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儿清肺化痰制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992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小儿清肺化痰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配制品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清肺化痰制剂是在我国中医名典《伤寒论》的麻杏石甘汤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由麻黄、石膏、苦杏仁、前胡、黄芩、紫苏子(炒)、葶苈子、竹茹共八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对于小儿肺热感冒引起的呼吸气促,咳嗽痰喘,喉中作响有非常好的疗效,是治疗和预防甲型流感病毒的有效方剂之一。目前在制备该制剂时,通常是将以上八味中的石膏加水煎煮1小时后,加入麻黄等七味(葶苈子包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1. 22 (50°C)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 70 %,搅勻,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然后加单糖浆、蜂蜜、山梨酸,配制成口服液;或加入适宜的赋形剂、辅料配制成相应的膏剂、颗粒剂及其它药学上所接受的剂型(参见WS3-B-1885-95药品质量标准)。上述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有些工艺设计存在不科学之处。如药物配方中的麻黄碱具有挥发性,在高温提取及浓缩时,损失较多;苦杏仁苷化学性质不稳定,易被酸碱破坏,更易被苦杏仁酶分解;因此该方法不利于组方中各组分的有效成份富集,产品稳定性差,药物疗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制备小儿清肺化痰制剂的新方法,以提高药物组分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药品质量。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小儿清肺化痰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以下重量份比称取各组分麻黄10 40份、石膏20 300份、苦杏仁20 90份、前胡20 90份、黄芩20 90份、紫苏子20 90份、葶苈子30 120份、竹茹20 90份;b、将麻黄粗粉加1-3倍pH值2 4的酸性水溶液浸泡1 3天,渗漉提取,收集 3 20倍渗漉液,调pH5 7,过滤浓缩后备用;C、将苦杏仁破碎灭酶,用低度醇溶液提取、浓缩后备用;d、石膏先煎后加入经b、c工序处理后的麻黄、苦杏仁药渣以及a工序中的其它组分,再加水煎煮0. 5 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后与b、c工序中的麻黄浓缩液、苦杏仁浓缩液合并浓缩成浸膏;e、添加赋形剂及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备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本发明方法中所述的赋形剂及辅料为药学制剂中常规的赋形剂及辅料。如所制备的浸膏按照常规技术加入水、蔗糖、山梨醇糖、果糖等可制备成口服液体制剂;以乳糖、葡萄糖、蔗糖、甘露醇糖等为赋形剂、以淀粉等为崩解剂、以硬脂酸、滑石粉等为润滑剂、明胶、聚乙烯醇为结合剂可制备成片剂、胶囊剂;添加适量的糊精、蔗糖可制备成颗粒剂。本发明方法的重要创新点在于通过对麻黄以及苦杏仁的特别处理,提高了药物制剂中麻黄碱及杏仁苷的提取率,从而不仅提高了所制药物的疗效,同时也防止了有效成分水解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本发明所提供的更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药物组分优选(重量份比计)麻黄30份、石膏225份、苦杏仁75份、前胡 75份、黄芩75份、紫苏子75份、葶苈子93份、竹茹75份。所述的苦杏仁的除酶方法优选苦杏仁破碎后迅速以流通蒸气除酶20 300分钟,取灭酶后的苦杏仁,加入1 3倍的体积比浓度为5% 50%的乙醇,浸泡1 3天后进行渗漉,收集3 20倍渗漉液,浓缩后备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的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一、制剂实施例实施例1处方麻黄30g、石膏225g、苦杏仁75g、前胡75g、黄芩75g、紫苏子(炒)75g、葶苈子93g、竹茹75g。制法以上八味,取麻黄粉碎成粗粉;取2倍量的水,调成pH值为3的酸性水溶液, 浸泡麻黄粗粉,浸泡2天后进行渗漉提取,收集8倍渗漉液,调pH6,过滤浓缩后备用;苦杏仁破碎后迅速以流通蒸气灭酶40分钟,取灭酶后的苦杏仁加入1倍量的30%乙醇浸泡2天后进行渗漉,收集6倍渗漉液,过滤浓缩,备用。石膏加水煎煮1小时后加入前胡、黄芩、紫苏子(炒)、竹茹,将葶苈子放入纱包亦放入,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水3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合并麻黄浓缩液、苦杏仁浓缩液,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5 1. 30 (500C ) 的稠膏,取稠膏1份、蔗糖粉3. 5份、糊精0. 5份制成颗粒,干燥,即得小儿清肺化痰颗粒。实施例2处方麻黄40g、石膏60g、苦杏仁90g、前胡90g、黄芩90g、紫苏子(炒)90g、葶苈子120g、竹茹90g。制法以上八味,取麻黄粉碎成粗粉,加1倍量pH值为4的酸性水溶液浸泡1天后进行渗漉提取,收集16倍渗漉液,调pH6,过滤浓缩后备用;苦杏仁破碎后迅速以流通蒸气灭酶30分钟,取灭酶后的苦杏仁,加入1倍量的50%乙醇浸泡2天后进行渗漉,收集7倍渗漉液,过滤浓缩,备用。石膏加水煎煮1小时后与其余前胡等四味合并(葶苈子包煎),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合并麻黄浓缩液、苦杏仁浓缩液, 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8-1.22(50°C )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勻,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蔗糖100g,蜂蜜200g,山梨酸2g,加水至IOOOml,搅勻,滤过,灌封,灭菌,即得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实施例3处方麻黄20g、石膏150g、苦杏仁50g、前胡20g、黄芩60g、紫苏子(炒)90g、葶苈子60g、竹茹90g。制法以上八味,取麻黄粉碎成粗粉,加3倍量pH值3. 5的酸性水溶液浸泡2天后进行渗漉提取,收集20倍渗漉液,调pH6,过滤浓缩后备用;苦杏仁破碎后迅速以流通蒸气灭酶60分钟,取灭酶后的苦杏仁,加入1倍量的10%乙醇浸泡2天后进行渗漉,收集3倍渗漉液,过滤浓缩,备用。石膏加水煎煮1小时后与其余前胡等四味合并(葶苈子包煎),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合并麻黄浓缩液、苦杏仁浓缩液, 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8 1. 22 (500C )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勻,静置, 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蔗糖、混合均勻, 制粒,加入适量薄荷脑,混勻压片,即得小儿清肺化痰片。对比实例1 按照上述实施例1所述处方称取各药物组分。制法将以上八味中的石膏加水煎煮1小时后,加入麻黄等七味(葶苈子包煎), 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25 1. 30 (500C )的稠膏,取稠膏1份、蔗糖粉3. 5份、糊精0. 5份制成颗粒,干燥,即得小儿清肺化痰颗粒。对比实例2:按照上述实施例2所述处方称取各药物组分。制法将以上八味中的石膏加水煎煮1小时后,加入麻黄等七味(葶苈子包煎), 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8-1. 22(50°C )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 %,搅勻,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蔗糖100g,蜂蜜200g,山梨酸2g,加水至1000ml,搅勻,滤过,灌封,灭菌,即得小儿清肺化痰口服液。对比实例3:按照上述实施例3所述处方称取各药物组分。制法将以上八味中的石膏加水煎煮1小时后,加入麻黄等七味(葶苈子包煎), 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8 1. 22(50°C )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勻,静置,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浸膏,与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蔗糖、混合均勻,制粒,加入适量薄荷脑,混勻压片,即得小儿清肺化痰片。注上述对比实例1-3所采用的方法均参照WS3-B-1885-95药品质量标准所述制法进行。二、不同方法所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以及药物制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比较(一 )对制备小儿清肺化痰颗粒过程中的有效成分提取液以及浓缩后的浸膏中的有效成分按照药品质量标准所述方法进行检测,其结果详见表1.。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儿清肺化痰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以下重量份比称取各组分麻黄10 40份、石膏20 300份、苦杏仁20 90 份、前胡20 90份、黄芩20 90份、紫苏子20 90份、葶苈子30 120份、竹茹20 90份;b、将麻黄粗粉加1-3倍pH值2 4的酸性水溶液浸泡1 3天,渗漉提取,收集3 20倍渗漉液,调pH5 7,过滤浓缩后备用;C、将苦杏仁破碎灭酶,用低度醇溶液提取、浓缩后备用;d、石膏先煎后加入经b、c工序处理后的麻黄、苦杏仁药渣以及a工序中的其它组分,再加水煎煮0. 5 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后与b、c工序中的麻黄浓缩液、苦杏仁浓缩液合并浓缩成浸膏;e、添加赋形剂及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备成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小儿清肺化痰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分为麻黄30份、石膏225份、苦杏仁75份、前胡75份、黄芩75份、紫苏子75份、葶苈子93 份、竹茹7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儿清肺化痰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苦杏仁破碎后迅速以流通蒸气灭酶20 300分钟,取灭酶后的苦杏仁,加入1 3倍的体积比浓度为5% 50%的乙醇,浸泡1 3天后进行渗漉,收集3 20倍渗漉液,浓缩后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儿清肺化痰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称取麻黄、石膏、苦杏仁、前胡、黄芩、紫苏子份、葶苈子、竹茹;b、将麻黄粗粉加酸性水溶液浸泡,渗漉提取;c、苦杏仁破碎灭酶,低度醇溶液提取;d、石膏先煎后加入其它组分加水提取,与b、c工序中的麻黄浓缩液、苦杏仁浓缩液合并浓缩成浸膏;e、添加赋形剂及辅料,用常规制剂方法制备成药学上所接受的制剂。本发明方法可提高麻黄碱及杏仁苷的提取率,提高药物疗效,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2188635SQ201110108139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卢树杰, 陈浩达, 陈钟 申请人:神威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