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酶复合物在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方面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3591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酶复合物在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方面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酶复合物,特别涉及多酶复合物在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真菌感染导致脚气,阴道炎,头藓,手藓,股藓,体癣等常见外部感染疾病。同时深度真菌感染能够侵入肺部等部位,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目前能够有效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较少,主要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抗生素和甲硝唑、咪康唑及其衍生物、克霉唑、酮康唑、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盐酸特比奈芬等化学药物。这些药物使用副作用大。同时因为长期使用,产生了对这些药物有抗性的真菌,导致治疗失败。目前市面上没有一种真正意义上基于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的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产品的不足,利用多种酶有针对性的降解真菌细胞壁的常见成分几丁质,纤维素和葡聚糖,,提供多酶复合物在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于预防真菌感染,有选择性的杀灭真菌,同时不引起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本发明可以单独治疗真菌感染。本发明配合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感染,由于本发明能够消解真菌细胞壁,可以促进其他药物的渗透,有效提高其他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剂量和使用量。减少毒副作用,降低耐药性产生几率。本法明亦可以选择性添加抗真菌药物提升治疗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多酶复合物的制剂。具体成分配比为每100克产品中,多酶复合物0. 1-50克,药用辅料49-99. 9克,抗真菌药物0_1克。本发明所指的多酶复合物是指几丁质酶复合物、纤维素酶复合物、葡聚糖酶复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本发明所述的多酶复合物包含几丁质酶复合物,该几丁质酶复合物包含一种以上的内切几丁质酶和一种以上的外切几丁质酶。几丁质酶及其底物几丁质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L几丁质又称甲壳质或甲壳素,几丁质是N-乙酰-D-葡萄糖胺以β _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聚物。几丁质是多数真菌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几丁质酶(EC 3.2. 1. 14)是一种糖苷酶,它主要催化几丁质的水解。几丁质酶分为内切酶和外切酶,几丁质内切酶可水解几丁质内部的β_1,4连接,释放 GLC-NAC的寡糖,而外切酶则从链的非还原端依次切下几丁质。几丁质酶主要有动物来源, 植物来源和微生物来源。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几丁质酶起溶解真菌作用主要是该酶能作用于菌丝顶端新合成的几丁质壁,使顶端壁合成中的代谢平衡被破坏,导致顶端膨胀并融解, 从而达到抑菌效果。
几丁质的降解需要不同的几丁质酶配合,比如几丁质外切酶和内切酶。不同来源的几丁质酶配合使用效果更好。不同几丁质酶协同增效作用,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能够降解具有几丁质-葡聚糖复合结构的老熟细胞壁和菌核,具有开发前景。当几丁质酶与葡聚糖酶共同作用于真菌胞壁时,它们常会协同作用,使抗菌活性和抗菌广谱性都增强。许多试验都证明,几丁质酶与β-1.3-葡聚糖酶在一起使用具有更强的抑制真菌作用,主要是这两种酶都可水解真菌菌丝。β "I. 3-葡聚糖酶可水解真菌菌丝外围的葡聚糖成分,而将菌丝内部的几丁质暴露了出来,使几丁质酶更容易作用于菌丝,从而增强了抑真菌作用。本发明所述的多酶复合物包含葡聚糖酶复合物,该葡聚糖酶复合物包含一种以上的内切β_1,3-葡聚糖酶和一种以上的外切β-1,3-葡聚糖酶,还有可能含有α-葡聚糖酶和其他葡聚糖酶。β-葡聚糖酶是一类能降解β-葡聚糖的水解酶类的总称。包括内切和外切β-1, 3葡聚糖酶、β (-1,3-1,4)_葡聚糖酶、内切和外切β-1,4-葡聚糖酶。β-葡聚糖酶具有抗真菌作用主要是因为它能水解β (1 — 3)糖苷键。半子囊菌纲,卵菌纲,壶菌纲等真菌均有 β (1 - 3)葡聚糖覆盖在细胞壁最外层,β-葡聚糖酶对这些多糖有水解作用。导致细胞壁破裂,真菌死亡。研究表明β (1 —幻葡聚糖酶对几丁质降解真菌细胞壁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如将纯化的几丁质酶和β-葡聚糖酶合用,抗灰色葡萄孢(Botrytis cinera)的作用提高了 10倍。内葡聚糖酶与外葡聚糖酶、不同内葡聚糖酶间也具有协同抗真菌作用。一些真菌和大多数酵母细胞壁含有α-葡聚糖。因此,α-葡聚糖酶也可作为抗真菌的酶类。本发明所述的多酶复合物包含纤维素酶复合物,包含一种以的外切葡聚糖酶,上一种以上的内切葡聚糖酶和一种以上的β —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是一类能够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酶的总称,它是一类复杂的复合物,称之为纤维素酶系,根据其中各酶功能的差异,可将其分为以下三大类(1)内切葡聚糖酶又称为Cl酶,这类酶作用于纤维素内部的非结晶区,随机水解 β-1,4糖苷键,将长链纤维素分子截短,产生大量含非还原性末端的小分子纤维素。(2)外切葡聚糖酶或纤维二糖酶又称为Cx酶,这类酶作用于纤维素线状分子末端,水解β_1,4-糖苷键,每次切下1个纤维二糖分子,故又称为纤维二糖水解酶。(3) β -葡萄糖苷酶简称BG酶,这类酶将纤维二糖和寡糖水解成葡萄糖分子。Reese认为3种不同的纤维素酶在分解过程中存在着协同作用,首先Cl酶随机水解切断无定型区的纤维素分子链,形成外切纤维素酶需要的新的游离末端,为Cx酶水解纤维素创造条件,然后Cx酶从多糖链的非还原端切下纤维二糖单位,纤维二糖再由BG酶水解成葡萄糖。Wood等提取了三种酶,把这些酶组份按不同比例组合进行分解天然纤维素试验, 其结果显示一种酶组份单独作用时效果极差,但联合使用则表现出很强的分解活性。因此, 要分解天然纤维素就要采用纤维素酶复合物。本发明包含抗真菌药物,比如灰黄霉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抗生素和甲硝唑、咪康唑及其衍生物、克霉唑、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和盐酸特比奈芬等化学合成药物。本发明中的药用辅料为羟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级纤维素、甘油、淀粉、微晶纤维素等一切可以应用的药用辅料。 本发明的制剂形式为栓剂、泡腾片剂、凝胶剂、粉剂、喷剂、洗剂、膏剂或其他制剂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
1-6的组分及其重量配比见下表
实施方案123456
药用辅料709796859049. 5
(克)
几丁质酶复10115310
合物(克)
葡聚糖酶复10115320
合物(克)
纤维素酶复10115320
合物(克)
抗真菌药物001010. 5
(克)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案的具体制备方法为
取适量无菌水,将所有需要加入的各种酶复合物次溶解于无菌水中,用滤膜过滤
除菌,获取除菌的酶溶液。真空冻干,加入预制备好的无菌药用辅料,制备成合适的制剂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案,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案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多酶复合物在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方面的应用。
2.如权利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产品中含有多酶复合物。
3.如权利1所述的应用,该产品中包含有药用辅料。
4.如权利1所述的应用,该药用辅料为羟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级纤维素、甘油、淀粉、微晶纤维素等一切可以应用的药用辅料。
5.如权利1所述的应用,其制剂形式为栓剂、泡腾片剂、凝胶剂、粉剂、喷剂、洗剂、膏剂或其他制剂形式。
6.如权利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多酶复合物指几丁质酶复合物,纤维素酶复合物,葡聚糖酶物种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组合。
7.如权利6所述的应用,其几丁质酶复合物包含一种以上的内切几丁质酶和一种以上的外切几丁质酶。
8.如权利6所述的应用,其葡聚糖酶复合物包含一种以上的内切β-1,3-葡聚糖酶和一种以上的外切β_1,3-葡聚糖酶,还有可能含有α-葡聚糖酶和其他β-葡聚糖酶。
9.如权利6所述的应用,其维素酶复合物包含一种以的外切葡聚糖酶,一种以上的内切葡聚糖酶和一种以上的β —葡萄糖苷酶。
10.如权利1所述的应用,为增强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的效果,可以选择性添加如甲硝唑、咪康唑、硝基咪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等对真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和化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的多酶复合物。本发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于预防真菌感染,有选择性的杀灭真菌,同时不引起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本发明可以单独治疗真菌感染。本发明配合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感染时,由于本发明能够消解真菌细胞壁,可以促进其他药物的渗透,有效提高其他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剂量和使用量。减少毒副作用,降低耐药性产生几率。本法明亦可以选择性添加抗真菌药物提升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K9/00GK102240396SQ20101017231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2日
发明者邢建慧 申请人:上海杜伊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赵小宁, 邢建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