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金耳果酒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1305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银杏金耳果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和食品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金耳果酒的制备方法,是通过金耳酵母状孢子与寄主菌毛韧革菌共同发酵白果,利用真菌强大的物质分解能力,去除白果毒性成分白果酸和酚类物质。由该方法获得的银杏金耳果酒具有抗辐射保健功能。
背景技术
金耳别名金木耳、黄金银耳、黄木耳、金黄银耳、金银耳等。学名Tremella aarmiidh,金耳的药用最早记载在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明代《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八卷对其形态、药用部位及性味功能有描述。金耳性味甘平,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生津。金耳寄生在毛脉高山栎或光叶高山栎树干上,与毛韧革菌(份评洲 Air仰to )伴生生活,野生分布稀有,为中国特有种。完整的金耳担子果脑状,剖面外层为橙黄色胶质,裂片中间为白色的肉质区,有的不充实,呈中空的网状,内部白色肉质为寄主毛韧革菌丝区。金耳这一珍贵中国特色药用真菌资源由于生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与寄主毛韧革菌相伴存在,共同形成异质复合体,因此少量寄主毛韧革菌的存在是金耳赖以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由于毛韧革菌强大的分解和利用木质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的能力,在金耳的生长发育史中极易处于生长优势,采用传统的营养体繁殖手段得到的往往是毛韧革菌丝培养物,但可能被误认为是金耳菌丝,采用这种毛韧革菌培养物进行深层发酵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金耳产物。针对金耳生活史的特殊性,中国专利CN101225361 B、CN101831369 A、CN101822373 A和CN101182562 A均未对使用的金耳菌种进行鉴定,难以保证专利实施后的效果。中国专利89100117. 4报道了金耳代料栽培方法,该专利为了保证能够获得金耳的有效菌种,采用直接将金耳的组织块作种子进行接种培养,但金耳资源极其珍贵难获得, 限制了专利的实施。中国专利200410022377. 3报道了金耳酵母状孢子发酵生产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方法,该专利单纯使用金耳的酵母状孢子作菌种,去掉了寄主毛韧革菌菌体,不能代表完整的金耳药用品种。金耳的酵母状孢子的真菌深层培养液中含有丰富的具有提高免疫力、降血糖和延缓衰老,以及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的胞外多糖。金耳寄主菌毛韧革菌液体发酵培养的橙黄色菌液中含有一系列具有广谱抗病原菌和体外抗肿瘤活性的乙炔基芳香族化合物和三环倍半萜烯类,这些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银杏俗称白果,为传统中药,也是滋补佳品,异名灵眼、佛指甲、大佛指、佛指柑。 《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录药用白果仁和炒白果仁,用时捣碎,敛肺气,定咳喘,止带浊。 《本草再新》记载白果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止咳除烦,生肌长肉,排脓拔毒,消疮疥疽瘤。白果仁每100克含蛋白质6. 4克,脂肪2. 4克,碳水化合物36克,钙10毫克,铁1毫克,磷218 毫克,核黄素50微克,胡萝卜素3. 2微克。利用金耳与毛韧革菌共同深层发酵白果制成的银杏金耳保健果酒,在现有技术中尚未见相同或相似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白果为基质进行金耳的酵母状孢子和寄主毛韧革菌混合深层发酵制备银杏金耳果酒的方法,所制得的银杏金耳果酒外观晶莹剔透,酒香清雅, 酒体纯净,圆润爽口,余味悠长,具有抗辐射保健作用。本发明的一种银杏金耳果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耳酵母状孢子的斜面菌种接入PDA培养基中,培养温度1818°C,培养时间 48-120 小时;
(2)将寄主菌毛韧革菌的斜面菌种接入PDA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318°C,培养时间 120-148 小时;
(3)将步骤(1)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的斜面菌种转入装有摇瓶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23-28°C进行培养,转速50-250转/分钟,培养时间36-75小时;
(4)将步骤( 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的斜面菌种转入装有摇瓶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23-28°C进行培养,转速50-250转/分钟,培养时间40-120小时;
(5)将步骤C3)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摇瓶种子按5-10%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种子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进行种子培养,培养温度23-28°C,种子罐压力0. 05Mpa,搅拌速率 50-250转/分钟,通风量1 (0. 3-1. 0) v/v/m,培养时间36-60小时;
(6)将步骤(4)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种子按5-10%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摇瓶扩大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扩大培养,培养温度23-28°C,转速50-250转/分钟,培养时间 60-80小时;
(7)将步骤(6)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扩大种子按5-10%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种子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进行种子培养,培养温度2348°C,种子罐压力0.05Mpa,搅拌速率 50-250转/分钟,接种量按体积百分比5-10%,通风量1 (0. 3-1. 0) v/v/m,培养时间48-120 小时;
(8)将步骤( 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种子罐种子和步骤(7)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种子罐种子按接种量两种菌按体积百分比各5-10%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进行混合培养,培养温度23-28°C,发酵罐压力0. 05Mpa,搅拌转速50-250转/分钟, 通风量 1 (0. 3-1. 0) v/v/m, 72-180 小时;
(9)将白果淀粉用矿泉水浸透,蒸煮25-40分钟,冷却至50-65°C,按质量百分比 0. 5%-1. 0%加入米曲进行保温糖化1-2小时,升温杀菌灭酶,糖化后,冷却至15-18°C,按照糖化料总重量的2-3倍加入步骤(8)获得的金耳酵母状孢子和寄主菌毛韧革菌经发酵培养基混合发酵后的发酵液,混勻,加入酿酒酵母进行后发酵,后发酵温度控制在15-18°C,后发酵时间为7-30天;
(10)将步骤(9)获得的发酵后醪液进行压榨过滤,然后在65°C-80°C进行杀菌处理15 秒-15分钟,再进行贮存,贮存期为20-100天,将贮存后熟的酒进行勾调,再进行杀菌、过滤、包装即得银杏金耳果酒。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20-50、麸皮50-100、磷酸二氢钾0. 2-2、硫酸镁0. 1_2,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 8-7. 0 ;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 20-50、麸皮10-50、黄豆10-80、磷酸二氢钾0. 2_2、硫酸镁0. 1_2,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 5. 8-7. 0。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的种子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20-50、黄豆30-60、磷酸二氢钾1-2、硫酸镁0. 1-0. 5、豆油0. 2-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 8-7. 0 ;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种子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 20-50、黄豆30-60、玉米粉10-50、磷酸二氢钾1-2、硫酸镁0. 1-0. 5、豆油0. 2-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 8-7.0。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扩大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20-50、黄豆10-80、玉米粉10-50、磷酸二氢钾1_2、硫酸镁0. 1-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 8-7. 0。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白果100-200、 豆油0. 2-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 8-7. 0。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金耳酵母状孢子和毛韧革菌是由发明人筛选得到的金耳BlOl菌株和毛韧革菌S102菌株,金耳BlOl菌株和毛韧革菌S102于2011年4月21 日提交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金耳BlOl的分类命名为龟耳(JremeIla atfra/ iia^a),保藏号为CGMCC No. 4785 ;毛韧革菌S102的分类命名为 (Stereum Air1^/to ),保藏号为CGMCC No. 4786。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 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斜面培养基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培养基,优选 PDA培养基,此类培养基的组成和所用参见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中国农业菌种目录,1991版93页。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和/或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培养基与三角瓶的容量之比可以是3:20至5:20 ;所述寄主菌毛韧革菌扩大培养基与三角瓶容积之比可以是3:20至5:20 ;所述金耳酵母状孢子和/或寄主菌毛韧革菌种子培养基的使用比为当本发明上述的种子罐的容积为100L时,其中装有的种子培养基的量为50-70L ; 所述金耳酵母状孢子和寄主菌毛韧革菌混合发酵培养基的使用比为当本发明上述发酵罐的容积为1000-5000L时,其中装有的发酵培养基的量相应为500-3500L。本发明与已有的公开文献比较具有以下创造性和先进性
1)发酵工艺采用金耳的酵母状孢子和寄主菌毛韧革菌两种菌共同发酵白果,既保留了完整野生金耳的代谢产物优势,克服了以往技术由于只用革菌的菌丝发酵,而忽略了金耳特殊的生活特性,不能兼顾金耳多糖和毛韧革菌萜类成分的缺陷,又发挥了两菌互补产生强大的分解转化能力,脱除了银杏白果的有毒酚酸类物质,有效提升了发酵产物的药用价值;
2)发酵工艺中的第二次发酵采用白果淀粉为基质,既保证了果酒的药用价值,又与银杏的其它传统酒工艺存在本质的差异,也是本发明的创造性所在;
3)两次发酵后制得的银杏金耳果酒中富集了高效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银杏内酯B,免疫增强剂金耳糖苷类,以及具有抗辐射、抗肿瘤作用的银杏黄酮和毛韧革菌萜类, 同时口感适宜,易于吸收,较其它酒类产品工艺先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本发明利用金耳与毛韧革菌共同深层发酵白果仁后,将发酵醪中补加白果淀粉和酿酒酵母等原料,深度发酵后制成的银杏金耳保健果酒,为金黄色低度酒,去除了白果中有毒的成分,口感芳香醇厚,酒体纯净,圆润爽口,酒精度大于3%,白果酚酸小于lppm,氢氰酸小于0. 1微克/升,富含金耳多糖、倍半萜、银杏黄酮、银杏内酯B等。由本发明获得的金耳果酒能够协同发挥金耳与银杏的双重药理作用,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辐射、保护肝、肾、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抗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等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制备,给出了下述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银杏金耳果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耳酵母状孢子的斜面菌种接入PDA培养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中国农业菌种目录,1991版93页)中,培养温度18°C,培养时间120小时;
(2)将寄主菌毛韧革菌的斜面菌种接入PDA培养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中心,中国农业菌种目录,1991版93页)中,培养温度23°C,培养时间120小时;
(3)将步骤(1)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斜面菌种转接入装有摇瓶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23°C,转速50转/分钟,培养时间36小时;其中所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20,麸皮50 (沸水煮汁过滤取清液),磷酸二氢钾0. 2, 硫酸镁0. 1,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 8 ;
(4)将步骤(2)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斜面菌种转接入装有摇瓶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23°C,转速50转/分钟,培养时间40小时;其中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20,麸皮10 (沸水煮汁过滤取清液),黄豆10,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 1,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 8 ;
(5)将步骤(3)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的摇瓶种子按5%(体积百分比)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种子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23°C,种子罐压力0. 05Mpa,搅拌速率 50转/分钟,通风量1:0. 3v/v/m,培养时间36小时;其中所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的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20,黄豆30,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 1,豆油0. 2,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8;
(6)将步骤(4)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菌种按5%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摇瓶扩大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扩大培养,培养温度23°C,转速50转/分钟,培养时间60小时;其中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扩大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20,黄豆10,玉米粉 10,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 1,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8 ;
(7)将步骤(6)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的摇瓶扩大种子按5%(体积百分比)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23°C,种子罐压力0. 05Mpa,搅拌速率50转/分钟,接种量5% (体积百分比),通风量1:0. 3v/v/m,培养时间48小时;其中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20,黄豆30,玉米粉10,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 1,豆油0.2,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8 ;
(8)将银杏果去外壳及内皮,再去除内胚芽,加5倍体积水浸泡打浆,将步骤(5)和步骤(7)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和寄主菌毛韧革菌的种子罐种子各按5% (体积百分比)的接种量转接入白果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培养温度23°C,发酵罐压力0. 05Mpa,搅拌转速 50转/分钟,通风量1:0. 3v/v/m,72小时;其中所述的混合发酵培养的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银杏白果100,豆油0.2,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8 ;
(9)将Ikg的白果淀粉用IL的矿泉水浸透,蒸煮25分钟,冷却至50°C,按质量百分比 0. 5%加入米曲进行保温糖化1小时,升温杀菌灭酶,糖化后,冷却至15°C,按照糖化料总重量的2倍加入步骤(8)获得的金耳酵母状孢子和寄主菌毛韧革菌经发酵培养基混合发酵后的发酵液,混勻,加入酿酒酵母进行后发酵,后发酵温度控制在15°C,后发酵时间为7天;
(10)将步骤(9)获得的发酵后醪液进行压榨过滤,然后在65°C进行杀菌处理15秒,再进行贮存,贮存期为20天,将贮存后熟的酒进行勾调,再进行杀菌、过滤、包装即得银杏金耳果酒,酒精度大于3%,白果酚酸小于lppm,氢氰酸小于0. 1微克/升。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种银杏金耳果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耳酵母状孢子的斜面菌种接入PDA培养基中,培养温度^°C,培养时间48小
时;
(2)将寄主菌毛韧革菌的斜面菌种接入PDA培养基中,培养温度^°C,培养时间148小
时;
(3)将步骤(1)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斜面菌种转接入装有摇瓶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C,转速250转/分钟,培养时间75小时;其中所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50,麸皮100 (沸水煮汁过滤取清液),磷酸二氢钾2,硫酸镁2,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7. 0 ;
(4)将步骤(2)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斜面菌种转接入装有摇瓶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C,转速250转/分钟,培养时间120小时;其中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50,麸皮30 (沸水煮汁过滤取清液),黄豆80,磷酸二氢钾2,硫酸镁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7. 0 ;
(5)将步骤(3)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的摇瓶种子按10%(体积百分比)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C,种子罐压力0. 05Mpa,搅拌速率 250转/分钟,通风量1 1. Ov/v/m,培养时间60小时;其中所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的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50,黄豆60,磷酸二氢钾2,硫酸镁0. 5,豆油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7.0;
(6)将步骤(4)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菌种按10%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摇瓶扩大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扩大培养,培养温度^°C,转速250转/分钟,培养时间80小时;其中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扩大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50,黄豆80,玉米粉50,磷酸二氢钾2,硫酸镁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7. O ;
(7)将步骤(6)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的摇瓶扩大种子按10%(体积百分比)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C,种子罐压力0. 05Mpa,搅拌速率250转/分钟,接种量10% (体积百分比),通风量1:1. Ov/v/m,培养时间120小时;其中所述的毛韧革菌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50,黄豆60,玉米粉50,磷酸二氢钾2,硫酸镁0. 5,豆油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7. O ;(8)将银杏果去外壳及内皮,再去除内胚芽,加10倍体积水浸泡打浆,将步骤(5)和步骤(7)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和寄主菌毛韧革菌的种子罐种子各按10% (体积百分比)的接种量转接入白果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培养温度^°C,发酵罐压力0. 05Mpa,搅拌转速250转/分钟,通风量1 1. Ov/v/m, 180小时;其中所述的混合发酵培养的培养基组成为 (单位为克/升)银杏白果200,豆油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7. O ;
(9)将Ikg的白果淀粉用IL的矿泉水浸透,蒸煮40分钟,冷却至65°C,按1.0% (质量百分比)加入米曲进行保温糖化2小时,升温杀菌灭酶。糖化后,冷却至18°C,按照糖化料总重量的3倍加入步骤(8)获得的金耳酵母状孢子和寄主菌毛韧革菌经发酵培养基混合发酵后的发酵液,混勻,加入酿酒酵母进行后发酵,后发酵温度控制在18°C,后发酵时间为15 天;
(10)将步骤(9)获得的发酵后醪液进行压榨过滤,然后在80°C进行杀菌处理15分钟, 再进行贮存,贮存期为100天,将贮存后熟的酒进行勾调,再进行杀菌、过滤、包装即得银杏金耳果酒,酒精度大于3%,白果酚酸小于lppm,氢氰酸小于0. 1微克/升。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一种银杏金耳果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耳酵母状孢子的斜面菌种接入PDA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3°C,培养时间96小
时;
(2)将寄主菌毛韧革菌的斜面菌种接入PDA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5°C,培养时间136小
时;
(3)将步骤(1)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斜面菌种转接入装有摇瓶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25°C,转速150转/分钟,培养时间66小时;其中所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40,麸皮75 (沸水煮汁过滤取清液),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6. 2 ;
(4)将步骤(2)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斜面菌种转接入装有摇瓶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25°C,转速150转/分钟,培养时间76小时;其中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40,麸皮20 (沸水煮汁过滤取清液),黄豆50,磷酸二氢钾,硫酸镁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6. 2 ;
(5)将步骤(3)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的摇瓶种子按8%(体积百分比)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25°C,种子罐压力0. 05Mpa,搅拌速率150 转/分钟,通风量1:0. 5v/v/m,培养时间56小时;其中所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的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40,黄豆50,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 5,豆油0. 3,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6. 2;
(6)将步骤(4)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菌种按8%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摇瓶扩大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扩大培养,培养温度25°C,转速150转/分钟,培养时间72小时;其中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扩大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40,黄豆50,玉米粉 30,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6. 2 ;
(7)将步骤(6)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的摇瓶扩大种子按10%(体积百分比)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种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25°C,种子罐压力0. 05Mpa,搅拌速率150转/分钟,接种量8% (体积百分比),通风量1:0. 5v/v/m,培养时间90小时;其中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种子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葡萄糖40,黄豆50,玉米粉30,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0. 5,豆油0. 3,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6. 2 ;
(8)将银杏果去外壳及内皮,再去除内胚芽,加8倍体积水浸泡打浆,将步骤(5)和步骤 (7)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和寄主菌毛韧革菌的种子罐种子各按8% (体积百分比)的接种量转接入白果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混合培养,培养温度25°C,发酵罐压力0. 05Mpa,搅拌转速 150转/分钟,通风量1:0. 5v/v/m, 120小时;其中所述的混合发酵培养的培养基组成为(单位为克/升)银杏白果150,豆油0. 3,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6. 2 ;
(9)将Ikg的白果淀粉用IL的矿泉水浸透,蒸煮30分钟,冷却至55°C,按0.8%(质量百分比)加入米曲进行保温糖化1. 5小时,升温杀菌灭酶。糖化后,冷却至16°C,按照糖化料总重量的2. 5倍加入步骤(8)获得的金耳酵母状孢子和寄主菌毛韧革菌经发酵培养基混合发酵后的发酵液,混勻,加入酿酒酵母进行后发酵,后发酵温度控制在16°C,后发酵时间为30天;
(10)将步骤(9)获得的发酵后醪液进行压榨过滤,然后在70°C进行杀菌处理10分钟, 再进行贮存,贮存期为60天,将贮存后熟的酒进行勾调,再进行杀菌、过滤、包装即得银杏金耳果酒,酒精度大于3%,白果酚酸小于lppm,氢氰酸小于0. 1微克/升。实施例4
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银杏金耳果酒(以实施例1产品为例)具有抗辐射的保健功能, 可通过下面的功能试验证明
实验动物昆明种近交系小鼠,雄性,体重18-22g。实验方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照射组、银杏金耳果酒低剂量组、银杏金耳果酒高剂量组,每组10只。银杏金耳果酒低剂量组和银杏金耳果酒高剂量组连续灌胃银杏金耳果酒14天,每天1次,银杏金耳果酒低剂量组每次lmL/kg,银杏金耳果酒高剂量组每次 5mL/kg,至第14天给予小鼠6tlCo Y射线全身照射,照射剂量为7Gy,剂量率0. 7Gy ^irT1,照射时间lOmin。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照射组灌胃蒸馏水,每天1次。观察各组小鼠30d存活情况,统计30d存活率、平均存活天数,计算保护指数。各组间统计学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显示,30天后给银杏金耳果酒高剂量组小鼠的30d存活率比单纯照射组提高 33%,平均存活时间提高6. 9天,差异显著(/XO. 05),保护指数1. 38(保护指数大于1. 2为有效)。银杏金耳果酒低剂量组平均存活时间提高2. 6天,保护指数1.21,大于有效值。表明口服银杏金耳果酒能够减轻辐射损伤,显著提高小鼠存活率。
权利要求
1.一种银杏金耳果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耳酵母状孢子的斜面菌种接入PDA培养基中,培养温度1818°C,培养时间 48-120 小时;(2)将寄主菌毛韧革菌的斜面菌种接入PDA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318°C,培养时间 120-148 小时;(3)将步骤(1)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的斜面菌种转入装有摇瓶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23-28°C进行培养,转速50-250转/分钟,培养时间36-75小时;(4)将步骤( 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的斜面菌种转入装有摇瓶种子培养基的三角瓶中,于23-28°C进行培养,转速50-250转/分钟,培养时间40-120小时;(5)将步骤C3)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摇瓶种子按5-10%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种子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进行种子培养,培养温度23-28°C,种子罐压力0. 05Mpa,搅拌速率 50-250转/分钟,通风量1 (0. 3-1. 0) v/v/m,培养时间36-60小时;(6)将步骤(4)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种子按5-10%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摇瓶扩大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扩大培养,培养温度23-28°C,转速50-250转/分钟,培养时间 60-80小时;(7)将步骤(6)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扩大种子按5-10%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种子罐培养基的种子罐中进行种子培养,培养温度2348°C,种子罐压力0.05Mpa,搅拌速率 50-250转/分钟,接种量按体积百分比5-10%,通风量1 (0. 3-1. 0) v/v/m,培养时间48-120 小时;(8)将步骤( 得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种子罐种子和步骤(7)得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种子罐种子按接种量两种菌按体积百分比各5-10%的接种量转接入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进行混合培养,培养温度23-28°C,发酵罐压力0. 05Mpa,搅拌转速50-250转/分钟, 通风量 1 (0. 3-1. 0) v/v/m, 72-180 小时;(9)将白果淀粉用矿泉水浸透,蒸煮25-40分钟,冷却至50-65°C,按质量百分比 0. 5%-1. 0%加入米曲进行保温糖化1-2小时,升温杀菌灭酶,糖化后,冷却至15-18°C,按照糖化料总重量的2-3倍加入步骤(8)获得的金耳酵母状孢子和寄主菌毛韧革菌经发酵培养基混合发酵后的发酵液,混勻,加入酿酒酵母进行后发酵,后发酵温度控制在15-18°C,后发酵时间为7-30天;(10)将步骤(9)获得的发酵后醪液进行压榨过滤,然后在65°C-80°C进行杀菌处理15 秒-15分钟,再进行贮存,贮存期为20-100天,将贮存后熟的酒进行勾调,再进行杀菌、过滤、包装即得银杏金耳果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金耳果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克/升为单位, 所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50、麸皮50-100、磷酸二氢钾 0. 2-2、硫酸镁0. 1-2,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 8-7. 0 ;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种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50、麸皮10-50、黄豆10-80、磷酸二氢钾0. 2_2、硫酸镁0. 1-2, 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 8-7. 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金耳果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克/升为单位,所述的金耳酵母状孢子的种子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50、黄豆30-60、磷酸二氢钾 1-2、硫酸镁0. 1-0. 5、豆油0. 2-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 8-7. 0 ;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种子罐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50、黄豆30-60、玉米粉10-50、磷酸二氢钾1_2、硫酸镁0. 1-0. 5、豆油0. 2-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 8-7. 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金耳果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克/升为单位, 所述的寄主菌毛韧革菌摇瓶扩大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50、黄豆10-80、玉米粉10-50、 磷酸二氢钾1-2、硫酸镁0. 1-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5. 8-7. 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银杏金耳果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克/升为单位,所述发酵培养基组成为白果100-200、豆油0. 2-0. 5,加水至适当体积,起始pH为 5. 8-7. O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金耳果酒的制备方法,是以金耳酵母状孢子与寄主菌毛韧革菌出发菌株,进行金耳酵母状孢子的液体摇瓶种子培养、金耳酵母状孢子的种子罐培养、寄主菌毛韧革菌的摇瓶种子培养、寄主菌毛韧革菌的摇瓶扩大培养、寄主菌毛韧革菌的种子罐培养,金耳酵母状孢子的种子罐种子与寄主菌毛韧革菌的种子罐种子混合发酵培养,以及金耳酵母状孢子与寄主菌毛韧革菌的混合发酵液添加白果淀粉基质和酿酒酵母进行后发酵,得到含有金耳胞外多糖、毛韧革菌萜类、银杏黄酮和白果内酯b的银杏金耳果酒,酒精度大于3%,白果酚酸小于1ppm,氢氰酸小于0.1微克/升。由该方法获得的银杏金耳果酒具有抗辐射保健功能。
文档编号A61P17/16GK102286324SQ20111018542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4日
发明者俞建国, 刘春卉, 马维新 申请人:江苏同源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