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表祛暑的泡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704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解表祛暑的泡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特别涉及一种解表祛暑、化显和中的泡腾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 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此类暑湿感冒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西医对此病无特定的治疗方法,只是采用常规的感冒治疗手段,效果多不明显。中医则采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的方法来治疗,疗效明显。代表方剂有藿香正气水等。但这些方剂存在的问题是剂型服用和携带不够方便或不易保存。泡腾剂作为一种新兴的药物制剂,越来越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治疗上述暑湿感冒的药物中尚无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解表祛暑、化湿和中的泡腾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泡腾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该泡腾剂的用途。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泡腾剂的原料组成包括浸膏10-150重量份、泡腾崩解剂(酸源/(X)2源 =0. 5-1. 5 0. 5-1. 5) 10-50重量份、崩解剂1-5重量份、填充性辅料5-25重量份、助流剂
0.5-1. 5重量份、矫味剂0. 5-1. 5重量份。本发明泡腾剂的原料组成优选包括浸膏50重量份、泡腾崩解剂(酸源/CO2源= 1 1)32重量份、崩解剂3重量份、填充性辅料15重量份、助流剂1重量份、矫味剂1重量份。本发明泡腾剂的原料组成优选包括浸膏15重量份、泡腾崩解剂(酸源/CO2源= 1.2 0.6)45重量份、崩解剂2重量份、填充性辅料22重量份、助流剂0.6重量份、矫味剂
1.2重量份。本发明泡腾剂的原料组成优选包括浸膏145重量份、泡腾崩解剂(酸源/(X)2源 =0.6 1. 12重量份、崩解剂4重量份、填充性辅料6重量份、助流剂1.2重量份、矫味剂0.6重量份。本发明泡腾剂所述浸膏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苍术60-100重量份陈皮60-100重量份厚朴(姜制)60-100重量份白芷100-140重量份茯苓100-140重量份大腹皮100-140重量份生半夏60-100重量份甘草浸膏8-12重量份广藿香油0. 6_1. 0体积份紫苏叶油0. 2-0. 6体积份。本发明泡腾剂所述浸膏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优选制成苍术80重量份陈皮80重量份厚朴(姜制)80重量份
白芷120重量份茯苓120重量份大腹皮120重量份生半夏80重量份甘草浸膏10重量份广藿香油0. 8体积份紫苏叶油0.4体积份。本发明所述的泡腾剂辅料中的酸源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辅料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己二酸、苹果酸、水溶性氨基酸、硼酸、构椽酸;优选酒石酸。本发明所述的泡腾剂辅料中的CO2源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辅料碳酸氢钙、 碳酸钠、碳酸氢钠、酒石酸氢钠、碳酸氢钾;优选碳酸氢钠。本发明所述的泡腾剂辅料中的崩解剂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辅料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阿拉伯胶、右旋糖配、甲壳素、卡拉胶、印度胶、红藻胶、西黄著胶、角叉菜胶、罗望子胶、果胶、黄原胶、海藻酸及其盐、糊精、环糊精、琼脂、乳糖;所述淀粉及其衍生物如预胶化淀粉、变性淀粉、羟丙基淀粉、梭甲基淀粉,所述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交联梭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优选微晶纤维素。本发明所述的泡腾剂辅料中的填充性辅料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辅料乳糖、甘露醇、蔗糖、葡萄糖、聚乙二醇、赤藓糖醇、山梨醇、果糖、阿拉伯醇、海藻糖、D—核糖、 低熔点琼脂糖、虫胶、木糖醇、棉子糖、葡萄糖、异麦芽醇、乳糖醇、麦芽糖、卡波姆、聚乙烯醇、丙烯酸树脂、泊洛沙姆、明胶、以及它们含结晶水化合物;优选甘露醇。本发明所述的矫味剂选自下述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辅料薄荷油、甜菊苷、薄荷醇、 人造香草、肉桂及各种果味;优选薄荷醇。本发明所述的助流剂为聚乙烯醇6000。本发明泡腾剂的原料组成优选包括浸膏50重量份、泡腾崩解剂(酒石酸/碳酸氢钠=1 1)32重量份、微晶纤维素3重量份、甘露醇15重量份、聚乙烯醇6000 1重量份、 薄荷醇1重量份;其中浸膏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苍术80重量份陈皮80重量份厚朴(姜制)80重量份白芷120重量份茯苓120重量份大腹皮120重量份生半夏80重量份甘草浸膏10重量份广藿香油0. 8体积份紫苏叶油0.4体积份。本发明泡腾剂的制备方法为浸膏粉碎成细粉,将处方量的浸膏和泡腾崩解剂、填充性辅料、崩解剂,混合后用无水乙醇制粒,加入助流剂调节颗粒的流动性,加入矫味剂矫味,压片,制得泡腾片;其中浸膏为原料药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本发明泡腾剂中浸膏的制备方法还可以为分别取白芷、苍术、厚朴(先粉碎成粗粉),各自加乙醇浸泡,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取甘草浸膏溶解,加入乙醇,搅拌均勻,静置, 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茯苓、陈皮、大腹皮、姜半夏加水煎煮,滤液浓缩,加乙醇,搅拌均勻,静置,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 10-1. 14 ;苍术浸膏与白芷浸膏加入适量吐温80搅拌 40-60min备用;厚朴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加入适量吐温80搅拌40-60min备用;甘草浸膏及群药浸膏加水适量搅拌40-60min后加入上述苍术白芷浸膏,厚朴浸膏,广藿香油、 紫苏叶油,用常规方法制得浸膏。本发明泡腾剂中浸膏的制备方法还可以为取白芷,加60%乙醇浸泡4小时以上,回流提取1小时,动态热回流提取6小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12 ;取苍术, 加7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1小时,动态热回流提取6小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 03-1. 05 ;厚朴粉碎成粗粉,加90 %乙醇4倍量,浸泡4小时以上,冷回流提取4小时,动态热回流提取12小时,回收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5% -60% ;取甘草浸膏加入饮用水加热使溶解,加入乙醇,使最终含醇量达65%-70%,搅拌均勻,静置M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70°C相对密度1. 10-1. 14 ;茯苓、陈皮、大腹皮、姜半夏加水煎煮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 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 -70%,搅拌均勻,静置M小时,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 10-1. 14 ;苍术浸膏与白芷浸膏加入适量吐温80搅拌50min备用;厚朴浸膏, 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加入适量吐温80搅拌50min备用;甘草浸膏及群药浸膏加水适量搅拌 50min后加入上述苍术白芷浸膏,厚朴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常规方法制得浸膏。本发明所述的重量份/体积份的关系为克/毫升。本发明泡腾剂由于泡腾作用,能加快药物在水中的分散和溶解速度;其泡腾过程的观赏性,也使一些不喜欢服中药的患者增加了兴趣,同时其酸甜可口也起到了对中药的矫味作用;另外泡腾剂具有携带方便、质量稳定、生物利用度高、药物起效快特点,不失为一种新的中药剂型。本发明泡腾剂的辅料经过严格筛选,具备解表祛暑,化湿和中功效。尤其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本发明泡腾剂制备方法在浸膏中加入适量吐温80,使得本发明泡腾剂相较原藿香正气组合物的疗效更优,治疗暑湿感冒更具功效。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限于本发明.实验例1本发明泡腾片成型工艺考察实验1试药与仪器1.1药品与试剂浸膏(实施例2中制备的浸膏);酒石酸、碳酸氢钠、聚乙烯醇6000、甘露醇、乳糖、 薄荷醇等均为药用级;1. 2 仪器压片机(型号DP30);崩解仪(型号ZB6);天平(型号FA1004,生产厂家上海天平仪器厂)。2方法与结果2.1分散片的制备将辅料粉碎成细粉,称取处方量的浸膏及辅料混合均勻,混合后用无水乙醇制粒, 压片,制得泡腾片。2. 2评价指标取1片,置250ml烧杯中,烧杯内盛有200ml水,水温为15 25°C,有许多气泡放出,当片剂或碎片周围的气体停止逸出时,观察崩解情况并记录时间,按上述方法检查6 片,2. 3处方研究本发明先加入浸膏量50%,筛选处方和制备工艺,最后再进行浸膏加入量的筛选。2. 3. 1泡腾崩解剂的筛选泡腾崩解剂最常用的酸源为柠檬酸、酒石酸,二氧化碳源为碳酸钠、碳酸氢钠。本发明选用了碳酸氢钠作为二氧化碳源,柠檬酸、酒石酸为酸源,按2. 2项下的制备方法压片,通过试验,以片剂的外观、崩解时间为考察指进行筛选,处方及测定结果见表1。表1泡腾崩解剂的筛选
权利要求
1.一种解表祛暑的泡腾剂,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包括组合物浸膏粉10-150重量份、 泡腾崩解剂(酸源/CO2源=0. 5-1. 5 0. 5-1. 5) 10-50重量份、崩解剂1-5重量份、填充性辅料5-25重量份、助流剂0. 5-1. 5重量份、矫味剂0. 5-1. 5重量份;所述组合物浸膏粉的制备方法为苍术60-100重量份陈皮60-100重量份厚朴(姜制)60-100重量份白芷100-140重量份茯苓100-140重量份大腹皮100-140重量份生半夏60-100重量份甘草浸膏8-12重量份广藿香油0. 6-1. 0体积份紫苏叶油0. 2-0. 6体积份;取白芷,加60%乙醇浸泡4小时以上,回流提取1小时,动态热回流提取6小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12 ;取苍术,加7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1小时,动态热回流提取6小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 03-1. 05 ;厚朴粉碎成粗粉,加90%乙醇4倍量,浸泡4小时以上,冷回流提取4小时,动态热回流提取12小时,回收乙醇,使含醇量达到 55% -60%;取甘草浸膏加入饮用水加热使溶解,加入乙醇,使最终含醇量达65% -70%,搅拌均勻,静置对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70°C相对密度1. 10-1. 14 ;茯苓、陈皮、大腹皮、姜半夏加水煎煮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 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65% -70%, 搅拌均勻,静置M小时,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 10-1. 14 ;苍术浸膏与白芷浸膏加入适量吐温80搅拌50min备用;厚朴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加入适量吐温80搅拌50min备用;甘草浸膏及群药浸膏加水适量搅拌50min后加入上述苍术白芷浸膏,厚朴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用常规方法制得组合物浸膏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腾剂,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包括组合物浸膏粉50重量份、 泡腾崩解剂(酸源/(X)2源=1 1)32重量份、崩解剂3重量份、填充性辅料15重量份、助流剂1重量份、矫味剂1重量份;或者组合物浸膏粉15重量份、泡腾崩解剂(酸源/(X)2源 =1.2 0. 6)45重量份、崩解剂2重量份、填充性辅料22重量份、助流剂0. 6重量份、矫味剂1. 2重量份;或者组合物浸膏粉145重量份、泡腾崩解剂(酸源/(X)2源=0. 6 1.2)12 重量份、崩解剂4重量份、填充性辅料6重量份、助流剂1. 2重量份、矫味剂0. 6重量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浸膏粉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苍术80重量份陈皮80重量份厚朴(姜制)80重量份白芷120重量份茯苓120重量份大腹皮120重量份生半夏80重量份甘草浸膏10重量份广藿香油0.8体积份紫苏叶油0.4体积份。
4.如权利要求1、2、3任一所述的泡腾剂,其特征在于酸源选自下述任一种或几种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己二酸、苹果酸、水溶性氨基酸、硼酸、构椽酸;CO2源选自下述任一种或几种碳酸氢钙、碳酸钠、碳酸氢钠、酒石酸氢钠、碳酸氢钾; 崩解剂选自下述任一种或几种淀粉及其衍生物、纤维素及其衍生物、阿拉伯胶、右旋糖配、甲壳素、卡拉胶、印度胶、红藻胶、西黄著胶、角叉菜胶、罗望子胶、果胶、黄原胶、海藻酸及其盐、糊精、环糊精、琼脂、乳糖;所述淀粉及其衍生物如预胶化淀粉、变性淀粉、轻丙基淀粉、梭甲基淀粉,所述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如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梭甲基纤维素钠、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交联梭甲基纤维素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填充性辅料选自任一种或几种乳糖、甘露醇、蔗糖、葡萄糖、聚乙二醇、赤藓糖醇、山梨醇、果糖、阿拉伯醇、海藻糖、D—核糖、低熔点琼脂糖、虫胶、木糖醇、棉子糖、葡萄糖、异麦芽醇、乳糖醇、麦芽糖、卡波姆、聚乙烯醇、丙烯酸树脂、泊洛沙姆、明胶、以及它们含结晶水化合物;矫味剂选自下述任一种或几种薄荷油、甜菊苷、薄荷醇、人造香草、肉桂及各种果味; 助流剂为聚乙烯醇60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泡腾剂,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为组合物浸膏粉50重量份、泡腾崩解剂(酒石酸/碳酸氢钠=1 1)32重量份、微晶纤维素3重量份、甘露醇15重量份、 聚乙烯醇6000 1重量份、薄荷醇1重量份。
6.如权利要求1、2、4、5任一所述泡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物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将处方量的浸膏和泡腾崩解剂、填充性辅料、崩解剂,混合后用无水乙醇制粒,加入助流剂调节颗粒的流动性,加入矫味剂矫味,压片,制得泡腾片;其中浸膏为原料药采用常规方法制备。
7.一种解表祛暑的泡腾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方法制得 原料药苍术80g 陈皮80g 厚朴(姜制)80g 白芷120g 茯苓120g 大腹皮120g 生半夏80g 甘草浸膏IOg广藿香油0.8ml 紫苏叶油0. 4ml 制备工艺取白芷,加60%乙醇浸泡4小时以上,回流提取1小时,动态热回流提取6小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12 ;取苍术,加70%乙醇浸泡4小时,回流提取1小时,动态热回流提取6小时,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 03-1. 05 ;厚朴粉碎成粗粉,加90%乙醇4 倍量,浸泡4小时以上,冷回流提取4小时,动态热回流提取12小时,回收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5%-60%;取甘草浸膏加入饮用水加热使溶解,加入乙醇,使最终含醇量达65%-70%, 搅拌均勻,静置M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14(700C );茯苓、 陈皮、大腹皮、姜半夏加水煎煮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到 65% -70%,搅拌均勻,静置M小时,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 10-1. 14 ;苍术浸膏与白芷浸膏加入适量吐温80搅拌50min备用;厚朴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加入适量吐温80搅拌 50min备用;甘草浸膏及群药浸膏加水适量搅拌50min后加入上述苍术白芷浸膏,厚朴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常规方法制得浸膏粉;浸膏粉碎成细粉,将50g的浸膏和32g的泡腾崩解剂(酒石酸/碳酸氢钠=1 1)、 15g的甘露醇、3g的微晶纤维素,混合后用无水乙醇制粒,加入Ig的聚乙烯醇6000调节颗粒的流动性,加入Ig的薄荷醇矫味,压片,制得泡腾片。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表祛暑的泡腾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泡腾剂为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制得的浸膏与泡腾剂辅料组成,其中浸膏10-150重量份、泡腾崩解剂(酸源/CO2源=0.5-1.5∶0.5-1.5)10-50重量份、崩解剂1-5重量份、填充性辅料5-25重量份、助流剂0.5-1.5重量份、矫味剂0.5-1.5重量份。本发明泡腾剂能加快药物在水中的分散和溶解速度;具有携带方便、质量稳定、生物利用度高、药物起效快特点。尤其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夏伤暑湿,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
文档编号A61K36/889GK102370833SQ201010256168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7日
发明者付立家 申请人:北京亚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