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创面自修复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080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创面自修复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人体皮肤与粘膜损伤的自修复材料。
背景技术
受损创面的修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细菌感染情况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最为 显著。对于感染创面通常会使用各种抗菌剂来处理。天然的生物抗菌物质甲壳素及其脱 乙酰产物壳聚糖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生物可降解性以及低的免疫原性等特 性,许多研究和临床报告表明,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具有优越的创面促愈合功效,能够促进巨 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并使结缔组织重新生成,有助于肉芽组织、上皮 组织复原和结痂,是新型的创面生物敷料。水溶性阳离子型甲壳素衍生物不但具有比准阳 离子型结构的壳聚糖更好的粘附力,而且其抗菌能力更显著。本水溶性阳离子型甲壳素衍 生物,通过对有害菌细胞强烈的包覆和粘连作用,阻止菌细胞代谢,有效地抑制和杀灭有害 菌;此外,它的分子骨架与皮肤及粘膜细胞间基质粘多糖(如透明质酸)结构与性能相近, 是表皮及粘膜细胞生长良好的基质材料,将有效地促进各种皮肤与粘膜创面损伤的自修
Μ. ο阳离子型甲壳素衍生物卓越的抗菌性能已被研究用于混纺布料,可以作为潜在的 伤口敷料。在申请号为200910177360. 8名称为《创伤修复水凝胶材料及制备方法》的中国 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创面修复的水凝胶材料。该水凝胶材料由较多量的合成亲水 性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季铵盐和水组成,具有一定的强度、不易变形,可是该材料的交联 结构会使壳聚糖季铵盐在创面修复活性上有所降低。许多研究表明,季铵盐化的壳聚糖具 有比壳聚糖更好的抑菌和杀菌性能,而甲壳素季铵盐由于保留了碳2氨基上的乙酰基,将 会有优于壳聚糖季铵盐的生物相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一种具有良好的杀菌性、生物相容性、无毒性、无致畸性、无 免疫原性等性质的新型创面自修复生物材料制品,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皮肤创伤和粘膜 损伤。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创面自修复生物材料,包括固体成 分和液体成分,固体成分包含有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所述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 素衍生物是可溶于纯净水中的甲壳素衍生物,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占全部固体成 份的重量百分比为0. 1% -100%。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所述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是脱乙酰度50%以下、季铵盐取代度为 10% -200%的水溶性甲壳素季铵盐衍生物。水溶性甲壳素季铵盐衍生物为脱乙酰度10% -30%、取代度65% _100%,分子量 100万以上的水溶性甲壳素季铵盐2’ -O-HTACCt0
制作上述新型创面自修复生物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制成粉末状;b、将粉末状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溶于纯净水中,配置成水溶胶或溶胶 膜,其中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占全部溶质的重量百分比为0.1% -100%。上述新型创面自修复生物材料主要用于制作人体皮肤与粘膜损伤的自修复的胶 囊或溶胶,包括用于口腔、女性生殖道、胃粘膜及皮肤损伤自修复的胶囊或凝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分子骨架与皮肤、粘膜细胞 间基质粘多糖(如透明质酸)结构与性能相近,是粘膜细胞生长良好的基质材料,将有效地 促进人体皮肤与粘膜损伤的自修复。而且它还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抗菌性、生物相容性、无 毒性、无致畸性、无免疫原性等性质,经实验证实,本发明专利提供的新型创面自修复生物 材料对常见的皮肤创伤、粘膜损伤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脱乙酰度10 %、取代度65 %,分子量150万的水溶性甲壳素季铵盐2,-O-HTACCt 与淀粉、葡萄糖按2 1 2的质量比复配制粉,制成胶囊剂。实施例2将脱乙酰度20 %、取代度80 %,分子量150万的水溶性甲壳素季铵盐2,-O-HTACCt 与淀粉、葡萄糖按3 3 4的质量比复配制粉,制成胶囊剂。实施例3将脱乙酰度10 %、取代度65 %,分子量150万的水溶性甲壳素季铵盐2,-O-HTACCt 与葡萄糖按1 1的质量比复配制粉,制成胶囊剂。实施例4 将脱乙酰度20 %、取代度80 %,分子量150万的水溶性甲壳素季铵盐2,-O-HTACCt 与葡萄糖按3 2的质量比复配制粉,制成胶囊剂。实施例5将脱乙酰度20 %、取代度80 %,分子量200万的水溶性甲壳素季铵盐2 ’ -O-HTACCt 与抗菌剂复配溶于适量纯净水中配成溶胶,注入容积为IOml的一次性阴道助进器中。实施例6将脱乙酰度30%、取代度150%,分子量100万的水溶性甲壳素季铵盐 2’ -O-HTACCt溶于适量纯净水中配成溶胶,注入容积为30ml的胶管中。实施例7将水溶性的甲壳素季铵盐与rhEGF和/或bFGF、甘油或聚乙二醇复配,加入少量纯 净水制成溶胶薄膜状产品,薄膜面积为50mmX 100mm,厚为0. 2mm。实施例8将水溶性的甲壳素季铵盐与少量纯净水混溶,制成溶胶薄膜状产品,薄膜面积为 50mmX 100mm,厚为 0. 2mm。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指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 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 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
一种新型创面自修复生物材料,包括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其特征在于固体成分包含有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所述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是可溶于纯净水中的甲壳素衍生物,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占全部固体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0.1% 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创面自修复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型 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是脱乙酰度50%以下、季铵盐取代度为10% -200%的水溶性甲壳素 季铵盐衍生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创面自修复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水溶性甲壳素 季铵盐衍生物为脱乙酰度10% -30%、取代度65% -100%,分子量100万以上的水溶性甲 壳素季铵盐2’ -0-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甲壳素(2’ -O-HTACCt)。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创面自修复生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a、将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制成粉末状;b、将粉末状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溶于纯净水中,配置成水溶胶或溶胶膜,其 中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占全部溶质的重量百分比为0. 1% -100%。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创面自修复生物材料主要用于制作人体皮肤与粘膜损 伤自修复的胶囊、溶胶或溶胶薄膜状产品,包括用于口腔、女性生殖道、胃粘膜及皮肤损伤 自修复的胶囊、溶胶或溶胶薄膜状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创面自修复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涉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固体成分和液体成分,固体成分包含有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所述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是可溶于纯净水中的甲壳素衍生物,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占全部固体成份的重量百分比为0.1%-100%;其有益效果是阳离子型水溶性甲壳素衍生物分子骨架与皮肤、粘膜细胞间基质粘多糖(如透明质酸)结构与性能相近,是皮肤、粘膜细胞生长良好的基质材料,再加上阳离子高分子的抗菌性,将有效地促进人体皮肤与粘膜损伤的自修复。
文档编号A61K9/48GK101972489SQ201010500068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30日
发明者吴奕光, 陈群英 申请人:吴奕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