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重力修复养生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317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重力修复养生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反重力修复养生床。
背景技术
因为人类长期生活在地球引力作用的环境中,地球引力作用对人体产生的伤害也随着时间的累积逐渐加大,造成人体组织器官随时间的推移产生累积性位移,从而产生损伤和人体外部的衰老,所以减低重力对人体的伤害是现在人们生活的重中之重,依照二力平衡原理,使用反重力位去抵御或减轻正重力对人体的损害作用,用反重力位生存的方法从根本上预防正重力损害性疾病的发生,是一种新的可靠有效方法,结论首次明确指出直立活动是正重力损害性疾病的病因,提出限制或减少直立活动,用反重力位生存法预防正重力损害性疾病,开拓和发展反重力位精神、物质、健康世界的新观念,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在重力环境下,根据人体长轴与重力作用的方向和关系可将人体分成以下几种主要体位和生存状态;一、正重力位即头顶天、足踏地的各种站、坐、蹲等体位。这时人体承受着一种从头顶到足底方向无形的巨大挤压力,这种力称为正重力。这是人类基本的生存运动体位,也是人体一生中所承受的最主要、最大的外力。由于没有主动的任何防控措施,人类一生中所承受的这种巨大、无形、持久、累积、叠加的单一方向的正重力挤压力、可致人体发生整体的、渐进加重的、不可逆的各种病理改变,它是造成各种脑缺血,下肢淤血,骨、关节退行性变,体态、面容及全身各脏器、器官下垂衰老、亚健康状态、疲劳综合征,人类寿命达不到正常细胞分化寿命等疾病的根本原因。这是当今世界人类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是人类的第一大疾患,受重力极度偏激是人类健康的最大危害,"上医治未病"对本病的防治是我们的重大课题。二、直角重力位即人体的各种平卧位。人体从直立到平卧,所受重力发生了90度角转变,使人感到劳累缓解,得到了休息。但是①由于肌肉的自主收縮作用在本体位时还在进行,而不能使在正重力位下受压的各关节松弛,不能使紧张收縮的各肌肉得到有效牵伸。②不能使下肢瘀血得到有效回流,头部得到充盈血灌注。③从受力角度分析,它也不是正重力的反作用力,不能从根本上对抗或消除正重力对人体的作用。三、反重力位即人体的各种倒悬、吊、挂体位。从受力角度分析,它是正重力的反作用力。它可从根本上对抗或消除正重力对人体的作用,起到有效预防或缓解各种正重力损害性疾病发生的作用。登载在《中华体育健身方法*征集第一巻》中的"反重力健身运动",就向全社会推荐了这一全民科技健身运动方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各种倒立并不属于严格的反重力位,尽管在倒立时人体血液可反向充盈,但全身仍在挤压收縮状下。直立活动使我们人类的运动轨迹基本上呈直线运动,类似流星。在这种过度正重力作用摧残下,人体必然要罹患各种正重力损害性疾病,使人类寿命达不到正常细胞分裂寿命,健康寿命得不到突破性大幅增加,是长期以来人类寿命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加,身高低于自己年轻时的最高身高,系正重力长期挤压机体的表现。老花眼症状的出现,系人们长期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肌体内组织器官长期累积性位移所产生的真空位下移的结果。双下肢凉、肿胀,系长期血液循环代谢差的表现。这都是因为人类长期生活在重力环境下所产生的后果。所以对抗重力作用也就是延长人类的寿命和降低人类患病的风险。 在人类每天的24小时中约1/3左右时间即8小时左右是用来睡眠休息的,所以睡眠时所用的床对人们就非常的重要,睡眠约占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睡眠质量对人的健康水平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睡眠过程只能对人体的疲劳感起到一定的减缓作用,但是由于人类在睡眠过程中的睡姿不良和同时受着地球引力作用的双重影响下,大脑和身体各个组织器官都无法得到修复,所以人类想要在睡眠过程中更好的修复就需要一种可以反作用于地球引力的床,可是现有的床都不是遵循此理论而设计的,因而,都不具备有效抵抗地球重力作用的功能,因此无法达到修复人体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床的不足,根据本发明人首创的"反重力养生理论",提供一种可以反作用于地球重力的修复养生床,来改善人体大脑供血,增强人体血液循环,从而减缓人体的压力感和疲劳感的,通过睡眠时间来改善人体的身体状况,提高人体的身体免疫能力,使人体各项机能逐渐恢复到健康状态,减缓人体的衰老。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现依据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反重力修复养生床是由主控制电脑、空气流通管道、探测传感器、氧气发生器、空气过滤器、三组电动推杆、环扣、床板、电源插头、床头、床头柜一、床头柜二、床箱组成,其特征在于,床头中设有探测传感器,床头分别和床头柜一、床头柜二之间分别用空气流通管道相连接,床头柜一中设有氧气发生器和主控制电脑,当床头中设置的探测传感器探测到人体头部周围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于正常范围值的时候就会通知主控制电脑,主控制电脑就会发出指令,氧气发生器就会开始进行制氧工作,提高空气含氧量,从而提高人身体内部血液的含氧量,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达到国家标准时氧气发生器就会自动关闭,床头柜二中设置有空气过滤器,当探测传感器探测到空气中含有有害气体或是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大于国家标准值时,探测传感器就会通知主控制电脑,主控制电脑就会发出指令让空气过滤器开始工作,过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当有害气体消失,空气中颗粒物含量达到国家标准值时,空气过滤器就会自动停止工作。床箱内分别在床的上部、床中、床尾,设置有三组电动推杆,床板是活动的,分为三段,床板之间是用环扣连接,人睡在床上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无线遥控器来调整头部、腰部还有腿部的高度,也可以事先提前设定高度,待人在睡眠过程中,床会按照事先设定好的数值来自动抬升高度,设定高度时床尾的高度一定要高于头部,使人体形成反重力位,这样才可以改善人体脑部和身体的血液循环,使大脑得到更充足的血液和氧气,减少地球重力给人身体带来的压力,使人类在睡眠过程中身体的脏器可以得到更好的修复,逐渐缓解身体内部脏器的耗损人体,这样才能进行反重力修复。 这个床通过净化床的周围空气质量和改变人的睡眠体位,来达到提高人的睡眠质量,使人能够得到更好的休息,同时起到净化人体内部毒素的作用,增强人的免疫力,减缓衰老,延长人的寿命。


图1为本发明反重力修复养生床的外部构造图 图2为本发明反重力修复养生床的床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反重力修复养生床的床头柜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反重力修复养生床的床头柜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反重力修复养生床的床头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反重力修复养生床的床板构造图
1、主控制电脑2、空气流通管道3、探测传感器4、氧气发生器 5、空气过滤 器6、电动推杆7、环扣 8、床板9、电源插头 10、床头 11、床头柜一 12、床头柜二 13、床箱
具体实施例方式
人在休息之前,首先把电源插头9插在电源上,接通床的整个电源,随即设置在床 头10内部的探测传感器3开始探测人的头部周围的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当氧气含量低于正 常范围值时,探测传感器3会将探测到的数据传输到设置在床头柜一 11内的主控制电脑1 中,主控制电脑l会发出指令,随即同样设置在床头柜一 11内的氧气发生器4就开始制氧 工作,制造出来的氧气会通过与床头柜一 11连接的空气流通管道2输送出来,从而提高人 体自身血液的含氧量,净化人体内部毒素,提高人的睡眠质量,当探测器传感器3探测到空 气含氧量达到标准时,主控制电脑1会发出指令使氧气发生器4停止工作,探测传感器3会 继续工作,当探测到空气中含有有害气体和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超出国家标准时,探测到 的数据会传输到主控制电脑1会发出指令,设置在床头柜二 12内的空气过滤器5接收到指 令开始工作,过滤后的空气通过和床头柜二 12连接的空气流通管道2输送出去。
床板8分为三段,三段之间用环扣7相连接,床板8下面设置有三组电动推杆7,通 过无线遥控器控制电动推杆6,抬高人体的头部、腰部、腿部,腿部抬高的高度一定要高于头 部,使人的体位形成反重力体位,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使大脑供血充足,减低地球重力对 人身体脏器的压力,降低脏器的耗损,减缓人体的衰老。
权利要求
反重力修复养生床是由主控制电脑(1)、空气流通管道(2)、探测传感器(3)、氧气发生器(4)、空气过滤器(5)、三组电动推杆(6)、环扣(7)、床板(8)、电源插头(9)、床头(10)、床头柜一(11)、床头柜二(12)、床箱(13)组成,其特征在于床头(10)中设有探测传感器(3),床头(10)分别和床头柜一(11)、床头柜二(12)之间用空气流通管道(2)相连接,床头柜一(11)中设有氧气发生器(4)和主控制电脑(1),床头柜二(12)中设置有空气过滤器(5),床箱(13)内分别在床的上部、床中、床尾,设置有三组电动推杆(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重力修复养生床,其特征在于床板(8)是活动的,分为三段,床板(8)之间是用环扣(7)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品,特别是指一种反重力修复养生床,是由由主控制电脑、空气流通管道、探测传感器、氧气发生器、空气过滤器、三组电动推杆、环扣、床板、电源插头、床头、床头柜一、床头柜二、床箱组成,本发明是通过净化床的周围空气质量和改变人的睡眠体位,来达到对人体提高人的睡眠质量,使人能够得到更好的休息,同时起到净化人体内部毒素的作用,增强人的免疫力,减缓衰老,延长人的寿命。
文档编号A61G7/005GK101780002SQ20101010106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6日
发明者段伟 申请人:段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