应,应该向某一片剂收容斗投入片剂。例如,所述显示部是通过颜色、花纹、记号、文字、数字或这些两个以上的组合来示出所述服用时间的。优选的是,所述手撒支援构件包括至少第一及第二手撒支援构件,所述第一手撒支援构件具有与三次给药对应的三种所述显示部,所述第二手撒支援构件具有与四次给药对应的四种所述显示部。若将第一手撒支援构件设定为第二位置,则能够有效且不会引起投入失误地可靠地执行在三次给药的情况下向各片剂收容斗投入片剂的手撒作业。另外,若将第二手撒支援构件设定为第二位置,则能够有效且不会引起投入失误地可靠地执行在四次给药的情况下向各片剂收容斗投入片剂的手撒作业。所述片剂收容部具有划分沿行方向邻接的所述片剂收容斗之间的多个第一隔壁;划分沿所述列方向邻接的所述片剂收容斗的多个第二隔壁,各所述片剂收容斗在所述上端开口的相反侧具有下端开口,所述片剂送出部具有配置于所述片剂收容部的下方的第一开闭板;重叠配置于该第一开闭板的下方的第二开闭板,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板形成有由沿所述片剂收容斗的列方向延伸的第一分隔部和沿所述片剂收容斗的行方向延伸的第二分隔部区分开,且分别与所述片剂收容斗对应的多个片剂通过孔,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板能够沿所述片剂收容斗的行方向移动至保持位置和敞开位置,在所述保持位置,利用所述第一开闭板的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开闭板的所述第一分隔部封闭各所述片剂收容斗的所述下端开口,在所述敞开位置,所述第一开闭板的所述第一分隔部退避至所述片剂收容部的所述第一隔壁的下表面侧,且所述第二开闭板的所述第一分隔部退避至所述第一开闭板的所述第一分隔部的下表面侧,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板的片剂通过孔分别与各片剂收容斗的所述下端开口对置。若第一及第二开闭板处于保持位置,则通过第一及第二开闭板的第二分隔部闭锁片剂通过开口,因此,片剂被保持在片剂收容斗内。若第一及第二开闭板处于敞开位置,则第一及第二开闭板的片剂通过孔与下端开口分别对置,因此,下端开口被开口,片剂收容斗内的片剂落下至片剂送出部。由于利用两张开闭板即第一及第二开闭板的第一分隔部闭锁下端开口,所以能够将各第一及第二开闭板的第一分隔部的宽度设定为较窄。因此,能够在敞开位置使第一分隔部退避的片剂收容部的第一隔壁部的宽度设定为较窄,能够使片剂供给部小型化,从而能够实现作为药剂包装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发明效果本发明的药剂包装装置具有手撒支援构件,因此,能够有效且不会引起投入失误地可靠地执行与服用时间对应的向各片剂收容斗投入片剂的手撒作业,所述支援构件若被设定为在片剂收容部上配置的第二位置,则发挥对与每一日的服用时间对应向片剂收容斗投入片剂的作业进行支援的功能。另外,通过设置为由两张开闭板的分隔部闭锁片剂收容斗的下端开口的结构,能够将在敞开位置分隔部退避的片剂收容部的隔壁的宽度设定为较窄。其结果,能够使片剂收容部小型化,从而能够实现药剂包装装置整体的小型化。图1是表示从前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药剂包装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封闭罩位于闭锁位置和敞开位置的中间位置)。图2是表示从前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药剂包装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封闭罩位于闭锁位置)。图3是控制面板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药剂包装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5A是开闭器被闭锁的状态的片剂供给单元的局部剖视图。图5B是开闭器敞开中的片剂供给单元的局部剖视图。图5C是开闭器被开放的状态的片剂供给单元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表示片剂收容部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图。图8A是闭锁封闭罩及保护罩的状态的片剂供给单元的局部剖视图。图8B是敞开封闭罩的状态的片剂供给单元的局部剖视图。图8C是闭锁封闭罩的状态的片剂供给单元的局部剖视图。图8D是封闭罩半开的状态的片剂供给单元的局部剖视图。图9A是表示敞开封闭罩的状态的片剂供给单元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闭锁封闭罩的状态的片剂供给单元的俯视图。图IO是片剂送出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用于说明片剂供给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2是从侧面上方观察包装单元的立体图。图13是从前面上方观察包装单元的立体图。图14是包装单元的主视图。图15是包装单元的侧视图。图16是包装单元的俯视图。图17是表示包装单元处于收容位置的状态的药剂包装装置的剖视图。图18是表示包装单元处于取出位置的状态的药剂包装装置的剖视图。图19是从上方观察展开导向件的立体图。图20是从背面侧观察展开导向件的立体图。图21是展开导向件的俯视图。图22是展开导向件的主视图。图23是表示展幵导向件与包装片的关系的侧视图。图24是表示展开导向件与包装片的关系的侧视图。图2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药剂包装装置的片剂收容部的立体图。图26是表示收容室罩闭锁的状态的片剂收容部的剖视图。图2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药剂包装装置的片剂收容部的立体图。图28是表示收容室罩闭锁的状态的片剂收容部的剖视图。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药剂包装装置的片剂收容部的立体图。图30A是表示收容室罩敞开的状态的片剂收容部的剖视图。图30B是表示收容室罩闭锁的状态的片剂收容部的剖视图。图31A是表示收容室罩敞开的状态的片剂收容部的俯视图。图31B是表示收容室罩闭锁的状态的片剂收容部的俯视图。图32是表示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药剂包装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3是表示片剂收容部的局部俯视图。图34是表示铰链周边的机构的示意立体图。图35A是将自由罩、四次给药罩及三次给药罩全部闭锁的状态的片剂收容部的俯视图。图35B是闭锁自由罩和四次给药罩的状态的片剂收容部的俯视图。图35C是仅闭锁自由罩的状态的片剂收容部的俯视图。图36A是将自由罩、四次给药罩及三次给药罩全部闭锁的状态的片剂收容部的剖视图。图36B是闭锁自由罩和四次给药罩的状态的片剂收容部的剖视图。图36C是仅闭锁自由罩的状态的片剂收容部的剖视图。图中l-药剂包装装置;2-片剂供给单元;3-散药供给单元;4-包装单元;5-药剂排出部;6-壳体;7-收容室;8-罩;9-控制面板;9a-片剂按钮;9b-LED;9c-包装显示部;9d-开始按钮;11、12、13-控制器;21-片剂收容斗;21a-上端开口;21b-下端开口;22-片剂收容部;23-片剂送出部;24a、24b-隔壁;25-封闭罩;26-保护罩;27、28、29、30-传感器;27a、28a-磁性体;27b、28b-传感器主体;32-显示器;34-上侧开闭板;34a-卡止部;35-下侧开闭板;35b-卡止部;36-送出构件;37-固定板;38、39-分隔部;41-片剂通过孔;42-片剂送出室;43-底板;44-销;45-锤;48-落下口;51-V形斗;61-包装片;62-辊;63-片供给部;65-展开导向件;67-漏斗;67a-导入口;68-加热密封部;69-印刷部;71-保持架;71a-正面侧保持部;71b-侧面侧保持部;72-铰链机构;73a、73b-导向辊;75-墨带;76-墨盒;77-施力辊;78-热转印头;79-支承辊;81-导杆;82a、82b-进给辊;83a、83b-加热辊;84-进给加热密封构件;85-辊构件;86-纵向加热密封构件;90a、90b-展开导向面;91-导向件主体;92-托架;93-安装部;93a、93b-贯通孔;94-主棱线;95-副棱线;96a、96b-顶部面;97a、97b-后端缘;98-闭锁板;99a、99b-曲面;IOOA、100B-销机构;101、102-包数显示部;111、112-封闭罩;112a-基部;112b、112c-延长部;112d-封闭部;113-开口;121-封闭罩;121a-开口部;121b-闭锁部;123、124-编号显示部;201A、201B、201C-手撒片;201a-开口;201b-窗口;201c-突出物;202、203、204-编号显示部。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1及图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药剂包装装置1。(整体结构)该药剂包装装置1具备片剂供给单元2、散药供给单元3、包装单元4、排出包装完成的药剂的药剂排出部5。片剂供给单元2与散药供给单元3设置于壳体6的上表面侧。另一方面,包装单元4配置于壳体6内的收容室7。壳体6的前面开口除药剂排出部5以外,通过单侧开门型的可开闭的罩8能够开闭地覆盖。若敞开该罩8,则操作者能够对收容室7内的包装单元4进行存取。罩8的形式并没有特别地限定,也可以是两面开等其他形式。在壳体6的上表面设置有图3所示的控制面板9。同时参照图4可知,片剂供给单元2、散药供给单元3及包装单元4的动作根据来自控制面板9的输入和后述的封闭罩(手撒支援构件)25的传感器27、28或其他传感器29、30的输入,由控制器ll、12、13来控制。(片剂供给单元)以下,参照图1图11对片剂供给单元2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5A图5C可知,片剂供给单元2具备固定的片剂收容部22(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壳体6的上表面侧的一部分),其以矩阵状设有多个片剂收容斗21;片剂送出部23,其将由手撒供给至各片剂收容斗21内的一包量的片剂自动地依次取出而供给至包装单元4。参照图l、图2、图6及图7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片剂收容部22中,按前后方向(列方向)四列、横向(行方向)7行合计设置有28个同一形状的片剂收容斗21。片剂收容部22具备多个第一隔壁24a,其划分沿行方向邻接的片剂收容斗21之间;多个第二隔壁24b,其划分沿列方向邻接的片剂收容斗21,通过这些第一及第二隔壁24a、24b区分开各片剂收容斗21。各片剂收容斗21在上下两端开口。上端开口21a作为用于操作者由手工作业将片剂投入片剂收容斗21中的开口起作用。位于上端开口21a的相反侧的下端开口21b作为向片剂送出部23输送收容在片剂收容斗21内的片剂时通过的开口起作用。参照图l、图2、图6可知,片剂收容部22具备大致片状或板状的封闭罩(手撒支援构件)25和同样地大致片状或板状的保护罩26。封闭罩25和保护罩26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片剂收容部22的上表面。具体而言,在比最后侧的片剂收容斗21的列还靠后侧设置有两个销机构(转动支承机构)100A、100B,通过该销机构100A、100B转动自如地支承封闭罩25和保护罩26的基端侧。封闭罩25配置在保护罩26的跟前侧,且在闭锁封闭罩25和保护罩26的二者之际,位于保护罩26的下侧(参照图8A)。当保护罩26位于敞开位置时,通过手动操作围绕销机构100A、100B转动,能够使封闭罩25移动至从片剂收容部22退避的敞开位置(图8B、图9A)和载置于片剂收容部22上的闭锁位置(图8C、图9B)。如图8B及图9A所示,若封闭罩25处于開放位置,则全部28个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敞开,能够将片剂投入全部的片剂收容斗21内。另一方面,如图8C及图9B所示,若封闭罩25处于闭锁位置,则构成四列七行的片剂收容斗21中最后侧的一列的7个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被封闭罩25封闭。其结果,能够仅向三列七行合计21个片剂收容斗21投入片剂。换言之,封闭罩25的宽度设定为在闭锁位置闭锁最后侧的列的片剂收容斗21。若将封闭罩25设为闭锁位置(图8C、图9B),则能够将片剂收容于三列七行(21个)的片剂收容斗21,因此,在服用时间为3的倍数即三次给药(早、午、晚)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且不会引起投入失误地可靠地执行向各片剂收容斗21投入片剂的手撒作业。另一方面,若将封闭罩25设定为敞开位置(图8B、图9A),则能够在四列七行(28个)的片剂收容斗21收容片剂,因此,在服用时间为2的倍数即二次给药(早、晚)或四次给药(早、午、晚、睡觉前)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且不会引起投入失误地可靠地执行向各片剂收容斗21投入片剂的手撒作业。参照图9A可知,在片剂收容部22的上表面最后侧的片剂收容斗21的列的后侧(销机构100A、100B的前侧)设有第一包数显示部101。另外,参照图9B可知,在封闭罩25的上表面且在前端附近设有第二包数显示部102。如图9A及图9B中双点划线示意性地表示,在片剂的手撒作业之际,通常从最右侧的行的最前侧(跟前侧)的列的片剂收容斗21沿列方向向后侧(里侧)依次投入片剂。在包数显示部101、102显示按该顺序向片剂收容斗21投入片剂时,在构成各行的全部的片剂收容斗21(图9A中4个,图9B中3个)投入片剂时的包数。具体而言,在片剂收容部22的上表面的包数显示部101显示从4到28的4的倍数,在封闭罩25的上表面的包数显示部102显示从3到21的3的倍数。通过参照这些包数显示部101、102,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撒作业的效率,且能够进一步降低投入失误的可能性。也可以与包数显示部101、102—起,或代替包数显示部101、102,在片剂收容部22的上表面与各片剂收容斗21邻接显示与片剂的投入顺序对应的连续编号。参照图1及图8A图8C可知,设置有检测封闭罩25的开闭的两个传感器27、28。各传感器27、28具有配置于封闭罩25的基端并与封闭罩25—起围绕销机构100A、100B转动的磁性体27a、28a;由检测磁性体27a、28a的磁性的霍尔元件等构成的固定的传感器主体27b、28b。具备两个传感器27、28的磁性体27a、28a使角度位置在销机构100A、100B的销轴中不同地配置。另一方面,两个传感器27、28的传感器主体27b、28b与对应的磁性体27a、28b对置,且相对于销fl构100A、100B的销轴配置于同一角度位置。如后面详述所示,通过设有两个传感器27、28,能够检测封闭罩25是否正确地设定在闭锁位置或敞开位置的任一个,并且能够防止在传感器27、28的至少一个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错误判断为处于闭锁位置和敞开位置的任一个。对一传感器27而言,如图8C所示,当封闭罩25处于闭锁位置时,磁性体27a和传感器主体27b成为最靠近位置而形成接通状态,如图8B所示,当封闭罩25处于敞开位置时,磁性体27a与传感器主体27b远离而形成断开状态。相反,对另一传感器28而言,如图8B所示,当封闭罩25处于敞开位置时,磁性体28a与传感器主体28b成为最靠近的位置而形成接通状态,如图8C所示,当封闭罩25处于闭锁位置时,磁性体28a与传感器主体28b远离而形成断开状态。传感器27、28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例,一传感器在封闭罩25若处于闭锁位置则形成接通状态,若处于敞开位置则形成断幵状态,另一传感器在封闭罩若处于闭锁位置则形成断开状态,若处于敞开位置则形成接通状态也可。参照图8A、图8C可知,保护罩26在封闭罩25处于闭锁位置时,通过围绕销机构100A、100B转动,能够设定在敞开位置(图8B及图8C)和闭锁位置(图8A)。当保护罩26处于闭锁位置时,利用保护罩26覆盖全部的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从而,在不使用片剂供给单元2时,通过将保护罩26设定在闭锁位置,能够可靠地防止向片剂收容斗21的尘埃等的进入。参照图1、图2、图9A及图9B可知,在保护罩26的内表面且在可视觉确认的位置设置有显示将四列的片剂收容斗21全部使用的情况的显示器32,显示器32在封闭罩25若处于敞开位置(图9A)则隐藏于封闭罩25的背后,但封闭罩25若处于闭锁位置(图9B)则露出。从而,操作者能够可见地确认片剂供给单元2的片剂收容斗21处于与"三次给药"对应的状态、或处于与"二次给药"或"四次给药"对应的状态。参照图5A图5C及图10可知,片剂供给单元2的片剂送出部23包括在片剂收容部22的下方配置的上侧开闭板34;在该上侧开闭板34的下方以相互重叠的状态配置的下侧开闭板35;在下侧幵闭板35的下方配置的可动的送出构件36;以及在送出构件36的下方配置的固定板37。上侧及下侧开闭板34、35能够在维持相互重叠的状态的同时沿片剂收容斗21的配置的行方向移动。在上侧及下侧开闭板34、35形成有由沿配置片剂收容斗21的列方向延伸的第一分隔部38和配置片剂收容斗21的行方向延伸的第二分隔部39区分开,且分别与片剂收容斗21对应的四列七行合计28个片剂通过孔41。另外,在上侧及下侧开闭板34、35的图5A5C中,在左侧的端部设有向下折弯的卡止部34a、35a。进而,上侧开闭板34相对于片剂收容部22由未图示的弹簧连结,在图5A图5C中,向右弹性地施力。此外,下侧开闭板35相对于上侧开闭板34由未图示的弹簧连结,在图5A图5C中向右弹性地施力。在上侧及下侧开闭板34、35没有外力作用的初始状态下,上侧及下侧开闭板34、35处于图5A所示的位置。送出构件36通过包括齿轮齿条机构及电动机的驱动装置可在配置片剂收容斗21的行方向往复移动。在送出构件36与片剂收容部22的片剂收容斗21对应以四列七行设置有合计28个片剂送出斗42。片剂送出斗42在上下两端开口。在各片剂送出斗42的下端侧的开口配置有可开闭的底板43。底板43—端通过销44支承并使其相对于送出构件36摆动自如,在另一端侧内置有敞开用的锤45。在固定板37的上表面载置有片剂送出斗42的底板43,由此,底板43在闭锁位置被保持。另外,在固定板37的图5A图5C及图10中右侧的端部设置有与片剂收容斗21及片剂送出斗42的列数(在本实施方式中四列)相同数量的台阶37a37d。邻接的台阶37a37d之间的阶梯差与将片剂收容斗21及片剂送出斗42在行方向的形成间距用片剂送出斗21及片剂送出斗42的列数除的值相当。接着,参照图11的流程图说明片剂供给单元2的动作。首先,在步骤Sl选择控制面板9的片剂按钮9a(以下,关于按钮、LED等参照图3),在步骤S2与片剂按钮9a对应的LED亮灯。接着,在步骤S3选择"三次给药"与"四次给药"。具体而言,选择"三次给药"时在步骤S4封闭罩25由手动操作设定为闭锁位置(图8C及图9B),在步骤S5,表示使用四列的片剂收容斗21的LED9b熄灯。另外,选择"四次给药"时,在步骤S6,由手动操作将封闭罩25设定为敞开位置(图8B及图9A),在步骤S6,LED9b亮灯。接着,在步骤S8中进行包数的设定,若在步骤S9中设定的包数为21包以下,则向与后述的设定V形斗51的隔板52的包数对应的位置移动。隔板52的位置由传感器检测出并向片剂供给单元2的控制器11输出。被指定的包数在步骤S21中在控制面板9的包数显示部9c上显示。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9设定的包数为21包以上,则将V形斗51的隔板52的包数设定为作为最大值的21包,在步骤S13,在控制面板9的包数显示部9c作为包数显示"21"。在步骤S14中,每次按压控制面板9的片剂按钮9a,在包数显示部9c作为包数以从"22"到作为片剂供给单元2的最大包数的"28"依次显示。接着,在步骤S15,通过手撒作业从上端开口21a投入片剂而收容于各片剂收容斗21。这时,从最右侧的行的最前侧的(跟前侧)的列的片剂收容斗21开始沿列方向依次向后侧(里侧)投入片剂。在手撒作业结束之后,若在步骤S16选择控制面板9的开始按钮9d,则在步骤S17,使片剂送出部23动作,将从片剂收容部22供给的片剂经由未图示的输送路径按每一包量送往包装单元4的漏斗67,在包装单元4执行分包处理。控制器11在步骤S16中选择了开始按钮9d之际,若检测出封闭罩25处于不稳定状态,则输出错误提示音,并且,禁止片剂送出部23的动作的开始,不进行向包装单元4的片剂的供给。具体而言,控制器ll在一传感器27处于接通状态而另一传感器28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判断封闭罩25设定为正确的闭锁位置(图8C),使片剂送出部23动作。另外,控制器11在一方的传感器27处于断开状态,另一方的传感器28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判断封闭罩25设定为正确的敞开位置(图8B),使片剂送出部23动作。但是,控制器11在两个传感器27、28同时处于断开状态或同时处于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判断封闭罩25在没有处于闭锁位置或敞开位置的不稳定状态(图8D)或传感器27、28中的至少一方发生故障,禁止片剂送出部23的动作的开始。通过在封闭罩25处于不稳定的姿勢时,禁止片剂送出部23的动作的开始,能够可靠地防止错误地用包装单元4包装以不正确的状态收容在各片剂收容斗21的片剂。以下,详细说明步骤S17的分包处理中的片剂送出部23的动作。首先,在选择开始按钮9d之前,即非动作时,片剂送出部23处于图5A所示的状态。目卩,上侧及下侧开闭板34、35处于被上侧开闭板34的第一分隔部38和下侧开闭板35的第一分隔部38闭锁各片剂收容斗21的下端开口21b的保持位置。在选择开始按钮9d,且封闭罩25正确地设定为闭锁位置或敞开位置,在没有不稳定的状态、也没有传感器27、28的故障的情况下,如图5B所示,送出构件36在图中向左方向(行方向)移动。送出构件36的一端钩挂在下侧开闭板35的卡止部35a,其结果,下侧开闭板35也与送出构件36—起向左方向移动。若送出构件36进一步在图中向左方向移动,则隔着下侧开闭板35的卡止部35a,送出构件36的一端钩挂在上侧开闭板34的卡止部34a,其结果,上侧开闭板34也与送出构件36—起向左方向移动。通过上侧及下侧开闭板34、35与送出构件36—起移动,片剂送出部23成为图5C所示的状态。即,上侧及下侧开闭板34、35处于如下所述的敞开位置,即,上侧开闭板34的第一分隔部38向片剂收容部22的第一隔壁24a的下表面侧退避,且下侧开闭板35的第一分隔部38向上侧开闭板34的第一分隔部38的下表面侧退避,上侧及下侧开闭板34、35的片剂通过孔41、42分别与各片剂收容斗21的下端开口21b对置。另外,当上侧及下侧开闭板34、35处于敞开位置时,在送出构件36的片剂送出斗42成为上端侧的开口分别与各下端开口21b对置的状态。因此,在各片剂收容斗21收容的一包量的片剂经由下端开口21b及片剂通过孔41、41收容在送出构件36的片剂送出斗42。接着,若送出构件36在图中向右方向移动,则片剂送出斗42的底板43从移动方向前侧依次到达台阶37a37d的前方的落下口48,从下方没有支承而敞开。其结果,各片剂送出斗42内的片剂依次供给于漏斗67内。此外,在"四次给药"的情况下,送出构件36始终仅以与前述的阶梯差对应的量向右方向间歇地移动,"三次给药"的情况是与最上侧的列对应的片剂送出斗42内没有收容片剂,因此,第3个、第6个、第9个、第12个、第15个……的片剂送出斗42到达落下口48之后的下一个的间歇移动中,送出构件36的移动量设定为阶梯差的2倍。闭板即上侧及下侧开闭板34、35的第一分隔部38闭锁下端开口21b,因此,可以将各上侧及下侧开闭板34、35的第一分隔部38的宽度设定为较窄。因此,能够将在敞开位置,第一分隔部38退避的片剂收容部22的第一隔壁24a的宽度设定为较窄,能够将片剂供给单元2小型化。通过使片剂供给单元2小型化,作为药剂包装装置1整体也能够实现小型化。(散药供给单元)散药供给单元3是利用手工作业供给散药,将该散药自动按每一包量进行分割而依次向包装单元4供给。参照图l及图2可知,散药供给单元3具备在壳体5的上表面开口的截面大致为V字状的细长斗(V形斗51)。V形斗51的底部可开闭。另外,在V形斗51的下侧配置有多个分割容器(未图示)。如果底部开放,则V形斗51内投入的散药会向分割容器落下而被分割为规定量。分割容器的底部也可以开闭。通过依次敞开分割容器的底部,使各分割容器内的散药向漏斗67落下并按每一包量向包装单元4供给。另外,在V形斗51内配置有用于调整散药的分割数的可动的隔板52。散药供给单元3的结构只要能够将散药按每一包量供给于包装单元4即可,并没有特别地限定。例如,散药供给单元3也可以将投入漏斗的散药供给于分配器皿的外周环状槽,将通过抓取装置从外周环状槽按每一包量抓取的散药依次供给于包装单元4。(包装单元)以下,参照图12图23说明包装单元4。包装单元4在保持架71上,具备片供给部63、展开导向件65、漏斗67、加热密封部68以及印刷部69。片供给部63从辊62巻出包装片61而进行供给,该辊62预先沿长度方向巻绕二折的细长包装片61。展开导向件65将利用片供给部63供给的包装片61展开并开口。从片剂供给单元2及散剂供给单元3向漏斗67供给片剂。经由漏斗67的导入口67a从包装片61的开口导入药剂。加热密封部68密封包装片61,以封闭导入的药剂。印刷部69配置在包装片61的路径中片供给部63和展开导向件65之间,在包装片61上印刷患者名、药剂名、用法等信息。参照图12图16可知,包装单元4设置于在壳体6的收容室7配置的保持架71上。保持架71包括在壳体6的正面侧扩宽的正面侧保持部71a;从该正面侧保持部71a的正面侧观察,从右侧延伸至背面侧的侧面侧保持部71b;从正面侧保持部71a的正面侧观察,将左侧的侧端侧相对于壳体6可转动地连结的铰链机构72(参照图17及图18)。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包装单元4紧凑地收容在壳体6内的同时,如后所述,能够确保良好的操作性。在保持架71的上端(图14参照)的正上方位置设有未图示的基板,在该基板上配置有片剂供给单元2和散药供给单元3。如上所述,通过设置保持架71,使得包装单元4紧凑地收容于上下方向的空间被限定的壳体6内。在保持架71的侧面侧保持部71b的下方侧的部位配置有包装片61的辊62。另外,在保持架71的侧面侧保持部71b设置有构成片供给部63的一部分的两根导向辊73a、73b。辊62、导向辊73a、73b的转动中心相对于侧面侧保持部71b沿实质上正交的方向(正面侧保持部71a扩宽的方向)延伸。进而,在比保持架71的侧面侧保持部71b的导向辊73a、73b靠上方配置有印刷部69。包装片61从辊62向背面侧巻开,通过一导向辊73a向前面侧沿水平方向折返,进而通过另一导向辊73b向上方向转换方向而导向印刷部69。印刷部69具有具备热转印用的墨带75的巻开辊和巻取辊的可交换的墨盒76;相对于墨带75施加张力的施力辊77;热转印头78;以及用于在热转印头78的局部使包装片61与墨带75密接的支承辊79。在保持架71的正面侧保持部71a的上方侧且从正面观察的右端侧的部位配置有固定的导杆81(构成片供给部63的一部分),所述导杆81对通过了印刷部69的包装片61向前面侧且从正面观察向斜下方引导。该导杆81从正面侧保持部71a向正面侧保持部71a的扩宽方向且斜下方延伸。如图12中清晰显示,导杆81中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侧缘的延伸方向与后述的展开导向件65的主棱线94的延伸方向一致。在保持架71的正面侧保持部71a从正面观察比导杆81靠左斜下方(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配置有展开导向件65。对展开导向件65在后面详述。另外,在保持架71的正面侧保持部71a保持有漏斗67,该漏斗67的下端的导入口67a从正面看位于展开导向件65的左斜下方。进而,在保持架71的正面侧保持部71a从正面观察比漏斗67的导入口67a靠斜下方位置配置有加热密封部68。参照图12及图15可知,加热密封部68具备通过包括未图示的电动机、直式齿轮、间歇齿轮等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间歇地旋转驱动的一对进给辊82a、82b。包装片61在进给辊82a、82b之间被夹持,通过进给辊82a、82b的间歇旋转而输送。另外,相对于进给辊82a、82b,包装片61的进给方向上游侧具备一对加热辊83a、83b。各加热辊83a、83b具备圆板状的进给加热密封构件84;在下端一体形成与进给加热密封构件84同径的辊构件85的薄的矩形板状的纵向加热密封构件86。进给加热密封构件84、84通过与进给辊82a、82b通用的包括电动机的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旋转驱动。纵向加热密封构件86、86通过有别于加热密封部84、84的驱动机构旋转驱动。在两加热辊83a、83b的进给加热密封构件84、84之间,在包装片61的侧缘形成沿长度方向的密封(横向密封)。利用两加热辊83a、83b的纵向加热密封构件86、86形成横切包装片61的密封(纵向密封)。参照图19图24详细说明展开导向件65。展开导向件65具备导向件主体91,其具有将二折的包装片61展开而形成用于插入漏斗67的导入部67a的开口的功能;细长的板状的安装部93,其用于将该导向件主体91通过托架92固定于保持架71的正面侧保持部71a。通过分别穿过安装部93的贯通孔93a、93b的螺钉(未图示),将展开导向件65螺纹固定于托架92。展开导向件65的导向件主体91包括沿包装片61的折痕延伸的主棱线94;从主棱线94扩宽的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参照图23及图24的箭头A)观察为凸状的曲面,且相对于主棱线94对称的一对的展开导向面90a、90b;从主棱线94的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的端部与主棱线94连续延伸的副棱线95;从副棱线95扩宽的从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观察为凸状的曲面,且相对于副棱线95对称的一对顶部面96a、96b;以及从主棱线94的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端部延伸的展开导向面90a、90b的后端缘97a、97b。从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观察的情况下,导向件主体91为向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变窄(朝向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变宽)大致平滑的曲面状。另一面,从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观察的情况下,导向件主体91为凹状或凹陷的形状,该凹坑被在图19仅示意地示出的闭锁板98闭锁,药剂(尤其是散药)并没有滞留在该凹坑。从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A观察可知,展开导向面90a、90b的外形为凸状的曲线,从主棱线94越远离的一对展开导向面90a、90b之间的间隔越宽(参照图20)。另外,在相对于包装片的输送方向A正交的方向并在相对于主棱线94正对的方向(参照图23及图24的箭头B)观察可知,展开导向面90a、90b外形为直线状,从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向下游侧,展开导向面90a、90b之间的间隔变窄(参照图21)。展开导向件65具备由该凸状的曲面构成的一对展开导向面卯a、90b,且通过使导杆81中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侧缘延伸的方向与展开导向件65的主棱线94延伸的方向一致,由曲面引导二折的包装片61使其舒缓变形乃至展开,并且能够在对二折的包装片61分别作用均等的张力的情况下形成开口。因此,即使将印刷部69相对于展开导向件65及加热密封部68接近配置,也能够可靠防止加热密封部68在包装片61产生褶皱。换言之,通过展开导向件65的形状,能够在包装片61不会产生褶皱的情况下,縮短从印刷部69到加热密封部68的距离。其结果,在药剂包装装置1的最初启动时和辊62的交换时,能够将仅配药使用而在药剂的包装中不使用的无益的包装片61(从印刷部到加热密封部的包装片)的长度縮短到最小限度,能够降低运转成本。另外,通过縮短从印刷部69到加热密封部68的距离,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如图23及图24清晰的图示,所述展开导向件65的后端缘97a、97b构成在与主棱线94的连接位置相对于主棱线94为鋭角的第一角度ei(例如50°),在与主棱线94的连接位置以外的部位相对于主棱线构成比所述第一角度01大的第二角度02(例如60°)。通过该展开导向面90a、90b的后端缘97a、97b的形状,能够同时可靠防止药剂滞留与防止包装片61的褶皱。通过将后端缘97a、97b与主棱线94的连接位置两者形成的第一角度ei设定为尽可能小,能够防止在展开导向面90a、90b的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A的下游侧的端部,从漏斗(尤其散药)滞留。另一方面,在后端缘97a、97b与主棱线94的连接位置以外,两者的角度为比第一角度ei大的第二角度02,因此,展开导向面90a、卯b的面积充分宽敞地设定为能够防止包装片61的褶皱的程度。展开导向件65的包装片61的输送方向A的上游侧的部分由如前所述的与主棱线94连接延伸的副棱线95和相对于该副棱线95对称地扩宽的凸状的曲面即一对顶部面96a、96b构成。顶部面96a、96b分别与展开导向面90a、90b连接,展开导向面90a、90b与顶部面96a、96b的连接部分由与展开导向面90a、90b及顶部面96a、96b连接的曲面99a、99b构成。即使从漏斗67的导入部67a导入的药剂(尤其是散药)因刮风等吹落在展开导向件的顶部面96a、96b,也由于顶部面96a、96b为曲面而使药剂不会滞留在顶部面96a、96b,经由曲面96a、96b落入包装片61内。在保持架71的侧面侧保持部71b配置有包装片61的辊62、导向辊73a、73b及印刷部69,另一方面,在正面侧保持部71a配置有支承辊79、导杆8K展开导向件65、漏斗67及加热密封部68。因此,如图17所示,能够利用壳体6的收容室7内的空间紧凑地配置包装片61的辊62、导向辊73a、73b、印刷部69、支承辊79、导杆81、展开导向件65、漏斗67及加热密封部68。换言之,能够实现药剂包装装置1的小型化。另一方面,如图18所示,若用铰链机构72使保持架71转动,则成为将包装单元4的大致整体从壳体6取出的状态,且使包装片61的辊62和印刷部69在壳体6的正面侧移动,能够从外部简单地存取及识别,因此,包括辊62的交换、墨盒76的交换的印刷部69的维护等各种作业的操作性容易。图25及图2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封闭罩111。如图25所示,若该封闭罩lll处于敞开位置,则28个全部的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开放,能够将片剂投入全部的片剂收容斗21内。另一方面,如图26所示,若封闭罩111处于闭锁位置,则四列七行的片剂收容斗21中构成最后侧的列的七个片剂收容斗21与构成从最后侧开始第二列的七个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被闭锁,能够将片剂仅投入二列七行14个片剂收容斗21中。如此,封闭罩111的宽度被设定为在闭锁位置闭锁最后侧的两列的片剂收容斗21。图27及图28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例的封闭罩112。该封闭罩112具备由销机构100A、IOOB支承而能够转动的基部112a;从该基端部112延伸的一对延长部112b、112c;连结这些延长部112b、112c的先端的封闭部112d。一延长部112b位于最右侧的列的片剂收容斗21的右侧,另一延长部112c位于最左侧的列的片剂收容斗21的左侧。换言之,延长部112b、112c之间的间隔设定为比片剂收容斗21的行方向的长度(该例中,七个片剂收容斗21的宽度的合计)大。通过基端部112a、延长部112b、112c及封闭部112d划分大面积的开口113。若该封闭罩112处于敞开位置,则28个全部的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敞开,能够将片剂投入全部的片剂收容斗21内。另一方面,若该封闭罩112处于闭锁位置,则构成四行七列的片剂收容斗21中最前侧的列的七个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被闭锁,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将片剂仅投入三行七列21个片剂收容斗21中。(第二实施方式)图29至图31B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药剂包装装置具备的片剂供给单元的片剂收容部22。本实施方式的药剂包装装置1的构造及功能除片剂供给单元1的片剂收容部22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在封闭罩121的基端侧由销机构IOOA、IOOB支承并能够转动这一点;如图29、图30A及图31A所示,若封闭罩121处于敞开位置,则28个全部的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敞开这一点;以及如图30B及图31B所示,若封闭罩121处于闭锁位置,则闭锁构成四列七行的片剂收容斗21中最后侧的列的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这一点与第一实施方式通用。但是,在片剂收容部22的上表面与封闭罩121的上表面设置表示与向各片剂收容斗21投入片剂的投入顺序对应的连续编号的编号显示部123、124这一点,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如图31A所示,在片剂收容斗21的上表面,具体而言在划分与行方向邻接的片剂收容斗21的第二隔壁24a的上表面与各片剂收容斗对应设有编号显示部123。具体而言,与各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的右侧邻接设有编号显示部123。在各片剂收容斗21的编号显示部123显示的编号表示向该片剂收容斗21投入片剂的投入顺序(参照图31A的双点划线)。斗21相对于最左侧的行的最后侧(里侧)的片剂收容斗22,分配从"1"到"28"的连续编号。参照图31A及图31B可知,若将封闭罩121设定为闭锁位置,则在片剂收容斗21的上表面设置的编号显示部123隐藏于封闭罩121的下侧,成为进行手撒作业的操作者不能观察到的状态。参照图29、图30B及图31B可知,在封闭罩121以矩阵状形成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开口121a。这些开口121a的形状、尺寸及配置以如下方式设定,即,在将封闭罩121设为闭锁位置(参照图30B及图31B)时,这些开口121a与四列七行的片剂收容斗21中前侧(跟前侧)的三列七行(合计21个)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连通而允许片剂的通过。具体而言,在封闭罩121处于闭锁位置时,以在俯视下开口121a的缘部与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的缘部大致一致的方式,设定开口121a的形状、尺寸及配置。另一方面,为了在封闭罩121处于闭锁位置时,封闭最后侧(里侧)的列的片剂收容部21,封闭罩121的开口部124的基端侧为没有设置开口部的封闭部121b。如图31所示,在封闭罩121的上表面设置编号显示部124。具体而言,在闭锁封闭罩121时,以与各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的右侧邻接地设置编号显示部124。若封闭罩121处于闭锁位置,则用封闭罩121闭锁最后侧(里侧)的列的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三列七行(合计21个)的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通过封闭罩121的开口121a而开口。编号显示部124设置为与封闭罩121处于闭锁位置时开口的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la的右侧邻接。开口的各片剂收容斗21的编号显示部124显示的编号表示向该片剂收容斗21的投入顺序(参照图31B的双点划线)。从最右侧的行的最前侧(跟前侧)的片剂收容斗21相对于最左侧的行的最后侧(里侧)的片剂收容斗22,分配从"1"到"21"的连续编号。若将封闭罩25设为闭锁位置(图30B、图31B),则能够将片剂投入三列七列(21个)的片剂收容斗21,因此,在三次给药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且不会引起投入失误地可靠地执行向各片剂收容斗21投入片剂的手撒作业。特别是,对21个片剂收容斗21,由在封闭罩121设置的编号显示部124显示从"1"到"21"的连续编号,因此,通过参照该连续编号,能够有效且更可靠地降低投入失误的可能性而执行手撒作业。另一方面,若将封闭罩121设为敞开位置(图30A、图31A),则能够在四列七行(28个)的片剂收容斗21收容片剂,因此,在四次给药或两次给药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且不会引起投入失误地可靠地执行向各片剂收容斗21投入片剂的手撒作业。特别是,对28个片剂收容斗21,由在片剂收容部22的上表面设置的编号显示部123显示从"1"到"28"的连续编号,因此,通过参照该连续编号,能够有效且更可靠地降低投入失误的可能性而执行手撒作业。假设仅设置片剂收容部22的上表面的编号显示部123,则闭锁封闭罩121之际,分配给三列七行的片剂收容斗21的编号不成为连续编号。具体而言,若封闭罩121设为闭锁位置,则与最后侧(里侧)的片剂收容斗21一起,与这些邻接的编号显示部123隐藏于封闭罩123的下侧。其结果,分配给片剂收容斗21的编号成为缺少4的倍数的整数列。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封闭罩121处于敞开位置时,利用片剂收容部22的上表面的编号显示部123对片剂收容斗21分配编号,在封闭罩121处于闭锁位置时,利用封闭罩121的编号显示部124分配编号。其结果,无论封闭罩121处于敞开位置或闭锁位置,始终对片剂收容斗21分配连续编号,能够更加有效地支援片剂的手撒作业。.编号显示部123、124可以为粘贴或粘接在片剂收容部22和封闭罩121的上表面由纸、树脂等构成的厚度薄的薄膜或薄片,也可以通过对片剂收容部22和封闭罩121的上表面局部地实施着色、或在片剂收容部22和封闭罩121的上表面形成凹部或凸部而设置。也可以与编号显示部123、124—起或代替编号显示部123,将通过颜色、花纹、记号、文字或这些与数字中两个以上的组合表示片剂的投入顺序的显示部设置在片剂收容部22和封闭罩121的上表面。第二实施方式的药剂包装装置的片剂收容部22以外的结构及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第三实施方式)图32至图36C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药剂包装装置1。本实施方式的药剂包装装置1的构造及功能除片剂供给单元2的片剂收容部22之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参照图32及图33可知,在本实施方式的片剂收容部22中,按前后方向(列方向)六列、横向(行方向)七列设置合计42个相同形状的片剂收容斗21。另外,与最左侧的片剂收容斗21的行邻接设置有三个片剂收容斗21。从而,本实施方式的片剂收容部22具备合计45个片剂收容斗21。包括包数显示部9c和开始按钮9d在内的一部分的开关(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控制面板9的一部分设置)在矩阵状配置的片剂收容斗21的右下邻接设置于片剂收容部22的上表面。参照图32及图33可知,片剂收容部22具备大致片状或板状的三张手撒片(手撒支援构件)201A、201B、201C。同时参照图34可知,这些手撒片201A201B与保护罩26—起通过销机构IOOA、100B安装在片剂收容部22的上表面且能够转动。如图34所示,在手撒片201A201B的基端侧的两端设有突出物(夕7、')状部201a,销机构100A、IOOB插入设置于该突出物状部201a的孔。在三张手撒片201A201B中,手撒片201A是三次给药时使用的片。以下,根据需要,有时将手撒片201A称作"三次给药手撒片"。另外,手撒片201B为在四次给药时使用的片。以下,根据需要,有时将手撒片201B称作"四次给药手撒片"。进而,手撒片201C为服用时间为三次给药和四次给药以外,例如五次给药(将1日量的药剂分五次服用)、六次给药(将l日量的药剂分六次服用)时使用的片。以下,根据需要,有时将手撒片201C称作"自由给药手撒片"。当全部的手撒片201A201B处于敞开位置时,以从前侧(跟前侧)向后侧(里侧)依次配置自由给药手撒片201C、四次给药手撒片201B、四次给药手撒片201A的方式,配置手撒片201A201C。从而,如图34清晰图示,当将全部的手撒片201A201B设为闭锁位置时,以自由给药手撒片201C、四次给药手撒片201B、三次给药手撒片201C的顺序重叠配置。该手撒片201A201B的配置顺序考虑了通常三次给药手撒片201A的使用频率高的情况。但是,手撒片201A201B的配置顺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变更。同时参照图35A图35B可知,在各手撒片201A201C以矩阵状形成有与在片剂收容部22设置的合计45个的片剂收容斗21对应,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合计45个开口201a。具体而言,在各手撒片201A201C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六列、沿横向七列合计42个开口201a;与最左侧的开口201a的行邻接的三个开口201a。这些开口201a以如下方式设置形状、尺寸及配置,即,在若手撒片201A201C设为闭锁位置时,连通对应的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允许片剂通过。具体而言,以将手撒片201A201C设为闭锁位置时,在俯视下开口201a的缘部与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的缘部大致一致的方式设置开口201a的形状、尺寸及配置。'在各手撒片201A201C上,为了即使将全部的手撒片201A设为闭锁位置,也能够进行包数显示部9c与开始按钮9d等的操作和确认,形成以同一形状、尺寸及配置沿厚度方向贯通的窗口201b。在各手撒片201A201C设有用于操作者抓取的突出物201c,以使通过手动操作容易地进行从敞开位置向闭锁位置的移动及其相反移动。如图35A清晰地示出,对三张手撒片201A201C的突出物201c以手撒片201A201C处于闭锁位置也不互相重叠地方式设置位置。另外,在三次给药手撒片201A和四次给药手撒片201B的突出物201c显示片名及服用时间(三次给药、四次给药)。参照图35A图35C可知,在手撒片201A201的上表面设有与开口201a的右侧邻接的编号显示部202、203、204。在这些编号显示部202204显示的编号表示向片剂收容斗21的投入顺序。从与最右侧的行的最前侧(跟前侧)的片剂收容斗21对应的开口201a依次分配从"1"到"44"的连续序号。对三次给药手撒片201A的编号显示部203实施规则地颜色区分,以在三次给药(例如,将某一药剂在l日分早、午、晚计三次服用)时,容易地进行向各片剂收容斗21投入片剂的手撒作业。另外,对四次给药手撒片201B实施规则地颜色区分,以在四次给药(例如,将某一药剂在1日分早、午、晚、睡觉前计四次服用)时,容易地进行向各片剂收容斗21投入片剂的手撒作业。在图35A及图35B中,利用赋予编号显示部203、204的剖面线的密度及剖面线的有无来实现颜色区分。参照图35A可知,三次给药手撒片201A的编号显示部203通过蓝色、红色及绿色三色的重复来进行颜色区分。具体而言,显示1及1与3的倍数的和(1、4、7、10、13...)的编号显示部203着色为蓝色。另外,显示2及2与3的倍数的和(2、5、8、11、14...)的编号显示部203着色为红色。进而,显示3的倍数(3、6、9、12、15)的编号显示部203着色为绿色。换言之,编号显示部203显示的编号随着从1顺次增加,重复蓝色、红色、绿色的顺序。参照图35B可知,四次给药手撒片201B的编号显示部204通过蓝色、红色、绿色及灰色四色的重复来进行颜色区分。具体而言,显示l及l与4的倍数的和(1、5、9、13、17...)的编号显示部204着色为蓝色。另外,显示2及2与4的倍数的和(2、6、10、14、18...)的编号显示部204着色为红色。进而,显示3及3与4的倍数的和(3、7、11、15、19...)的编号显示部204着色为绿色。此夕卜,显示4的倍数(4、8、12、16、20...)的编号显示部204着色为灰色。换言之,编号显示部204显示的编号随着从1顺次增加,重复蓝色、红色、绿色及灰色的顺序。自由给药手撒片201C的编号显示部204与手撒片201A、201B的编号显示部202、203、不同,并没有实施颜色区分,而在全部编号显示部204着色为同一颜色。在使用三次给药手撒片201A时,如图35A及图36A所示,将全部三张手撒片201A201C设定为闭锁位置。在该状态下,与各片剂收容斗21邻接显示编号显示部203的连续编号,且显示编号显示部203的颜色区分的图案(重复蓝色、红色及绿色)。从而,操作者能够在参照编号和颜色区分图案的情况下,有效且没有投入失误地可靠地执行三次给药时的片剂的手撒作业。在使用四次给药手撒片201B时,如图35B及图36B所示,将三次给药片201A设定为敞开位置,将四次给药片201B和自由给药片201C设定为闭锁位置。在该状态下,与各片剂收容室21邻接显示编号显示部204的连续编号,且显示编号显示部204的颜色区分的图案(重复蓝色、红色、绿色及灰色)。从而,操作者能够在参照编号和颜色区分图案的情况下,有效且没有投入失误地可靠地执行四次给药时的片剂的手撒作业。在使用自由给药片201C的情况下,如图35C及图36C所示,将四次给药片201A及三次给药片201B设定为敞开位置,仅将自由给药片201C设定为闭锁位置。在该状态下,与各片剂收容室21邻接显示没有颜色区分的同一颜色的连续编号。从而,操作者能够在例如五次给药或六次的比较特殊的服用时间的情况下,参照编号的同时执行片剂的手撒作业。如上所述,通过根据服用时间使用手撒片201A201C的任一个,能够有效且不会引起投入失误地可靠地执行向与服用时间对应的向各片剂收容斗投入片剂的手撒作业。编号显示部203204可以为粘贴或粘接在片剂收容部22和封闭罩121的上表面的由纸、树脂等构成的厚度薄的薄膜或薄片,也可以通过对片剂收容部22和封闭罩121的上表面局部地实施着色、或在片剂收容部22和封闭罩121的上表面形成凹部或凸部而设置。另外,编号显示部203204也可以通过花纹、记号、文字或这些与数字中两个以上的组合来表示片剂的投入顺序。以处方笺中示出的下表所示的处方的情况为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药剂包装装置1中的片剂的手撒作业。<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0</column></row><table>首先,根据处方笺确认服用时间。在该处方中,有早、午、晚及睡觉前四个服用时间,因此,选择四次给药手撒片201B(参照图35B及图36B)。在四次给药手撒片201B的编号显示部203中,蓝色的编号显示部203对应"早",红色的编号显示部203对应"午",绿色的编号显示部203对应"晚",灰色的编号显示部203对应"睡觉前"。首先,进行片剂A的手撒作业。片剂A的服用时间为早、午及晚,每次的服用量为一片。另外,合计服用量为9片。从而,从编号显示部204的编号为"1"部位开始,向编号显示部203为蓝色、红色及绿色的片剂收容斗21手撒各一片片剂A,合计手撒9片。接着,进行片剂B的手撒作业。片剂B的服用时间为早、晚,每次的服用量为一片。另外,合计服用量为6片。从而,从编号显示部204的编号为"1"的部位开始,向编号显示部203为蓝色及绿色的片剂收容斗21手撒各一片片剂B,合计手撒6片。最后,进行片剂C的手撒作业。片剂C的服用时间为睡觉前,一次的服用量为两片。另外,合计服用量为12片。从而,从编号显示部203的编号为"4"的部位开始,向编号显示部203为灰色的片剂收容斗21手撒各两片片剂C,合计手撒12。虽然片剂AC的服用时间不同,但通过参照编号显示部203的颜色,能够不会产生投入失误地将各片剂AC有效地投入对应的片剂投入斗21。第三实施方式的其他结构及作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通过使所述实施方式的封闭罩和手撒片均由转动支承机构支承而转动自如,从而能够在敞开位置和闭锁位置移动。但是,封闭罩和手撒片也可以通过相对于片剂收容部滑动,从而能够在敞开位置和闭锁位置移动。另外,也可以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片剂收容部拆装封闭罩和手撒片。另外,药剂包装装置的片剂供给单元以外的部分的结构也没有限定于实施方式的结构。换言之,本发明能够适用限于将片剂的手撒作业作为执行功能的除实施方式以外的各种药剂包装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药剂包装装置,其中,其具有按每一包量供给片剂的片剂供给部;包装从所述片剂供给部供给的片剂的包装部,所述片剂供给部具有片剂收容部,其按前后方向多列、横向多行地设置有收容从上端开口投入的一包量的所述片剂的片剂收容斗;片剂送出部,其取出在各所述片剂收容斗中收容的所述片剂,并按每一包量送往所述包装部;至少一个手撒支援构件,其能够通过手动移动至从所述片剂收容部退避的第一位置和载置于所述片剂收容部上的第二位置,若被设定于所述第二位置,则发挥对与每一日的服用时间对应向所述片剂收容斗投入所述片剂的作业进行支援的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中,所述片剂收容部还具有转动支承机构,其配置于最后侧的所述片剂收容斗的列的后侧,且支承所述手撒支援构件的基端侧使其转动自如,通过围绕所述转动支承机构转动,所述手撒支援构件能够通过手动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中,所述手撒支援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敞开全部所述片剂收容斗的所述上端开口,在所述第二位置封闭所述片剂收容斗中后侧的一列或多列的所述片剂收容斗的所述上端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中,所述片剂收容斗沿前后方向配置四列,所述手撒支援构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封闭所述四列中最后侧的列的所述片剂收容斗的所述上端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中,还具有第一传感器,其在所述手撒支援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形成接通状态,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形成断开状态;第二传感器,其在所述手撒支援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形成断开状态,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形成接通状态;控制部,其在所述第一及第二传感器二者均为接通状态、或所述第一及第二传感器二者均为断开状态时,禁止所述片剂送出部的动作的开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中,所述手撒支援构件具有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分别与所述片剂收容斗的所述上端开口连通而允许所述片剂的通过的多个开口部;分别与各所述开口部邻接设置,可见地显示与所述每一日的服用时间相关的信息的多个显示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部是通过颜色、花纹、记号、文字、数字或这些形式的两个以上的组合来示出所述服用时间的。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中,所述手撒支援构件至少包括第一及第二手撒支援构件,所述第一手撒支援构件具有与三次给药对应的三种所述显示部,所述第二手撒支援构件具有与四次给药对应的四种所述显示部。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中,所述片剂收容部具有划分沿行方向邻接的所述片剂收容斗之间的多个第一隔壁;划分沿所述列方向邻接的所述片剂收容斗的多个第二隔壁,各所述片剂收容斗在所述上端开口的相反侧具有下端开口,所述片剂送出部具有配置于所述片剂收容部的下方的第一开闭板;重叠配置于该第一开闭板的下方的第二开闭板,在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板形成有由沿所述片剂收容斗的列方向延伸的第一分隔部和沿所述片剂收容斗的行方向延伸的第二分隔部区分开,且分别与所述片剂收容斗对应的多个片剂通过孔,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板能够沿所述片剂收容斗的行方向移动至保持位置和敞开位置,在所述保持位置,利用所述第一开闭板的所述第一分隔部与所述第二开闭板的所述第一分隔部封闭各所述片剂收容斗的所述下端开口,在所述敞开位置,所述第一开闭板的所述第一分隔部退避至所述片剂收容部的所述第一隔壁的下表面侧,且所述第二开闭板的所述第一分隔部退避至所述第一开闭板的所述第一分隔部的下表面侧,所述第一及第二开闭板的片剂通过孔分别与各片剂收容斗的所述下端开口对置。全文摘要本发明的药剂包装装置(1)的片剂供给单元(2)具有片剂收容部(22),该片剂收容部(22)按前后方向多列、横向多行地设置有收容从上端开口(21a)投入的一包量的片剂的片剂收容斗(21)。封闭罩(25)能够移动至敞开位置和闭锁位置,在所述敞开位置,敞开全部的片剂收容斗(21)的上端开口(21a),在所述闭锁位置,封闭片剂收容斗(21)中后侧的一列或多列的上端开口(21a)。文档编号A61J3/00GK101541294SQ20078004307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申请日期2007年9月19日优先权日2006年9月20日发明者儿玉健,汤山正二,津田纮道,竹田仲治申请人: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