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控温控压式膝关节加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温控压式膝关节加 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膝关节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和后遗症少的特点, 已成为膝关节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膝关节术后往往要进行加压包扎和冷 敷,目的是减少关节囊内出血、积液,减轻肢体疼痛和肿胀等目的。现有的
控压充气式膝关节加压绷带(专利号ZL200720090887.3),虽然解决了临 床弹性绷带的压力不易控制的问题,但是不能进行控温。目前临床还使用冷 敷的方法把袋装冰水混合物置于关节周围,其温度不易控制,需要不断更换 冰袋,且冰袋表面极易凝结水汽湿透包扎纱布导致伤口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温控压式膝关节加压装置,解决了温度 不可控制的问题,既可以调整绷带内压力,又可以控制冷敷或者热敷温度。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控温控压式膝关节加压装置,包括和 电源连接的加热元件、控温装置、控压装置、半导体制冷装置、气泵,所述 的控温装置和加热元件连接,所述的控压装置上连接有压力调节阀,同时控 温装置、控压装置和半导体制冷装置组成闭合回路,膝关节绷带内设置有环 形的气囊,气囊一端设置有进气管,气囊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管,气泵的一端 通过压气口和进气管相连接,气泵的另一端与出气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热元件、控温装置、半导体制冷装置 调节温度,并通过控压装置和压力调节阀调节压力,最后通过压气口把空气 输出到膝关节绷带中,既能调节绷带中的压力,又可调节绷带的温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控温控压式膝关节加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电源,2.加热元件,3.控温装置,4.压力调节阀,5.控压装置, 6.半导体制冷装置,7.气泵,8.压气口, 9.进气管,IO.出气管,11.膝关节绷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控温控压式膝关节加压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控制 部分和膝关节绷带ll,控制部分包括电源l,电源1分别和加热元件2、控 温装置3、控压装置5、半导体制冷装置6、气泵7连接,控温装置3上连接 有加热元件2,控压装置5上连接有压力调节阀4,同时控温装置3、控压装 置5和半导体制冷装置6组成闭合回路,膝关节绷带11内设置有环形的气 囊,气囊一端设置有进气管9,气囊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管10,气泵7的一端 通过压气口 8和进气管9相连接,气泵7的另一端与出气管IO连接。
本实用新型控温控压式膝关节加压装置的工作过程
膝关节术后进行加压包扎和冷敷时,将膝关节绷带11置于膝关节部位, 通过电源1为加热元件2、控温装置3、控压装置5、半导体制冷装置6、气 泵7供电,半导体制冷装置6提供制冷,加热元件2提供制热,通过控温装 置3调节能量的输出工作。膝部需要热敷时加热元件2工作,气泵7通过压 气口8输出热空气,膝部需要冷敷时半导体制冷装置6工作,气泵7通过压气口8输出冷空气。控压装置5通过压力调节阀4调节空气的压力,由压气 口 8向膝关节绷带11内充气,气压达到所需压力时即可。同时膝关节绷带 11与控制部分之间进行空气循环流动。
本实用新型控温控压式膝关节加压装置,通过加热元件、控温装置、半 导体制冷装置调节温度,并通过控压装置和压力调节阀调节压力,最后通过 压气口把空气输出到膝关节绷带中,既能调节绷带中的压力,又可调节绷带 的温度。
权利要求1.一种控温控压式膝关节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和电源(1)连接的加热元件(2)、控温装置(3)、控压装置(5)、半导体制冷装置(6)、气泵(7),所述的控温装置(3)和加热元件(2)连接,所述的控压装置(5)上连接有压力调节阀(4),同时控温装置(3)、控压装置(5)和半导体制冷装置(6)组成闭合回路,膝关节绷带(11)内设置有环形的气囊,气囊一端设置有进气管(9),气囊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管(10),气泵(7)的一端通过压气口(8)和进气管(9)相连接,气泵(7)的另一端与出气管(10)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控温控压式膝关节加压装置,包括和电源连接的加热元件、控温装置、控压装置、半导体制冷装置、气泵,所述的控温装置和加热元件连接,所述的控压装置上连接有压力调节阀,同时控温装置、控压装置和半导体制冷装置组成闭合回路,膝关节绷带内设置有环形的气囊,气囊一端设置有进气管,气囊另一端设置有出气管,气泵的一端通过压气口和进气管相连接,气泵的另一端与出气管连接。本实用新型控温控压式膝关节加压装置通过加热元件、控温装置、半导体制冷装置调节温度,并通过控压装置和压力调节阀调节压力,最后通过压气口把空气输出到膝关节绷带中,既能调节绷带中的压力,又可调节绷带的温度。
文档编号A61B1/313GK201275054SQ20082022202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4日
发明者乔胜铎, 艳 程, 莹 许, 谢延军, 郑茜玲 申请人:许 莹;乔胜铎;程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