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止血带专用清洗消毒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止血带专用清洗消毒辅助装置。
二背景技术: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 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 管理规范》的要求,医院应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 器械、器具和物品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清洗、消毒和供应。医疗器械的清洗和消毒效 果直接决定其最后能否再生使用。止血带是医院临床科室每日大量静脉采血、静脉输液治疗必需的诊疗物品,多为 重复使用。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管理的要求,复用止血带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消毒供应中 心集中再处理一般使用清洗机清洗止血带,可以把因此而耗费的非护理时间还给护士,节 约了分散式管理导致的人力、消毒剂、时间的耗费。但目前的清洗消毒室只有层架,没有支 架,待清洗止血带堆放在一起,杂乱无章,止血带不能完全充分展开。待清洗界面得不到充 分暴露,部分部位不能得到灭菌,同时清洗时不能彻底冲刷,容易留下污渍。残留的有机物 会给残存的微生物创造生长繁殖条件,久而久之甚至会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妨碍或延迟灭 菌因子与微生物有效接触,致使灭菌失败。另外,残留在手术带表面的污物经过干燥形成陈 旧污渍,更加难以清洗。对于医疗器械上消毒后产生的热原无法完全移走和清除。鉴于现有清洗消毒机存在的以上不足,希望能发明一种止血带专用清洗消毒辅助 装置,解决上述止血带清洗不彻底并易留下污渍的问题。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止血带专用清洗消毒辅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止血带清洗消 毒装置存在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含了快锁接头、支撑杆、挂钩;其特征在于每套辅助装置有8个挂 杆,挂杆两端设计快锁接头,每个挂杆有10个挂钩,所有材料均为不锈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止血带专用清洗消毒辅助装置能使 止血带充分展开,便于消毒时与消毒介质充分接触,清洗效果更好,干净彻底。具有大批量 再处理效率高(每舱可处理止血带800条-1000条)的优点,尤其是较好地解决了止血带 集中再处理中的干燥难题。
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1为快锁接头、2为挂杆、3为挂钩。
3[0011]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不设置清洗消毒机器械清洗架的层架。在清洗架上部左右边 框上,由后向前平行放置自制的8个清洗挂杆2,其长度为60cm,挂杆2之间摆放间距10cm, 挂杆2设置快锁接头1,便于支撑,同时方便拆卸,可还原为层架清洗其他医疗器械;每个挂 杆2有10个固定的挂钩3,挂钩为半径为2cm的圆弧,挂钩3之间间距5cm,能最大程度节 省空间同时方便清洗;挂杆2和挂钩3均采用不锈钢材料,耐水蒸气腐蚀、耐热、机械性能良 好;使用时将止血带垂直悬挂在清洗消毒机内的挂钩3上清洗。使用时将污染止血带(乳胶管规格5X7、长度40cm)每10条一束,在每束距上端 5cm处用耐高温橡胶圈以活结捆扎,松紧适宜。由后向前,将每束止血带的橡胶圈活结扣稳 妥套在挂钩上,使止血带呈垂直式悬挂于清洗挂杆上;检查止血带固定情况;选择清洗消 毒机的器皿或管道程序,开始清洗;通过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全自动一站式完成清洗程 序预洗3min — 45°C酶清洗液主洗8min — 3次漂洗一93°C消毒5-lOmin (AO值彡3000)— 养护润滑一90°C干燥20min ;清洗程序完毕,取出已经清洗、高水平消毒(AO值> 3000)、干 燥的止血带;抖动止血带,检查干燥效果,去除橡胶圈后包装。
权利要求一种止血带专用清洗消毒辅助装置,包含了快锁接头(1)、挂杆(2)、挂钩(3),其特征在于每套辅助装置有8个挂杆,挂杆两端设计快锁接头,每个挂杆有10个挂钩,所有材料均为不锈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带专用清洗消毒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装 置每套8个挂杆,挂杆长度为60cm,于清洗架上部左右边框上由后向前平行放置,挂杆之间 摆放间距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带专用清洗消毒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挂杆两端设计 可随时拆卸,用于支撑的快锁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带专用清洗消毒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挂杆有10 个固定的挂钩,挂钩为半径为Icm的圆弧,挂钩之间间距5cm。
专利摘要一种止血带专用清洗消毒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含了快锁接头、挂杆和挂钩。本实用新型能使止血带充分展开,便于消毒时与消毒介质充分接触,清洗效果更好,干净彻底。具有大批量再处理效率高的优点,尤其是较好地解决了止血带集中再处理中的干燥难题。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每套辅助装置有8个挂杆,挂杆两端设计快锁接头,每个挂杆有10个挂钩,所有材料均为不锈钢。
文档编号A61L2/26GK201734986SQ201020221838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日
发明者吕健, 徐萍, 王晓娅, 邓晓东, 陈秀丽 申请人:王晓娅;吕健;徐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