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黄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糖尿病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771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蜂胶黄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治疗糖尿病中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蜂胶黄酮,通过新方法提取,具有不同与以往的蜂胶黄酮组分,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属于中医制药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蜂胶是蜜蜂从胶原植物生枝腋芽处采集的树脂类物质与蜜蜂内分泌物的复杂化合物。蜂胶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通过色谱和质谱分析,目前己经分离确认的黄酮就有二十多种。目前,国内外对于蜂胶药理作用的文献报道主要是其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软化血管及净化血液等方面的研究。而对于蜂胶的降血糖机制研究表明,其平衡血糖功能来源于它能活化细胞,促进组织再生。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细胞病变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服用蜂胶有助于修复胰岛细胞,恢复胰岛素正常分泌功能。关于蜂胶黄酮在用于治疗糖尿病等方面的报道在本发明完成之前没有报道;蜂胶黄酮是一种总黄酮的混合物,具有治疗糖尿病的总黄酮,也是首次分离得到,且工艺方法简单、适用,提取的总黄酮部分活性强、纯度高(50%以上),是一种适合于产业化生产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胶黄酮,通过新方法提取,具有不同与以往的蜂胶黄酮组分。本发明还提供了蜂胶黄酮的制备工艺,适合于产业化生产。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蜂胶黄铜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用途,用于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本发明的蜂胶黄酮,可用下述方法得到取蜂胶药材,-4~4°<:冷冻4~6小时,粉碎成粗粉,与蜂胶重量六分之一的乙醇混合,置萃取罐中,萃取压力2030MPa,萃取温度为40~60°C,萃取35小时;分离釜压为6.07.0MPa;减压回收溶剂,得萃取物;7090°C,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本发明的蜂胶黄酮为黄棕色至棕色粉末;有特异香气,味涩。建立以蜂胶对照药材及白杨素为对照品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本品干燥失重、炽灼残渣、微生物限度进行了检查。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蜂胶总黄酮含量,白杨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规定本品干燥失重不得高于9.0%,炽灼残渣不得高于1.0%,总黄酮含量以白杨素计不少于50.0%,白杨素含量不得低于6.0%。微生物限度符合规定。本发明的蜂胶黄酮具有降血糖等活性的组分,应用于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按药剂学方法,可以将本发明的蜂胶黄酮制备成多种临床药物剂型作为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药物,口服制剂选自于滴丸、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混悬剂、口服液体制剂中的任何一种。本发明的药物优选含有1%—99%的蜂胶黄酮和99%—1%的赋形剂(包括其它配伍的药物),优选含有30%—80%的蜂胶黄酮和70%—20%的药用赋形剂(包括其它配伍用的药物),最好含有60%—70%的蜂胶黄酮和40%—30%的赋形剂(包括其它配伍用的药物)。本发明的药物中的辅料是指常规的赋形剂,如溶剂、崩解剂、矫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粘合剂等。本发明药物中的其它配伍用的药物,指的是以有效剂量的蜂胶黄酮为一定的药物原料,再配伍其它可允许合用的中药或化学药品。本发明的蜂胶黄酮药物制剂具有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是通过以下的药效实验得到证实。摘要在80-320mg/kg剂量下,多次灌服蜂胶黄酮对肾上腺素、葡萄糖、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但对动物正常血糖却无明显影响。目的研究蜂胶黄酮降血糖作用。药物蜂胶黄酮由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剂型研究室提供。糖尿乐胶囊由吉林省东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规格0.3g/粒,批号20070301。实验时用蒸馏水配成所需浓度。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嘧啶均为Sigma公司产品。动物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雌雄兼用,动物质量合格证编号为10-5112,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统计结果均经"t"检验,结果以X土S"5表示。试验结果一、蜂胶黄酮对小鼠正常血糖的影响取雌雄各半小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10ml/kg),糖尿乐胶囊组(2g/kg),蜂胶黄酮三个剂量组(320、160和80mg/kg),于7日内每天灌胃给药一次,灌胃体积均为10ml/kg,末次给药后l小时,小鼠眶静脉取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结果表明蜂胶黄酮对小鼠正常血糖无明显影响。上述各组动物血糖平均值分别为6.14±1.295;6.27±1.495;6.05±1.623;5.87土2.101;6.88±1.450mmol/L。二、蜂胶黄酮对葡萄糖引起小鼠高血糖的影响取雌雄各半小鼠18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10ml/kg水),模型对照组(10ml/kg水),糖尿乐胶囊组(2g/kg),蜂胶黄酮三个剂量组(320、160和80mg/kg),于7日内每天灌胃给药一次,灌胃体积均为10ml/kg,末次给药前禁食5小时,末次给药l小时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葡萄糖2g/kg,分别于注射葡萄糖后0.5、l和2小时,将每组动物处死10只(雌雄各半),取血,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结果表明蜂胶黄酮在注射葡萄糖后0.5和1小时可明显降低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见表l。表l蜂胶黄酮对葡萄糖引起小鼠高血糖的影响组<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三、蜂胶黄酮对肾上腺素引起小鼠高血糖的影响分组与给药同实验二。不同之处为末次给药(不禁食)1小时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肾上腺素250ug/kg,分别于注射肾上腺素后0.5、l和2小时,将每组动物处死10只(雌雄各半),取血,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结果表明蜂胶黄酮在所观察时间范围内均可明显降低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尤以0.5小时作用最为显著。见表2。表2蜂胶黄酮对肾上腺素性引起小鼠高血糖的影响组别剂量动物数血糖值(mmol/L)(g/kg)(只)0.5hlh2h正常对照组一104.38±0.9344.66±0.7854.48±1.119模型对照组—109.35±1.6868.33±2.5706.90±2.007糖尿乐胶囊2106.94±1.782**6.29±1.528*5.36±0.814*蜂胶黄酮320106.24±1.523***5.53±0.824**5.23±0.866*160107.42±0.922**6.ll土O.614*6.50±1.24480108.14±1.0885.97±0.622*5.68±0.586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林P〈0.01;***P<0.001四、蜂胶黄酮对链脲佐菌素引起小鼠高血糖的影响雄性小鼠卯只,随机取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小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在4C冰浴中用0.05M柠檬酸pH4.5溶液配制,立即使用)200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注射后72小时小鼠眶静脉取血测血糖,删除未造成糖尿病模型者(测前禁食12小时,血糖值低于11.11mmol/L),留用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于7日内按表3所示剂量每天给药一次,末次给药后2小时,,眶静脉取血,以邻甲苯胺法(超微量法)测血糖。结果表明蜂胶黄酮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链脲佐菌素引起小鼠高血糖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见表3。表3蜂胶黄酮对链脲佐菌素引起小鼠高血糖的影响组别剂量动物数血糖值(mmol/L)(g/kg)(只)造型前造型后服药7天正常对照组一106.16±1.2215.99±0.7226.ll土l.166模型对照组一105.95±0.79514.4±2.55115.4土4.882糖尿乐胶囊2106.05±0.77714.2±2.6099.93±2.609"蜂胶黄酮320106.16±0.88815.7±3.5219.66±3.44广160106.11±0.83316.3±4.11210.7±3.774*80105.94±0.66616.2±6.12012.3土4.829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五、蜂胶黄酮对四氧嘧啶引起小鼠高血糖的影响雄性小鼠120只,随机取2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瞎啶70mg/kg,造成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分为6组,每组20只,。注射后第二天,开始按表4所示剂量每天给药一次,分别于注射后14天和21天,在当天给药后2小时,每组小鼠分别处死10只,取血,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糖。结果表明在所用剂量下,对四氧嘧啶引起小鼠高血糖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且有明显量效关系。见表4。表4、蜂胶黄酮对四氧嘧啶引起小鼠高血糖的影响一组另U剂量动物数血糖值(mmol/L)(g/kg)(只)14d21d正常对照组一108.15±2.14077.78±1.881模型对照组一1019.9±6.19526.0±12.19糖尿乐胶囊21014.6±4.356*13.7±4.678*蜂胶黄酮3201010.1±3.570***10.1±3.164***1601011.3±6.017**13,4±5.141**801012.8±5.642*15.1±6.538*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承承P<0.01;*承氺P<0.0013.结论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多次灌胃给予蜂胶黄酮可显著降低葡萄糖和肾上腺素所致的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含量,而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含量则无明显影响。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喷啶为胰岛B细胞杀伤剂,可选择性地损伤胰岛fi细胞,引起实验性糖尿病,灌服蜂胶黄酮可显著降低链脲佐菌素和四氧嘧啶所致的动物血糖升高,且作用强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加强,既有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蜂胶黄酮可能具有促进动物损伤的胰岛B细胞恢复作用。上述药效学试验为临床应用蜂胶黄酮提供了一定的药理学依据。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实施例l取蜂胶药材,4'C冷冻5小时,粉碎成粗粉,与蜂胶六分之一重量的乙醇混合,置萃取罐中,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为5(TC,萃取4小时。分离釜压为6.5MPa。减压回收溶剂,得萃取物。减压千燥(80°C,0.05MPa),粉碎成细粉,即得。实施例2取蜂胶,4'C冷冻4小时,粉碎成粗粉,与蜂胶重量六分之一的乙醇混合,置萃取罐中,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为40°C,萃取3小时;分离釜压为6.0MPa;减压回收溶剂,得萃取物;90°C,减压千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实施例3取蜂胶,0'C冷冻6小时,粉碎成粗粉,与蜂胶重量六分之一的乙醇混合,置萃取罐中,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为60'C,萃取3小时;分离釜压为7.0MPa;减压回收溶剂,得萃取物;80°C,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实施例4滴丸的制备蜂胶总黄酮83g与3倍量聚乙二醇6000经混匀、熔化、滴制、冷却、吸干而制成滴丸。其它项目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滴丸项目有关要求。实施例5片剂的制备蜂胶黄酮原料150g,药用淀粉100g,混合均匀,用适量乙醇制粒,经整粒机整粒,压片,每片0.25经,口服,每次1一2片,每日两次。其它项目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片剂项目有关要求。实施例6胶囊剂的制备蜂胶黄酮原料150g,药用淀粉150g,混合均匀,装入1号胶囊,每粒0.30g,每次口服1一2粒,每日两次。其它项目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胶囊项目有关要求。实施例7颗粒剂的制备蜂胶黄酮原料150g,淀粉450g,混合均匀,用适量乙醇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口服,一次6g,一日两次。其它项目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颗粒剂项目有关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蜂胶黄酮,可用下述方法得到取蜂胶药材,-4~4℃冷冻4~6小时,粉碎成粗粉,与蜂胶重量六分之一的乙醇混合,置萃取罐中,萃取压力20~30MPa,萃取温度为40~60℃,萃取3~5小时;分离釜压为6.0~7.0MPa;减压回收溶剂,得萃取物;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2、权利要求1所述蜂胶黄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蜂胶药材,—44。C冷冻46小时,粉碎成粗粉,与蜂胶重量六分之一的乙醇混合,置萃取罐中,萃取压力2030MPa,萃取温度为40~60°C,萃取35小时;分离釜压为6.07.0MPa;减压回收溶剂,得萃取物;减压干燥,粉碎成细粉,即得。3、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胶黄酮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用途。4、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蜂胶黄铜制备得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治疗有效剂量的蜂胶总黄酮以及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允许的赋形剂,或可与蜂胶黄酮组方的其它药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物是口服制剂的剂型。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蜂胶黄酮,通过新方法提取,具有不同于以往的蜂胶黄酮组分,用于糖尿病的治疗。制备蜂胶黄酮新工艺的特点是得到的蜂胶总黄酮的含量以白杨素计不少于50%。白杨素含量不得低于6.0%。重金属含量低(低于5ppm),农药残留量低(低于10ppb),其药物制剂用于治疗糖尿病。文档编号A61P3/10GK101366731SQ20081005125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申请日期2008年10月8日优先权日2008年10月8日发明者明杨,焦连庆申请人: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