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防治疗小肠移植慢性排斥的药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3707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预防治疗小肠移植慢性排斥的药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涉及用于预防治疗小肠移植慢性排斥的药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小肠移植是严重肠功能障碍发展为肠衰竭的理想治疗选择,因小肠及系膜含有大 量淋巴组织,移植后排斥发生率高,直接影响小肠移植的成功率。随着免疫抑制药物的发 展,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移植后慢性排斥有效 的治疗方法,制约小肠移植病人的长期存活。寻找有效的药物,预防和治疗小肠移植慢性排 斥反应,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小肠移植慢性排斥反应主要表现为移植动脉硬化,系膜 纤维化病变和炎性细胞浸润。本发明在于发现一种可有效抑制小肠慢性排斥的药物。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第一个双键出 现在碳链甲基端的第三位,故称之为n-3脂肪酸,也叫ω-3脂肪酸。η_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二+二(docosahexaenoic acid, DHA)、二十二碳五炼酸(Docosapentaenoic acid, DPA)禾口 α-亚麻酸(linolenic acid, ALA),主要存在于鱼油、亚麻籽油、胡桃仁及其种子油、芥末籽油、大豆油、海藻类等。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紊乱、抑制慢性炎性反应的作用,多用于心脑血管疾 病的预防和治疗,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国内外至今未见关于n-3多不饱和脂肪酸 类物质用于防治小肠移植慢性排斥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预防治疗小肠移植慢性排斥的药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药物的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预防治疗小肠移植慢性排斥的药物,该药物含有n-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物 质。所述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物质为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二碳 五烯酸或α-亚麻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物质为鱼油、亚麻籽油、胡桃仁及其种子油、芥末籽 油、大豆油或海藻类物质,优选鱼油。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小肠移植慢性排斥的药物中的应用。鱼油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小肠移植慢性排斥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鱼油为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物质的用鱼或鱼加工的下脚料 制取的油脂,对原料鱼的种类和加工过程没有特殊的要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本发明所述药物(即n-3多不饱和 脂肪酸类物质)特别是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可有效减轻小肠移植慢性排斥血管 管腔闭塞,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肠系膜血管间质纤维化即减轻小肠移植血管动脉硬化病变,具有较强的抗小肠移植慢性排斥作用。本发明为小肠移植慢性排斥的预防治疗提供 了一种有效的药物。


图1移植肠大体观察视图。A为同基因组(即对照组),B为PBS组图2小肠常规病理HE染色结果图。A为同基因组(即对照组),B为PBS组图3小肠常规病理弹力纤维染色结果图A为同基因组(即对照组),B为PBS组图4小肠肠系膜纤维化图。A为同基因组(即对照组),B为PBS组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雄性Fisher344(F344)大鼠和Lewis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公司,体重200-300 克;饲养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比较医学科动物中心,所有大鼠单笼喂养,12小时明暗交 替,食物和水源充足。(2)动物分组同基因移植组供、受体均为Lewis大鼠,作为对照;异基因移植组供体为F344大 鼠,受体为Lewis大鼠。异基因移植组随机分为PBS组和鱼油组PBS组术后每天用磷酸盐 缓冲溶液(PBS,0. 1Μ,ρΗ7. 4)灌胃;鱼油组术后每天用鱼油(Sigma公司生产)灌胃,剂量均 为0. 6ml/Kg体重。(3)大鼠原位全小肠移植慢性排斥模型的建立供体手术供体大鼠麻醉、消毒,腹部十字大切口入腹。游离肾下腹主动脉,结扎其 远端及左肾动脉;结扎并切断肠系膜上动脉胰十二指肠段分支及结肠各血管分支;结扎离 断肠系膜上静脉分支及脾静脉。于Treitz韧带下Icm及回肠末端分别剪断肠管,10-20ml 4°C含庆大霉素(3200U/ml)的林格氏液灌洗肠管。阻断肠系膜上动脉上方腹主动脉,4°C肝 素化(25U/ml)的林格氏液灌注血管至小肠呈乳白色。离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及脾静脉上 方门静脉,取下全小肠放入肝素化的林格氏液内,保存于4°C。受体手术大鼠麻醉、消毒后,腹部正中切口。打开Treitz韧带及胃结肠韧带,充 分暴露整个后腹膜;钝性分离肾下约2cm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结扎两血管细小分支,上 下阻断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血流;根据供体肠系膜上动脉上腹主动脉补片和门静脉大小, 用显微外科手术剪分别在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前壁上剪去一片血管壁,使对应血管口径大 小相当,用肝素化的林格氏液冲洗该段血管后,供、受体动静脉血管行端侧吻合。切除受体 全小肠,移植肠与受体肠残端行端端吻合。温盐水冲洗腹腔,逐层关腹。小肠移植慢性排斥诱导方案异基因移植组术后0-13天、第20天及第27天肌肉
,C为鱼油组。 ,C为鱼油组。
ο
,C为鱼油组。 ,C为鱼油组。注射Π(506注射液(爱尔兰Astellas公司生产),剂量为每天1. Omg/Kg体重。(4)取材及组织学检查术后第190天,麻醉大鼠,消毒后腹部正中切口,充分显露移植肠,观察移植肠大 体改变情况。结扎离断肠系膜动、静脉血管,切取移植肠及系膜组织,心脏放血法处死大鼠。 取移植肠及系膜组织,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弹力纤维染 色观察肠系膜血管动脉硬化、纤维化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结果(1)鱼油减轻小肠移植肠系膜纤维化病变小肠移植术后190天,鱼油组移植肠肠系膜组织纤维化水平明显降低。如图1所 示PBS组移植肠系膜呈严重的纤维化病变,系膜血管难以分辨;鱼油组肠系膜仅见少量纤 维化改变,肠系膜血管清晰可见。(2)鱼油降低小肠移植系膜血管结构损伤与PBS组相比,鱼油显著减轻小肠移植肠系膜血管壁增生变厚,降低血管间质纤 维化水平,维护内弹力膜结构的完整性,维护肠系膜血管结构(图2、图3)。(3)鱼油减轻肠系膜纤维化病变及淋巴细胞浸润如图4所示PBS组肠系膜可见明显的纤维化及大量的炎性浸润,鱼油组系膜纤维 化水平明显降低,炎性细胞减少。可见长期鱼油干预可显著降低移植肠系膜的纤维化,减少 炎性细胞浸润(图4)。结论术后长期应用鱼油对小肠移植慢性排斥进行干预,发现鱼油可有效减轻小肠移植 慢性排斥血管管腔闭塞,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肠系膜血管间质纤维化,说明鱼油具有较 强的抗小肠移植慢性排斥作用,是临床预防小肠移植后慢性失功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权利要求
用于预防治疗小肠移植慢性排斥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含有n 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物质为二十 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或α “亚麻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物质为鱼油、 亚麻籽油、胡桃仁及其种子油、芥末籽油、大豆油或海藻类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物质为鱼油。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小肠移植慢性排斥的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鱼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药物领域,公开了用于预防治疗小肠移植慢性排斥的药物及其应用。该药物含有n-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物质,优选鱼油。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发现n-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物质特别是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可有效减轻小肠移植慢性排斥血管管腔闭塞,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肠系膜血管间质纤维化即减轻小肠移植血管动脉硬化病变,具有较强的抗小肠移植慢性排斥作用。本发明为小肠移植慢性排斥预防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药物。
文档编号A61K35/60GK101926827SQ20101025039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1日
发明者李秋荣, 王晨阳, 黎介寿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