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和包括该导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91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管和包括该导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管和包括该导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用于治疗身体器官疾病的可接受的医疗实践通常包括外科手术切除病痛部 位或者外科手术切除整个器官。例如,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来治疗胰脏的疾病和恶性肿瘤是 特别麻烦的,因为幸存的病人具有有限的生存时间。胰脏位于胃的后面并且包括两部分一 部分分泌进入十二指肠的消化液;另一部分分泌进入血流的胰岛素。胰脏会患两种主要的 肿瘤胰腺导管腺癌和内分泌肿瘤,它们要么是无功能性肿瘤或者功能性肿瘤。无功能性肿 瘤会导致胆道或者十二指肠的阻塞、泄漏入胃肠道中或者显示为腹部肿块。功能性肿瘤会 引起严重的症状,例如低血糖、卓艾氏(Zolinger-Elison)综合症、低钾血症、类癌瘤综合 征等。当出现胰腺导管腺癌时,目前的治疗方法涉及外科手术切除癌还未扩散的患病部位。 经受该手术的病人不到2%能存活五年以上。当出现内分泌肿瘤时,一般是通过手术切除胰 脏和十二指肠。在这些情况下,大约10%的病人能存活五年。肝脏(最大的内脏器官)执行超过100项单独的身体功能;并且肝脏绝对的复杂 性使其易患几乎许多不同疾病。肝脏疾病是描述许多影响肝脏的疾病的广义的术语,包括 但不限于肝炎、肝硬化、肝血色素沉着、肝癌(原发性肝细胞癌或者胆管型肝癌,和通常来 自胃肠道其他部分的转移性癌症)、威尔逊式疾病、原发性硬化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 化、布-加氏(budd-chiari)综合症、吉尔伯特氏(Gilbert)综合征、糖原累积病II型、胆 道闭锁、a-1型抗胰蛋白酶缺乏、艾欧吉勒(alagille)综合症和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 积症。已经利用毒性药剂来现场治疗一些器官疾病(例如,胰脏和/或肝脏疾病),这些毒 性药剂例如是化疗剂及其他治疗性生物制剂,它们是从有机来源获得的有毒部分。然而,已 经发现,这些药剂通常不能按足够的浓度和/或剂量导入到身体的主血液循环中以在患病 器官中获得所期望的治疗反应,因为这些药剂对身体其他器官和组织的有毒负面影响抵消 了在患病器官中潜在的正面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管,其包括可膨胀超出导管壁的第一可膨 胀的阻塞装置和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该第一阻塞装置和第二阻塞装置沿所述导管间隔 开,以用于当第一阻塞装置和第二阻塞装置膨胀时在第一阻塞装置和第二阻塞装置之间产 生血管阻塞部分;用于从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上游位置处除去未污染血液的管腔或导 管;和用于在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下游将未污染血液再导入到患者体内的管腔或导 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管,其中,用于除去的装置的大小和尺寸适 合放置在肾静脉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管,其中,体外回路包括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用于除去未污染血液中存在的至少一部分循环激素和/或其它血管活性药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涉及装置,该装置的一部分可定位在身体中有血 液流过的血管中,导管具有可膨胀超出导管壁的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和第二可膨胀的阻 塞装置,第一阻塞装置和第二阻塞装置沿导管间隔开,以用于当第一阻塞装置和第二阻塞 装置膨胀时在第一阻塞装置和第二阻塞装置之间产生血管阻塞部分,所述导管的改进包 括在导管壁中的第一端口,该第一端口在血液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阻塞装置的上游;在 导管壁中的第二端口,该第二端口在血液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二阻塞装置的下游;导管内部 的管腔,其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到第一端口上并且第二端部连接到第 二端口上,以用于限定出旁路,该旁路用于使血流中的血液避开血管阻塞部分,该旁路间隔 开并且定位成用于使一部分血液从血流方向上阻塞的上游流向血流方向上阻塞的下游;和 体外回路,该体外回路包括用于从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上游位置处除去未污染血液 的管腔;用于在体外将被除去的未污染血液泵送回患者体内的装置;和用于将未污染血液 从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下游处再导入到患者体内的管腔或导管。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管,其包括用来膨胀/定位第一阻塞装置 的第一管腔;具有穿孔的第二管腔,该穿孔可以用来将排入到两个已膨胀/定位的阻塞装 置之间阻塞空间中的血液传输到体外的变速泵装置和过滤装置中;第三管腔,其尺寸和大 小适合为血液提供从血管阻塞部分的上游流向下游的通道;第四管腔,其可连接到用于未 污染血液的体外回路;和第五管腔,其可以用来膨胀/定位第二阻塞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涉及装置,其包括用于膨胀/定位第一阻塞装置 的第一管腔;具有穿孔的第二管腔,该穿孔可用来将排入到两个已膨胀/定位的阻塞装置 之间阻塞空间中的血液传输到体外的变速泵装置和过滤装置中;第三管腔,其尺寸和大小 适合为血液提供从血管阻塞部分的上游流向下游的通道;第四管腔,其连接到用于未污染 血液的体外回路上,其中,用于未污染血液的该体外回路包括用于从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 置的上游位置处除去未污染血液的管腔;用于在体外将所除去的未污染血液泵送回患者体 内的装置;和用于将未污染血液再导入到患者体内的管腔或导管;和可以用来膨胀/定位 第二阻塞装置的第五管腔。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涉及装置,其包括用于膨胀/定位第一阻塞装置 的第一管腔;具有穿孔的第二管腔,该穿孔可用来将排入到两个已膨胀/定位的阻塞装置 之间阻塞空间中的血液传输到体外的变速泵装置和过滤装置中;第三管腔,其连接到用于 未污染血液的体外回路上,其中,用于未污染血液的该体外回路包括用于从第一可膨胀的 阻塞装置的上游位置处除去未污染血液的管腔;和用于在体外将所除去的未污染血液泵送 回患者体内的管腔;用于将未污染血液再导入到患者体内的管腔或导管;和可以用来膨胀 /定位第二阻塞装置的第四管腔。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参考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说明,其中图1示出了与身体联系的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一些主要部件的实施例的概略和 示意性视图。图2示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有用的双阻塞装置导管的实施例的局部侧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2的双阻塞装置导管管身的端剖视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双阻塞装置导管内部的侧剖视图。图5示出了供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所使用的滤筒型血液过滤装置的实施例的局部 侧剖视图。该滤筒包括吸附材料。图6示出了供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所使用的中空纤维血液过滤装置的实施例的局 部侧剖视图。图7示出了具有本文所描述的作用旁路部分的双阻塞装置导管的实施例的局部 侧剖视图。图8示出了具有本文所描述的作用旁路部分的双阻塞装置导管的备选实施例的 局部侧剖视图。图9示出了具有本文所描述的作用旁路部分的双阻塞装置导管的备选实施例的 局部侧剖视图。图10示出了与身体联系的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一些主要部件的实施例的概略和 示意性视图。图11示出了与身体联系的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的一些主要部件的备选实施例的概 略和示意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用局部传输治疗剂来现场治疗器官疾病 的系统和方法。用于灌注高浓度治疗剂通过身体的患病器官的方法包括灌注高浓度的治 疗剂通过患病器官,其中,所述灌注不污染全身循环;从所述器官除去污染的血液,其中,该 污染的血液(其浓度可以通过选择零到百分之百的过滤来控制)包括带有排出血液的治疗 剂;将污染的血液传输到血液过滤装置中;在血液过滤装置中处理所述污染的血液来除去 污染以产生处理过的血液;将该处理过的血液返回到身体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 新型还涉及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用于使上游的未污染血液避过特定血管的阻塞部分穿过 循环系统流入到该阻塞部分下游的血管的位置;和减轻由血管(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下腔静 脉)的暂时性阻塞所引起的对血压的影响。该方法可以基本上防止毒性水平的治疗剂进入 全身循环中,同时将治疗剂的致死剂量传输到患病的器官中,并且还维持血压的相对自体 平衡,尽管主血管被暂时阻塞。在本文中,术语“治疗剂”指用来治疗患病器官的药剂。例如,在治疗癌症中 可以使用抗肿瘤药剂,例如化疗剂。例如,对于治疗肝炎,可以使用干扰素,例如干扰 素-a -2b或者干扰素-a _2a。供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和方法使用的治疗剂的实例包括 但不限于阿巴瑞克(Abarelix)、阿地白介素(Aldesleukin)、阿仑单抗(Alemtuzumab)、 阿利维 A 酸(Alitretinoin)、别嘌呤醇(Allopurinol)、六甲密胺(Altretamine)、氨磷 汀(Amifostine)、阿那白滞素(Anakinra)、阿那曲唑(Anastrozole)、三氧化二砷、天冬 酰胺酶(Asparaginase)、阿扎胞苷(Azacitidine)、贝伐单抗(Bevacuzimab)、蓓萨罗 丁(Bexarotene)胶囊、蓓萨罗丁凝胶、博来霉素(Bleomycin)、硼替佐米(Bortezombi)、 白消安(Busulfan)静脉注射剂、白消安口服剂、卡普睾酮(Calusterone)、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卡钼(Carboplatin)、卡莫司汀(Carmustine)、塞来昔布(Celecoxib)、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顺钼(Cisplatin)、克拉曲 滨(Cladribine)、克罗拉滨(Clofarabine)、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阿糖胞 苷(Cytarabine)、阿糖胞苷脂质体(liposomal)、达卡巴嗪(Dacarbazine)、放线菌素 (Dactinomycin)、放线菌素 D (Actinomycin D)、达月干素钠(Dalteparin sodium)、达贝 泊汀 a (Darbepoetin alfa)、达沙替尼(dasatinib)、道诺霉素脂质体(Daunorubicin liposomal)、道诺霉素、柔红霉素(Daunomycin)、地西他滨(Decitabine)、地尼白 介素(Denileukin)、恩塔克(DenileukinDiftitox)、右雷佐生(Dexrazoxane)、多 西他赛(Docetaxel)、多柔比星(Doxorubicin)、多柔比星脂质体、屈他雄酮丙酸酯 (DromostanolonePropionate)、jt _ 会且 ㈱(Eculizumab) > M ^ # B (Elliott, s B) 溶液、表柔比星(Epirubicin)、盐酸表柔比星(Epirubicin HCL)、阿法依伯汀(Epoetin alfa)、埃罗替尼(Erlotinib)、雌莫司汀(Estramustine)、磷酸依托泊甙(Etoposide Phosphate)、依托泊甙(Etoposide)、足叶乙甙(VP-16)、依西美坦(Exemestane)、枸 橼酸芬太尼(Fentanyl citrate)、非格司亭(Filgrastim)、氟尿苷(Floxuridine) (动脉介入)、氟达拉滨(Fludarabine)、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氟尿嘧啶 (5-FU)、氟维司群(Fulvestrant)、吉非替尼(Gefitinib)、吉西他滨(Gemcitabine)、 盐酸吉西他滨(Gemcitabine HCL)、吉妥组单抗(Gemtuzumab Ozogamicin)、醋酸 戈舍瑞林(Goserelin acetate)、醋酸组氨瑞林(Histrelin acetate)、羟基脲 (Hydroxyurea)、替伊莫单抗(Ibritumomab tiuxetan)、伊达比星(Idarubicin)、异环 磷酰胺(Ifosfamide)、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干扰素、干扰素(聚 乙二醇化)、干扰素a-2a、干扰素0-2以伊立替康(11^110切(^11)、二甲苯磺酸拉帕 替尼(lapatinibditosylate)、来那度胺(lenalidomide)、来曲唑(letrozole)、亚叶 酸(leucovorin)、醋酸亮丙瑞林(Leuprolide acetate)、左咪唑(levamisole)、洛莫 司汀(lomustine)、司莫司汀(CCNU)、氮芥(meclorethamine)、盐酸氮芥(Nitrogen mustard)、醋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美法仑(Melphalan)、美法仑 L-PAM、巯嘌 呤(Mercaptopurine)、6_ 巯基嘌呤(6-MP)、美斯纳(Mesna)、氨甲蝶呤(Methotrexate)、 甲氧沙林(Methoxsalen)、丝裂霉素C (MitomycinC)、米托坦(Mitotane)、米托蒽醌 (Mitoxantrone)、苯丙酸诺龙(Nandrolone phenpropionate)、奈拉滨(nelarabine)、 诺非单抗(Nofetumomab)、奥普瑞白介素(Oprelvekin)、奥沙利钼(Oxaliplatin)、紫 杉醇(Paclitaxel)、紫杉醇蛋白结合颗粒(Paclitaxelprotein-bound particles)、 帕利非明(Palifermin)、帕米膦酸(Pamidronate)、帕尼单抗(Panitumumab)、培加酶 (Pegademase) > ll (PegaspargEise)、胃乙二酉享巨M司 (Pegfilgrastim)、胃乙 二醇化干扰素 a -2b (Peginterferon a-2b)、培美曲塞二钠(Pemetrexed di sodium)、 喷司他丁 (Pentostatin)、哌泊溴烷(Pipobroman)、普卡霉素(Plicamycin)、光神 M % (Mithramycin) > 口卜 口姆 I 内(Porfimer sodium)、 M + G 月井(procarbazine) > 奎纳克林(Quinacrine)、拉布立酶(Rasburicase)、利妥昔单抗(Rituximab)、沙 格司亭(Sargramostim)、索拉非尼(Sorafenib)、链脲霉素(streptozocin)、舒尼 替尼(Sunitinib)、马来酸舒尼替尼(Sunitinibmaleate)、滑石(Talc)、他莫昔芬 (Tamoxifen)、替莫唑胺(Temozolomide)、替尼泊苷(Teniposide)、威猛(VM-26)、睾内酯(Testolactone)、萨立多胺(Thalidomide)、硫鸟嘌呤(Thioguanine)、6_硫鸟嘌呤(6-TG)、 塞替派(Thiot印a)、拓扑替康(Topotecan)、盐酸拓扑替康(Topotecan HCL)、托瑞米芬 (Toremifene)、托西莫单抗(Tositumomab)、托西莫单抗 1-131 (Tositumomab/1-131)、曲妥 珠单抗(Trastuzumab)、维甲酸(Tretinoin)、全反式维甲酸(ATRA)、鸟拉莫司汀(Uracil mustard)、戊柔比星(Valrubicin)、长春碱(Vinblastine)、长春新碱(Vincristine)、长 春瑞滨(Vinorelbine)、伏立诺他(Vorinostat)、唑来磷酸盐(Zoledronate)和唑来磷酸 (Zoledronic acid)。本文中术语“阻塞装置”表示可以可逆地膨胀/定位以便阻塞患者血管的各种结 构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气囊;可膨胀的套箍或套筒;伞状结构;扇状构 造;和所有织物覆盖的线或线圈的方式。在一个实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可避免用外科手术来隔离污染血液流,并且本 实用新型的方法将污染血液按更加净化的状态返回病人体内;并且还提供了用于在特定血 管被暂时阻塞期间协助维持病人血压的自体平衡的技术。结果,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可以用 来延长上述期间。本实用新型的方法适用于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包括所有形式和大 小的肿瘤,以及人体器官的其他疾病。在一实施例中,器官为肝脏。在一实施例中,器官为 胰脏。在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一种或多种抗肿瘤药剂(例如,化疗剂和/或 生物制品)来治疗肝脏中的肿瘤,并且净化来自肝脏的静脉血以避免药剂的体循环。在一 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一种或多种治疗剂(例如,干扰素)来治疗肝炎,并且净化 来自肝脏的静脉血以避免药剂的体循环。在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转移性和原发 性的癌以及肿瘤,包括但不限于黑素瘤、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肝细胞癌。为了治疗患病的肝脏,这些治疗模式可以涉及双阻塞装置导管的使用,该双阻塞 装置导管适合于插入下腔静脉中以隔离来自肝脏的静脉流出物,并且允许从身体除去被治 疗剂污染的血液。被双阻塞装置导管捕获的已污染的血液通过管子传输到血液净化装置 中,可能要借助泵。即使没有完全从血液中除去治疗剂,但是该方法也将是成功的。在一个 实施例中,身体内的治疗剂数量保持在毒性水平以下。百分之百地除去任何药物是不太可 能的并且通常是不实际的。另外,这些治疗模式涉及使用一种或多种措施,以便基本上维持阻塞血管中血液 的正常回流,并且便于对由于使用主血管中的阻塞导管而导致的血压变化进行自体平衡和管理。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阻塞旁路管腔。为了治疗肝脏中的肿瘤,因为原发肝细胞性和转移性肝肿瘤得到了由肝动脉供给 的血液,所以肿瘤将被高浓度的(例如)化疗剂灌注。因为正常肝脏的血液供给的四分之三 从门静脉接收,因此在药剂到达正常的、未受影响的肝细胞之前,药剂将被稀释大约三倍, 从而防止它们对肝脏毒害。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涉及经皮放置独特的双阻塞装置导管设计。用于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双阻塞装置导管设计公开在(但不限于)美国专利No. 5,069,662;美 国专利No. 5,411,479 ;美国专利No. 5,817,046 ;美国专利No. 5,897,566 ;美国专利 No. 5,919, 163 ;美国专利No. 6,186,146 (现在放弃)和美国专利No. 7,022,097中,这些专利通过引用而在此并入。双阻塞装置导管的一个功能是隔离来自运载从患病肝脏排出血液 的静脉的血流。静脉隔离避免了污染血液的全身性灌注。因此,双阻塞装置导管的顶端将 被放置在身体中,以便阻止来自被治疗的患病肝脏的静脉排出物流向心脏。两个阻塞装置 之间的空间预定用于确保将全部污染血液从受治疗的患病肝脏中除去。阻塞装置之间的 空间足够大,以便中心位置的阻塞装置可以适当地定位在最中心的排出静脉中,以阻挡受 污染的静脉血流向心脏,并且外围位置的阻塞装置可以适当地定位在最中心的排出静脉的 周边,以阻挡未受污染的血液流向受污染的静脉血流。未处于治疗的器官的静脉血可以在 没有不利影响的情况下进入阻塞装置之间的部分中,只要血液过滤装置能够容纳该额外的 量。必要时,可以通过使用血管造影栓塞或切除技术及材料(包括可拆的阻塞装置或不锈 钢线圈)进行阻塞来改变处于治疗的患病肝脏或邻近器官的静脉解剖构造。阻塞装置之间导管管腔被开放式地连接(或者可形成开放式连接)到周围的静脉 上。此外,导管的该管腔开放式地连接(或者可形成开放式连接)到血液过滤装置上,从而 使受污染血液从静脉到血液过滤装置自由流动。因此,所述导管具有主管腔,该主管腔起到 用于受污染血液从静脉流向血液过滤装置的管道的作用。主管腔的尺寸由制造材料、所要传输的血量和所位于的静脉直径来确定。主管腔 可以是位于开放式地连接到体外回路上的外围阻塞装置内部的敞开式环或者半环。在该类 导管中,设置有用于支撑阻塞装置的中心杆或者杆状轴。该导管也可以具有辅助管腔。辅助管腔的尺寸(即,直径或者横截面积)比主管 腔要小。它们可在处理过程中实现许多辅助功能中的任何一种。例如,在一种设计中,为了 容纳用于经皮插入导管的导引线,辅助管腔经过导管的全长。各阻塞装置可以装备有用于 使其膨胀/定位的辅助管腔,或者一个辅助管腔可以用来为膨胀/定位两个阻塞装置提供 流体。可以设置一附加的辅助管腔用于连接到压力监测器上以连续地测量静脉流出物的压 力。如果装备有可适应注射装置的连接器,则该管腔还可以用来注射造影剂。在某些设计 中,主管腔可以用于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这种多功能性可以起到减少制造导管的成本和 简化装置的作用。该主管腔和/或辅助管腔可以由螺纹连接到导管中的单独的管子或由模 制到导管结构中的通道来制造出。可以使用另一个辅助管腔来将解毒的血液返回到全身循 环中并且避免穿刺另一条静脉。在阻塞装置之间那部分导管的壁上具有穿孔,以允许静脉血进入到主管腔中。可 以根据导管的大小、必须传输的血液的流率及流量和导管的构造材料来改变所述穿孔的数 量、形状和大小。穿孔的形状和大小应该考虑到当血液路过穿孔并进入主管腔时的紊流效 应。穿孔太小,会提高肝脏的窦状隙压力,并且穿孔太大,则会削弱导管的壁并且损害导管 的完整性。—种实际的双阻塞装置导管设计具有一个大的中央管腔、2个较小的管腔和在包 含穿孔的导管长度上间隔大约9到10厘米的2个可膨胀/可定位的阻塞装置。导管被设 计成能(在荧光镜的引导下)定位在下腔静脉(IVC)中,以便中心的阻塞装置当膨胀/定 位时刚好在肝静脉上面阻塞住IVC。外围的阻塞装置当膨胀/定位时刚好在肝静脉的下面 阻塞住IVC,从而将肝脏的静脉血与体循环隔离开来。两个已膨胀/定位的阻塞装置之间的 导管中的穿孔通过大的中心导管管腔将血液传输到变速泵和过滤装置中。穿过主管腔的下 腔静脉照影(cavagram)可用来记录靠近和远离肝静脉的下腔静脉的完全阻塞。可以通过中心的导管管腔中的压力测量来监控来自肝脏的血液穿过血液过滤装置的效果。可以调节 变速泵来维持正常的肝静脉的压力和流量。在血液返回到体循环中之前,解毒装置可控制 地将血液中的药剂减少到选定的无毒水平。在另一种设计中,一独立的返回管腔经过主管腔。返回管腔的一端连接到血液过 滤装置的出口上,并且另一端开放式地引出到隔膜上面位置的静脉中。当双阻塞装置导管 位于IVC中时,该返回管腔超过主导管的端部延伸到右心房处。在该结构中,返回管腔是由 螺纹连接在主管腔内部并且通过导管端孔的单独的管段组成的。返回管腔足够大以运载从 血液过滤装置返回病人体内的全部血液。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有效解毒的血 液回流的一部分通过返回管腔供给,并且剩余部分则另外通过一单独供给系统供给到病人 体内,例如,由Krementz supra所描述的,通过一单独的导管供给到锁骨下静脉或者颈静脉 之一中。一旦恰当地定位在身体中,双阻塞装置导管通过皮肤延伸到身体外面。它的末端 有路厄式接头和截止阀,例如旋塞。可以将血液过滤装置从双阻塞装置导管上分开并且根 据需要重新连接。当阻塞装置未膨胀/定位时,维持通过IVC的血流量。当阻塞装置膨胀 /定位时,外围的阻塞装置下面的血液将从第二路径供给到心脏中。这种便利也可布置在工艺的供应侧上,在该供应侧,治疗剂经肝动脉被供给到肝 脏的动脉侧,这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将供给导管经皮插入到肝动脉中,使供给导管的管 状端部留在塑料储器中,该塑料储器通过手术被刚好植入到病人皮肤的下面并且通过手术 系留到皮肤下面。该塑料储器包括重封膜,类似于多剂量瓶中所用的那种类型,可以通过一 个或多个针从身体的外面经皮刺穿,以使治疗剂重新开始流入到患病的肝脏中。可以利用塞丁格(Seldinger)技术将双阻塞装置导管引入到股静脉中。由不锈钢 制成的导引线首先通过已被经皮插入静脉中的针。在导引线上面插入具有单个阻塞装置 的导管,膨胀/定位该阻塞装置,以使经皮通道膨胀到的护套的直径,该护套将传送双阻塞 装置导管。当除去单个阻塞装置导管时,塑料护套管在导引线上面通过。在将护套恰当地 定位在静脉中之后,将双阻塞装置导管插入到护套内部并且在导引线上面,前进到相对于 待治疗的器官而言的适当位置处。双阻塞装置导管的所有操作都是在荧光镜的控制下进行 的。可以在插入导管之前或者定位/膨胀阻塞装置之前执行下腔静脉照影,其中,病人躺在 平行于IVC的不透明标尺板上。可以根据该不透明的标尺板来识别肝静脉和肾静脉并且确 定它们的位置。在荧光镜的引导下,导管定位成使得当中心的阻塞装置膨胀/定位好时刚好在肝 静脉上面阻塞住IVC。当外围的阻塞装置膨胀/定位好时刚好在肝静脉下面阻塞住IVC。使 用稀释造影剂(例如,盐溶液)来膨胀/定位阻塞装置并且参考标尺板来保证精确定位。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双阻塞装置导管包括三个管腔。一个管腔传送血管 造影导引线并且用于经皮插入。主管腔将肝脏的静脉血从阻塞装置之间的穿孔传送到血液 过滤装置。第三管腔末端有穿孔并且第三管腔被用来测量压力或者注射造影剂。附接到该 管腔上的压力监测器在阻塞装置膨胀之前和在膨胀期间测量腔静脉隔离部分内部的压力。 在阻塞装置膨胀/定位之前测得的压力是全身的静脉血压。在阻塞装置膨胀/定位之后但 是在打开血液过滤装置之前测得的压力等于肝脏静脉楔压,该静脉压被假设为等于门静脉 压力。该测量可以用来确定存在或者不存在门静脉高血压。在阻塞装置膨胀/定位之后和在流过血液过滤装置期间测得的压力是肝脏的静脉压。在灌输药物期间可以连续地监控肝 脏的静脉压。如果使用泵,则可以调节泵速以维持肝脏的静脉压高于全身的静脉压但低于 门静脉压。这防止了肝脏的窦状隙充血。计算阻塞装置导管和血液过滤装置中管子的直径, 以确保它们具有足够的大小来以最小的阻力传送必需量的血液。在阻塞装置膨胀/定位之后,一般在输注之前通过双阻塞装置导管执行下腔静脉 照影(将造影剂注入到下腔静脉中),以记录靠近和远离肝静脉的腔静脉完全阻塞并且显 示肝静脉的解剖构造。通常在开始输注之后立即通过双阻塞装置导管的压力端口抽出肝静 脉血的样品,在典型病例中,是以在输注期间不超过一个小时的间隔进行抽样,并且在输注 后至少三个小时,分析样品中治疗剂的浓度。在解毒和分析药物浓度后从血液过滤装置中 提取同时血样,以便记录解毒装置在将血液返回体循环之前从血液中除去药物的效率。此 外,从外围静脉处获得血样来评估到达体循环的药物浓度。然后,在输注后24到48小时期 间测量全身的药物浓度。另一种双阻塞装置导管设计可以仅使用2个辅助管腔和用于将血液传送到血液 过滤装置的一个主管腔。各辅助管腔可以向其中一个阻塞装置供给流体。静脉压可以为血液流向血液过滤装置提供压力。在一实施例中,可以使用泵,以便 使血液连续通过血液过滤装置并将其返回病人体内。通过重力位移和静脉血压的结合从身 体中取出血液。泵不产生负压并且不从身体中抽出血液。从血液过滤装置回流到全身静脉 系统中的回流血液的压力应该小于大约300毫米汞柱。市场上买得到各种各样合适的泵。它们有许多设计。优选的设计是离心式心肺 旁通泵,它采用了光滑表面转子,不依靠转动叶片。这些泵已经用于心脏旁路的长期支持 和肝脏移植中。在美国专利No. 3,487,784 ;再版专利28,742 ;美国专利No. 3,647,324 ; 美国专利No. 3,864,055 ;美国专利No. 3,957,389 ;美国专利No. 3,970,408和美国专利 No. 4,037,984中公开了这样的设计。参见图1,显示了就人体2而言利用局部传输治疗剂来现场治疗肝脏疾病的系统 的主要构件。从注射器4通过通向位于肝动脉5中的导管6的管子为肝脏3供给治疗剂。 包含治疗剂的肝脏静脉血(即,被污染的血液)经肝静脉传送到位于下腔静脉(IVC)中的 双阻塞装置导管9中。双阻塞装置导管9的阻塞装置位于肝静脉的中心和外围。被污染的 血液通过双阻塞装置导管9经管子17被传送到身体2外部的一点处,然后选择性地传送到 泵21。泵21以相对恒定的低压移动被污染的血液通过体外回路,目的是避免升高或降低从 肝静脉返回到身体的总回路中的流体压力。被污染的血液通过管子41被传送到血液净化 装置43中,以便为血液解毒,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该血液净化装置。使解毒的血液通过管 子44,以利用本领域中的标准程序来通过锁骨下静脉(未显示)实行输注。参见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双阻塞装置导管100的实施例。导管100包括在 固体塑料管102中的槽缝式穿孔104。开口端118位于导管100末端。开口端118成锥形 地渐缩至血管造影导引线的直径,在荧光镜的控制下,该血管造影导引线允许导管100在 没有损伤血管内部的风险的情况下从股静脉前进到下腔静脉中的适当位置处。合适的导引 线的直径例如可以为0. 035,0. 038、或0. 045英寸。在治疗过程中,利用标准血管造影装置 (顶端阻塞线)来封闭导管的端孔,该血管造影装置是由长度足以横贯导管长度的细线组 成的,在该细线的末端是不锈钢珠,该珠刚好足够大以便当前进到导管端孔中时阻塞该端孔(类似于前进时封闭地漏出口的金属塞子)。可选择地,端孔118可以容纳回程导管。回程导管可用于把处理过的血液返回体 循环。回程导管在导引线上面前进通过双阻塞装置导管100的主管腔,并且通过端孔118进 入到右心房或者上腔静脉中。通过减小壁厚,回程导管的外径(O.D.)可制造成锥形渐缩, 内径(I.D.)保持不变,因为回程导管顶端的位置不是关键的。导管呈锥形渐缩的长度是随 意的。这样构造的锥形使导管顶端是最小的外径,并且外径朝向股静脉增大。当该回程导 管穿过主导管100的管腔前进时,顶端顺利地通过双阻塞装置导管100的端孔118。回程导 管的锥形端一直前进到阻塞端孔118为止,以防止当阻塞装置膨胀/定位时全身的血液进 入到双阻塞装置导管100中,但是穿过回程导管的管腔敞开,以在不与被污染的血液混合 的情况下使隔离的静脉部分之外的血液返回。导管的管子102可以由各种塑料材料制成,例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乙 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氨酯等。用于包括回程管腔的导管的合适的塑料组 合是高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均相混合物。该组合在室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刚 性,并且允许使用特别薄的壁厚。当导管的表面是由很难与阻塞装置粘结的塑料制成时,可 以首先通过能促成粘结的许多已知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来处理所述塑料。所述方法包括等 离子处理、臭氧处理等。阻塞装置110和114可由多种材料制成。阻塞装置可以被分别粘 结在护套的表面108和112上。可以使用各式各样的粘结剂。可以使用聚丙烯腈类粘结剂、 乳胶粘结剂等来将阻塞装置固定到护套的表面108和112上。参见图3,显示了图2所示的导管100的横截面。导管100的内部包括主管腔120 和模制在外壁中的4个另外的管腔124。这些另外的管腔124可以用于上述各种用途。图4提供了双阻塞装置导管161的实施例的更加详细的示意性侧剖视图。在该图 中,导管的侧壁163被多个穿孔165穿透。主管腔169周边包括附加管腔170、171和173。 附加管腔(例如,170和171)可以在远端被封闭,或者可以完全横贯导管的双阻塞装置部 分,而阻塞装置167远端有远端开口。这些附加管腔可以用于各种用途的任意一种。举例 来说并且并非限制,附加的管腔170和171可用于容纳导引线和/或压力监测器。可以选 择性地使用管腔173,以便膨胀/定位阻塞装置166和167。如下所述,附加的管腔170和171也可以用作“旁路”或支路。可以在导管的壁上 设置端口或者开口 178,刚好在阻塞装置166的上游(沿血液流动的方向)。端口 178可以 连接到管腔171,该管腔171朝导管顶端延伸,管腔171的第二端位于导管的壁或顶端中,刚 好在阻塞装置167的下游或前面,并且管腔171的第二端可以设有第二端口。所述两个端 口和连接管腔171形成了用于通过血管流动血液的旁路或支路,并且被膨胀/定位的阻塞 装置166和167所阻塞。利用血液支路,例如图示和描述为阻塞装置导管的一部分,在不干 扰血液通过血管流动的情况下,实现了将身体部分与血管中的血液供给隔离开来。通过提 供一种装置来使血液从相对于血流方向而言的血管阻塞部分的上游向相对于血流方向而 言的血管阻塞部分的下游不间断地流动,所述支路缓和了阻塞部分上游处在阻塞血管中过 量的血量的积累。由于血管对压力敏感并且至少部分地通过由血管壁压力感受器所产生的 信号来维持合适的弹性和最终的血压,因此,通过使用所述支路装置来减小阻塞部分上游 处的过量血液积累量,就提供了一种方法来使阻塞血管部分上游处过量积累血液对压力感 受器发信号影响最小;和/或提供了一种方法,利用该方法,富含某些血管活性物质(例如,
12肾素和/或儿茶酚胺)的血液可以绕过下腔静脉的阻塞部分或其他阻塞的血管快速改道。可以使用其余管腔(例如与开口 175和177连通的那些)来向阻塞装置166和 167供给空气和/或流体。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和方法依靠双阻塞装置导管来基本上防止被 污染的血液进入到全身循环中,以及依靠血液净化装置来对被污染的血液解毒(处理)。在 一实施例中,血液净化装置是任意形状的滤筒,该滤筒是由塑料或其他材料组成的,两个端 部固定有导管附接所使用的端口。血液净化装置还可以包括附加的端口。图5显示了供本 实用新型的系统所使用的滤筒型血液净化装置80的侧剖视图。血液净化装置80是由与血 液相容的吸附材料82组成的,所述吸附材料是由天然的、合成的或者化学的材料组成的, 并可以选择性地拥有天然的或者人工增强的吸附特性。可以通过化学的、合成的或者其他 改性的方法或者吸附材料82的涂层来使与血液相容的吸附材料82更相容,同时对吸附材 料82的亲合力特性的影响最小。表面涂层和吸附材料82的组合形成了更有效的过滤器, 对血液的危害较小并且可以提供额外益处。在一实施例中,使用血液净化装置80来从被 污染的血液中除去化疗剂美法仑(Melphalan)。血液净化装置80可以从人血中除去至少 1. 5mg/kg的美法仑,并且每个装置能够超过大约500毫升/分钟的流量。在其他实施例中, 流量可以不同。药物的去除理想地是从90-100%的去除率开始,并且随着输注进行效力逐 渐下降。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整个解毒过程中效力保持不变。药物去除的总效力将为所传 送药物的大约百分之五十到大约百分之一百之间。如图6中描绘的实施例所示,血液净化装置90是中空纤维装置。血液净化装置 90包括罐式滤筒,该罐式滤筒是由位于滤筒中空部分内并连接到滤筒每一端93和95上的 中空纤维92组成的,这样,处理的血液在一个方向上通过中空纤维92从一端流到另一端, 并且,滤筒内的中空纤维92被天然的、合成的或化学的吸附材料94包围,该吸附材料94帮 助从处理的血液中吸附药剂。滤筒在中空纤维92外部和滤筒内部具有流通能力,以连续地 冲洗血液净化装置90的吸附材料94,从而可通过避免饱和来增强吸附能力。通过附接到 管子96上的滤筒各端部上的两个端口 97和99来获得所述流通能力,以使冲洗剂98连续 地单向流动。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改变处理的血液的流向、中空纤维92和冲洗剂98。中空 纤维92是由多孔材料组成的,以允许治疗剂通过,以便由包围的吸附材料94来吸附。膜的 渗透性得到负压、脉动压力或者压力梯度的其他方式或环流的协助。在一实施例中,可以改 变膜的渗透性、渗透性的方法和组成。吸附材料94是由天然的、合成的或化学的材料组成 的,并且可以具有天然的或者人工增强的吸附特性。在一实施例中,使用血液净化装置90 来从被污染的血液中除去化疗剂美法仑。血液净化装置90可以从人血中除去至少1. 5mg/ kg的美法仑,并且每一装置能够按超过大约500毫升/分钟的流量流动不少于大约一分钟 并且不超过大约四个小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流量和吸收效力可以不同。血液净化装置 90能够平行地同时运转和单独运转,这样,单个装置90将单独具有处理吸附、压力和其他 要求的能力。至少两个血液净化装置90能够相互横向端对端串联地运转,两两血液净化装 置90之间利用适配器连接,其中,所述适配器专门设计成用于连接血液净化装置90。根据 试图析取的治疗剂是何种,可以在该血液净化装置90中使用各种吸附剂料浆。如果横向地 延伸,则可以在各血液净化装置90中使用不同的料浆。如果横向地延伸,则可能会在第二 血液净化装置90中出现重构。装置90中使用中空纤维92,吸附材料94包围中空纤维92,
13这样就形成了对治疗药物过滤的协同和最大化效果。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任何一种血液净化装置的吸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碳基吸附材 料,涂覆或者不涂覆有生物相容的合成的、天然的或者化学的涂层或者改性物,适合使对血 液的影响最小化,同时对碳基吸附材料的吸附特性影响最小。所述涂层例如可以包括甲基 丙烯酸甲酯。例如,可以通过对来源于植物的粉碎碳涂覆(以下称为涂覆的粉碎活性炭) 或者对由碳化椰子壳制成的活性炭涂覆(以下称为涂覆的椰子活性炭)来制备吸附材料。 例如,可以通过将原始的碳浸入硝酸纤维素的乙醇_乙醚溶液中并且烘干来制备涂覆的粉 碎活性炭。例如,可以通过利用二恶烷为溶剂的相分离工艺来将原始的碳浸到硝酸纤维素 的乙醇_乙醚溶液中涂覆来制备涂覆的椰子活性炭。血液净化装置可以使用涂覆的珠状活性碳来净化血液,该活性碳是通过用成膜材 料涂覆珠状活性碳来制备的。可以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血液净化装置中的珠状活性碳是具有 差不多理想球形的活性炭,它是通过对作为原材料的浙青进行熔体模制而获得的,熔体模 制是一种对熔化材料进行模制的方法。珠状活性碳不同于传统的粉碎活性炭或者粒化活 性炭。更特别是,例如,可以通过将处于熔化状态的浙青分散到水中形成球、使该球不可熔 并且碳化来制备珠状活性碳。至于制备珠状活性碳的详细说明,参见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号 Nos25117/74和18879/75。所述珠粒状活性碳在市场上可买到“珠状活性碳(BAC) ” [商 标,由日本Taiyokaken Kabushiki Kaisha制造和销售]。成膜材料是从可以提供半渗透 性膜的材料中选择出来的,例如,这些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硝酸纤维素、聚丙烯、氯乙烯-偏 二氯乙烯的共聚物、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glycol polymethacrylate)、胶原 等。可以采用常规方法来利用成膜材料涂覆珠状活性碳。所述方法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包 衣涂挂、空气悬浮包覆、喷雾干燥等。作为在涂覆工艺中用于溶解成膜材料的溶剂,理想的 是使用在干燥步骤中能顺利地除去并且即使溶解到血液中也具有低毒性的溶剂。考虑到这 一点,当硝酸纤维素被用作成膜材料时,乙醇是特别优选的溶剂。当使用涂覆的珠状活性碳来净化血液时,理想的是进一步涂覆已涂覆的珠状活性 碳。还可以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白蛋白来涂覆该活性碳。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使 用不同的吸附成分而非碳基吸附成分。除碳基键联特性以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血液净化 装置可以使用生物素_亲合素、抗体_抗原和/或其它蛋白质亲合力的相互作用。所述相 互作用依赖于利用生物素来标记治疗剂和利用相反的吸引剂、抗生物素蛋白来标记血液净 化装置的吸附材料的方法,这样,抗生物素与碳的键联对吸附特性具有最小的负面影响。在 其他实施例中,在键联和亲合力和吸附特性上可具有不同的影响。过滤血液的该方法依赖 于碳吸附和生物素_亲合素的吸引力两者。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基于生物素_亲 合素之外亲合关系的相互作用。把蛋白质基的亲合特性与现有的吸附特性结合和本实用新 型的双阻塞装置导管结果形成了一种从血液中过滤药物的高效和最佳的方法。还可以选择 把所述过滤技术用来从血液中除去某些药剂,例如,血管活性药剂或其他的生物活性剂。图7-9为用于从阻塞血管部分的上游到下游提供未污染血液的支路;和/或控制 由所述阻塞引起的血压紊乱的第二、备选的和/或辅助的装置提供了更详细的说明。图7公开了一种五个管腔的导管装置。第一管腔301可用来膨胀/定位第一阻塞 装置110。第二管腔302具有穿孔104,该穿孔可以用来将排入到两个膨胀/定位好的阻塞 装置110、114之间阻塞空间中的血液传输到体外的变速泵和过滤装置(未显示)中。第三管腔303是在两端开口的旁路管腔,其可以通过为血液提供从血管阻塞部分的上游流到下 游的通道来避开血管阻塞部分。第四管腔304是旁路管腔,其可连接到用于未污染血液的 体外回路上,这在下文进一步描述,并且可选择性地确定其尺寸和大小以便适应足以使上 游的血液排入到下腔静脉中的血液流量,其中,必须使该上游血液避开下腔静脉的阻塞部 分。第五管腔305可以用来膨胀/定位第二阻塞装置114。图8公开了一种五个管腔的导管装置。第一管腔301可用来膨胀/定位第一阻塞 装置110。第二管腔302具有穿孔,该穿孔可以用来将排入到两个膨胀/定位好的阻塞装 置110、114之间阻塞空间中的血液传输到体外的变速泵和过滤装置(未显示)中。第三管 腔303是在两端开口的旁路管腔,其可以通过为血液从血管阻塞部分的上游流到下游提供 通道来避开血管的阻塞部分。第四管腔304是旁路管腔,其被连接到用于未污染血液的体 外回路上,该体外回路具有用于收集上游血液的装置306,正如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第 五管腔305可以用来膨胀/定位第二阻塞装置114。图9公开了一种四个管腔的导管装置。第一管腔301可用来膨胀/定位第一阻塞 装置110。第二管腔302具有穿孔,该穿孔可以用来将排入到两个膨胀/定位好的阻塞装置 110、114之间阻塞空间中的血液传输到体外的变速泵和过滤装置(未显示)中。第三管腔 304是旁路管腔,其被连接到用于未污染血液的体外回路上,该体外回路具有用于收集上游 血液的装置306,如以下进一步描述的。第四管腔305可以用来膨胀/定位第二阻塞装置 114。图10描绘了操作中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通过通向位于肝动脉5中的导 管6的管子从注射器4为肝脏3供应治疗剂。包含治疗剂的肝脏静脉血(即,被污染的血 液)通过肝静脉被传送到位于下腔静脉(IVC)l中的双阻塞装置导管9中。双阻塞装置导 管9的阻塞装置被定位在肝静脉的中心和外围处。被污染的血液通过双阻塞装置导管9经 管子17被传送到身体2外部的一点处,然后可选择性地传送到泵21。泵21按相对恒定的 低压选择性地移动被污染的血液通过体外的回路,目的是避免升高或降低从肝静脉返回到 身体的总回路中的流体压力。被污染的血液通过管子41传输,并且选择性地流过血液净化 装置43以对血液解毒,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该血液净化装置。使解毒的血液通过管子44, 以利用本领域标准程序来通过锁骨下静脉(未显示)实行输注。肾静脉血通过肾静脉被传送到在双阻塞导管的上游处位于肾静脉中或者靠近肾 静脉的导管收集装置8中。过量上游血液的收集导管10的收集装置被定位在至少一条肾 静脉的附近。这些收集的肾脏血液被传送到身体2外部的一点处,然后被选择性地传送到 泵21。泵21按相对恒定的低压移动肾静脉血液通过体外的回路,目的是避免升高或降低从 肾静脉返回到身体的总回路中的流体压力,所述泵可以是与用于被污染血液回路的泵相同 或者可以是一独立单元(未显示)。泵21被选择性地设计成适应足以使上游血液排入到下 腔静脉中的血液流量,其中,必须使该上游血液避开下腔静脉的阻塞部分。肾脏的静脉血通 过管子42被选择性地传送到血液净化装置45中,以下更详细地描述该血液净化装置,该血 液净化装置可以选择性地从肾脏的静脉血中除去所关心的混合物(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混 合物为肾素、儿茶酚胺和/或其他血管活性物质或肾素_血管紧缩素_醛留酮轴的组分)。 过滤过的肾脏静脉血通过管子11传送并且在阻塞血管部分的下游通过返回管腔304被返 回病人,该返回管腔可以选择性地在相应的心房附近延伸。[0067]图11描绘了操作中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备选实施例。通过通向位于肝动脉5中的 导管6的管子从注射器4中为肝脏3供应治疗剂。包含治疗剂的肝脏静脉血(即,被污染 的血液)通过肝静脉被传送到位于下腔静脉(IVC)l中的双阻塞装置导管9中。双阻塞装 置导管9的阻塞装置被定位在肝静脉的中心和外围处。被污染的血液通过双阻塞装置导管 9经管子17被传送到身体2外部的一点处,然后选择性地传送到泵21中。泵21按相对恒 定的低压移动被污染的血液通过体外的回路,目的是避免升高或降低从肝静脉返回到身体 的总回路中的流体压力。泵21被选择性地设计成适应足以使上游血液排入到下腔静脉的 血液流量,其中,该上游血液必须避开下腔静脉的阻塞部分。被污染的血液通过管子41被 传送到血液净化装置43中以给血液解毒,以下将更详细地描述该血液净化装置。使解毒的 血液通过管子44,以利用本领域标准程序来通过锁骨下静脉(未显示)实行输注。肾静脉血通过肾静脉被传送到在双阻塞导管上游处位于肾静脉中的导管收集装 置8中。过量上游血液收集导管10的收集装置被定位在至少一条肾静脉的附近。收集的 肾脏血液被传送到身体2外部的一点处,然后被选择性地传送到泵21中。泵21按相对恒 定的低压移动肾静脉血通过体外的回路,目的是避免升高或降低从肾静脉返回到身体的总 回路中的流体压力,所述泵可以是与用于被污染血液回路的泵相同或者可以是一独立单元 (未显示)。肾脏静脉血通过管子42被选择性地传送到血液净化装置45中,以下更详细地 描述该血液净化装置,该血液净化装置可以选择性地从肾脏的静脉血中除去所关心的混合 物(在一个实施例中,为肾素及其他血管紧缩激素)。按本领域的标准程序,过滤过的肾脏 静脉血被通过管子11传送,并且通过远处的血管(未显示)实行输注22而返回病人体内。体外的旁路回路由以下部件组成_用于将未污染的血液返回患者体内的装置 304。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返回可以直接返回到下游阻塞装置114的下游侧,或者可以返回 到远端的位置处,例如,颈静脉或者心房附近(类似于图11中标记22所示处理过的血液的 返回)。装置304被选择性地设计成适应足以使上游血液排入到下腔静脉中的血液流量,该 上游血液必须避开下腔静脉的阻塞部分。-用于将肾脏的静脉血从其取出点泵送到其返回 点的可选泵21。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泵可以是第二、独立的泵或者可以是两用泵,该两用泵 使肾脏静脉血在未污染的体外回路中循环并且使被污染的血液在第二体外回路中循环。泵 21被选择性地设计成适应足以使上游血液排入到下腔静脉中的血液流量,该上游血液必须 避开下腔静脉的阻塞部分。-用于与肾脏静脉的体外旁通回路同步地过滤未污染血液的可 选过滤装置45。-用于从图4中阻塞装置110的上游位置处回收未污染血液的装置306。操作中,回收装置306放置在导管阻塞血管的阻塞部分上游处。可选地,该回收装 置306可以通过插入在放置双阻塞装置导管时未使用的股静脉或者股动脉中来进行放置。 未污染的血液流入到回收装置306中,被选择性地由泵21泵送通过体外回路,并且要么通 过阻塞装置下游处的管腔开口 304要么在远离阻塞的部位(例如,图11中标记22所示和 描述的)被再次导入到患者体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确定回收装置306的大小和尺寸,以便被专门地放置在肾静 脉附近或者放置在肾静脉内。肾素是一种被称为肾小球旁器的粒细胞的专门细胞响应以下情况而由肾脏分泌 的肽激素 通过压力感受器(压敏细胞)检测到的动脉血压下降(可能与血量的减少 有关)。这是血压和肾素分泌物之间最主要的因果联系(另外两种方法通过更长的通道作用)。 肾单位的超滤液中的氯化钠水平的降低。该流量通过肾小球旁器的致密斑来测 量。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其也控制血压,通过0 !肾上腺素受体起作用。肾素起到水解血管紧缩素的作用,导致了血管紧缩素1的血浆水平的增高,并且 通过血管收缩而导致下游的血压升高。儿茶酚胺是肾上腺响应紧张而释放的类交感神经的“对抗或逃跑”激素。它们属于 交感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存在于肾静脉微环境中,并且可以引起心率的加快和血压的升高。肾素、儿茶酚胺和/或血管活性物质的水平会作为对血管阻塞和/或被污染血液 体外过滤的生理反应而增加,这两种情况都会伴随血压的降低。可选地,该回收装置306可 以通过插入在放置双阻塞装置导管时未使用的股静脉或者股动脉中来进行放置。来自肾静 脉的未污染血液(肾素、儿茶酚胺和/或其他血管活性物质的水平提高)流入到回收装置 306中,并且可以由泵21泵送通过体外回路。可以使用选择的在线过滤装置45来滤出肾静 脉微环境中存在的血浆成分,使用在本申请其他部分所描述的技术;或者,替代地,体外回 路可以用于确保通过提供避开下腔静脉阻塞部分的高通量旁路来将肾静脉微环境中存在 的儿茶酚胺和/或肾素的血浆水平更迅速地传递到其余体循环中。未污染的、选择性地过 滤过的血液要么通过阻塞装置304下游处的管腔开口要么在远离阻塞的部位处(例如图11 中标记22所示和描述的)被再导入患者体内。肾静脉微环境中的肾素和/或儿茶酚胺迅 速返回到体循环中会导致这些激素的体循环血浆水平的升高,并且提高了患者通过响应由 下腔静脉阻塞和/或体外回路中血液过滤所引起的血压降低而维持血压自体平衡的能力。虽然已经着重对由癌症和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的治疗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 很显然,本实用新型具有更宽阔的应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治疗任何器官,其中,如果治疗 药剂进入全身循环将产生毒性作用。例如,本实用新型可以用来治疗器官传染病,例如真菌 疾病。一具体的实例将是利用两性霉素B来治疗肝脏的真菌传染病。上述的程序可以直接 应用到该药剂的体外回收,并且防止在利用高浓度的该药物来治疗肝脏期间该药剂进入全 身循环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通过包含肿瘤的身体器官灌注高浓度的药剂(例 如,抗癌药剂)来治疗器官,该药剂不进入全身循环中;利用排出血液而从器官中除去药 剂;并且将污染的血液传送到体外的血液净化装置中,在该血液净化装置中处理血液以除 去污染;并且将处理过的血液返回到体内。所述方法阻止了毒性水平的药剂进入全身循环 中,同时将致死的药量传送到肿瘤中。尽管本文公开了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但应明 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想出许多改进及其他实施方式。因此,将理解的是,权利要求意在 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改进和实施方式。
1权利要求一种导管,包括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和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它们可膨胀超出所述导管的壁,该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和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沿所述导管间隔开,以用于当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和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膨胀时在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和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之间产生血管阻塞部分,用于从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上游位置处除去未污染的血液的管腔或者导管;和用于将未污染的血液从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下游处再导入到患者体内的管腔或者导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用于除去的装置的大小和尺寸适合放置在 肾静脉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管,其特征在于,体外回路包括过滤装置,用于除去存在于未 污染的血液中的至少一部分循环激素和/或其他血管活性物质。
4.一种装置,该装置的一部分可定位在有血流流过的身体血管中,导管具有能膨胀超 出导管壁的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和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和第 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沿所述导管间隔开,以用于当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和第二可膨胀的 阻塞装置膨胀时在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和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之间产生血管阻塞部 分,其特征在于,该导管包括导管壁中的第一端口,该第一端口位于血流方向上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上游; 导管壁中的第二端口,该第二端口位于血流方向上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下游; 管腔,其位于导管内部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连接到第一端口上并且第二 端连接到第二端口上,以用于为血流中的血液限定出旁路,以便避开血管阻塞部分,该旁路 间隔开并定位成用于将一部分血液从血流方向上阻塞的上游处传送到血流方向上阻塞的 下游处;和体外回路,包括用于从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上游位置处除去未污染的血液的管腔; 用于从体外将被除去的未污染的血液泵送回患者体内的装置;和 用于将未污染的血液从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下游处再导入到患者体内的管腔或 者导管。
5.一种导管,包括第一管腔,用来膨胀/定位第一阻塞装置;具有穿孔的第二管腔,该穿孔用来将排入到两个已膨胀/定位的阻塞装置之间阻塞空 间内的血液传送到体外的变速泵装置和过滤装置中;第三管腔,尺寸和大小适合为血液从血管阻塞部分的上游流到下游提供通道; 第四管腔,其能连接到用于未污染血液的体外回路上;和 第五管腔,其能用来膨胀/定位第二阻塞装置。
6.一种装置,包括第一管腔,用来膨胀/定位第一阻塞装置;具有穿孔的第二管腔,该穿孔用来将排入到两个已膨胀/定位的阻塞装置之间阻塞空 间内的血液传送到体外的变速泵装置和过滤装置中;第三管腔,尺寸和大小适合为血液从血管阻塞部分的上游流到下游提供通道; 第四管腔,其被连接到用于未污染血液的体外回路上,其中,用于未污染的血液的所述 体外回路包括用于从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上游位置处除去未污染血液的管腔; 用于从体外将被除去的未污染血液泵送回患者体内的装置;和 用于将未污染的血液再导入到患者体内的管腔或导管;和 第五管腔,用来膨胀/定位第二阻塞装置。
7. 一种装置,包括第一管腔,用来膨胀/定位第一阻塞装置;具有穿孔的第二管腔,该穿孔用来将排入到两个已膨胀/定位的阻塞装置之间阻塞空 间内的血液传送到体外的变速泵装置和过滤装置中;第三管腔,其被连接到用于未污染血液的体外回路上,其中,用于未污染血液的所述体 外回路包括用于从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上游位置处除去未污染血液的管腔;和 用于从体外将被除去的未污染血液泵送回患者体内的管腔; 用于将未污染的血液再导入到患者体内的管腔或导管;和 第四管腔,用来膨胀/定位第二阻塞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管,该导管包括可膨胀超出导管壁的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和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第一阻塞装置和第二阻塞装置沿导管间隔开,以用于当第一阻塞装置和第二阻塞装置膨胀时在第一阻塞装置和第二阻塞装置之间产生血管阻塞部分;用于从第一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上游位置处除去未污染血液的管腔或导管;用于在第二可膨胀的阻塞装置的下游处将未污染血液再导入到患者体内的管腔或导管。本实用新型还涉及包括上述导管的装置。可防止毒性水平治疗剂进入全身循环,将治疗剂致死剂量传输到患病器官中,并维持血压的自体平衡。
文档编号A61F2/958GK201603254SQ201020002009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9日
发明者K·坎达帕 申请人:德尔凯斯系统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