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复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38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囊复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作业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将胶囊的A端、B端套合在一起成为空心胶囊的胶囊复合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将A端胶囊和B端胶囊套合成空心胶囊的过程,通常是通过手工套合完成,不卫生,效率低,套合后的空心胶囊一致性差,不便于后续加工。目前出现了各种结构的胶囊套合机,大致结构都是通过下料机构、排列结构、套合机构、分拣机构等依次实现对A、 B端胶囊的下料、排列、套合以及将废品分拣出来,这样结构的胶囊套合机,结构复杂,体积大,各个机构之间的配合不够协调,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胶囊套合机结构复杂、体积大、动作配合不够协调、工作效率低等缺陷,提供一种新的胶囊
复合机的技术方案。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胶囊复合机,其特征是包括
一个由动力机带着转动的复合滚筒,该复合滚筒上的周面上设置有对应的A端容纳部和B端容纳部,在对应的A端容纳部和B端容纳部之间设置有套合孔;
一组随所述复合滚筒转动且可以轴向伸縮的A端套合推杆,其位于所述复'合滚筒的A端容纳部一侧,且与所述的套合孔一一对应;
一组随所述复合滚筒转动且可以轴向伸縮的B端套合推杆,其位于所述复合滚筒的B端容纳部一侧,且与所述的套合孔一一对应;
一个A端凸轮,其位于所述复合滚筒的A端容纳部一侧并支撑所述的A端
套合推杆向所述套合孔内伸縮;一个B端凸轮,其位于所述复合滚筒的B端容纳部一侧并支撑所述的B端套合推杆向所述套合孔内伸縮;
一个由动力机带着转动的A端下料盘,其位于所述复合滚筒的A端容纳部的侧上方,从其一个端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向所述复合滚筒的A端容纳部下料的A端下料孔,沿其边缘设置有与所述A端下料孔配合的围栏;
一个由动力机带着转动的B端下料盘,其位于所述复合滚筒的B端容纳部的侧上方,从其一个端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向所述复合滚筒的B端容纳部下料的B端下料孔,沿其边缘设置有与所述B端下料孔配合的围栏;以及
一个成品导出口、 一个A端导出口和一个B端导出口,三者位于所述复合滚筒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体积大小,动作配合协调,工作效率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滚筒与A端套合推杆、B端套合推杆以及气流分配器在装配状态沿其轴向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l-复合滚筒,11-A端容纳部,12-B端容纳部,13-套合孔,14-凸缘,15-排气孔,16-气孔,17-吸气气路,18-吹气气路,19-导向孔;
21-A端套合推杆,22-B端套合推杆,23-复位弹簧,24_轴承;31-A端凸轮,32-B端凸轮;
41-A端下料盘,411-A端下料孔,42-B端下料盘,421-B端下料孔,43-围栏,44-托盘,441-支持面,442-缺口;5-气流分配器;61-成品导出口, 62-A端导出口, 63-B端导出口;71/72-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 2、 3所示,该胶囊复合机主要包括复合滚筒l、 一组A端套合推杆21、 一组B端套合推杆22、 一个A端凸轮31、 一个B端凸轮32、 一个A端下料盘41、 一个B端下料盘42以及一个成品导出口61、 一个A端导出口62和一个B端导出口 63,其中
复合滚筒1由动力机带着转动(如由电机通过传动结构带动转轴驱动复合滚筒转动),该复合滚筒1上的周面上设置有对应的A端容纳部11和B端容纳部12,在对应的A端容纳部11和B端容纳部12之间设置有套合孔13,从而当A端胶囊、B端胶囊分别位于A端容纳部11和B端容纳部12时,随着复合滚筒的转动可以被A端套合推杆21、 B端套合推杆22推入套合孔13内,那些套合孔内同时容纳有A端胶囊、B端胶囊且二者为口对口时即被套合成空心胶囊,而位于套合孔内被套合成的空心胶囊以及未被套合的A端胶囊或/和B端胶囊可以被A端套合推杆或/和B端套合推杆推出套合孔;
A端套合推杆21随复合滚筒1转动且可以轴向伸縮,其位于复合滚筒1的A端容纳部11 一侧,且与套合孔13 —一对应;
B端套合推杆22随复合滚筒1转动且可以轴向伸縮,其位于复合滚筒1的B端容纳部12 —侧,且与套合孔13 —一对应;
A端凸轮31位于复合滚筒1的A端容纳部11 一侧并支撑A端套合推杆21向套合孔13内伸縮;
B端凸轮32位于复合滚筒1的B端容纳部12 —侧并支撑B端套合推杆22向套合孔13内伸縮;
A端下料盘41由动力机(如电机)带着转动,其位于复合滚筒l的A端容纳部11的侧上方,从其上端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向复合滚筒的A端容纳部11下料的A端下料孔411,沿其边缘设置有与A端下料孔411配合的围栏43, A端下料盘41的下侧设置有一个固定托盘44,该托盘44具有对应A端下料盘41的一部分的下料孔支持面441以及对应A端下料盘的另一部分的下料孔的缺口 442(参见图5),因此可以将A端胶囊投入到由A端下料盘、底板和围栏形成的容纳腔中而能够连续的通过下料孔与固定托盘的配合向复合滚筒下料;
B端下料盘42由动力机(如电机)带着转动,其位于复合滚筒1的B端容纳部12的侧上方,从其上端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向复合滚筒1的B端容纳部12下料的B端下料孔421,沿其边缘设置有与B端下料孔配合的围栏,B端下料盘的下侧设置有一个固定托盘,该托盘具有对应B端下料盘的一部分的下料孔支持面以及对应B端下料盘的另一部分的下料孔的缺口,因此可以将B端胶囊投入到由B端下料盘、底板和围栏形成的容纳腔中而能够连续的通过下料孔与固定托盘的配合向复合滚筒下料;
成品导出口 61、 A端导出口 62和B端导出口 63均位于复合滚筒1的下方。上述结构,为了便于设计制造,A端结构与B端结构呈对称设置。上述胶囊复合机,工作时将A端胶囊、B端胶囊分别置放于相应的料斗71/72内,同时转动A端下料盘41、 B端下料盘42、复合滚筒1 (使A端下料盘、B端下料盘与复合滚筒的A端容纳部和B端容纳部转动方向相同),则A端料斗、B端料斗内的A端胶囊、B端胶囊分别落入A端下料盘41、 B端下料盘42,随着A端下料盘、B端下料盘的转动,A端胶囊、B端胶囊分别进入A端下料孔411、B端下料孔421并进一步的在邻近复合滚筒1时分别落入A端容纳部11、B端容纳部12,之后随着复合滚筒l的转动,A端套合推杆21、 B端套合推杆22分别在A端凸轮31、 B端凸轮32的支撑下配合动作将分别位于A端容纳部ll、 B端容纳部12上的A端胶囊、B端胶囊推入套合孔13,根据A端胶囊、B端胶囊的状态不同,有以下几种情形
1、 对应于同一套合孔两侧的A端容纳部、B端容纳部上同时有A端胶囊、B端胶囊且两粒胶囊口对口时,A端套合推杆、B端套合推杆将二者套合在一起成为空心胶囊,随后被推出套合孔落入成品导出口排出;
2、 对应于同一套合孔两侧的A端容纳部、B端容纳部上同时有A端胶囊、B套合推杆、B端套合推杆不将二者套合在
一起,随后被分别推出套合孔落入A端导出口、 B端导出口后排出可重复投入A
端料斗、B端料斗;
3、 对应于同一套合孔两侧的A端容纳部、B端容纳部上并非同时有A端胶囊、B端胶囊时,A端套合推杆或B端套合推杆将对应的A端胶囊或B端胶囊推出套合孔落入A端导出口或B端导出口后排出可重复投入A端料斗或B端料斗;
4、 对应于同一套合孔两侧的A端容纳部、B端容纳部均没有胶囊时,A端套合推杆或B端套合推杆空动作一次。
上述动作过程是在复合滚筒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完成的,随着复合滚筒的连续转动,即可连续的将A端胶囊、B端胶囊套合成为空心胶囊,增大或者减小滚筒的转速,可以提高或者降低套合的效率。根据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动作配合协调,工作效率高,成品胶囊中不会混杂次品等优点。
此外,作为对上述方案的完善和功能补充,还可以单独或者相结合起来采用以下各段技术措施
首先,在复合滚筒1上设有位于A端容纳部11和B端容纳部12之间的凸缘14,套合孔13形成在该凸缘14上;进一步的,在凸缘14上对应每个套合孔开设有排气孔15,以便在将两个口对口的A端胶囊、B端胶囊套合成空心胶囊时套合孔被A端胶囊、B端胶囊封闭而影响成品空心胶囊的套合(实践中,若其中的空气不及时排除,则成品空心胶囊中会封闭压力较高的空气,这种空气会将套合成成品空心胶囊的A端胶囊、B端胶囊胀开)。
其次,所述的A端容纳部11和B端容纳部12上开设有气孔16,另配置一个气流分配器5通过吸气气路17与A端容纳部和B端容纳部上的一部分气孔连通、通过吹气气路18与A端容纳部和B端容纳部上的另一部分气孔连通,以便在复合滚筒上的A端容纳部和B端容纳部转动至相应的部位时通过气流分配器、吸气气路吸气来稳定其上的胶囊或者通过气流分配器、吹气气路吹气来将其上的胶囊吹落。
8第三,复合滚筒1上设置有两周导向孔19, A端套合推杆21、 B端套合推杆22分别导向在该两周导向孔19内,且二者上分别作用有将其向A端凸轮31、B端凸轮32施加弹力的复位弹簧23, 二者的尾端设置有与A端凸轮31、 B端凸轮32接触的轴承24,以便A端套合推杆21、 B端套合推杆22始终能够相对复合滚筒保持同样的姿态动作且保证动作灵活。
第四,A端下科盘41、 B端下料盘42倾斜设置,A端下料孔、B端下料孔分别处于最高位时呈竖直状态;该措施便于令下料盘上的胶囊顺利的进入相应的下料孔并进一步的落向复合滚筒的容纳部。
权利要求1、胶囊复合机,其特征是包括一个由动力机带着转动的复合滚筒(1),该复合滚筒(1)上的周面上设置有对应的A端容纳部(11)和B端容纳部(12),在对应的A端容纳部(11)和B端容纳部(12)之间设置有套合孔(13);一组随所述复合滚筒(1)转动且可以轴向伸缩的A端套合推杆(21),其位于所述复合滚筒的A端容纳部一侧,且与所述的套合孔(13)一一对应;一组随所述复合滚筒(1)转动且可以轴向伸缩的B端套合推杆(22),其位于所述复合滚筒的B端容纳部一侧,且与所述的套合孔(13)一一对应;一个A端凸轮(31),其位于所述复合滚筒(1)的A端容纳部(11)一侧并支撑所述的A端套合推杆(21)向所述套合孔内伸缩;一个B端凸轮(32),其位于所述复合滚筒(1)的B端容纳部(12)一侧并支撑所述的B端套合推杆(22)向所述套合孔内伸缩;一个由动力机带着转动的A端下料盘(41),其位于所述复合滚筒(1)的A端容纳部(11)的侧上方,从其一个端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向所述复合滚筒的A端容纳部下料的A端下料孔(411),沿其边缘设置有与所述A端下料孔配合的围栏(43);一个由动力机带着转动的B端下料盘(42),其位于所述复合滚筒(1)的B端容纳部(12)的侧上方,从其一个端面的边缘处开设有向所述复合滚筒的B端容纳部下料的B端下料孔(421),沿其边缘设置有与所述B端下料孔配合的围栏(43);以及一个成品导出口(61)、一个A端导出口(62)和一个B端导出口(63),三者位于所述复合滚筒(1)的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复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滚筒(1)上 设有位于所述A端容纳部(11)和B端容纳部(12)之间的凸缘(14),所述的 套合孔(13)形成在该凸缘(14)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胶囊复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凸缘(14)上对应 每个套合孔开设有排气孔(15)。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胶囊复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A端下料盘(41)、 B端下料盘(42)倾斜设置,所述的A端下料孔(411)、 B端下料孔(421)分 别处于最高位时呈竖直状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复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A端容纳部(11) 和B端容纳部(12)上开设有气孔(16),另配置一个气流分配器(5)通过吸气 气路(17)与A端容纳部(11)和B端容纳部(12)上的一部分气孔连通、通过 吹气气路(18)与A端容纳部(11)和B端容纳部(12)上的另一部分气孔连通。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囊复合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滚筒(1)上 设置有两周导向孔(19),所述的A端套合推杆(21)、 B端套合推杆(22)分别 导向在该两周导向孔(19)内,且二者上分别作用有将其向A端凸轮(31)、 B 端凸轮(32)施加弹力的复位弹簧(23), 二者的尾端设置有与A端凸轮、B端 凸轮接触的轴承(2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囊复合机,属于机械作业装置,现有胶囊套合机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动作配合不够协调、工作效率低等缺陷,本实用新型是设计一个复合滚筒,在复合滚筒上的周面上设置有对应的A端容纳部和B端容纳部用于接收自A端下料盘、B端下料盘的A端胶囊、B端胶囊,随着复合滚筒的转动由A端套合推杆、B端套合推杆将A端胶囊、B端胶囊推至A端容纳部和B端容纳部之间的套合孔内完成套合。结构简单,体积小,动作配合协调,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A61J3/07GK201275271SQ20082013809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3日
发明者刘胜利 申请人:刘胜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