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5436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来说是用于跌打扭伤、颈椎病、疔、疮疖肿等病症的药物组合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扭伤肿痛是常见的多发性疾患,病因病机为外力作用,损伤筋肌骨骼,导致经络阻碍, 气血凝滞。肌体因打击、压砸、碰撞或颠扑、负重、扭转等外力作用,致使受伤部位的组织 内部大量毛细血管破裂,血液迅速渗出,破坏了正常微循环的平衡,形成局部淤血。症状为 局部肿胀、疼痛、瘀斑、肢体活动受限等。扭伤后受伤部位淤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
颈椎病大多是由于人们经常低头伏案,使得颈椎正常的生理屈度变直,引起颈椎很多其 他变化(如松动、增生、肌肉紧张等),从而刺激周围神经或血管,导致颈椎病痛。
疔、疮疖肿是致病细菌侵入毛囊或汗腺所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 感染。又称为"暑疔"。多位于颈项部、头而部、背部、臀部、腋下、会阴部及腿部。临床表 现上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呈小结节,并可逐渐增大,呈锥形隆起。继而中央变软, 出现白色小脓栓。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可出现畏寒、发热。
以上这些疾患是由于筋血不活毛细血管及微循环不畅所致,大多数人一般常采用比如物 理疗法、手术、内服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这样治疗复杂、疗效不迅速、副作用大且价格昂 贵。针对性的最好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外敷传统中医外科膏药,通过膏药外敷效果显著。这 样外敷的中药制剂就应运而生,但是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外敷药物,针对性不强,药力不能很 好的集中,显然就不能有效的渗透到深层组织,消肿止痛的功效就丧失了。本发明通过皮肤 传导至经络、筋骨,激发肌体的调节功能,可迅速消除肿痛,使得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活 血散淤、祛风散寒、排脓拔毒的功效得到极大提升,促进功能恢复而快速达到治愈目的。
因此,患者群体庞大,治疗消肿止痛的药物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因此本发明药物将会 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在于提供制备一种用于治愈跌打扭伤、颈椎病、疔、疮疖肿等疾患的药物 组合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药物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地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1、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制剂
川芎15—40份甘草15—40份红花30—80份
3延胡索10—30份 乳香8—25份 功劳木20—45份 紫花地丁15 — 35份
大黄8--30份 野菊花20—45份 生姜15—35份 白芷15 — 50份
当归20—45份 蒲公英20—50份 松香20—40份 明胶20—50份
甘草22份红花55份
大黄15份当归30份
野菊花11份蒲'公英33份
生姜30份松香15份
白芷25份明胶33份
2、 本发明的配方最佳各原料重量配比是 川芎25份 延胡索15份 乳香11份 功劳木30份 紫花地丁 30份
3、 制备工艺
(1) 取生姜,用60 70%的乙醇浸渍24 48小时,滤过,收集滤液,备用;
(2) 取川芎、红花、当归、乳香、松香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 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0),用65 75%的乙醇作溶剂,浸渍48-96 小时后进行渗漉(18 25°C),以每分钟1 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约 800 15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
(3) 取甘草、延胡索、大黄、野菊花、蒲公英、功劳木、紫花地丁、白芷各药加水煎 煮2 4次,每次1 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乙醇,使滤液中乙 醇浓度达50 65% (V/V),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浓缩液;
(4) 将上述三种滤液,经混匀后,在60 80'C的温度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3 1.35 的稠膏,加入明胶,制成用于外敷的膏剂、膜剂、散剂。
本发明不含剧毒性成份,无配伍禁忌,方中川芎、白芷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当归、红 花具有活血化瘀之作用,生姜可温中逐寒,松香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活疔、疮 疖肿。采用上述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诸成份配伍相协调,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活 血散淤、祛风散寒、排脓拔毒之功效。 具体实施例
采用以下处方: 川芎25份 延胡索15份 乳香ll份 功劳木30份
甘草22份 大黄15份 野菊花11份 生姜30份
红花55份 当归30份 蒲公英33份 松香15份紫花地丁 30份 白芷25份 明胶33份
其制备工艺为
(1) 取生姜,用65%的乙醇浸渍24小时,滤过,收集滤液,备用;
(2) 取川芎、红花、当归、乳香、松香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 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0),用70%的乙醇作溶剂,浸渍72小时后进 行渗漉(22°C),以每分钟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约1000ral,静置24 小时,滤过,滤液备用;
(3) 取甘草、延胡索、大黄、野菊花、蒲公英、功劳木、紫花地丁、白芷各药加水煎 煮3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乙醇,使滤液中乙醇浓度 达到约60% (V/V),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浓縮液;
(4) 将上述三种滤液,经混匀后,在75'C的温度下浓縮至相对密度为1. 33 1. 35的稠 膏,加入明胶,制成用于外敷的膏剂。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制成的川芎15—40份 甘草15—40份 红花30—80份延胡索10—30份 大黄8—30份 当归20—45份乳香8—25份野菊花20—45份 蒲公英20—50份功劳木20—45份 生姜15—35份 松香20—40份紫花地丁15—35份 白芷15—50份 明胶20—50份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的原料制 成的红花55份 当归30份 蒲公英33份 松香15份 明胶33份o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制剂的制备工艺为(1)取生姜,用60 70%的乙醇浸渍24 48小时,滤过,收集滤液,备用;取川芎、红花、当归、乳香、松香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 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0),用65 75%的乙醇作溶剂,浸渍48-96 小时后进行渗漉(18 25°C),以每分钟1 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约 800 1500ml,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备用;取甘草、延胡索、大黄、野菊花、蒲公英、功劳木、紫花地丁、白芷各药加水煎 煮2 4次,每次1 3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乙醇,使滤液中乙 醇浓度达50 65% (V/V),冷藏12小时,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浓縮液; 将上述三种滤液,经混匀后,在60 80'C的温度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3 1.35 的稠膏,加入明胶,制成用于外敷的膏剂、膜剂、散剂。(2)(3)(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公开了一种用于消肿止痛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川芎、甘草、红花、延胡索、大黄、当归、乳香、野菊花、蒲公英、功劳木、生姜、松香、紫花地丁、白芷、明胶等原料按配方比例,经提取有效成分,加入明胶而制成用于外敷的膏剂、膜剂、散剂。其诸药配伍,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活血散淤、祛风散寒、排脓拔毒之功效。其优点在于能迅速消肿止痛且疗效持久,止痛效果好,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安全,是诸如跌打扭伤、颈椎病、疔、疮疖肿等病症的首选外用药,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新型消肿止痛外用中药制剂。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1485868SQ20081005630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6日
发明者王丽娟 申请人:北京天科仁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