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从天山花楸中提取总氰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天山花楸中提取总氰苷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膜分离和树脂柱吸附技术从天山花楸中提取总氰苷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山花楸为蔷薇科植物,民间常以果实、枝叶及茎皮入药。天山花楸具有清肺止咳、补脾生津的功效。天山花楸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生氰苷等。药理实验显示,天山花楸枝叶兼有止咳、平喘、强心等多种功效,并且毒性很低。陈坚等(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 (1) :45-47)研究发现天山花楸中有效成分主要为黄酮类和氰苷类化合物。有文献报道,天山花楸叶中的氰苷比茎皮中含量高,利用叶子提取氰苷是一种可循环的模式,生产成本较低。现有技术中,天山花楸中总氰苷的提取分离主要采用有机溶剂法等,但这些提取工艺得到的总氰苷含量低,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且不利于大生产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膜分离和树脂柱吸附技术从天山花楸中提取总氰苷的方法,该法能耗低,易操作。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从天山花楸中提取总氰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天山花楸叶粉碎,加10-18倍50%乙醇溶液浸泡,压榨并过滤,滤液加活性炭保温脱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液离心,上清液加适量去离子水,通过膜分离系统超滤,透过液上大孔树脂柱吸附,20-35%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总氰苷。所述的超滤膜为截留分子量为3000-10000的中空纤维素超滤膜。所述的大孔树脂的型号为H-103、AB-8、DS-401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洗脱大孔树脂柱的乙醇浓度为30%。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方法采用膜分离和树脂柱除去杂质,常温下进行,解决了氰苷高温下不稳定的难题,能耗较低,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将干燥天山花楸叶粉碎,取10kg,加10倍50%乙醇溶液浸泡,压榨并过滤,滤液加活性炭保温脱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液离心,上清液加适量去离子水,通过截留分子量为 3000-10000的中空纤维素超滤膜超滤,透过液上H-103型大孔树脂柱吸附,3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总氰苷270g。
实施例2:
将干燥天山花楸叶粉碎,取10kg,加15倍50%乙醇溶液浸泡,压榨并过滤,滤液加活性炭保温脱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液离心,上清液加适量去离子水,通过截留分子量为 3000-10000的中空纤维素超滤膜超滤,透过液上AB-8型大孔树脂柱吸附,3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总氰苷324g。实施例3:
将干燥天山花楸叶粉碎,取10kg,加15倍50%乙醇溶液浸泡,压榨并过滤,滤液加活性炭保温脱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液离心,上清液加适量去离子水,通过截留分子量为 3000-10000的中空纤维素超滤膜超滤,透过液上AB-8型大孔树脂柱吸附,3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总氰苷409g。实施例4:
将干燥天山花楸叶粉碎,取20kg,加18倍50%乙醇溶液浸泡,压榨并过滤,滤液加活性炭保温脱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液离心,上清液加适量去离子水,通过截留分子量为 3000-10000的中空纤维素超滤膜超滤,透过液上DS-401型大孔树脂柱吸附,30%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总氰苷947g。
权利要求
1.1. 一种从天山花楸中提取总氰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干燥天山花楸叶粉碎,加10-18倍50%乙醇溶液浸泡,压榨并过滤,滤液加活性炭保温脱色, 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液离心,上清液加适量去离子水,通过膜分离系统超滤,透过液上大孔树脂柱吸附,20-35%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总氰苷。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从天山花楸中提取总氰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滤膜为截留分子量为3000-10000的中空纤维素超滤膜。
3.3.如权利要求1所述从天山花楸中提取总氰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孔树脂的型号为H-103、AB-8、DS-401中的一种或几种。
4.4.如权利要求1所述从天山花楸中提取总氰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脱大孔树脂柱的乙醇浓度为3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天山花楸中提取总氰苷的方法。方法是将干燥天山花楸叶粉碎,加10-18倍50%乙醇溶液浸泡,压榨并过滤,滤液加活性炭保温脱色,滤过,回收乙醇,浓缩液离心,上清液加适量去离子水,通过膜分离系统超滤,透过液上大孔树脂柱吸附,20-35%乙醇溶液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总氰苷。本发明工艺简单易操作、生产能耗低,获得的产品性质稳定,易于实现工业化放大。
文档编号A61K127/00GK102319306SQ201110264830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万冬梅, 刘东锋 申请人:南京泽朗医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