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32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放射线摄影系统在结构上有多种形式,在国内常见的有U形臂结构和悬吊架结构两种,而近年,随着国家大的政策的出台,基层医疗的改革势在必行,由此,在上述两种结构 的基础上衍生出更加简易,更加经济的放射摄影系统。其中一款由U形臂衍生出来的全手 动直臂放射线摄影系统,如图1所示,整个系统主要由以上7个部分组成升降筒4通过钢 丝绳或者同步带安装在立柱7上,并且可在立柱7上进行上下升降运动;转轴3安装固定在 升降筒4上,这样其一方面可与升降筒4 一起进行上下升降运动中,另一方面可绕自身轴线 进行旋转;旋转臂2与转轴3安装固定在一起,其可与转轴3实现同样的两个运动;探测器 1安装固定在旋转臂2的一端;球管滑车5安装在旋转臂2的另一端,可在旋转臂上一定距 离内进行直线运动;球管束光器组件安装固定在球管滑车上,其出光口与探测器接收板保 持平行,且中心一致。该系统的功能精简为只有立位与卧位两种功能,其工作原理为病人躺在摄影床 上,手动旋转旋转臂2到90°位置(卧位),使探测器1位于床面板下方大致30mm处的位 置;推动摄影床,使病人所拍摄部位处于球管焦点与探测器1受光面中心垂直线上。或者手 动旋转旋转臂2到0°位置(立位),即图1所示位置,病人站在探测器1与球管束光器组 件2之间,滑动球管滑车,可调整探测器1与球管束光器组件2之间的距离,即SID(s0Urce imager distance,源片距离)(在Im 1. 8m之间),以拍摄病人的不同部位。这样从球管 射出的X光射线经束光器调节光野后穿过病人病灶部位打在探测器接收板上,经数字处理 后,在工作站上生成病灶部位的图像,从而医生可给出一个诊断结果。实现卧位与立位转换是医务人员操作控制该设备的核心。在国外的产品中,探测 器1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其可在旋转臂2 —端的一定距离内与球管束光器组件6进行同步 直线运动,以实现SID在Im 1. 8m中间的任意位置时,两端相对于转轴3的力矩平衡,从 而由立位到卧位操作时,达到省力的目的。在国内产品中,探测器1的位置是固定的,只有 当SID在一定数值时,才能实现探测器1端与球管束光器组件6端为相对于转轴3的力矩 平衡,从而由立位到卧位操作时,达到省力的目。国外产品中,由于探测器1的位置不是固定的,其对旋转臂2的制作与强度要求 高,国内厂家加工有较大的难度,无形中增加了成本。国内产品中,只有SID在一定的数值 时,才能实现探测器1端与球管束光器组件6端为相对于转轴3的力矩平衡,而该SID处与 其他SID处在机械结构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旋转臂2两端达到力矩平衡时的SID 数值,只是一个设计的参数,而没有在结构上实现控制,医务人员可以在SID为任意数值时 (Im 1. 8m)对旋转臂2进行旋转,这样在力矩不平衡的情况下,一是操作起来费力,二是很 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克服现 有技术放射摄影系统在任意的SID数值处都可以对旋转臂进行旋转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安装于与转轴套接触的旋转 臂背面上,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和安装于所述转轴套头端外侧的卡杯,第一 部件与所述旋转臂活动连接并可沿所述旋转臂横向往复运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活动连 接,第二部件与所述旋转臂活动连接,当第一部件横向运动时带动第二部件旋转运动,第三 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臂固定连接,第三部件的另一端为弹性体并与第二部件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体的头端卡于所述卡杯的凹槽内,当第二部件旋转运动时带动所述弹性体的头端 脱离所述卡杯的凹槽。所述的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其中第一部件包括横向臂和碰块,所述碰 块安装于所述横向臂一端上,该端靠近球管束光器组件,所述横向臂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旋 转臂相应位置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卡在所述滑槽内。所述的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其中第二部件设为拨叉,所述拨叉的一端 与所述横向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旋转臂上的支撑柱铰接,所述拨叉的靠中间部分与所述旋 转臂上的支撑柱铰接。所述的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其中第三部件包括带基座的套筒和依次放 置于所述套筒内的弹簧和制动轴,所述制动轴与所述拨叉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制动轴 的头端卡于所述卡杯的凹槽内,当所述拨叉旋转运动时带动所述制动轴的头端脱离所述卡 杯的凹槽。所述的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其中所述卡杯的前端两侧设为斜面。所述的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其中所述制动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旋转 臂上的限位块,当所述旋转臂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限位块压在所述卡杯上。所述的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其中球管束光器组件接触所述碰块后,在 源片距离SID为1米处,所述制动轴的头端脱离所述卡杯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对放射摄影系 统旋转臂进行锁定,只有当源片距离SID为设定的数值处,才解除对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 的锁定,使放射线摄影系统更加安全,本实用新型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加工容易, 成本低,是放射线摄影系统技术的重大进步。

本实用新型包括如下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全手动直臂放射线摄影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部件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放置弹簧和制动轴的套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8安装于与转轴套9接触的旋转臂2背面上,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和安装于转轴套9 头端外侧的卡杯91,第一部件与旋转臂2活动连接并可沿旋转臂2横向往复运动,第一部件 与第二部件活动连接,第二部件与旋转臂2活动连接,当第一部件横向运动时带动第二部 件旋转运动,第三部件的一端与旋转臂2固定连接,第三部件的另一端为弹性体并与第二 部件固定连接,弹性体的头端卡于卡杯91的凹槽内,当第二部件旋转运动时带动弹性体的 头端脱离卡杯91的凹槽。第一部件包括横向臂82和碰块81,碰块81安装于横向臂82 —端上,该端靠近球 管束光器组件6,横向臂82上设置有滑槽,旋转臂2相应位置设置有支撑22柱,支撑柱22 卡在滑槽内。第二部件设为拨叉84,拨叉84的一端与横向臂82的另一端通过旋转臂2上 的支撑柱22铰接,拨叉84的靠中间部分与旋转臂2上的支撑柱铰接。第三部件包括带基 座的套筒83和依次放置于套筒83内的弹簧831和制动轴832,制动轴832与拨叉84的另 一端固定连接,制动轴832的头端卡于卡杯91的凹槽内,当拨叉84旋转运动时带动制动轴 832的头端脱离卡杯91的凹槽。卡杯91的前端两侧设为斜面。本实用新型放射摄影系统 旋转臂制动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旋转臂2上的限位块21,当旋转臂2处于水平位置时,限位块 21压在所述卡杯上。球管束光器组件6接触碰块后81,在源片距离SID为1米处,制动轴 832的头端脱离卡杯91的凹槽。本实用新型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为首先,由于在卧位时,一 般采用SID = Im的位置进行拍片,所以在立位时,我们在SID = Im位置处,使得旋转臂2两 端达到力矩平衡。这时进行立位与卧位的转换是最轻便省力的。立位时(如图4所示),制 动轴32插在卡杯91上的凹槽内,制动装置8起作用,且卡杯91对旋转臂2上的限位块21 也进行限位,即双限位。SID可在其行程范围内(Im 1.8m)任意变动,在SID兴Im时,是 旋不动旋转臂2的。当由立位向卧位转换时,必须先将球管束光器组件6移动至SID = Im 处,此时,球管滑车5触碰到碰块81,并使碰块81向右移动一个距离,横向臂82也向右移动 一个距离,由于拨叉84与横向臂82是铰接在一起的,拨叉84会绕焊接在旋转臂2上的支 撑柱进行顺时针旋转,这样拨叉84就会推动制动轴832回缩(使压缩弹簧831处于收缩状 态)一定距离,使得制动轴832脱离卡杯91的凹槽,此时即可轻松省力地对旋转臂2进行 旋转。同样,亦可轻松回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实 用新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 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 的权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安装于与转轴套接触的旋转臂背面上,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和安装于所述转轴套头端外侧的卡杯,第一部件与所述旋转臂活动连接并可沿所述旋转臂横向往复运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活动连接,第二部件与所述旋转臂活动连接,当第一部件横向运动时带动第二部件旋转运动,第三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臂固定连接,第三部件的另一端为弹性体并与第二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的头端卡于所述卡杯的凹槽内,当第二部件旋转运动时带动所述弹性体的头端脱离所述卡杯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部件包括 横向臂和碰块,所述碰块安装于所述横向臂一端上,该端靠近球管束光器组件,所述横向臂 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旋转臂相应位置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卡在所述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部件设为 拨叉,所述拨叉的一端与所述横向臂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旋转臂上的支撑柱铰接,所述拨叉 的靠中间部分与所述旋转臂上的支撑柱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部件包括 带基座的套筒和依次放置于所述套筒内的弹簧和制动轴,所述制动轴与所述拨叉的另一端 固定连接,所述制动轴的头端卡于所述卡杯的凹槽内,当所述拨叉旋转运动时带动所述制 动轴的头端脱离所述卡杯的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杯的前 端两侧设为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 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旋转臂上的限位块,当所述旋转臂处于水平位置时,所述限位块压在所 述卡杯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球管束光器组 件接触所述碰块后,在源片距离SID为1米处,所述制动轴的头端脱离所述卡杯的凹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摄影系统旋转臂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安装于与转轴套接触的旋转臂背面上,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和安装于所述转轴套头端外侧的卡杯,第一部件与所述旋转臂活动连接并可沿所述旋转臂横向往复运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活动连接,第二部件与所述旋转臂活动连接,当第一部件横向运动时带动第二部件旋转运动,第三部件的一端与所述旋转臂固定连接,第三部件的另一端为弹性体并与第二部件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的头端卡于所述卡杯的凹槽内,当第二部件旋转运动时带动所述弹性体的头端脱离所述卡杯的凹槽。
文档编号A61B6/00GK201551323SQ20092026003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日
发明者王东平 申请人:深圳市蓝韵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