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722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膜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 料、对边、叠合、裁切 膜的面膜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愈加舒适化,如出门时,即有 交通工具能供代步。但近年来,空气的质量每况愈下,而空气中微细的 灰尘,则会堵塞住人们脸部的毛孔,使得脸部的肌肤状况逐渐地恶化。
因此,现今的人们对于脸部的保养越来越重视,面膜即是目前保养 用品中相当普遍的一种, 一般来说,面膜是以相当薄的不织布所制成, 其大致吸附有一定数量的保养液。当面膜敷在脸部肌肤上时,保养液里 的物质就开始往皮肤渗透,以进行脸部的滋润和保养。
但,目前业界在面膜的制造上仍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裁切、叠合、 折叠等程序,导致生产效率缓慢,因此缺少能以自动化方式高效率且大 量生产面膜的面膜制造装置。
因此,本创作人有感上述问题的可改善,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 运用,而提出 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面膜制造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自动进行入 、废料排出及折叠等程序以快速且大量的制造面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自动化的方式大量且高 效率生产面膜的面膜制造装置,可整合有入料、对边、叠合、裁切、废 料排出及折叠等多项功能。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膜制造装置,包括 一机体; 一入料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该入料机构包含四入料装置,
以分别输送面膜纸、剥离纸、第一衬纸与第二衬纸; 一自动对边机构,
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入料机构下游位置,该自动对边机构包含 四对边器,可分别修正由该入料机构所送来的面膜纸、剥离纸、第一衬
纸与第二衬纸的偏移量; 一叠合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自
动对边机构下游位置,可将该自动对边机构送来的面膜纸、剥离纸、第
一衬纸与第二衬纸相互叠合形成一重叠构件; 一裁切机构,其设置于该
机体上,且位于该叠合机构下游位置,该裁切机构包含上、下相对设置 的裁切辊与砧辊,该裁切辊的圆周表面设有至少一裁切刀,可将该叠合
机构送来的重叠构件裁切出多数面膜; 一废料排出机构,其设置于该机 体上,且位于该裁切机构下游位置,可将裁切该重叠构件所剩余的废料 排出;以及三折叠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裁切机构下游位 置,该三折叠机构可将该裁切机构裁切出的每一面膜折成三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面膜制造装置,包括 一机体; 一入料机构, 其设置于该机体上,该入料机构包含二入料装置,以分别输送面膜纸与 剥离纸; 一自动对边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入料机构下游 位置,该自动对边机构包含二对边器,可分别修正由该入料机构所送来 的面膜纸与剥离纸的偏移量; 一叠合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 该自动对边机构下游位置,可将该自动对边机构送来的面膜纸与剥离纸 相互叠合形成一重叠构件; 一裁切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叠合机构下游位置,该裁切机构包含上、下相对设置的裁切辊与砧辊, 该裁切辊的圆周表面设有至少一裁切刀,可将该叠合机构送来的重叠构 件裁切出多数面膜; 一废料排出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裁
切机构下游位置,可将裁切该重叠构件所剩余的废料排出;以及三折叠 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裁切机构下游位置,该三折叠机构 可将该裁切机构裁切出的每一面膜折成三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面膜制造装置将入料、
对边、叠合、裁切、废料排出及折叠等功能整合在一机体上,从而能以 快速而大量的生产面膜,其使用效率较高。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 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 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面膜制造装置前段的前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膜制造装置后段的前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膜制造装置的裁切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面膜制造装置所制造的面膜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面膜制造装置所制造的面膜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面膜制造装置的第二折叠机构及第三折叠机构的 前视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的面膜经对折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的面膜经再一次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的面膜经又一次折叠后的立体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面膜纸 2剥离纸
3 第一衬纸 4第二衬纸 5重叠构件 6废料 A面膜 Gl间隙 G2间隙 10入料机构
11第一入料装置
12第二入料装置
13第三入料装置
14第四入料装置
lla第一入料辊
lib第一自动接合器 lie第一张力控制器
12a第二入料辊
12b第二自动接合器 12c第二张力控制器
13a第三入料辊
13b第三自动接合器 13c第三张力控制器
14a第四入料辊
14b第四自动接合器14c第四张力控制器
20自动对边机构
21对边器
22对边器
23对边器
24对边器 30叠合机构
31带纸轮 40裁切机构
41 砧辊
42裁切辊 421 裁切刀
50废料排出机构
51带动轮
52排出口 60第一折叠机构
61输送带
62第一折叠部
63压接部 631输送带
70第二折叠机构
71输送带 72输送带 73输送带74折刀 80第三折叠机构
81输送带
82折刀 90 出料机构
91 压料杆
92 出料滑槽
100机体
200移动式控制台
具体 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面膜制造装置包括: 一机体100、 一入料机构10、 一自动对边机构20、 一叠合机构30、 一裁切机构40、 一废料排出机构50、 一第一折叠机构60、 一第二折叠机构70、 一第三折 叠机构80、 一出料机构90及一移动式控制台200。
该入料机构10设置于稳固的机体100上,包含四组入料装置11、 12、 13、 14,分别用以将面膜纸l、剥离纸2、第一衬纸3、第二衬纸4输送 至该自动对边机构20。
其中该第一入料装置11包含二第一入料辊lla、 一第一自动接合器 llb及一第一张力控制器llc,该二第一入料辊lla上分别巻绕有一带状 的面膜纸l,本实施例中,该面膜纸1为不织布材质或棉布材质。
该第一自动接合器lib对应设置在该二第一入料辊lla之间,用以 在其中一面膜纸1全部抽出时,将其末端与另一面膜纸1的前端连接,而能不间断的输送面膜纸1。该第一张力控制器lie设置在该第一自动接
合器lib的下游位置,用以调整面膜纸1的松紧度。
该第二入料装置12包含二第二入料辊12a、 一第二自动接合器12b 及一第二张力控制器12c,该二第二入料辊12a上分别巻绕有一带状的剥 离纸2,本实施例中,该剥离纸2为珠光纸,且其宽度与该面膜纸1相同, 但并不以此为限。
该第二自动接合器12b对应设置在该二第二入料辊12a之间,用以 在其中一剥离纸2全部抽出时,将其末端与另一剥离纸2的前端连接, 而能不间断的输送剥离纸2。该第二张力控制器12c设置在该第二自动接 合器12b的下游位置,用以调整剥离纸2的松紧度。
该第三、第四入料装置13、 14与上述第一、第二入料装置11、 12 所具有的构件相同,且在第三入料辊13a、第四入料辊14a上分别巻绕有 一带状的第一衬纸3、第二衬纸4。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衬纸3、第二 衬纸4为不透水材质,如聚丙烯(PP),该第一衬纸3与第二衬纸4的 宽度均较该面膜纸1与该剥离纸2为小,但并不以此为限。
该第三自动接合器13b、第四自动接合器14b分别与该第三入料辊 13a、第四入料辊14a对应设置,而能不间断的输送第一衬纸3、第二衬 纸4。并藉该第三张力控制器13c、第四张力控制器14c调整第一衬纸3、 第二衬纸4的松紧度。
该自动对边机构20设置在该机体100上,且位在该入料机构10的 下游位置,该自动对边机构20包含四个对边器21、 22、 23、 24分别与 该四组入料装置ll、 12、 13、 14相对应。
每一对边器21、 22、 23、 24皆设有边缘传感器(sensor)(图未示), 以分别感测各纸l、 2、 3、 4的偏移量,并藉由接受该些边缘传感器的感测信息而自动修正各纸l、 2、 3、 4的偏移量,使得该剥离纸2设置在该 面膜纸1下方,该第一衬纸3与第二衬纸4相互错位的设置于该面膜纸1 上方,且仅在第一衬纸3与第二衬纸4的邻接处产生上、下重叠的部分, 藉由该自动对边机构20可确保各纸1、 2、 3、 4的相对位置,从而正确 的输入该叠合机构30。
该叠合机构30设置于该机体100上,且位在该自动对边机构20的 下游位置,该叠合机构30包含上、下相对配置的二带纸轮31,该面膜纸 1、剥离纸2、第一衬纸3及第二衬纸4通过该二带纸轮31之间,并藉由 该二带纸轮31的施压,而使其相互叠合形成一重叠构件5。
该裁切机构40设置于该机体100上,且位在该叠合机构30下游位 置,用以将该叠合机构30所传送来的重叠构件5加以裁切。该裁切机构 40包含上、下相对设置的一裁切辊42与一砧辊41,该裁切辊42的圆周 表面间隔的形成有两个裁切刀421 (请配合参阅图3所示),但裁切刀 421的数量未有限定,可形成任何数量。该裁切刀421的形状为配合面膜 A (请配合参阅图4所示)所需的造形而成。
当该重叠构件5通过该砧辊41与裁切辊42之间时,藉由该裁切辊 42的裁切刀421接触该砧辊41的圆周,而在该重叠构件5上连续的切下 多数个面膜A。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制造的面膜A,包含已裁 切好所需外形的面膜纸l、剥离纸2、第一衬纸3及第二衬纸4共四层材 料件,其中该剥离纸2贴设于该面膜纸1的底面,而该第一衬纸3与第 二衬纸4贴设于该面膜纸1的顶面,且仅于第一衬纸3、第二衬纸4两者 邻接处产生局部区域重叠。
该废料排出机构50设置于该机体100上,且位在该裁切机构40下游位置,该废料排出机构50包含上、下相对配置的二带动轮51及一排
出口 52,该排出口 52设置于该二带动轮51 —侧。该重叠构件5在切下 面膜A后所产生的废料6 (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即可被该二带动轮 51向上巻收,并传送至该排出口 52排出。
该第一、第二、第三折叠机构60、 70、 80依序的设置于该机体100 上,且位在该裁切机构40下游位置,用以将裁切机构40所连续切下的 每一面膜A,沿着其移动方向施以折叠。
该第一折叠机构60包含一输送带61、 一第一折叠部62及一压接部 63,该输送带61邻设于该裁切机构40后方,且可载运该些面膜A移动。 该第一折叠部62设置于该输送带61的一侧,可沿着该面膜A移动方向 将该面膜A对折为如图7所示的状态。该压接部63搭接在该输送带61 的下游位置,本实施例中该压接部63包含上、下相对设置的二输送带631 , 可利用该二输送带631的夹持而将该些已对折的面膜A确实的压平,同 时往后输送。
该第二折叠机构70用以将已进行对折的面膜A施以再次折叠,该第 二折叠机构70包含三输送带71、 72、 73及一折刀74。该二输送带71、 72上、下相对的设置,该输送带73邻设于该输送带72后侧,且与该输 送带72之间形成一间隙G1 (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该折刀74可上、 下移动(即在垂直于面膜A的移动方向进行移动)的设置于该输送带71 的末端部附近,且在往下移动时会伸入至该间隙G1中。
该第三折叠机构80用以将己进行两次折叠的面膜A施以又一次折 叠,该第三折叠机构80包含一输送带81及一折刀82,其中该输送带81 相对的设置在该输送带73下方,且与该输送带73之间形成一间隙G2(请 配合参阅图6所示)。该折刀82可前、后移动的设置于该输送带72的底端附近,且在往后移动时会伸入至该间隙G2中。
由该二输送带631送来的已对折的面膜A继续通过该二输送带71、 72之间往后输送,且在每一面膜A有大约三分之二的面积露出该二输送 带71、 72外侧时(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可藉该二输送带71、 72将 其夹持住,此时配合往下伸入该间隙G1的折刀74,即可对各面膜A施 予第二次折叠而呈图8所示的状态,并使得该些已再次折叠的面膜A改 为由该二输送带72、 73往下输送。
同样的,在该些经过再次折叠的面膜A有大约二分之一的面积露出 该二输送带72、 73底端时(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可藉该二输送带72、 73将其夹持住,并配合往后伸入该间隙G2的折刀82,即可对各面膜A 施予又一次折叠(如图9所示),而完成共三次的折叠程序。
该出料机构90设置于该机体100上,且位在该第三折叠机构80下 游,该出料机构90包含一压料杆91及一对应设置在该压料杆91下方的 出料滑槽92,该压料杆91间歇的往下移动,以分别对该些经过三次折叠 的面膜A往下施压,使其掉落至该出料滑槽92内而予以收集。
该移动式控制台200可相对该机体100移动的设置于该机体100 — 侧,且分别与入料机构10、自动对边机构20、叠合机构30、裁切机构 40、废料排出机构50及三折叠机构60、 70、 80电性连接,以控制各项 程序的进行;藉由上述的组成以形成本实用新型的面膜制造装置。
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将机体100的第三、第四入料装置13、 14与 二对边器23、 24去除,而形成一可制造出仅具有面膜纸1与剥离纸2的 另一面膜的面膜装置。
所以,本实用新型面膜制造装置同时整合有入料、对边、叠合、裁 切、废料排出及折叠等功能,因此可连续而不间断的入料,入料后可自动进行对边程序,以修正所需纸张的位置,且裁切后的废料可自动排出, 并进行三次的折叠,而在制造过程中并无需人员看顾,可节省人力,且 有效提高产能,从而达成以自动化方式高效率且大量生产面膜的功效。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 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 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权利要求1、一种面膜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体;一入料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该入料机构包含四入料装置,以分别输送面膜纸、剥离纸、第一衬纸与第二衬纸;一自动对边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入料机构下游位置,该自动对边机构包含四对边器,可分别修正由该入料机构所送来的面膜纸、剥离纸、第一衬纸与第二衬纸的偏移量;一叠合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自动对边机构下游位置,可将该自动对边机构送来的面膜纸、剥离纸、第一衬纸与第二衬纸相互叠合形成一重叠构件;一裁切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叠合机构下游位置,该裁切机构包含上、下相对设置的裁切辊与砧辊,该裁切辊的圆周表面设有至少一裁切刀,可将该叠合机构送来的重叠构件裁切出多数面膜;一废料排出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裁切机构下游位置,可将裁切该重叠构件所剩余的废料排出;以及三折叠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裁切机构下游位置,该三折叠机构可将该裁切机构裁切出的每一面膜折成三折。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面膜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四入料装置 分别包含二入料辊及一与该二入料辊对应设置的自动接合器,以使该面 膜纸、该剥离纸、该第一衬纸与该第二衬纸不间断的进行输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膜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四入料装置 分别进一步包含一设置于该自动接合器的下游位置的张力控制器,以调 整该面膜纸、该剥离纸、该第一衬纸与该第二衬纸的张力。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废料排出机 构包括二带动轮及一设置于该二带动轮一侧的排出口 ,该废料由该二带 动轮送至该排出口排出。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三折叠机构 为依序设置的第一折叠机构、第二折叠机构及第三折叠机构,该第一折 叠机构包含一可载运该些面膜且邻设于该裁切机构一侧的输送带、 一设 置于该输送带一侧且可将该些面膜沿其移动方向进行对折的第一折叠 部、及一搭接在该输送带的下游位置且可将该些面膜确实压平的压接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膜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折叠机 构设有一可上、下移动的折刀,可将该对折后的面膜进行再一次折叠。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膜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折叠机 构设有一可前、后移动的折刀,可将该已再一次折叠的面膜进行又一次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膜制造装 置更包括一出料机构,该出料机构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三折叠机 构下游位置,该出料机构包含一可间歇往下移动的压料杆及一出料滑槽, 该出料滑槽对应的设置在该压料杆下方。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膜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膜制造装 置更包括一移动式控制台,该移动式控制台可相对该机体移动的设置于 该机体一侧。
10、 一种面膜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体;一入料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该入料机构包含二入料装置,以 分别输送面膜纸与剥离纸;一自动对边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入料机构下游位置, 该自动对边机构包含二对边器,可分别修正由该入料机构所送来的面膜 纸与剥离纸的偏移量;一叠合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自动对边机构下游位置,可将该自动对边机构送来的面膜纸与剥离纸相互叠合形成一重叠构件; 一裁切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叠合机构下游位置,该裁切机构包含上、下相对设置的裁切辊与砧辊,该裁切辊的圆周表面设有至少一裁切刀,可将该叠合机构送来的重叠构件裁切出多数面膜;一废料排出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裁切机构下游位置,可将裁切该重叠构件所剩余的废料排出;以及三折叠机构,其设置于该机体上,且位于该裁切机构下游位置,该三折叠机构可将该裁切机构裁切出的每一面膜折成三折。
专利摘要一种面膜制造装置,包括一机体,该机体上设有入料机构、自动对边机构、叠合机构、裁切机构、废料排出机构及折叠机构,该入料机构设有卷绕成带状的面膜纸、剥离纸,该自动对边机构可修正面膜纸、剥离纸的偏移量,该叠合机构可将面膜纸、剥离纸相互叠合形成一重叠构件,该裁切机构可由该重叠构件裁切出多数面膜,该废料排出机构可排出剩余的废料,该三折叠机构可将每一面膜折成三折;藉此,该面膜制造装置可同时整合有入料、对边、叠合、裁切、废料排出及折叠等功能,从而能以自动化的方式大量且高效率的生产面膜。
文档编号A61F13/00GK201226947SQ20082011056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5日
发明者何国泓 申请人:何国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