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319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咳嗽是临床常见的主诉症候,多种疾病如感冒、急慢性气管炎、肺炎等均可出现。 咳嗽具有重要的呼吸道防御功能,能清除吸人呼吸道的异物和储留在呼吸道内的分泌物, 但严重且持续的咳嗽使病人不适,妨碍睡眠和休息,可造成呼吸道组织和功能的损害,并可引起全身多种并发症。同时还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负面影响,降低生存质量。故需应用镇咳药使之缓解,有痰而咳嗽较剧烈者,需祛痰药和止咳药同时使用,故止咳药剂临床需求量较大。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感受外来风、寒、湿、热等邪气致使气壅不顺则咳嗽,风邪、热邪化热,蕴热伤水而停机则生痰。由于外邪诸毒侵袭肌表,则肺气不宣,致使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的功能失调,从而因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不从正化,进而则转化为痰湿上犯于肺,以致津液停积,邪毒上窜化热而干渴,进而出现体虚乏力等症状。概其病因病机,以风热犯肺、风寒袭肺、痰湿壅肺为主证,治则当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为法,如此才可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病目的。介于此,我们先后申请了发明专利并获得了授权,在申请号为02153462. 4专利申请文件中,主要是从制剂处方和口服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等方面进行保护,本发明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以进一步完善工艺制备方法,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为目的,而创造性的研制成功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固体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质量稳定,疗效可靠,生物利用度高的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质量稳定,疗效可靠,生物利用度高的治疗咳嗽的中药颗粒剂、片剂和丸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各组份配伍合理,工艺稳定,制得的中药制剂经过相应的药效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中药组合物疗效稳定、有效、可靠。本发明的中药制剂的原料组成为麻黄100份,川贝母10份,枇杷叶50份,紫菀50 份,罂粟壳60份,黄芩50份,甘草50份,薄荷脑0. 3份;本发明技术方案是由下述步骤实现的(1)将麻黄切成短段,加酸水浸泡后煎煮提取,提取液浓缩成清膏备用;(2)取川贝母、黄芩和紫菀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浸泡后,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留用,药渣与罂粟壳、枇杷叶和甘草一起加水煎煮提取,滤液适当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至一定浓度,静置,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备用;(3)用95%的乙醇溶解薄荷脑制成薄荷脑溶液后,用β-环糊精包合,得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备用;(4)将⑴和⑵中三处所得清膏混合并干燥成干膏粉后,与(3)中所述的薄荷脑 β -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勻,加入药剂学上允许的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制剂。本发明技术方案具体是由以下步骤实现的(1)将麻黄切成0.5 1.0cm,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 12倍量、ρΗ为3.0 5.0 酸水浸泡20 40min后,加热回流提取1 3次,每次0. 5h 池,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0 1. 3的清膏备用;(2)取川贝母、黄芩和紫菀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 10倍量、浓度为50% 90%的乙醇浸泡20 40min后,回流提取2 3次,每次Ih 池,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0 1. 3的清膏备用,药渣与罂粟壳、枇杷叶和甘草一起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 10倍量水,煎煮提取2 3次,每次Ih 池,提取液适当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至60% 80%,静置M 48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0 1. 3的清膏备用;(3)用95%的乙醇溶解薄荷脑制成2% 10%的薄荷脑溶液后,用与药材重量比为2-6倍量的β -环糊精包合,得薄荷脑β -环糊精包合物备用;(4)将⑴和⑵中三处所得清膏混合并干燥成干膏粉后,与(3)中所述的薄荷脑 β -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勻,加入药剂学上允许的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制剂。本发明最终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下(1)将麻黄切成0. 5cm,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ρΗ为4. 0的酸水浸泡30min 后,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lh,合并滤液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的清膏备用;(2)取川贝母、黄芩和紫菀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浓度为70%的乙醇浸泡30min后,回流提取2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1的清膏备用,药渣与罂粟壳、枇杷叶和甘草一起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并适当浓缩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至70%,静置Mh,滤过, 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的清膏备用; (3)用95 %的乙醇溶解薄荷脑制成5 %的薄荷脑溶液后,用与药材重量比为3倍量的β-环糊精包合,得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备用;(4)将⑴和⑵中三处所得清膏混合并干燥成干膏粉后,与(3)中所述的薄荷脑 β -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勻,加入药剂学上允许的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制剂。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中药制剂可以制成药剂学上可接受的颗粒剂、片剂和丸剂。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宣肺,平喘,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所致的咳嗽痰多或吐痰不爽,咽喉肿痛,胸满气短,感冒咳嗽及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侯者。我们在实际的研究过程当中,相比于在先申请的专利02153462. 4,主要具有以下创造性的有益技术效果1.药材的提取、纯化研究Α.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由川贝母、麻黄、紫菀和枇杷叶等8味中药材组成,其组方相当精简得当;其中麻黄为君药,含有大量的生物碱类有效成分,因此我们采用酸水提取的方式提取,另外,我们偶然发现将麻黄药材切成小段、加酸水浸泡后,其生物碱提取率显著增加;川贝母、黄芩和紫菀3味药材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和醇溶性有效成分,因此,先将其进行乙醇提取后,药渣再进行水煎煮以提取水溶性成分,然后在水溶液中加入乙醇醇沉除杂,最终达到高效用药的目的;罂粟壳当中含有吗啡、可待因、罂粟碱等水溶性成分,枇杷叶和甘草中含有三萜类成分,因此,将川贝母、黄芩和紫菀3味醇提药渣与其一起进行水煎煮提取。这样既可以减少操作步骤,又能尽可能地提取各种不同理化性质的有效成分,同时还达到提高提取效率的作用。B.薄荷脑是唇型科植物薄荷的新鲜茎和叶经水蒸汽蒸馏得薄荷油后,再从薄荷油中提取而得到的一种饱和环状醇,其为一种无色针状或棱柱状的白色结晶粉末。薄荷脑极易挥发,熔点为42 45°C,不仅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刺激,制备温度高时易熔融,而且严重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因此,我们对其采用β -环糊精包合技术,以提高其制备工艺及成品质量的可操作性和稳定性。2.药效学研究由于本发明内容是在申请号为02153462. 4基础上改进而来,因此我们在药效学试验中重点考察与该公开技术方案的对比。由于两者处方组成比例相同,但是其提取、纯化工艺不同的中药制剂,于是我们均以最佳制备工艺为代表来说明两者的差异性。由于本发明方案的核心创造点在于药材提取、纯化工艺中的巨大优势,因此我们本着平行、合理、节约的对比实验原则,我们在研究中摒除由于剂型不同带来疗效不同的必然干扰,即分别将二者均按照各自的提取工艺方案制成干膏粉然后配制成相同浓度药液给药的方式进行比较。在药效试验中我们主要从镇咳、祛痰、平喘、抗炎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达到科学、有效的阐明本发明内容的显著药物疗效,最终说明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2. 1实验动物成年豚鼠,Wistar大鼠,昆明种小白鼠,清洁级,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 2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以表示,采用t检验测定组间差异的显著性。2. 3实验药物组的制备A.本发明药物组的制备(1)取麻黄IOOg切成0. 5cm,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pH为4. 0的酸水浸泡 30min后,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lh,合并滤液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的清膏备用;(2)取川贝母10g、黄芩50g和紫菀50g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浓度为 70%的乙醇浸泡30min后,回流提取2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的清膏备用,药渣与罂粟壳60g、枇杷叶50g和甘草50g—起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并适当浓缩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至70%,静置M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的清膏备用;(3)用95%的乙醇溶解薄荷脑0. 3g制成5%的薄荷脑溶液后,用与药材重量比为 3倍量的β-环糊精包合,得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备用;(4)将⑴和⑵中三处所得清膏混合并干燥成干膏粉后,与(3)中所述的薄荷脑 β -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勻,备用。B.申请号02153462. 4药物组的制备取麻黄100g,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蒸馏液及药液,药液备用;药渣与川贝母10g、 枇杷叶50g、紫菀50g、黄芩50g、罂粟壳60g、甘草50g,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与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液合并浓缩,所得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至60%,静置M小时,滤过,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成干膏粉;薄荷脑0. 3g用3倍量 β -环糊精包合,将上述干膏粉与薄荷脑β -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勻,备用。将上述A、B药物组混合粉末临用前加水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留用。2. 4镇咳实验研究2. 4. 1浓氨水喷雾法取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分别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d。于末次给药Ih后,小鼠接受浓氨水喷雾10s,喷雾结束后,取出小鼠,观察咳嗽反应出现的时间和次数,记录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3min内咳嗽次数,结果见表1。表1对浓氨水诱发小鼠咳嗽的影响( 土SD)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工艺制备而成A.原料组成麻黄100份,川贝母10份,枇杷叶50份,紫菀50份,罂粟壳60份,黄芩 50份,甘草50份,薄荷脑0.3份;B.制备工艺将上述A中8味中药原料,按下述步骤操作(1)将麻黄切成短段,加酸水浸泡后煎煮提取,提取液浓缩成清膏备用;(2)取川贝母、黄芩和紫菀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浸泡后,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留用,药渣与罂粟壳、枇杷叶和甘草一起加水煎煮提取,滤液适当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至一定浓度,静置,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备用;(3)用95%的乙醇溶解薄荷脑制成薄荷脑溶液后,用β-环糊精包合,得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备用;(4)将(1)和O)中三处所得清膏混合并干燥成干膏粉后,与(3)中所述的薄荷脑 β -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勻,加入药剂学上允许的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制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工艺制备而成(1)将麻黄切成0.5 1. 0cm,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 12倍量、pH为3. 0 5. 0酸水浸泡20 40min后,加热回流提取1 3次,每次0. 5h 池,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0 1. 3的清膏备用;(2)取川贝母、黄芩和紫菀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 10倍量、浓度为50% 90% 的乙醇浸泡20 40min后,回流提取2 3次,每次Ih 池,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0 1. 3的清膏备用,药渣与罂粟壳、枇杷叶和甘草一起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 10倍量水,煎煮提取2 3次,每次Ih 池,提取液适当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至 60% 80%,静置M 48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0 1. 3的清膏备用;(3)用95%的乙醇溶解薄荷脑制成2 % 10 %的薄荷脑溶液后,用与药材重量比为2-6 倍量的β-环糊精包合,得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备用;(4)将(1)和O)中三处所得清膏混合并干燥成干膏粉后,与(3)中所述的薄荷脑 β -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勻,加入药剂学上允许的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制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工艺制备而成(1)将麻黄切成0.5cm,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pH为4. 0的酸水浸泡30min后, 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lh,合并滤液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的清膏备用;(2)取川贝母、黄芩和紫菀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浓度为70%的乙醇浸泡 30min后,回流提取2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 的清膏备用,药渣与罂粟壳、枇杷叶和甘草一起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水,煎煮提取2 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并适当浓缩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至70%,静置M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的清膏备用;(3)用95%的乙醇溶解薄荷脑制成5%的薄荷脑溶液后,用与药材重量比为3倍量的 β-环糊精包合,得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备用;(4)将(1)和O)中三处所得清膏混合并干燥成干膏粉后,与(3)中所述的薄荷脑β -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勻,加入药剂学上允许的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制剂。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是片剂、丸剂或颗粒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Α.原料组成麻黄100份,川贝母10份,枇杷叶50份,紫菀50份,罂粟壳60份,黄芩 50份,甘草50份,薄荷脑0.3份;B.制备工艺将上述A中8味中药原料,按下述步骤操作(1)将麻黄切成短段,加酸水浸泡后煎煮提取,提取液浓缩成清膏备用;(2)取川贝母、黄芩和紫菀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浸泡后,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留用,药渣与罂粟壳、枇杷叶和甘草一起加水煎煮提取,滤液适当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至一定浓度,静置,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清膏备用;(3)用95%的乙醇溶解薄荷脑制成薄荷脑溶液后,用β-环糊精包合,得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备用;(4)将(1)和O)中三处所得清膏混合并干燥成干膏粉后,与(3)中所述的薄荷脑 β -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勻,加入药剂学上允许的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麻黄切成0.5 1.0cm,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 12倍量、pH为3.0 5. 0酸水浸泡20 40min后,加热回流提取1 3次,每次0. 5h 池,提取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 0 1. 3的清膏备用;(2)取川贝母、黄芩和紫菀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 10倍量、浓度为50% 90% 的乙醇浸泡20 40min后,回流提取2 3次,每次Ih 池,提取液减压回收乙醇后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0 1. 3的清膏备用,药渣与罂粟壳、枇杷叶和甘草一起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6 10倍量水,煎煮提取2 3次,每次Ih 池,提取液适当浓缩后加乙醇使含醇量至 60% 80%,静置M 48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0 1. 3的清膏备用;(3)用95%的乙醇溶解薄荷脑制成2 % 10 %的薄荷脑溶液后,用与药材重量比为2-6 倍量的β-环糊精包合,得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备用;(4)将(1)和O)中三处所得清膏混合并干燥成干膏粉后,与(3)中所述的薄荷脑 β -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勻,加入药剂学上允许的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制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麻黄切成0.5cm,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10倍量、pH为4. 0的酸水浸泡30min后, 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lh,合并滤液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的清膏备用;(2)取川贝母、黄芩和紫菀药材,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浓度为70%的乙醇浸泡 30min后,回流提取2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 的清膏备用,药渣与罂粟壳、枇杷叶和甘草一起加入与药材重量比为8倍量水,煎煮提取2 次,每次lh,滤过,合并滤液并适当浓缩后,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至70%,静置Mh,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 1的清膏备用;(3)用95%的乙醇溶解薄荷脑制成5%的薄荷脑溶液后,用与药材重量比为3倍量的 β -环糊精包合,得薄荷脑β -环糊精包合物备用;(4)将(1)和O)中三处所得清膏混合并干燥成干膏粉后,与(3)中所述的薄荷脑 β -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勻,加入药剂学上允许的辅料制成各种口服制剂。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是按以下方法实现的将(1)和( 中三处所得清膏混合并干燥成干膏粉后,加入 (3)中所述的薄荷脑环糊精包合物,药用辅料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甜菊甙,混勻过80 目筛,加适量水制粒,60°C减压干燥,整粒,分装,即得颗粒剂。
9.如权利要求5-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是按以下方法实现的将(1)和O)中三处所得清膏混合并干燥成干膏粉后,与 (3)中所述的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和100目可压性淀粉混合均勻,取出15-20%混合粉备用;备用粉加入5 10%聚乙烯吡咯烷酮无水乙醇液混勻,20目制粒两次后形成丸芯,上锅滚动,视湿粒情况撒药粉成丸,出锅干燥、筛分,即得丸剂。
10.如权利要求5-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是按以下方法实现的将(1)和O)中三处所得清膏混合并干燥成干膏粉后, 加入C3)中所述的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均勻后,再加入淀粉、滑石粉及硬脂酸镁适量,制粒,压制成片,包衣,即得片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由麻黄100份,川贝母10份,枇杷叶50份,紫菀50份,罂粟壳60份,黄芩50份,甘草50份,薄荷脑0.3份作为原料,按照一定的工艺进行提取纯化后,与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而制成的一种中药颗粒剂、丸剂和片剂。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安全有效、药理药效作用显著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K9/20GK102357184SQ20111032791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赵涛 申请人: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