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助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54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轮椅助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助行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椅助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很多国家不得不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之一。轮 椅是众多行走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及病人的代步工具。这些人中有些具有扳轮能力的,可 以自己扳动扳轮进行近距离行动。但大多时候都需要专门的看护人员推着轮椅前行,尤其是 到距离较远的地方。看护人在陪伴他们活动时必须推车步行,非常辛苦,繁琐费力。 近期,虽然市面上有些电动轮椅出现,但是电动轮椅价格昂贵,性能也不十分可靠。并且, 轮椅使用者的家属也不会让他们单独进行远距离活动。还有一种方法是在轮椅后部直接固定 自行车去掉车头之后的部分,如申请号是200720095701. 3的专利,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
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不够方便、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以组合到标准轮椅椅背上 的轮椅助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轮椅助行装置,包括标准轮椅和助行装置, 标准轮椅椅背上有两个固定凹槽,扭转立柱上的两个固定片分别与相应的两个固定凹槽连接, 扭转立柱一端通过上扭转链接器与主轴连接,扭转立柱另一端通过下扭转链接器与折合杆连 接,主轴通过鞍座托扣与主轴托筒连接,主轴托筒与折合杆连接,鞍座拉杆一端与上扭转链 接器连接,另一端与鞍座支柱连接;手闸、刹车轮、刹车片构成刹车系统;脚蹬、链条、中 轴、后轴、飞轮、后轮构成传动系统。
所述的主轴绕上扭转链接器前后摆动。
所述的折合杆分为两段,两段通过折合扣连接。
所述的上、下扭转链接器绕扭转立柱左右扭转,这便于控制轮椅的方向。
所述的折合扣的上侧两端要比下侧两端长,这保证了折合扣只能向上折叠而不能向下折
叠。 、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装置可以随时进行灵活安装,灵活拆卸,也可以直接折 合在轮椅椅背上而不影响正常推行;可以改变以往看护人员手推轮椅步行方式为骑行的方式,
减轻了看护人员的体力负担,加快了前进速度;可以直接在标准轮椅上使用该装置,有很强的可重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椅背的固定凹槽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助行部分折合之后的概况图中l脚踏板,2刹车片,3下扭转链接器,4折合扣,5脚蹬,6车轮,7链条,8鞍 座托扣,9鞍座支柱,IO鞍座拉杆,ll鞍座,12-上扭转链接器,13扭转立柱,14手推柄, 15手闸,16固定凹槽,17轮椅前轮,18轮椅后轮,19刹车轮,20固定片,21主轴,22主 轴托筒,23支撑架,24主轴固定孔,25折合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如图l、 2所示, 一种轮椅助行装置,包括前面的标准轮椅部分和后面的轮椅
助行部分。在标准轮椅部分有手推柄14、手闸15、刹车轮19、刹车片2及两个固定在椅背 上的固定凹槽16 (如图2所示),固定凹槽16用固定螺钉或直接焊接在轮椅椅背上,这样就 可以加装助行装置了,捏动手闸15,手闸线与刹车片2相连,从而拉动刹车片2,刹车片2 接触到刹车轮19产生摩擦,致使速度下降,达到刹车的目的。轮椅助行部分包括固定片20、 扭转立柱13、上扭转链接器12、下扭转链接器3;鞍座ll、鞍座支柱9、鞍座拉杆IO、鞍座 托扣8、主轴21、主轴托筒22、主轴固定孔24、支撑架23、脚蹬5、链条7、车轮6、折合 杆25、折合扣4。
固定片20和扭转立柱13是固定在一起的,直接卡在固定凹槽16里,不能活动。上扭转 链接器12和下扭转链接器3.可以绕着扭转立柱13左右扭转,这便于控制轮椅的方向。主轴 21和上扭转链接器12之间是活动的,主轴21可以绕着上扭转链接器12的固定螺钉前后摆 动,这便于助行装置折合到椅背上减小体积。下扭转链接器3和折合杆25之间是活动的,折 合杆25可以绕着下扭转链接器3上的固定螺钉上下摆动,折合杆25和和主轴21之间也是活 动的,这便于助行装置折合到椅背上减小体积。折合扣4通过两端的固定螺钉连接折合杆25 的两段,可以向上折叠。折合扣4的上侧两端要比下侧两端长,这保证了折合杆25只能向上 折叠而不能向下折叠。鞍座托扣8是固定在主轴托筒22上的,这保证了鞍座11的稳定性。 鞍座拉杆10与上扭转链接器12之间是活动的。可以通过调节鞍座托扣8上的固定螺钉与主 轴21上的固定孔的搭配及鞍座拉杆10上的固定螺钉与鞍座支柱9上的固定孔的搭配,来调 整主轴21的长度,从而调整鞍座11与轮椅椅背之间的距离及车轮与地面的距离。
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助行部分折合之后的结构图,这样可以减小体积,也不会妨碍推行。
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设计便捷合理,当标准轮椅不加装该装置时,两个后轮和两个前 轮在同一水平面上。当加装该装置后,将该装置向后展开,在看护人员没有坐到鞍座上时, 由于此时整个轮椅系统的重心还在前面的轮椅上,所以该装置的车轮还悬在空中距离地面一 段距离;当看护人员坐到鞍座上后,整个轮椅系统的重心后移,此时轮椅的两个后轮和该装 置的车轮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轮椅的两个前轮翘起,这样就保证了前行时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权利要求1、一种轮椅助行装置,包括标准轮椅和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标准轮椅椅背上有两个固定凹槽,扭转立柱上的两个固定片分别与相应的两个固定凹槽连接,扭转立柱一端通过上扭转链接器与主轴连接,扭转立柱另一端通过下扭转链接器与折合杆连接,主轴通过鞍座托扣与主轴托筒连接,主轴托筒与折合杆连接,鞍座拉杆一端与上扭转链接器连接,另一端与鞍座支柱连接;手闸、刹车轮、刹车片构成刹车系统;脚蹬、链条、中轴、后轴、飞轮、后轮构成传动系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绕上扭转链接器前后摆 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合杆分为两段,两段通过 折合扣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扭转链接器绕扭转立 柱左右扭转。 .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椅助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合扣的上侧两端要比下侧 两端长。
专利摘要一种轮椅助行装置,属于助行装置领域,包括标准轮椅和助行装置,标准轮椅椅背上有两个固定凹槽,扭转立柱上的两个固定片分别与相应的两个固定凹槽连接,扭转立柱一端通过上扭转链接器与主轴连接,扭转立柱另一端通过下扭转链接器与折合杆连接,主轴通过鞍座托扣与主轴托筒连接,主轴托筒与折合杆连接,鞍座拉杆一端与上扭转链接器连接,另一端与鞍座支柱连接;手闸、刹车轮、刹车片构成刹车系统;脚蹬、链条、中轴、后轴、飞轮、后轮构成传动系统。
文档编号A61G5/00GK201312860SQ20082023144
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0日
发明者牛司朋 申请人:东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