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缝合功能的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99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缝合功能的缝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具有縫合功能的縫合装置。特别是,本发明涉及一种使诸如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操作者能够精准地、快速地且轻松地縫合人体组织或其他动物体组织的
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需要对多种组织进行縫合,所述组织例如为浆膜、肌肉、韧带、皮肤、血管或其他人体组织。在缝合过程中主要需要考虑的是缩短縫合所需时间,以便减小医务人员的体力消耗,病人(或进行外科手术的动物)麻醉时间最小化,加快病人伤ロ愈合速度以及使病人失血量最小化。另外,从美容角度讲,最小化手术所造成的疤痕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传统上,縫合主要以医务人员使用縫合针和缝合线通过手工操作缝合作为缝合对象的组织的方式进行。但是,在这种传统的缝合方法中,縫合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医务人员的技术,因此手术时间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而延长。这将会増加医务人员的疲劳,延长病人的麻酔时间以及导致血液管理出现问题等。另外,縫合所造成的疤痕的程度也取决于针脚的一致性和密度,然而,手工操作不能保证针脚的一致性和足够的密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提出ー种新型外科手术缝合装置,该外科手术缝合装置提交了韩国专利申请No. 2009-37128,该申请已经获得授权(其公开的内容在通过參考整体并入本发明)。本发明的申请人提出一种基于上述外科手术缝合装置技术概念的新型縫合装置,该新型縫合装置具有如下更简单的结构。技术方案由此,本发明的ー个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另ー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精准且轻松地进行缝合的縫合装置。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缩短缝合时间的縫合装置。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最小化縫合造成的疤痕的縫合装置。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出一种缝合装置,该缝合装置与诸如具有机械手的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或类似系统的外部设备相连以执行自动缝合。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精准且轻松地执行缝合的縫合装置。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缩短缝合时间的縫合装置。根据本发明,提出ー种能够最小化縫合造成的疤痕的的縫合装置。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与诸如具有机械手的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或类似系统相连接以执行自动缝合的縫合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和特征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縫合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縫合装置的縫合部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縫合装置的縫合线的缝合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縫合装置的缝合过程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ー个实施例的縫合装置的縫合部的结构图;图6是具有旋转单元的缝合部的结构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ー个实施例的縫合装置的结构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另ー个实施例的縫合装置的縫合线的缝合结构图;图9是根据图8中实施例的缝合方案视图;以及图10根据图8中实施例的缝合部的示意图。最佳方式用于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的代表性构造如下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缝合装置,包括支撑件;与支撑件对应设置的手术针;以及针驱动单元,针驱动単元用于容纳和操纵手术针,其中,手术针相对于支撑件运动,由手术针供应的缝合线根据手术针的运动形成多个环,多个环顺序相连。另外,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其他构成也进ー步提出。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结合附图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附图通过图示示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的具体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充分地详细描述以便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尽管彼此不同但也无需互相排斥。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宗g的情况下,与一个实施例相关的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实施。另外,还需要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每ー个实施例中公开的各个元件的位置或布置可以变型。因此,下面的具体描述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在不同的附图中相似的标号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兀件。下文中本发明的多种优选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縫合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具体部件在许多方面会与申请号为2009-37128的韩国专利申请中公开的外科手术缝合装置相似。因此,下面将重点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縫合装置的特定的特征和那些需要重复或附加地描述的特征。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縫合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如图I所示,可以看到缝合装置可以构造为包括联接部10、轴部20、操纵部30和缝合部4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縫合装置连接到诸如具有机械手的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或任何其他外科手术系统的外部设备(图中为示)时,联接部10可以执行从外部设备接收一定的控制信号或控制操作(例如,机械控制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轴部20为连接联接部10和缝合部40的元件。这里,ー个或多个轴可以设有诸如操纵部30的关节元件,以使缝合装置能够进行关节运动。在轴的内部可以包含用于控制縫合部40的金属丝或其他控制附件(下文将具体描述)。另外,轴部20可以用于物理支撑缝合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操纵部30可以设在轴部20的一个或多个轴的一端或ー个或多个轴的端部之间,以便执行允许缝合装置进行关节运动的功能和响应于来自外部设备的控制信号或外部控制操作来确定缝合部40的位置和方向。操纵部30可以使操纵缝合部40和/或轴部20的轴根据需要在上下摇动(pitch)方向和/或左右摆动(yaw)方向上运行。为了构造操纵部30,可以采用各种已知的外科手术器具的关节元件。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的縫合部40。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縫合部(40)的视图。如图2所示,作为用于縫合组织的元件的縫合部40包括支撑件(或下支撑件)42、手术针44和用于容纳手术针44且在大体垂直于支撑件42方向上操纵手术针44的针驱动单元46。同时,在上面或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根据本发明的縫合部40的支撑件42示出为主要为下支撑件42,但是应当理解的是面对手术针44的支撑件42可以设置在手术针44上方或手术针44的任ー侧。另外,在上面或下面的详细描述中,示出了和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手术针44在与支撑件42大体垂直的方向上被操作,但是需要了解的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对手术针相对于支撑件42的夹角限制,只要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概念的縫合能够执行。图3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縫合装置的縫合线的缝合结构图,且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縫合装置的缝合过程视图。如图2-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縫合装置的结构特点在于它基本不需要由支撑件42提供縫合线。即,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縫合部40中,在手术针44根据针驱动单元46的驱动在上下方向上运行时,卡在手术针44内的缝合线自己缠绕上,由此能够执行缝合。更具体地,手术针44进行一段时间的垂直操作(运动)后,手术针44刺穿待縫合的组织以在组织的另ー侧形成缝合线s的环rl、r2和r3,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环r2和r3分别插入到首先形成的环rl和r2中,因此环rl、r2和r3顺序相连。这将參考图3和图4进ー步描述,手术针44在进行第一垂直运动①时刺透组织以形成第一环rl。之后,针驱动单元46在进行缝合的方向(如图4中水平箭头所示的方向)上将手术针44移动预定距离。接下来,手术针44在进行第二垂直运动②时形成第二环r2并同时将环r2插入到第一环rl中。之后,针驱动単元46再次在进行缝合的方向上将手术针44移动预定距离。接着,手术针44在进行第三垂直运动③时形成第三环r3且将第三环r3插入到第二环r2中。以这种方式,缝合线s连续形成环rl、r2和r3,并且rl、r2和r3顺序相连,因此完成縫合。同时,在这种情况下,锁定部g形成在支撑件42上且当缝合线s随着手术针44接近支撑件42时缝合线s被锁定部锁扣住。当手术针44接近支撑件42后再向远离支撑件42移动时,锁定部g锁扣且固定缝合线s的一部分,由此允许根据手术针44的操作而形成环rl、r2和r3。同吋,多个锁定部g可以根据需要形成在支撑件42上,并且锁扣件g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定。另外,锁定部g在支撑件42上可以在进行縫合的方向(如图4中水平箭头所示的方向)上随支撑件42平移,以便流畅地形成环rl、r2和r3。通过重复上述过程,可以仅靠从手术针44提供的缝合线s进行缝合,而无需从支撑件42提供縫合线。基本上,根据缝合的縫合状态可以通过缝合线s和组织之间的摩擦力来維持,但是也可以附加地使用打结方法,以允许最終形成的环能够作为所谓的结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于无需用于从支撑件42处供应縫合线的构造,简化了缝合装置的整体构造,因此,縫合装置能够更容易地制造且降低了制造成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缝合部40中,针驱动单元46可以由来自外部设备或控制 操作的控制信号操作。例如,当医务人员操作外部设备时,容纳在针驱动単元46内的手术针44沿大体垂直于支撑件42的方向运行。另外,例如当医务人员操作外部设备时,驱动针驱动单元46和/或支撑件42可以被沿着缝合进行的方向被驱动(如果必要,就此而言,可以构造为当轴部20的长度伸展或收缩时,针驱动单元46和/或支撑件42相应地操作)。同时,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縫合装置,应该理解的是,其中縫合的进展模式为自动模式或半自动模式的构造,其中针脚的间距和/或縫合速率为确定的或设定的构造,其中缝合装置的整体结构和尺寸如果必要可以变化以适应微创手术的构造等可以被采用,參考申请号为No. 2009-37128的韩国专利申请的描述。如图2所示,同时,根据本发明的另ー个实施例的縫合装置包括联接部10、轴部20和操纵部30,这里,根据本发明的另ー个实施例的縫合装置可以构造为包括稍微变型的缝合部40。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缝合部40的视图。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缝合部40包括面对的上支撑件41和下支撑件42,手术针44和容纳手术针44且用于在大体沿垂直于下支撑件42的方向上驱动手术针44的针驱动単元46。另外,针驱动単元46设在上支撑件41上且构造为沿着设在上支撑件41上的轨道47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图6是采用旋转单元50的缝合部40的视图。如图6所示,缝合部40可以与一定的旋转单元50相连。參考图6,旋转单元50能够使缝合部40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ー个实施例的縫合装置的构造的视图。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本实施例的縫合装置可以具有所谓的分离式构造。即,縫合装置可以构造为包括第一联接部10a、第二联接部10b、第一轴部20a、第二轴部20b、第一操纵部30a、第二操纵部30b、下支撑件42和用于容纳手术针44的针驱动単元46。根据本实施例,如图7所示,包括手术针44和针驱动单元46的缝合部40的上部可以与第一联接部10a、第一轴部20a和第一操纵部30a—起形成縫合装置的单个分离的模 块,与縫合部40的下部对应的下支撑件42与第二联接部10b、第二轴部20b和第二操纵部30b—起形成缝合装置的另ー个分离的模块。在此,第一联接部10a、第一轴部20a和第一操纵部30a与第二联接部10b、第二轴部20b和第二操纵部30b彼此分离。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分离式构造的缝合装置中,各个模块可在不同的方向上接近待縫合的组织。另外,各个模块可进行自由的关节运动,由不同外部设备控制,并且有利地用于对管状内脏器官进行缝合或通过使用手术端ロ进行缝合。关于參考图5-7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縫合装置的变型的构造,可以进ー步參考在申请号为No. 2009-37128的韩国专利申请。同吋,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縫合装置的縫合线的缝合结构的视图,图9是根据图8中的实施例的縫合的方案视图。如图8和图9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缝合装置具有与图2所示的缝合装置大体相似的构造。根据本实施例的縫合装置同样具有不需要从支撑件(图中未示)供给缝合线以及卡在手术针(图中未示)内(优选地,卡在手术针的尖端)的縫合线通过自身缠绕由此进行缝合的结构特性。这种情况下,手术针具有与用于传统手工操作的手术针相似的弯曲形状。另外,支撑件也可以具有用于允许手术针穿透组织两次的弯曲形状或其他相似形状, 如下文所解释的(就此而言,图10会进ー步涉及)。首先,在穿透待缝合组织两次的过程中,即向下然后向上,手术针(或者手术针的尖部)通过卡在手术针内的縫合线可以形成缝合线段pi (即图9中标记为①的部分),缝合线段Pl区别于组织上表面的缝合线段Si (在图8和图9中,以实线表示的缝合线段属于组织上表面,而以虚线表示的缝合线段则属于组织下表面)。接下来,在缝合线段Pl形成后(这里,如下文中所解释的,因为手术针退回,缝合线段Pl最終可以包括两条线),一定锁扣件(locker)(图中未示)拉动由手术针保持在组织上的缝合线的小环,以形成由缝合线段s2和s3组成的环rll (即图9中标记为②的部分)。在这之后,手术针向下且然后向上退出组织(在此过程中,图9中标记为③的部分形成)以在组织的上表面上形成缝合线段s4(即图9中标记为④的部分)。在形成缝合线段s4的过程中,针驱动単元(图中未示)沿着缝合进行方向(即图8中从右向左)将手术针移动一定距离。这种情况下,在组织的透视图中,缝合针段s4形成在比环rll的一部分高的上部位置。接下来,根据手术针和针驱动单元以与上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运行,可以形成组织的下表面上的缝合线段p2(即图9中标记为⑤的部分),可以形成由缝合线段s5和s6组成的环r22 (即图9中标记为⑥的部分),接着,形成缝合线段s7 (即图9中标记为⑧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在组织的透视图中,缝合针段s7形成在比环rll或环r22的一部分高的上部位置,以间接连接环rll和r22。由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顺序连接来自于手术针的縫合线的环也能够进行縫合。这种缝合特别适合于缝合多层组织。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g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件; 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设置的手术针;以及 针驱动単元,所述针驱动单元用于容纳和操纵所述手术针, 其中,所述手术针相对于所述支撑件运行, 来自于所述手术针的縫合线根据所述手术针的运行形成多个环,且 所述多个环顺序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至少ー个锁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针在大体垂直于所述支撑件的方向上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环相连以便ー个环插入到与该ー个环相邻的环中。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驱动单元或所述支撑件在与待缝合的组织平行的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手术针具有弯曲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ー个锁扣件。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环相连以便ー个环和与该ー个环相邻的环间接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缝合功能的缝合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使例如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操作者能够精准地、快速地且轻松地进行对人体组织或其他动物体组织缝合的缝合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缝合装置包括支撑件;相对于支撑件设置的手术针;以及针驱动单元,针驱动单元用于容纳和操纵手术针,其中,手术针相对于支撑件运行,来自于手术针的缝合线根据手术针的运行形成多个环,多个环顺序相连。
文档编号A61B17/068GK102686166SQ201080052240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2日
发明者尹祥真 申请人:瑞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