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9814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鼻腔止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涉及五官科用的一种鼻腔止血器。
背景技术
鼻出血是一种常见的、高发的疾病,其发作多无时间规律,且易间歇反复发作,多 数情况下患者不可能及时到医院处理,频繁发作易导致贫血,重者甚至失血性休克。研究证 实,引起鼻出血的原因较多,鼻和鼻窦疾病以及全身疾病均可导致鼻腔出血。而且多数鼻出 血目前临床也无根治性治疗方法,常使用如明胶海绵,藻巴钙,只是在出血时进行鼻腔填塞 压迫止血,在此过程中病人常常要忍受巨大的疼痛和恐惧的折磨,而且对活动性出血及鼻 腔后段出血常无作用。临床实践中,耳鼻喉科医生在遇到动脉性鼻出血患者时,首先是进行 前鼻孔或后鼻孔填塞止血,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凡士林或抗生素油膏纱条和碘仿纱条,需将 长约20厘米的纱条经前鼻孔由后至前紧紧填满鼻腔,不仅患者极其痛苦,而且由于鼻腔结 构复杂,对于医生的操作带来较大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方便快对鼻腔进行止 血的一种鼻腔止血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鼻腔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止血液囊、储液箱、脚踏气囊和固定板,所述止 血液囊和脚踏气囊与储液箱连通,所述止血液囊通过导管与储液箱连通,导管在储液箱内 的出口位于储液箱内靠近底部的位置,脚踏气囊通过导气管与储液箱连通,导气管在储液 箱内的出口位于储液箱内靠近顶部的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血液囊的数量为两个,导管上设有三通,三通的另两个接口分别通过导液 管与两个止血液囊连通,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套管,导液管位于套管内。所述固定板为弧形。工作时,先将固定板固定,将固定板放置在嘴上,并用胶带固定,然后只需脚踏脚 踏气囊,储液箱就会通过导管进入到止血液囊,从而达成止血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 单,使用方便,而且只需脚踏压缩气囊就会完成共工作过程,止血液囊膨胀止血,止血效果 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鼻腔止血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板;2-套管;3-止血液囊;4-三通;5-单向阀;6-导管;7_储液箱;8_导
3气管;9-脚踏气囊;10-导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所示,一种鼻腔止血器,包括止血液囊3、储液箱7、脚踏气囊9和固 定板1,所述止血液囊3和脚踏气囊9与储液箱7连通,所述止血液囊3通过导管6与储液 箱7连通,所述导管6上设有单向阀5,导管6在储液箱7内的出口位于储液箱7内靠近底 部的位置,脚踏气囊9通过导气管8与储液箱7连通,导气管8在储液箱7内的出口位于储 液箱7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所述止血液囊3的数量为两个,导管6上设有三通4,三通的另两 个接口分别通过导液管10与两个止血液囊3连通,所述固定板1为弧形,所述固定板1上 设有套管2,导液管10位于套管2内,储液箱7内盛装有液体。工作时,先将固定板1固定,将固定板1放置在嘴上,并用胶带固定,然后只需脚踏 脚踏气囊9,储液箱7就会通过导管6进入到止血液囊3,从而达成止血的目的,本实用新型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只需脚踏压缩气囊9就会完成共工作过程,止血液囊3膨胀止血, 止血效果好。
权利要求一种鼻腔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止血液囊(3)、储液箱(7)、脚踏气囊(9)和固定板(1),所述止血液囊(3)和脚踏气囊(9)与储液箱(7)连通,所述止血液囊(3)通过导管(6)与储液箱(7)连通,导管(6)在储液箱(7)内的出口位于储液箱(7)内靠近底部的位置,脚踏气囊(9)通过导气管(8)与储液箱(7)连通,导气管(8)在储液箱(7)内的出口位于储液箱(7)内靠近顶部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腔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液囊(3)的数量为两 个,导管(6)上设有三通(4),三通的另两个接口分别通过导液管(10)与两个止血液囊(3) 连通,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套管(2),导液管(10)位于套管(2)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腔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为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腔止血器,包括止血液囊、储液箱、脚踏气囊和固定板,所述止血液囊和脚踏气囊与储液箱连通,所述止血液囊通过导管与储液箱连通,导管在储液箱内的出口位于储液箱内靠近底部的位置,脚踏气囊通过导气管与储液箱连通,导气管在储液箱内的出口位于储液箱内靠近顶部的位置,工作时,先将固定板固定,将固定板放置在嘴上,并用胶带固定,然后只需脚踏脚踏气囊,储液箱就会通过导管进入到止血液囊,从而达成止血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只需脚踏压缩气囊就会完成共工作过程,止血液囊膨胀止血,止血效果好。
文档编号A61B17/12GK201578307SQ201020015530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9日
发明者宋执华, 张桂凤, 张银华, 栾春艳, 金伟 申请人:宋执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