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状体后囊真空切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77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晶状体后囊真空切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器械,具体是切除晶状体后囊以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手 术器械。
二、背景技术后发性白内障(after cataract)简称后发障(AC,)即晶状体后囊混浊,是白内 障囊外摘除伴或不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使不少的白内障患者在术后5 年内又失去了光明,尤其对儿童患者可高达100%。当今最热门的三种防治方案为药物防 治、激光治疗及手术防治。由于药物对眼内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的不肯定性,目前一直未能 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激光治疗因其存在术中、术后引起的并发症以及费用昂贵,儿童患者不 宜配合,偏远地区的患者无条件接受治疗等缺陷,从而影响了它的临床应用。后囊连续环形 撕囊术(PCCC)虽然减少了激光治疗的术中、术后并发症,但对术者的显微操作技术要求甚 高,也影响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我们设想使用一种手术器械,来替代手工连续环 形撕囊,以降低手术的操作难度。三、实用新型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的手术难度,提供一种手术器 械,来替代手工连续环形撕囊的晶状体后囊真空切除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法实现的。晶状体后囊真空切除器,具 有内刀、外刀的双套筒形结构,其特征在于筒形内刀置于筒形外刀的筒内,内刀的一端为刀 头,另一端穿过设置在外刀筒内壁的密封垫且与内刀柄连接;筒形外刀的一端为刀头,另一 端为外刀柄连接,在外刀的外筒壁上连接一个抽气管,抽气管上连接软管。所述的晶状体后囊真空切除器进一步的结构是内刀与内刀柄之间设置连接两者 的弹簧。所述的晶状体后囊真空切除器,还可以在外刀柄上钻导向孔,固定在内刀柄上的 导向杆穿过导向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处在于降低了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手术的难度,使许多术者易于 掌握,适用于各级医疗单位。该手术器械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安全度高,易于广大患者接 受。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由附图可以看出,晶状体 后囊真空切除器具有具有内刀、外刀的双套筒形结构,筒形内刀7置于筒形外刀6的筒内, 内刀7的一端为刀头,另一端穿过设置在外刀6筒内壁的密封垫9且与内刀柄5连接;筒形外刀6的一端为刀头,另一端为外刀柄8,在外刀6的外筒壁上连接一个抽气管2,抽气管上 连接软管1。使用时,软管1先与一个注射器连接,以抽吸套筒内的空气形成负压环境,增加 晶状体后囊与玻璃体前界膜的Berger间隙,即外刀6用于吸引晶状体后囊,内刀7用于切 割晶状体后囊。晶状体后囊真空切除器进一步的结构是内刀7与内刀柄5之间设置连接两者的弹 簧10。内刀7切割晶状体后囊时伸出的长度仅能稍长于外刀6长度,有了这个弹簧10,就 能控制内刀7伸出的长度,以保证不不损伤玻璃体前界膜。晶状体后囊真空切除器,还可以在外刀柄上8钻导向孔3,固定在内刀柄5上的导 向杆4穿过导向孔3。本实用新型的外刀6的头端成-45度斜面,内刀7的直径为2. 8毫 米,外刀6的直径为3. 6毫米,这样就可以使被切割掉的后囊的直径为3. 92毫米,约为4毫 米。因此必须保持内、外刀进出方向的一致性,有了所述的导向装置,能使其一致性成为可 能。另外,由于内外刀的前端均呈斜面,因此在外刀上应有一指示标志,使内外刀在 进、出前房及进行切割时斜面保持一致。
权利要求1.晶状体后囊真空切除器,具有内刀、外刀的双套筒形结构,其特征在于筒形内刀(7) 置于筒形外刀(6)的筒内,内刀(7)的一端为刀头,另一端穿过设置在外刀(6)筒内壁的密 封垫(9)且与内刀柄(5)连接;筒形外刀(6)的一端为刀头,另一端与外刀柄(8)连接,在 外刀(6)的外筒壁上连接一个抽气管(2),抽气管上连接软管(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状体后囊真空切除器,其特征在于在内刀(7)与内刀柄(5) 之间设置连接两者的弹簧(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晶状体后囊真空切除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刀柄(8)上钻导 向孔(3),固定在内刀柄(5)上的导向杆⑷穿过导向孔(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器械,即晶状体后囊真空切除器,它具有内刀、外刀的双套筒形结构,其特征在于筒形内刀(7)置于筒形外刀(6)的筒内,内刀(7)的一端为刀头,另一端穿过设置在外刀(6)筒内壁的密封垫(9)且与内刀柄(5)连接;筒形外刀(6)的一端为刀头,另一端为外刀柄(8),在外刀(6)的外筒壁上连接一个抽气管(2),抽气管上连接软管(1)。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处在于降低了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手术的难度,使许多术者易于掌握,适用于各级医疗单位。该手术器械制作简单,价格低廉,安全度高,易于广大患者接受。
文档编号A61F9/007GK201888875SQ20102059605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8日
发明者帖红艳, 汪晓凯, 陈彬川 申请人:郑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