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09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冲击波治疗设备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体外冲击波碎石机从第一台用于临床至今已二十几年的历史了,其安全、有效、痛 苦小和费用低等独特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人体泌尿系统结石,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迄今已成为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首选方法。电磁式冲击波源是目前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广为流行一种冲击波源,电磁式冲击 波,是将电能先转换成磁能、再转换成机械能,通过声透镜或抛物反射体将机械波聚焦后所 形成的。特点是冲击波源可连续使用近百万次,不用频繁更换电极,使用中为用户首选的一 种波源,但电磁式冲击波源在释放冲击波过程中会产生“气体”、“热量”,原因是冲击波以 水为介质进行传递,在传播过程中能激活水囊内水中微气泡和空化效应的产生微气泡,积 聚成大的气泡,当下个冲击波遇到气体时其能量要衰减很快,因此水囊内的气体对冲击波 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要求冲击波在释放过程应尽量减少水囊中的气体。进一步来看,金属凹膜机械运动是产生冲击波关键所在,在电磁线圈通过高压脉 冲电流时产生一脉冲磁场使其下面的金属凹膜机械运动再产生冲击波,同时电磁线圈、金 属凹膜也产生热量,对上置式治疗部的热量会上升积聚在金属凹膜处,至使电磁线圈、金属 凹膜温度过高而降低使用寿命,从而影响到碎石机的碎石效果和使用寿命,因此就要求冲 击波在释放过程能冷却除气来提高电磁式治疗部使用寿命和碎石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包括有水箱、进水阀、进水泵、电磁 式治疗部、排水阀、排水泵,水箱的输出端连接进水阀的输入端,进水阀的输出端连接进水 泵的输入端,进水泵的输出端连入电磁式治疗部的输入端,电磁式治疗部的输出端连接排 水阀的输入端,排水阀的输出端连接排水泵的输入端,排水泵的输出端连入水箱的输入端, 其中所述进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脱气器的输入端,脱气器的附属端口连入水箱内,脱气器 的输出端连入电磁式治疗部的输入端,电磁式治疗部的输出端连接冷凝器输入端,冷凝器 输出端与进水阀的输出端之间设有循环阀。进一步地,上述的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其中,所述的电磁式治疗部包括电磁式 治疗部底座,电磁式治疗部底座内设置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底端设有凹形金属膜,电磁 式治疗部底座延伸有进水结构与出水结构。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其中,所述的进水口至少为两个,垂 直分布在凹形金属膜的四周。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其中,所述的冷凝器为风冷冷凝器。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方便地完成电磁式治疗部内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与 此同时,热量随时冷却,降低了冲击波能量损耗,提高了碎石治疗效果,提高了电磁式治疗 部的使用寿命。因此,可在业内推广应用。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 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图1是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的连接构造示意图;图2是电磁式治疗部的构造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 水箱2进水阀3进水泵4 出气阀5脱气器6电磁式治疗部7风冷冷凝器8循环阀9 排水阀10排水泵11治疗部底座12电磁线圈13凹形金属膜14进水口15 出气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示的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包括有水箱1、进水阀2、进水泵3、电磁 式治疗部6、排水阀9、排水泵10,水箱1的输出端连接进水阀2的输入端,进水阀2的输出 端连接进水泵3的输入端,进水泵3的输出端连入电磁式治疗部6的输入端,电磁式治疗部 6的输出端连接排水阀9的输入端,排水阀9的输出端连接排水泵10的输入端,排水泵10 的输出端连入水箱1的输入端,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进水泵3的输出端连接有脱气器5的 输入端,脱气器5的附属端口连入水箱1内,脱气器5的输出端连入电磁式治疗部6的输入 端,电磁式治疗部6的输出端连接冷凝器输入端,冷凝器输出端与进水阀2的输出端之间设 有循环阀8。考虑到冷凝器的工作效率,起到较佳的效果,冷凝器采用风冷冷凝器7。进一步结合附图2来看,电磁式治疗部6包括电磁式治疗部6底座,电磁式治疗部 6底座内设置有电磁线圈12,电磁线圈12的底端设有凹形金属膜13,电磁式治疗部6底座 延伸有进水结构与出水结构。就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进水口 14至少为两个,垂 直分布在凹形金属膜13的四周。在实际工作中,两个对称进水口 14在水腔体内使水形成大面积运动,而凹形金属 膜13接触水的凹面与水作相对运动,使凹形金属膜13机械运动产生的热量与冷却水之间 进行热量交换,降低凹形金属膜13温度,达到冷却降温的目的,同时也延长了凹形金属膜 13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在凹形金属膜13半圆处有一个出水口,使冲击波在释放过程中产 生的气体和热量通过排水过程来排出电磁式治疗部6之外,经过系统中风冷冷凝器7散热 与脱气器5水气分离,使循环进入电磁式治疗部6的是冷却、无气体的水。
再进一步结合本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的实际使用情况具体来看,使用者按“进 水键”,进水阀2、进水泵3、出气阀4同时得电工作,水箱1中存放的水通过进水阀2、进水泵 3在脱气器5内水气分离。此时,气体上升通过出气阀4返回到水箱1,无气体的水从脱气 器5的底部进入电磁式治疗部6,达到进水无气的目的。同样的如果要进行排水,则按“排水键”,排水阀9、排水泵10同时得电工作,电磁 式治疗部6的水通过风冷冷凝器7、排水阀9、排水泵10返回到水箱1,达到排水的目的。结合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的冷却脱气水循环工作情况来看当冲击波在释放 时,进水泵3、循环阀8同时得电工作,此时电磁式治疗部6、风冷冷凝器7与脱气器5之间 形成了一个内部的水循环,即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水流的流向是从治疗部底座11上的 出气口 15经风冷冷凝器、循环阀8、进水泵3、脱气器5后,通过进水口 14形成闭合的水循 环。在此过程期间,冲击波在释放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凹形金属膜13产生的热量,均 通过水循环气体、热量排出电磁式治疗部6之外。具体来说带热量的水在通过风冷冷凝器 7时,其热量由散热装置散去另水冷却流出。带气体的水在通过脱气器5时,由于其是“上 进水下出水”的结构,可利用气体上浮的原理使水气分离,而从脱气器5的底部进入电磁式 治疗部6的水是无气体的。由此,可实现电磁式治疗部6内冷却除气的目的。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后,可以方便地完成电磁 式治疗部6内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与此同时,热量随时冷却,降低了冲击波能量损耗,提 高了碎石治疗效果,提高了电磁式治疗部6的使用寿命。当然,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 案,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包括有水箱、进水阀、进水泵、电磁式治疗部、排水阀、排水泵,水箱的输出端连接进水阀的输入端,进水阀的输出端连接进水泵的输入端,进水泵的输出端连入电磁式治疗部的输入端,电磁式治疗部的输出端连接排水阀的输入端,排水阀的输出端连接排水泵的输入端,排水泵的输出端连入水箱的输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脱气器的输入端,脱气器的附属端口连入水箱内,脱气器的输出端连入电磁式治疗部的输入端,电磁式治疗部的输出端连接冷凝器输入端,冷凝器输出端与进水阀的输出端之间设有循环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式治疗部 包括电磁式治疗部底座,电磁式治疗部底座内设置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底端设有凹形 金属膜,电磁式治疗部底座延伸有进水结构与出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口至少为 两个,垂直分布在凹形金属膜的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凝器为风冷 冷凝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循环式冷却脱气装置,其水箱的输出端连接进水阀的输入端,进水阀的输出端连接进水泵的输入端,进水泵的输出端连入电磁式治疗部的输入端,电磁式治疗部的输出端连接排水阀的输入端,排水阀的输出端连接排水泵的输入端,排水泵的输出端连入水箱的输入端,特点是所述进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脱气器的输入端,脱气器的附属端口连入水箱内,脱气器的输出端连入电磁式治疗部的输入端,电磁式治疗部的输出端连接冷凝器输入端,冷凝器输出端与进水阀的输出端之间设有循环阀。由此,可以方便地完成电磁式治疗部内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热量随时冷却,降低了冲击波能量损耗,提高了碎石治疗效果与电磁式治疗部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61B17/225GK101810502SQ20091002517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0日
发明者孙健康, 张碧航, 王安平, 谢伟民, 马军 申请人:苏州特立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