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眩晕症的复方山茱萸人参叶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551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眩晕症的复方山茱萸人参叶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眩晕症的复方山茱萸人参 叶汤。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同时出现,统称目眩,亦称眩晕。眩晕中有病 情轻重的不同,轻者闭目自止,重者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甚至昏倒 等症状。眩晕可由风、火、痰、虚等多种原因引起,多属肝、肾、脾的病变,尤与肝的关系密切。 现代医学中的耳源性眩晕、高血压、低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贫血、神经官能症等均能 出现眩晕等症状。病因病机肝阳上亢忧郁恼怒,气郁化火,肝阴暗耗、肝阳偏盛,风阳升 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发为眩晕。肾精不 足,气血亏虚,痰浊中阻。总之眩晕一证,以内伤为主,尤以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浊中阻最 为常见。临床治疗上一般对症处理,但宜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及精神、经济 上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治疗 眩晕症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能。适用于 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标本兼治。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眩晕症的复方山茱萸人参 叶汤,采用山茱萸、人参叶、杜仲、菊花、龙胆草、枸杞子、肉桂、当归、黄芪、白术、远志、天麻、 茯苓、甘草、党参、桑叶、木香、首乌藤、大枣为原料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其技术特 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山茱萸为8 12%,人参叶6 9%,杜仲5 7%,菊 花5 8%,龙胆草4 7%,枸杞子4 6%,肉桂3 5%,当归4 6%,黄芪5 7%, 白术3 5%,远志4 6%,天麻4 6%,茯苓4 6%,甘草3 5%,党参3 6%,桑 叶4 6%,木香2 5%,首乌藤4 6%,大枣5 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治疗眩晕症疗效高,无毒副作用,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能,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标本兼治。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 采用山茱萸、人参叶、杜仲、菊花、龙胆草、枸杞子、肉桂、当归、黄芪、白术、远志、天 麻、茯苓、甘草、党参、桑叶、木香、首乌藤、大枣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 山茱萸9. 9、人参叶6. 5、杜仲6. 2、菊花6. 1、龙胆草5. 5、枸杞子5. 5、肉桂3. 3、当归4. 9、黄 芪5. 5、白术3. 4、远志5. 1、天麻4. 9、茯苓5. 1、甘草3. 8、党参4. 4、桑叶5. 1、木香3. 2、首乌
3藤5. 5、人枣6. 1。取上述19种原料总重量为181克,在室温下将19种中草药加水至800 1000ml,浸泡3 5分钟,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90 10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200ml, 药渣再加水250 300ml,煎熬30 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共得300ml左右药汁,即 制得用于眩晕症的复方山茱萸人参叶汤。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1剂分2 次口服,每次空腹口服150ml左右,服用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再巩固疗效服用1周。
本发明主药山茱萸药理作用动物实验证实山茱萸有利尿降压作用,能对抗组胺、 氯化钡及乙酰胆碱所引起的肠管痉挛,在体外对志贺氏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 制作用,对于因化学疗法及放射线疗法引起的白血球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其性味酸、 涩、微温,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止汗的功能,主治头晕目眩、耳聋、自汗,腰膝酸软,阳瘘、遗 精、尿频。人参叶性味苦、甘、寒,归肺、胃经。具有补气、益肺、祛暑、生津的功能,用于气虚 咳嗽,暑热烦躁,津伤口渴,头目不清,四肢倦乏。杜仲药理作用降压作用,各种杜仲制剂 对狗、猫、兔等动物均有降压作用,其中以炒杜仲的煎剂作用较强。在其引起降压作用的同 时反射地引起呼吸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各种杜仲制剂,对麻醉犬均有利尿作用,在血压 已发生急速耐受时利尿作用仍存在。杜仲酊对胆固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之降压作用较 对于健康家兔更显著,但更缓慢而持久。杜仲对大白鼠、兔的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并对抗 垂体的收缩子宫的作用,大剂量的杜仲煎剂对正常犬有使其安静和贪睡的作用。性味甘、微 辛、温,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的功能,主治高血压病,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瘘软,肾 虚尿频,妊娠胎漏,胎动不安等。菊花药理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镇静解热作用,菊花浸膏给小 白鼠腹腔内注射,可使毛细血管抵抗力增强。抑菌试验,菊花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 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人肠杆菌、绿脓杆 菌、人型结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性味甘、苦、凉,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解疮毒 的功能。用于感冒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头眩、耳鸣、疔疮肿毒等。龙胆草药理作用用 龙胆苦甙给予造成胃瘘管的狗口服,能促进胃液分泌,并可使游离盐酸增加,食欲改进。抑 菌试验,龙胆水浸剂,在试管内对石膏样毛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 抑制作用。性味苦、寒,具有泻肝胆实长,除下焦湿热的功能,用于高血压,头晕耳鸣,目赤肿 痛,胸胁痛,胆囊炎,湿热黄疸等。枸杞子药理作用有降低血糖作用,能显著增加血清及磷 脂含量,可有中枢性及末梢性的交感神经兴奋作用,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有降低胆固醇 的作用。性味甘、平,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肾虚、精血不足,腰背酸痛,神经性衰弱,头晕 目目玄,视力减退。肉桂性味辛、甘、大热,归脾、肾、心、肝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 痛,活血通经的功能。用于阳瘘、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 虚寒吐泻等。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 能。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 伤,痈疽疮疡等。黄芪性味甘、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脱毒、排脓、敛疮生肌的 功能,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等。白 术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能。用于脾虚食少, 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远志性味苦、辛、温,归心、肾、肺经。具有安神 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嗽不爽等。 天麻性味甘、平,归肝经。具有平肝息风止痉的功能,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 癫痫抽搐,破伤风等。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温,健脾宁心的功能,
4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甘草性味甘、平,归 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能,用于脾胃 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党参性味甘、平,归脾、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能,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 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桑叶性味甘、苦、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 清肝明目的功能,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木香性味辛、苦、温,归脾、 胃、大肠、三焦、胆经。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能,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 不思饮食。首乌藤性味甘、平,归心、肝经。具有养血安神,祛风通络的功能,用于失眠多梦, 血虚身痛,风湿痹痛等。大枣性味甘、温,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能,用于 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19味中草药巧妙组合,药物相互协调作用,共奏眩晕症之特 效。实施例2: 采用山茱萸、人参叶、杜仲、菊花、龙胆草、枸杞子、肉桂、当归、黄芪、白术、远志、天 麻、茯苓、甘草、党参、桑叶、木香、首乌藤、大枣为原料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 山茱萸10. 3、人参叶6. 8、杜仲6. 5、菊花6. 4、龙胆草6. 1、枸杞子5. 7、肉桂3. 5、当归5. 2、 黄芪5. 6、白术3. 2、远志4. 4、天麻4. 3、茯苓5. 2、甘草4. 1、党参4. 1、桑叶4. 8、木香2. 9、 首乌藤5. 1、大枣5. 8。取上述19种原料总重量为181克,在室温下将19种中草药加水至 800 1000ml,浸泡3 5分钟,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90 10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 200ml,药渣再加水250 300ml,煎熬30 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共得300ml左右药 汁,即制得用于眩晕症的复方山茱萸人参叶汤。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1 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口服150ml左右,服用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再巩固疗效服用1周。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 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实山人龙I枸I肉I当i黄I白I远I天I茯I甘I党I桑I木I首丨大 施茱参仲花胆杞桂归芪术志麻苓草参叶香乌枣
萸叶___草ι子ι_________m__
—[飞 \ 98Γ" 6 ~3^^65 5 4 6 4 5__3 6 2 6 5
ι 6 57 57 3 "66__3__3__4__5__4___
H8665556 4 5 5__^HJ__2 4 7
六丨 10 I 7 5 I 7 5 5 3「65 4 5 6 5 4 5 5 2 5 6下面结合我院,即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进行的临床预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 步、详细地描述1、病例选择本病例组36人,男8例,女28例,病程1 10天,临床表现为眩晕为 主,可伴头痛,胸闷,多梦,恶心,呕吐,纳呆,苔腻,脉濡滑。中医辩证属痰浊中阻型。2、治疗方法每日1剂分早晚2次口服,每次空腹口服150ml左右,10天为一疗程, 每个疗程隔三天,连续服用本发明三个疗程。4、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 后症状无改善。
5、治疗结果本发明治疗36例患者,治愈33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 97. 2% 。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眩晕症的复方山茱萸人参叶汤,采用山茱萸、人参叶、杜仲、菊花、龙胆草、枸杞子、肉桂、当归、黄芪、白术、远志、天麻、茯苓、甘草、党参、桑叶、木香、首乌藤、大枣为原料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山茱萸为8~12%,人参叶6~9%,杜仲5~7%,菊花5~8%,龙胆草4~7%,枸杞子4~6%,肉桂3~5%,当归4~6%,黄芪5~7%,白术3~5%,远志4~6%,天麻4~6%,茯苓4~6%,甘草3~5%,党参3~6%,桑叶4~6%,木香2~5%,首乌藤4~6%,大枣5~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眩晕症的复方山茱萸人参叶汤,采用山茱萸、人参叶、杜仲、菊花、龙胆草、枸杞子、肉桂、当归、黄芪、白术、远志、天麻、茯苓、甘草、党参、桑叶、木香、首乌藤、大枣为原料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其技术特征是,原料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山茱萸为8~12%,人参叶6~9%,杜仲5~7%,菊花5~8%,龙胆草4~7%,枸杞子4~6%,肉桂3~5%,当归4~6%,黄芪5~7%,白术3~5%,远志4~6%,天麻4~6%,茯苓4~6%,甘草3~5%,党参3~6%,桑叶4~6%,木香2~5%,首乌藤4~6%,大枣5~7%。
文档编号A61K9/00GK101966297SQ20101029080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0日
发明者丛波, 宫锋岩, 崔冬青, 邱建华 申请人:崔冬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