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增强灭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02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增强灭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增强灭菌器。
背景技术
过氧化氢(H202)等离子体增强灭菌器是一种低温物理灭菌设备,具有灭菌室、真 空系统、进气系统、过氧化氢灭菌剂注入系统和等离子体发生系统,灭菌室具有过氧化氢注 入口 、抽真空口和电源接口 。真空系统通过管道与灭菌室的抽真空口连接,过氧化氢灭菌剂 注入系统与灭菌室的过氧化氢注入口连接,等离子体发生系统通过灭菌室的电源接口与放 电电极连接。在真空状态下,过氧化氢迅速汽化并充分扩散,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在外界给 予一定能量后发生电离反应,产生高能的正电氢离子(H+)、自由电子、氢氧电子(0H—)、二氧 化氢电子(H00—)以及紫外光等电离气体,这些物质的协同作用使菌体内的遗传基因、寄生 病毒粒子、噬菌体、枝原体及细菌病毒代谢产物等物质的化学分子键发生断裂,使其失去毒 性,使生物体产生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破坏细菌、霉菌类等微生物的细胞壁,分解蛋白质 等大分子聚,破坏物质代谢和繁殖过程,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可在50°C以下对多种金属和 非金属器械进行快速灭菌。与传统灭菌设备相比,具有杀菌能力强、灭菌时间短、灭菌彻底、 耗能低、不污染环境、不损伤器械、对操作者无伤害等特点。 目前市场上的过氧化氢灭菌器,其放电形式通常采用耙地放电,即筒体为地端,耙 为内筒壁,在内筒壁内放置需进行灭菌的手术器材或其它需灭菌的物件。工作时内筒壁对 筒体放电产生辉光放电,称为"辉光放电区"。然而,由于内外两电极壁的面积不同,外筒壁 面积大于内筒壁面积,这就必然在射频电场中产生直流成份,进而影响了射频电源的活性 和效率。同时由于等离子体是导电流体,在"辉光放电区"产生的离子、电子、激发态的分子、 原子、自由基、X射线以及真空紫外光等活性粒子必然会向下游区扩散,但是这种扩散是有 距离和时间限制的。所以就目前这种方式必然会受筒体半径的影响,尤其对大容量的过氧 化氢灭菌器(200升以上)的影响更甚,这也就阻碍了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电源活性强、灭菌效率高、容量大的过氧化氢等 离子体增强灭菌器。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增强灭菌器,具有灭菌室、 真空系统、进气系统、过氧化氢灭菌剂注入系统、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 灭菌室内设有至少两对放电电极板,每对放电电极板由上、下两块相互平行的放电电极板 组成。 上述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增强灭菌器的灭菌室形状为圆筒形。
上述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增强灭菌器的灭菌室形状为长方形。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本发明的灭菌室内设有至少两对放电电极板,且每对放电 电极板由上、下两块相互平行的放电电极板组成,这样就可以保证上、下两块电极板的面积相等,因此在辉光放电时容抗相等,同时真空紫外光及氢氧自由基等活性粒子的辐射和扩 散就更为直接和密集,从而灭菌时间就相对较短。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 见图1,本发明具有灭菌室1、真空系统2、进气系统3、过氧化氢灭菌剂注入系统4、 等离子体发生系统5和自动控制系统6 ;灭菌室1具有密封门12、过氧化氢进液雾化口 13、 抽真空口 14和电源接口 15,真空系统2具有真空泵21、真空电磁阀22和真空档板阀23,真 空泵21通过管道分别与真空电磁阀22和真空档板阀23连接,真空电磁阀22与抽真空口 14连接,进气系统3具有进气阀31和空气过滤装置32,进气系统3连接在灭菌室1的抽真 空口 14 ;过氧化氢灭菌剂注入系统4具有过氧化氢液瓶41和液化计量控制阀42,过氧化氢 灭菌剂注入系统4与灭菌室1的过氧化氢进液雾化口 13连接;所述灭菌室1内设有两对放 电电极板ll,每对放电电极板11由上、下两块相互平行的放电电极板组成,等离子体发生 系统5具有射频匹配器51和射频电源52,等离子体发生系统5通过灭菌室1的电源接口 15与放电电极板11电连接;自动控制系统6包括自控器61和真空规管62 ;灭菌室1的形 状为圆筒形或长方形。 工作时,先将需要灭菌的物品通过密封门12放入灭菌室1内,然后关闭密封门12 ; 对灭菌室1内进行抽真空,自动控制系统6中的自控器61通过真空规管62的测量值反馈 控制各系统。真空期是灭菌过程的第一阶段,灭菌室1内压力通过抽真空降到700毫托(1 托=lmmHg= 1.33322 X 102Pa),进入等离子阶段,这时灭菌室l内压力被控制在500毫托, 短循环6 10分钟,长循环8 15分钟,水分蒸发并通过真空泵抽出腔外,有助于将物品 表面或内部的残留湿气驱除干净。15分钟后进气阀31打开,经过过滤的空气进入腔体,当 压力达到大气压时,真空泵再次工作,将灭菌室1内压力降低到0.4托,进入灭菌期过氧 化氢灭菌剂注入系统4通过灭菌室1的过氧化氢进液雾化口 13向灭菌室1内注入过氧化 氢,由于灭菌室1内已抽为真空,过氧化氢迅速汽化并充分扩散,然后经过过滤的空气进入 腔内,使得过氧化氢扩散到腔内各个角落以及被灭菌器械的表面。真空泵再次将腔内压力 由760托降到0. 5托,进入等离子阶段,灭菌室1内被载入持续两分钟的射频,发生辉光放 电,过氧化氢衍生出的等离子体能干预和破坏微生物的生成, 一旦射频停止,灭菌结束后被 电离的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将重新结合成水(H20)和氧气(02),灭菌物品表面无过氧化氢残 留。最后真空泵再次将压力从0. 5托降低到0. 4托,重复灭菌期的过程,两次灭菌期结束后, 打开进气阀31,经过过滤的空气进入灭菌室1内,压力回到大气压力,灭菌过程结束。
放电电极板11也可以采用3对,或3对以上。根据需要决定。
权利要求
一种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增强灭菌器,具有灭菌室(1)、真空系统(2)、进气系统(3)、过氧化氢灭菌剂注入系统(4)、等离子体发生系统(5)和自动控制系统(6);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1)内设有至少两对放电电极板(11),每对放电电极板(11)由上、下两块相互平行的放电电极板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增强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1)形状为圆筒形。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增强灭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室(1) 形状为长方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氧化氢等离子体增强灭菌器,具有灭菌室、真空系统、进气系统、过氧化氢灭菌剂注入系统、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灭菌室内设有至少两对放电电极板,每对放电电极板由上、下两块相互平行的放电电极板组成。本发明可以保证上、下两块电极板的面积相等,因此在辉光放电时容抗相等,使真空紫外光及氢氧自由基等活性粒子的辐射和扩散就更为直接和密集,从而灭菌时间就相对较短。
文档编号A61L101/22GK101721724SQ201010003248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8日
发明者冯宝林, 张小培, 邵汉良 申请人:邵汉良;冯宝林;张小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