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抽针体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723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回抽针体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射器,特别是指 一种可回抽针体且隐藏针体 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以一般回拉式安全注射器8为例,主要包含有一个管件 81、 一针组82及一支推送杆83。该针组82具有可卸离地限位在该管件 81内的一个针座821、形成在该针座821—内表面的一对夹爪822,及与 该针座821连结且穿出该管件81的一支针体823。该推送杆83是与该管 件81气密滑合,并具有形成在一前端一个卡扣831。
当该推送杆83滑移至注射行程的终点,该卡扣831可穿置入该针座 821内且与该对夹爪822卡合为一体,使该推送杆83在反向抽离该管件 81的过程中,将该针座821与该针体823收纳在该管件81内。借此,利 用隐藏该针体823的设计,免除操作者回套针盖(图未示)的动作,可避 免针扎事件,免除医护人员使用注射管件的伤害与恐惧。
但是,由于该针座821必须与该管件81气密卡合,防止药液不当向 外渗漏,因此,该针座821与该管件81间是呈紧配合(或卡合)状态,且 该卡扣831必须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才能确实解除该针座821与该管 件81的卡合状态,所以,通常在设计制造时大都为实体结构。而实体结 构的卡扣831虽然是以塑性材料制成而具有弹塑性,却会因为可变形裕 度较小,而不易穿置入该针座821内,有使用费力、操作不易等困扰。
参阅图2、图3,为了改善前述回拉式注射器在使用上的缺失,如中 国台湾专利第M266920号案,同样包含有一个管件91、 一针组92及一支 推送杆93。该针组92具有可卸离地限位在该管件91内的一个针座921、形成在该针座921的一镂空部922、相对形成在该镂空部922内的一对夹 爪923,及与该针座921连结且穿出该管件91的一支针体924。该推送 杆93与该管件91气密滑合,并具有形成在一前端一个卡扣931。借此, 该镂空部922可以使该针座921具有较佳的空间变形裕度,使该推送杆 93的卡扣931能顺畅的穿置入该针座921,达到与该对夹爪923卡合, 及将该针座921与该针体924收纳在该管件21内的目的。
但是,该镂空部922的设置,会降低该对夹爪923的结构强度,^艮 容易在该推送杆93回拉该针座92时,造成该夹爪923断裂,导致回拉 功能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升操作简易性与实用性的可 回抽针体的注射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该可回抽针体的注射器包含一个管件、一 针组及一支推送杆。该管件具有环绕一轴线且界定出一条孔道的一个管 壁,该管壁具有反向的一入口端与一出口端。该针组具有限位在该管件 孔道内且邻近该出口端的一个针座,及与该针座连结且穿出该管件出口 端的一支针体,该针座具有邻近一端的一镂空部、相对形成在该镂空部 内的一对夹爪,及连接该对夹爪且相对环绕该轴线的两条补强肋。该推 送杆沿一轴线与该管件一内表面气密滑合,并具有形成在一前端一个卡 扣,该卡扣滑移至邻近该管件出口端的一注射行程终点后,会穿置入该 针座内且与该对夹爪卡合,使该推送杆在反向抽离该管件孔道的过程中, 将该针座与该针体收纳在该管件的孔道内。
本本实用新型的特殊功效是通过前述补强肋强化前述夹爪与该卡扣 卡合时的结构强度,使本本实用新型可确实回抽该针体,提升操作时的 简易性与实用性。


图l是一剖视图,说明一般的回拉式注射器。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中国台湾专利第M266920号案。 图3是前述第M266920号案的一组合剖视图。
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回抽针体的注射器的一优 选实施例。
图5是该优选实施例的一组合剖视图。
图6是沿图5直线VI-VI方向的一剖视图。
图7是一剖视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中一-^扣与一对夹爪卡合。
图8是沿图7直线vni-vni方向的一剖视图。
图9是该优选实施例回抽一针体的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最优选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回抽针体的注射器 进4亍详细i兌明。
参阅图4、图5及图6,本实用新型可回抽针体的注射器的一优选实 施例包含 一个管件l、 一针组2及一支推送杆3。
该管件1具有围绕一轴线且界定出一条孔道11的一个管壁12。该管 壁12具有反向的一入口端121与一出口端122、分别邻接该入口端121 与该出口端122的一大管径段123与一小管径段124,及形成在该小管径 段124 —内表面的一凸缘125。
该针组2具有相互衔接的一个针座21与一支针体22。该针座21穿 置在该管件1小管径段124内,且在本优选实施例是以塑性材料制成, 并具有沿该轴线贯穿的一条流道210、形成在一外表面且与该管件1凸缘 125卡合的一凸环211、形成在一端且穿置在该管件1孔道11内的一开 口端212、形成在另一端且穿出该管件1的一衔^接端213、与该流道210 连通且邻近该开口端212的一镂空部214、由该开口端212沿平行该轴线 穿置在该镂空部214内的一对夹爪215,及连接该对夹爪215且相对环绕 该轴线而与该开口端212相隔一间距的两条补强肋216。该针体22是与 该针座21衔接端213固接且由该管件1出口端122穿出该管件1夕卜。
值得一提的是,前述补强助216的肉厚d小于前述夹爪215的肉厚D,借此,前述补强肋216虽然连结前述夹爪215,却能以本身的弹塑性,在 不影响该对夹爪215扩张的情形下,强化前述夹爪215的结构强度。
该推送杆3沿该轴线与该管件1管壁12 —内表面气密滑合,并具有 形成在一前端部31且沿该轴线延伸的一个锥形卡扣32。
参阅图7、图8及图9,当该推送杆3滑移至注射行程的终点,该卡 扣32可通过该镂空部214所提供的空间裕度,及前述补强肋216本体的 弹塑性,推挤该针座21与该对夹爪215变形,而顺利的穿置入该针座21 内且与该对夹爪215卡合为一体,使该推送杆3在反向抽离该管件1的 过程中,顺畅地将该针座21连同该针体22回抽并留置在该管件1的孔 道11内。借此,使丢弃的管件1能以该管壁12隔离该针体22,免除医 护人员因为收拾针头组而与针体接触,导致受伤、感染的危险。
据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可回抽针体的注射器具有下列优点及 功效
本实用新型除了能以该镂空部214所提供的空间裕度,使该卡扣32 可轻易地推^^该针座21变形,而顺利的穿置入该针座21内且与该对夹 爪215卡合为一体外,前述补强肋216也可以借由本身的弹塑性,在不 影响该对夹爪215扩张的情形下,强化该夹爪215的结构强度,进而确 保该对夹爪215能有效使用,不但构造简单、使用操作容易,且能有效 提升使用时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回抽针体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管件,具有环绕一轴线且界定出一条孔道的一个管壁,所述管壁具有反向的一入口端与一出口端;一针组,具有限位在所述管件孔道内且邻近所述出口端的一个针座,及与所述针座连结且穿出所述管件出口端的一支针体,所述针座具有邻近一端的一镂空部、相对形成在所述镂空部内的一对夹爪、及连接所述夹爪且相对环绕所述轴线的两条补强肋;及一支推送杆,沿一轴线与所述管件一内表面气密滑合,并具有形成在一前端的一个卡扣,所述卡扣滑移至邻近所述管件出口端的一注射行程终点后,会穿置入所述针座内且与所述对夹爪卡合,使所述推送杆在反向抽离所述管件孔道的过程中,将所述针座与所述针体收纳在所述管件的孔道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回抽针体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件的管壁具有邻接所述出口端的一小管径段,及邻接所述入口端 的一大管径段,所述针座部^(分穿置在所述管件的小管径_歐内。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回抽针体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座的夹爪与补强肋是以塑性材料制成而具有弹塑性。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回抽针体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座具有沿所述轴线贯穿的一条流道、形成在一端且穿置在所述管 件孔道内的一开口端,及形成在另一端且穿出所述管件的一衔接端,所 述镂空部与所述流道连通且邻近所述开口端,所述对夹爪由所述开口端 沿平行所述轴线方向穿置在所述^^空部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回抽针体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座的补强肋与所述开口端相隔 一 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回抽针体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 前述补强助的肉厚小于前述夹爪的肉厚。
专利摘要一种可回抽针体的注射器,包含一个管件、一针组及一支推送杆。该针组具有限位在该管件内的一个针座,及与该针座连结且穿出该管件的一支针体。该针座具有一镂空部、相对形成在该镂空部内的一对夹爪,及连接该对夹爪且相对环绕该轴线的两条补强肋。该推送杆与该管件气密滑合,并具有形成在一前端一个卡扣。该卡扣用于穿置入该针座内且与该对夹爪卡合,使该推送杆在反向抽离该管件的过程中,将该针座与该针体收纳在该管件内。借此,前述补强肋可强化前述夹爪与该卡扣卡合时的结构强度,使本实用新型用于确实回抽该针体,提升操作时的简易性与实用性。
文档编号A61M5/32GK201248924SQ20082011056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5日
发明者江瑞洋 申请人:江瑞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