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断散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973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续断散胶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中药胶囊制剂。
背景技术
将处方诸药粉成细粉装入0、5空心胶囊

发明内容
一、“续断散胶囊”的药物组成炙马钱子粉、制自然铜粉、骨碎补、续断、制乳香、制没药、土虫、怀牛膝、杜仲、桂枝各IOOg
二、“续断散胶囊”的组成药物功能及成分分析a、马钱子性味苦、寒。有大毒。入肝、脾经。本品有祛风胜湿、活血消肿,通络止痛、接骨续伤等功能。现代研究本品含生物碱,主要为番木鳖碱(士的宁)、马钱子碱等。药理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首先兴奋脊髓的反射机能,其次兴奋脊髓的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能提高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机能。;b、自然铜性味辛,平。入肝经。本品具有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之作用。现代研究本品成分含二硫化铁,还含铜、镍、砷、锑等杂质。药理有促进骨质愈合作用,可使骨痂生长快,量多且较成熟。C、骨碎补性味苦,温。入肝肾经。本品有活血续伤之作用C、建逝性味苦、甘、辛,微温。入肝、肾经。本品有补肝肾,强筋骨;行血脉,续筋骨。为补肝肾疗折伤要药。d、上虫(上鳖虫)性味咸,寒;有小毒。入肝经,本品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之功能。e、没药性味苦、辛、平。入心、肝、脾经。本品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能,与乳香相须为用。现代研究其主要成分含树脂、挥发油等。f、SL香性味辛、苦、温。入心、肝、脾经。本品有宣通经络,活血行气散滞,瘀消血活则痛止……故有活血止痛作用。现代研究其主要成分含树脂,树胶,挥发油,乳香脂酸,乳香树脂烃等。药理有镇痛作用。^怀牛膝性味苦、甘、酸,平。入肝、肾经。本品具有活血祛瘀,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本品能引血下行,故为治疗下肢骨折之引经药。h、M性味甘、温。入肝肾经。本品具有补肝肾,壮筋骨之作用。为腰椎骨折之引经药。i、挂技性味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本品发汗解肌,温通经脉,通阳化气。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桂皮醛。药理……有中枢镇静、镇痛作用等。本品为上肢骨折的引经药。纵观全方方药骨碎补、续断、怀牛膝、杜仲皆为补肝肾之品肝得补,以续筋骨折伤,“肾主骨”,肾得补骨得生,肾阳促使骨生;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骨折所必需之要药;马钱子不但活血消肿而且通络、止痛,接骨续伤,可以增强骨折愈合并有很强的止痛效果;桂枝、牛膝、杜仲各为引经药,将药力引领至伤处。全方诸药紧密配合,各司其责,起到了显著的见效迅速,快速愈合之效果。附,主要参考资料《中药八百种详解》(河南科技出版社出版侯士良主编1994年)三、“续断散胶囊”的功能与主治“续断散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作用;用以治疗
I、一切未完全骨折、手术复位骨折,骨痂生成迅速。有效率100%,治愈率100%。2、一切跌打损伤,有效率100%,治愈率100%。家父应用40余年,经治愈各类骨折无数,病例已无法统计。四、“续断散胶囊”组成成分为广为应用的常用中药药材易于采购;其制作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很适合中小型医院及门诊、个体诊所制作加工。
五、“续断散胶囊”的具体制作及服用方法(第一页)将炙马钱子用适量滑石粉文火炒存性碾轧为粉,自然铜醋炙(将自然铜火煅红透立即置入盛醋的碗内,如此三次即可)碾轧极细粉;最后,将炙马钱子粉和炙自然铜粉两味与其它饮片共为细粉,装入0、5胶囊即可。成人每次口服6粒,儿童减半,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需严格按剂量忌超量服用,因马钱子含士的宁,过量服用可致中毒出现头痛、心慌、阵发性抽搐、强直性惊厥、吞咽困难等。六、“续断散胶囊”的历史渊源家父左仁(1916-1983)师承于外祖父(吉林省民间中医)民间行医40余年,擅长中医外科、骨伤科,治疗骨折、跌打损伤、骨结核、骨髓炎等,上门求医者络绎不绝。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运动时期。虽然那时父亲曾被禁止行医;但求医甚众,且大多持有乡政府的介绍信,村政府不得不破例放行,以至后来彻底取消禁令。此制剂原为外祖父之秘方“续断散”,患者服用不便,笔者为第三代传人-左新民根据原方散剂改为胶囊制剂。
权利要求
1.续断散胶囊的具体制作及服用方法将炙马钱子用适量滑石粉文火炒存性碾轧为粉,自然铜醋炙(将自然铜火煅红透立即置入盛醋的碗内,如此三次即可)碾轧极细粉 ’最后,将炙马钱子粉和炙自然铜粉两味与其它饮片共为细粉,装入0、5胶囊即可。成人每次口服6粒,儿童减半,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需严格按剂量忌超量服用,因马钱子含士的宁,过量服用可致中毒出现头痛、心慌、阵发性抽搐、强直性惊厥、吞咽困难等。
全文摘要
一、续断散胶囊的药物组成其中主要成分为通络止痛的马钱子、接骨,促使骨痂形成的自然铜。二、续断散胶囊的组成药物功能及成分分析。三、续断散胶囊的功能与主治。四、续断散胶囊的具体制作及服用方法。
文档编号A61K33/26GK102949448SQ20111026312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5日
发明者左新民 申请人:左新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