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gd肽修饰的双层载药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71608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rgd肽修饰的双层载药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和纳米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肽修饰的双层载药阳离子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报道,恶性脑胶质瘤是原发性脑肿瘤中发病率最高、治疗最棘手的一类肿瘤,其具有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针对此病的治疗原则是以手术切除为基础,结合放化疗等辅助手段的综合治疗。其中术后化疗的成败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响重大,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的化疗药物主要有抗肿瘤烷化剂(AL)替莫唑胺和卡莫司汀。临床实践已明确术后口服替莫唑胺,或者瘤内放置卡莫司汀缓释小片(以对羧基苯氧丙烷-癸二酸共聚物(PCPP-SA)为载体的卡莫司汀缓释小片,Gliadel )能一定程度上延长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但因胶质瘤细胞呈现浸润性生长,药物很难扩散到整个肿瘤组织,加之易产生耐药性问题导致目前临床化疗效果极其有限。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制备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纳米粒作为传递和输送药物到脑组织的载体显示了其靶向递药和控制释药的独特优势。所述药物通过静脉注射,载药纳米粒可长时间滞留于循环系统中,同时避免药物的快速清除和降解。研究显示了纳米粒跨BBB所涉及的主要机制包括:纳米粒可吸附于血管内壁上,产生高浓度梯度,通过被动扩散入脑;纳米粒可使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开放进而渗透入脑;表面修饰特异配体的阳离子纳米粒可通过受体介导和静电吸附介导的胞吞转运作用入脑。然而,目前针对克服BBB的脑靶向纳米粒大多还处于体外实验和动物 实验阶段,不能用于临床治疗。其主要原因是:虽然纳米粒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脑内药物浓度,但进入脑内的药物量仍有限,且很难解决脑内药物在整个脑组织无选择性分布的难题,以及同样存在的肿瘤耐药性问题。O6-苄基鸟嘌呤(O6-Benzylguanine, O6-BG)能有效逆转肿瘤细胞对BCNU和TMZ等烷化剂的耐药性。有关采用O6-BG的全身给药与Gliadel 、TMZ等烷化剂联合用药的手段治疗脑肿瘤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初步试验结果表明O6-BG可增强烷化剂的疗效。RGD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三肽序列是α ν β 3整合素的特异性配体,整合素是与癌细胞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粘附分子,其中,整合素α νβ 3在正常血管内皮和上皮细胞很少表达,但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包括脑胶质瘤细胞)表面高度表达。有研究证实环形RGD肽与靶细胞表面结合的亲和性比线性RGD更大,表面修饰了 RGD环肽的纳米递药系统可获得更有效的肿瘤靶向和针对克服血脑屏障(BBB)的脑靶向效果。但近来许多研究也发现,被普遍研究的RGD环肽(RGDyC,RGDyK, RGDfC, RGDfK等)主要富集在肿瘤血管内部及周围,而进入肿瘤实质和肿瘤细胞内的量极有限;Sugahara等在“CancerCell” 2009,16,510-520中报道发现一种新型结构的RGD环肽——CRGDK/RGPD/EC,与表达α V整合素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的结合亲和力与通常RGD环肽近似,不同的是,此类RGD肽能通过特异性机制进一步穿透深入肿瘤实质并内化进入肿瘤细胞。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鉴于脑部的特殊结构,提供一种RGD肽修饰的双层载药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该双层载药纳米粒既能克服BBB入脑,又能富集于脑肿瘤组织,深入肿瘤实质,并特异性与肿瘤细胞结合,入胞后逆转肿瘤耐药性,进而提高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性。本发明的多肽介导的双层载药阳离子纳米粒,由三个部分组成(如

图1所示):
(I)最外层含有RGD序列的主动靶向头基;(2)次外层为载O6-BG的阳离子聚合物层;(3)内层为载有抗肿瘤烷化剂BCNU或TMZ的无毒可生物降解的PLGA层。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多肽介导的双层载药阳离子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为双层载药结构,内核为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载药层,外层为载有药物增敏剂的RGD修饰的阳离子聚合物(CP)层,其组成通式为:·
RGD-CP (O6-BG) /PLGA (AL)纳米粒其中,R⑶为含有R⑶序列的环状多肽,通过4-(N_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己烷-1-羧酸磺酸基琥珀酰亚胺酯(Sulf0-SMCC)或双功能的聚乙二醇与CP共价连接;CP为含有游离氨基的壳聚糖(chitosan,CS)或聚左旋赖氨酸(poly-L-lysine,PLL);AL为抗肿瘤烷化剂卡莫司汀(BCNU)或替莫唑胺(TMZ);O6-BG为抗肿瘤烷化剂的增敏剂O6-苄基鸟嘌呤。本发明中,所述的环状多肽其结构中含有游离巯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含有 RGD 序列的环状多肽选自 CRGDKGPDC,CRGDKGPEC, CRGDRGPEC, CRGDRGPDC 或 RGDyC本发明中,所述的双功能聚乙二醇为分子量在1000_5000Da范围内的MAL-PEG-NHS,其一端含有马来酰亚胺基,另一端含有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酯。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多肽介导的双层载药阳离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步骤:1) RGD环肽与CP的共价连接:用双功能的MAL-PEG-NHS或Sulf0-SMCC为交联剂,通过共价键,交联剂一端的琥珀酰亚胺活化酯与CP表面氨基连接,另一端的马来酰亚胺基与RGD环肽上游离巯基反应,得RGD-CP ;合成路线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多肽介导的双层载药阳离子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为双层载药结构,内核为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载药层,外层为载有药物增敏剂的RGD修饰的阳离子聚合物CP层,其组成通式为:RGD-CP (O6-BG) /PLGA (AL)纳米粒 其中RGD为含有RGD序列的环状多肽,通过4-(N-马来酰亚胺甲基)环己烷_1_羧酸磺酸基琥珀酰亚胺酯或双功能的聚乙二醇与CP共价连接; CP为含有游离氨基的壳聚糖CS或聚左旋赖氨酸PLL ; AL为抗肿瘤烷化剂卡莫司汀BCNU或替莫唑胺TMZ ; O6-BG为抗肿瘤烷化剂的增敏剂O6-苄基鸟嘌呤。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介导的双层载药阳离子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多肽其结构中含有游离巯基。
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肽介导的双层载药阳离子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 RGD 序列的环状多肽是 CRGDKGPDC,CRGDKGPEC, CRGDRGPEC,或 CRGDRGPDC。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介导的双层载药阳离子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功能聚乙二醇为分子量在1000-5000Da范围内的MAL-PEG-NHS,其一端含有马来酰亚胺基,另一端含有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酯。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肽介导的双层载药阳离子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 1)RGD环肽与CP的共价连接: 用双功能的MAL-PEG-NHS或Sulfo-SMCC为交联剂,通过共价键,交联剂一端的琥珀酰亚胺活化酯与CP表面氨基连接,另一端的马来酰亚胺基与RGD环肽上游离巯基反应,得RGD-CP ; 2)制备纳米粒: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RGD-CP/PLGA含药纳米粒,药物和PLGA溶于二氯甲烷,涡旋混匀作为油相,以加入乳化剂,置冰水浴中行探头超声得初乳后;将初乳加入含有O6-BG的RGD-CP与乳化剂的外水相中搅拌、固化,离心,冻干得纳米粒。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RGD环肽选自CRGDKGPDC,CRGDKGPEC,CRGDRGPEC, CRGDRGPDC,或 RGDyC。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CP选自表面含有氨基的壳聚糖或聚左旋赖氨酸。
8.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乳化剂选自0.5 5%的PVA水溶液或0.5 5%泊洛沙姆F68。
9.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油相与外水相的体积比为1: 10 50。
10.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化方法是调节体系pH值到5-8,或者加入0.1 %多聚磷酸钠水溶液0.5 5ml。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和纳米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RGD肽修饰的双层载药阳离子纳米粒。本发明的纳米粒内核为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载药层,外层为载有药物增敏剂的RGD修饰的阳离子聚合物层。该纳米粒可通过受体介导和静电吸附作用穿过血脑屏障,入脑后能富集于脑肿瘤组织,在RGD介导下穿透深入肿瘤实质,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特异结合,并通过内吞入胞。分散于外层的增敏剂首先释放,发挥逆转肿瘤耐药性的作用,分散于内层的药物随后缓慢释出,发挥药物高效、持久和安全的抗肿瘤疗效。
文档编号A61K9/14GK103169664SQ20111044121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5日
发明者姜嫣嫣, 钱丽丽, 王峰, 王科 申请人:复旦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