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及其加工成药剂的方法

文档序号:1009829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及其加工成药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及其加工成药剂的方法,具体涉及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口腔病症,牙齿痛除龋齿可手术治疗修补外,牙齿过敏症、慢性牙周炎,牙龈炎伴出血,尚无特效治疗药,还有口疮溃疡伴糜烂,具有复发性特征,病程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正常饮食。由于口腔牙周组织和粘膜组织病灶,常见继发口臭症,在现代人们交往频密的过程中,口气秽浊刺鼻困扰着口腔不洁者的自信和自尊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丁香3 9份,白芷5 10份,石膏15 30份,生地黄10 30份,黄连2 6 份,山豆根3 6份,车前草6 10份,生甘草6 10份。按照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方丁香温中配黄连苦寒泻火清热为君;辅以山豆根解毒,白芷散风热火郁止痛为臣;生地黄配车前草、石膏,凉血止血,利湿消肿生肌为佐;甘草甘平调和诸药为引经之使。该方清热解毒止痛,凉血消肿生肌,主治于上焦风热, 湿火郁结之症,如牙痛、牙齿过敏症、齿龈衄血、慢性牙周炎、口舌疮肿糜烂、口臭症。本药物是依据传统中医理论,运用中药性味归经理论调整脏腑失调的方法,其组方合理。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加工成药剂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加工成药剂的方法,包括以下工序①取生地黄10 30份、石膏15 30份、山豆根3 6份、车前草6 10份、生甘草6 10份加水浸泡后煮沸煎取,得到药渣和药汁;②取丁香3 9份、白芷5 10份加水浸泡后,与工序①中所述的药渣混合加水煮沸煎取,得到药渣和药汁;③接着将工序①中所述的药汁和工序②中所述的药汁混合,加入黄连2 6份混合得到所需药剂,所述黄连为黄连粉。按照本发明的处理方法,药物中有效成分得到充分溶出,最后得到药汁与黄连的混合药剂,便于临床药用。患者通过口含漱使药物直达患处,可迅速止痛、止血、消肿,余药汁下咽入胃腑,再次由内吸收,循经络内调,进一步提高疗效,可标本兼顾,达到防治结合的保健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丁香3 9份,白芷5 10份,石膏15 30份,生地黄10 30份,黄连2 6 份,山豆根3 6份,车前草6 10份,生甘草6 10份。其中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主产四川、浙江、河南、河北、安徽等地。性味辛、温。归经肺、胃经。功能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古今应用散风止痛,用于风热、火郁阳明头痛,牙痛白芷最为要药。也用于疮疡肿毒病症。石膏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簇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分布极广,主产湖北、甘肃及四川,以湖北产者最佳。性味辛、甘、大寒。归经肺、胃经。功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收敛生肌。古今应用清热泻火治胃火牙痛常与升麻、黄连等合用;收敛生肌用于疮疡久溃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常于黄连,青黛等研粉外用。生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怀庆地黄的根,主产河南、河北、东北及内蒙古, 尤以河南产怀地黄为地道药材。性味甘、苦、寒。归经心、肝、肾经。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沣。本品苦寒入心肝血分,能清热凉血而泻火,甘寒质润入肾经,能滋阴养血而润燥,用于热入营血,口干舌绛,斑疹吐衄。黄连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的根茎,主产四川,云南量较大。 性味苦、寒。归经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尤长于泻心火,清肠胃湿热主药。山豆根为豆科蔓生性矮小灌木植物越南槐(广豆根)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广西、广东、江西、贵州等省。性味苦、寒。归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古今应用清热解毒, 治胃火上炎,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可与石膏、黄连、升麻、丹皮同用。车前草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草全株,主产江西,河南。亦分布全国各地。 性味甘、寒。归经肾、肝、肺经。功能利尿通淋,本品甘寒滑利,利湿清热,尤以湿热蕴结下焦所致热淋,且能清热解毒,治热毒痛肿。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主产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我国海南省也有栽培。性味辛、温。归经脾、胃、肾经。功能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本品辛散温通,入脾胃,温中焦降胃气,寒凝散而痛疼止;入肾经,温下焦而助肾阳。古今应用 治口腔溃疡,现代研究证实丁香油酚有局部麻醉止痛作用。生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茎,主产内蒙古、山西、甘肃、新疆等地。性味甘、平。归经心、肺、脾、胃经。功能补脾益气,祛瘀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古今应用清热解毒,用于热毒症红肿化脓配伍桔梗、玄参、牛蒡子、山豆根。缓和药性与石膏、知母同用缓二药之寒性,以防伤胃;与半夏、干姜、黄连、黄芩等寒热药并用, 又能起到协调药性作用。本方丁香温中配黄连苦寒泻火清热为君;辅以山豆根解毒,白芷散风热火郁止痛为臣;生地黄配车前草、石膏,凉血止血,利湿消肿生肌为佐;甘草甘平调和诸药为引经之使。该方清热解毒止痛,凉血消肿生肌,主治于上焦风热,湿火郁结之症,如牙痛、牙齿过敏症、齿龈衄血、慢性牙周炎、口舌疮肿糜烂、口臭症。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加工成药剂的方法,包括以下工序①取生地黄10 30份、石膏15 30份、山豆根3 6份、车前草6 10份、生甘草6 10份加水浸泡后煮沸煎取,得到药渣和药汁;②取丁香3 9份、白芷5 10份加水浸泡后,与工序①中所述的药渣混合加水煮沸煎取,得到药渣和药汁;③接着将工序①中所述的药汁和工序②中所述的药汁混合,加入黄连2 6份混合得到所需药剂,所述黄连为黄连粉。通过以上处理,药物中有效成分得到充分溶出,最后得到药汁与黄连的混合药剂, 便于临床药用。患者通过口含漱使药物直达患处,可迅速止痛、止血、消肿,余药汁下咽入胃腑,再次由内吸收,循经络内调,进一步提高疗效,可标本兼顾,达到防治结合的保健功效。所述的工序①中加水浸泡3小时,加水量为工序①中所述药物总质量的3倍;所述工序①中煎取时采用文火,煎取时间1小时。将水浸泡药材,水可被充分吸收入药材内,这样第一可以缩短煎药时间,第二药材内水溶性成份在煎煮时,能充分溶出,第三节省药材, 提高疗效。文火煎取的目的第一防止中药材因药物与水质量比在高温下,水蒸发量大造成溶液量减少,药物中(溶质)有效成份溶出率下降;第二药物中挥发性成份,在文火煎煮时的丢失量较高温时丢失的少。将所述的工序①中的药物煎取2次。这样可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同时根茎类中药材有效成份也已达充分溶出,药物有效活性成份得到最大保护,提高药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所述的工序②中丁香、白芷加水浸泡前做打碎处理,所述工序②中加水浸泡时间3 小时;所述工序②中煎取时采用文火,煎取时间35分钟,煎取水量为丁香、白芷、工序①中药渣总质量的3倍。丁香、白芷做打碎处理后,其药物内有效成分会更容易溶出。药材被浸泡后,水可被充分吸收入药材内,这样第一可以缩短煎药时间,第二药材内水溶性成份在煎煮时,能充分溶出,第三节省药材,提高疗效。文火煎取的目的第一防止中药材因药物与水质量比在高温下,水蒸发量大造成溶液量减少,药物中(溶质)有效成份溶出率下降;第二药物中挥发性成份,在文火煎煮时的丢失量较高温时丢失的少。所述的工序③中黄连为生黄连和酒黄连,其中生黄连和酒黄连质量比为1 1。其中酒黄连是将生黄连片用黄酒拌勻后再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后摊凉,粉碎而得到的,经过酒处理的部分生黄连其药物活性成分更易于被溶出,同时黄酒辛苦温调和黄连苦寒之药性, 增强药物局部解毒消肿功效,这样处理确保了整个药剂的疗效。将所述的工序③中经混合的药汁蒸发浓缩至稠膏状再加入所述黄连粉混合得到固剂。为了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生活,将所述药汁浓缩处理得到固剂易于长期保质储存以及携带,也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赋形剂制成各种剂型,如含片、咀嚼片、含漱液等。所述生黄连是过药典9#筛得到;所述酒黄连是将生黄连用黄酒文火炒至深黄色过药典9#筛得到,所述生黄连与黄酒的质量比为8 1。粉碎过筛可保证药物的粒径,这样药物在与水浸泡或是煎取过程中,其内部的药物活性成分可得到最大程度的溶出。该药物的临床治疗数据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丁香3 9份,白芷5 10份,石膏15 30份,生地黄10 30份,黄连2 6份,山豆根3 6份,车前草6 10份,生甘草6 10份。
2.—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加工成药剂的方法,包括以下工序①取生地黄10 30份、石膏15 30份、山豆根3 6份、车前草6 10份、生甘草 6 10份加水浸泡后煮沸煎取,得到药渣和药汁;②取丁香3 9份、白芷5 10份加水浸泡后,与工序①中所述的药渣混合加水煮沸煎取,得到药渣和药汁;③接着将工序①中所述的药汁和工序②中所述的药汁混合,加入黄连2 6份混合得到所需药剂,所述黄连为黄连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加工成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序①中加水浸泡3小时,加水量为工序①中所述药物总质量的3倍;所述工序 ①中煎取时采用文火,煎取时间1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加工成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工序①中的药物煎取2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加工成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序②中丁香、白芷加水浸泡前做打碎处理,所述工序②中加水浸泡时间3小时;所述工序②中煎取时采用文火,煎取时间35分钟,煎取水量为丁香、白芷、工序①中药渣总质量的3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加工成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序③中黄连为生黄连和酒黄连,其中生黄连和酒黄连质量比为1 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加工成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的工序③中经混合的药汁蒸发浓缩至稠膏状再加入所述黄连粉混合得到固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加工成药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黄连是过药典9#筛得到;所述酒黄连是将生黄连用黄酒文火炒至深黄色过药典 9#筛得到,所述生黄连与黄酒的质量比为8 1。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及其加工成药剂的方法。该药物原料组成为丁香3~9份,白芷5~10份,石膏15~30份,生地黄10~30份,黄连2~6份,山豆根3~6份,车前草6~10份,生甘草6~10份。上述药物加工成药剂的方法,包括工序①取生地黄、石膏、山豆根、车前草、生甘草加水浸泡后煮沸煎取,得到药渣和药汁;②取丁香、白芷加水浸泡后,与工序①中药渣混合加水煮沸煎取,得到药渣和药汁;③接着将工序①中的药汁和工序②中的药汁混合,加入黄连混合得到所需药剂,所述黄连为黄连粉。按照本发明的处理方法,药物中有效成分得到充分溶出,最后得到药汁与黄连的混合药剂,其对各种口腔疾病疗效显著。
文档编号A61P1/02GK102178780SQ20111010465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王祥国 申请人:王祥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