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4693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材料,更特别地说,是指一种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是最轻的金属元素,它的密度为0. 53g/cm3,仅有镁的三分之一,在镁合金中加入锂,将使其密度降低。1910年,德国Masing在研究Li、Na、K与Mg相互作用时,发现Mg和Li发生有趣的结构转变,并认为该结构是超结构。1934 1936年,德、美、英三国研究者不约而同地研究了镁锂合金的结构转变,测定了二元相图,相继证实Li含量增加到5. 7wt%时出现hcp-bcc 的转变。从1942年起,美国Battelle研究所开始大规模研制镁锂合金,随后,美国陆军部与其合作,研制出了 LA141合金并将其纳入航空材料标准AMS4386。后来,利用LA141制造了航天飞机Mturn-V用的镁锂合金部件。60年代中期至1990年,前苏联科学院开始研制镁锂合金,开发出了 MA21,MA18等合金,并制出了强度与延性较好、组织稳定的镁锂合金零件。1983年苏联学者首先实现了 MA21合金的超塑性。1984年首创了激光快速凝固细化表层晶粒的新工艺。日本一些大学、产业界充分利用美、苏等国学者奠基性的工作成果,自80年代末开始,集中对二元Mg-Li、三元Mg-Li-Re合金进行研究,在SLi-ISi系中获得最大超塑性延伸率δ = 840%,同时开发出了 36Li-5&i、36Li-5Al等密度仅为0. 95mg/cm3比水还轻的合
^^ ο许多添加其它金属元素有较高强度的Mg-Li合金的塑性却很低,有的延伸率甚至为0。因此,近年来Mg-Li合金超塑性的研究较多。1984年,前苏联的O.A. Kaibyshev对MA -21 (Mg-8Li-5. 2A1-4. 7Cd_0. 2Mn-l. 38Zn)的超塑性进行了研究,表明晶粒度为15 μ m的材料中获得了超塑行为,它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值为0. 55,在450°C及10-2S-1应变速率下获得475 %的延伸率。1990年,美国的P. Meternier等人采用箔材压焊方法在两相Mg_9. OLi 合金中取得晶粒度为6 35 μ m的细晶组织,并在150 250°C温度区间获得高达460 % 的延伸率。后来Ε. M. Taleff等又制得晶粒度小于6 μ m的Mg_9. OLi合金,在100°C下获得 450%的延伸率。K. Higashi和J. Wolfenstine温轧二元两相Mg_8. 5Li合金,使得其具有非再结晶结构材料的最大延伸率,高达610%。G. Gonzale-Donel等人取得5 μ m的Mg_9. OLi 和3. 5μπι的Mg-9. OLi-5. 0B4C材料,在200°C 10_3s_l获得分别为455%和355%的延伸率。日本藤谷涉等人对铸态Mg-8. OLi合金在300°C下得到300%的延伸率。但是以往关于Mg-Li合金的研究均局限于α单相合金或α + β双相合金,很少有关β单相合金的研究报道,更无相关商业合金的资料。21世纪初,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约170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速,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并且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一疾患还有向低龄阶层扩散的趋势。其中80%分布在中低等收入国家,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重点。1969年Dotter首次利用金属环在动物体内作血管支架以保持血管内血流畅通。1987年Sigwart等成功地实施了第一例冠状动脉支架手术。之后,冠状动脉支架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支架治疗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而被广泛接受。到21世纪初,以Cypher和TAXUS为代表的药物洗脱支架则被誉为第三个里程碑。支架植入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心血管支架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涉及到材料学、力学、医学、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的复杂过程。从临床角度看,心血管支架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合的材料力学特征、 材料易消毒、微环境易控制、植入后必须保证能让细胞很好的贴附生长,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目前临床治疗心脏动脉血管狭窄的主要方法是植入长期金属支架。然而,金属支架的植入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形成血栓导致植入部位血管的再狭窄,长期局部炎性反应,对周围组织有刺激作用,支架植入处与无支架处的机械行为不匹配等,使其长期使用成为问题。所以发展一种人体可降解吸收的材料作为冠状动脉支架材料成为迫切需要。发展较为成熟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显然成为解决此一问题的首选材料,但由于其比强度较低, 为提高支架强度必须增大体积,并且其在降解期间还可能会引起急性和长期炎性反应,因此限制了此这类材料的使用。近期有研究者提出将镁及镁合金作为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镁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因此其腐蚀产物是生物可吸收的,力学性能也符合植入材料要求。而作为支架, 由于血液的流动性,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可能不会成为发展可降解金属镁支架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B Heublein将镁合金植入鼠心脏血管处,研究了镁合金在鼠体内的炎症反应和植入期间因金属腐蚀而生成氢气的影响,认为生物可吸收镁基合金有可能成为一种用于制作心血管支架的新型材料。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镁合金中合金元素种类众多,必须甄选!在研究这类新材料时必须注意,由于体外模拟可降解实验过程并不能用于预测体内腐蚀情况,且体内情况又相当复杂,因此镁作为可降解材料的应用还必须进行大量的生物学研究。它们要同时具备满足血管支架对于材料力学、腐蚀性能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也即此种材料除基体镁以外,为改善材料性能而添加的所有合金元素也应该是人体内必须的常量元素,以保证植入的血管支架其腐蚀产物全部是生物可吸收的,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所述的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由7% 14%的锂(Li)、0. 5% 5.0%的铝(Al)、0. 6% 3. 8%的锌(&ι)、0. 01% 0. 5% 的锆(Zr),0. 0.5% 的钙(Ca)、0. 3% 0. 7% 的锶(Sr)和余量的镁(Mg)组成,并且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出一种制备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有下列步骤步骤一按名义成分配比称取各元素,混合得到熔炼原料;所述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名义成分为由7% 14%的锂(Li)、0. 5% 5. 0% 的铝(Al)、0. 6% 3. 8% 的锌(Zn)、0. 01 % 0. 5% 的锆(Zr)、0. 1 % 0.5%的钙(Ca)、0. 3% 0.7%的锶(Sr)和余量的镁(Mg)组成,并且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纯度不低于99.0%。步骤二熔炼制锭将熔炼原料放入真空电弧炉中进行熔炼,在惰性保护气氛下熔炼均勻后取出得到
合金Ii ;熔炼参数熔炼时真空电弧炉的真空度为彡3X 10 ;熔炼温度为650°C 750°C ;熔炼时间为2 IOmin ;惰性保护气氛可以是质量百分比纯度为99. 999%的氩气、或者含SF6的混合保护
气氛;步骤三制铸锭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合金锭放入快速凝固装置的感应炉中将其完全熔化,通过喷铸、凝固冷却得到柱状合金铸锭;感应熔炼参数设置熔炼时真空感应炉的真空度为彡1 X IO-1Pa,感应电流250 450mA,熔炼温度为650 750°C,熔炼时间为k 30s ;喷铸压力为0. 01 0. IMPa ;冷却速度为10 105K/s ;步骤四铸锭剥皮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柱状合金铸锭通过机床切割去除氧化表层后,置入酸性溶液中进行表面清洁处理3 lOmin,得到清洁铸锭;步骤五一级均勻化处理将清洁铸锭在350°C 士 10°C温度下进行均勻化处理20 36h,得到第一均化试样;步骤六二级均勻化处理将第一均化试样在430°C 士 10°C温度下进行均勻化处理40 60h,得到第二均化试样。本发明镁锂合金材料的优点是镁锂合金材料不但具有低密度1. 31 1. 60、较高的抗拉强度为170 275Mpa、屈服强度为125 255Mpa,及延伸率为15 65%。本发明镁锂合金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速率为0. 20 0. 55mm/year0所述镁锂合金材料同时具备满足血管支架对于材料力学、腐蚀性能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也即此种材料除基体镁以外,为改善材料性能而添加的所有合金元素也应该是人体内必须的常量元素,以保证植入的血管支架其腐蚀产物全部是生物可吸收的,没有任何的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非特指,所有的单位均为重量百分比单位。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所述的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由7% 14%的锂(Li)、0. 5% 5.0%的铝(Al)、0. 6% 3. 8%的锌(Si)、 0.01% 0.5%的锆(&)、0. 0.5%的钙(Ca)、0. 3% 0. 7%的锶(Sr)和余量的镁 (Mg)组成,并且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制备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方法,其包括有下列制备步骤步骤一按名义成分配比称取各元素,混合得到熔炼原料;在本发明中,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名义成分为由7% 14%的锂(Li)、0· 5% 5.0% 的铝(Al)、0· 6% 3. 8% 的锌( )、0. 01 % 0. 5 % 的锆( )、 0. 0. 5%的钙(Ca)、0. 3% 0. 7%的锶(Sr)和余量的镁(Mg)组成,并且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纯度不低于99.0%。步骤二 熔炼制锭将熔炼原料放入真空电弧炉中进行熔炼,在惰性保护气氛下熔炼均勻后取出得到
合金Ii ;熔炼参数熔炼时真空电弧炉的真空度为< 3X KT2Pa ;熔炼温度为650°C 750°C ;熔炼时间为2 IOmin ;惰性保护气氛可以是质量百分比纯度为99. 999%的氩气、或者含SF6的混合保护
气氛;步骤三制铸锭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合金锭放入快速凝固装置的感应炉中将其完全熔化,通过喷铸、凝固冷却得到柱状合金铸锭;感应熔炼参数设置熔炼时真空感应炉的真空度为彡1 X IO-1Pa,感应电流250 450mA,熔炼温度为650 750°C,熔炼时间为k 30s ;喷铸压力为0. 01 0. IMPa ;冷却速度为10 105K/s ;步骤四铸锭剥皮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柱状合金铸锭通过机床切割去除氧化表层后,置入酸性溶液中进行表面清洁处理3 lOmin,得到清洁铸锭;所述酸性溶液可以是氢氟酸、盐酸等;步骤五一级均勻化处理将清洁铸锭在350°C 士 10°C温度下进行均勻化处理20 36h,得到第一均化试样;步骤六二级均勻化处理将第一均化试样在430°C 士 10°C温度下进行均勻化处理40 60h,得到第二均化试样;步骤七变形加工将第二均化试样在25士5°C的条件下进行变形加工成制品;或者将第二均化试样在250°C 士5°C的条件下进行变形加工成制品。在本发明中,变形加工得到的制品可以是血管支架、关节植换件。实施例1
步骤一按名义成分配比称取各元素,混合得到熔炼原料;在本发明中,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名义成分为由14%的锂(Li)、 4%的铝(Al)、1%的锌(Zn)、0· 5%的锆(Zr)、0· 3%的钙(Ca)、0· 5%的锶(Sr)和余量的镁 (Mg)组成,并且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纯度不低于99. 0%。步骤二 熔炼制锭将熔炼原料放入真空电弧炉中进行熔炼,在质量百分比纯度为99. 999%的氩气气氛下熔炼均勻后取出得到合金锭;熔炼参数熔炼时真空电弧炉的真空度为< 3X KT2Pa ;熔炼温度为680°C ;熔炼时间为6min ;步骤三制铸锭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合金锭放入快速凝固装置的感应炉中将其完全熔化,通过喷铸、凝固冷却得到柱状合金铸锭;感应熔炼参数设置熔炼时真空感应炉的真空度为彡1 X 10 ,感应电流250mA, 熔炼温度为650°C,熔炼时间为k ;喷铸压力为0. IMPa;冷却速度为102K/s ;步骤四铸锭剥皮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柱状合金铸锭通过机床切割去除氧化表层后,置入酸性溶液中进行表面清洁处理lOmin,得到清洁铸锭;所述酸性溶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氢氟酸;步骤五一级均勻化处理将清洁铸锭在350°C 士 10°C温度下进行均勻化处理20 36h,得到第一均化试样;步骤六二级均勻化处理将第一均化试样在430°C 士 10°C温度下进行均勻化处理40 60h,得到第二均化试样;经测试第二均化试样的密度为1. 31。步骤七变形加工将第二均化试样在25士5°C的条件下进行变形加工成制品。 在本发明中,人工模拟体液包括有8. Og的NaCl、0. 4g的KCl、0. 14g的CaCl2、0. 35g 的 NaHCO3U. Og 的 C6H12O6 (葡萄糖)、0. Ig 的 MgCl2 · 6H20、0. 06g 的 MgSO4 · 7Η0、0· 06g 的 ΚΗ2Ρ04、0· 06g的Na2HPO4 · 12H20和IL的去离子水。用HCl和NaOH溶液调节pH = 7. 5,温度控制在37士 1°C。发明人采用配制的人工模拟体液对制得的制品进行腐蚀速率的测试。将实施例1制得的制品放入配制的人工模拟体液中,测得腐蚀速率为0. 25mm/ year ο按照航标规定,使用三点弯曲的方式测试了实施例1制得的第二均化试样的室温强度,在下压速率为6mm/s,第二均化试样的室温抗拉强度最大值为217Mpa。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第二均化试样采用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进行压缩与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发现,该第二均化试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为216MPa,且具有明显加工硬化特性。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第二均化试样采用KDL-100KN延伸率试验机进行延伸率测量,测得延伸率为27%。实施例2步骤一按名义成分配比称取各元素,混合得到熔炼原料;在本发明中,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名义成分为由7%的锂(Li)、 的铝(Al)、3· 8%的锌(Zn)、0· 3%的锆(Zr)、0· 5%的钙(Ca)、0· 3%的锶(Sr)和余量的
镁(Mg)组成,并且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纯度不低于99. 0%。步骤二 熔炼制锭将熔炼原料放入真空电弧炉中进行熔炼,在质量百分比纯度为99. 999%的氩气惰性保护气氛下熔炼均勻后取出得到合金锭;熔炼参数熔炼时真空电弧炉的真空度为彡3X 10 ;熔炼温度为750°C ;熔炼时间为anin ;步骤三制铸锭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合金锭放入快速凝固装置的感应炉中将其完全熔化,通过喷铸、凝固冷却得到柱状合金铸锭;感应熔炼参数设置熔炼时真空感应炉的真空度为彡1 X 10 ,感应电流300mA, 熔炼温度为680°C,熔炼时间为IOs ;喷铸压力为0. 05MPa ;冷却速度为103K/s ;步骤四铸锭剥皮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柱状合金铸锭通过机床切割去除氧化表层后,置入酸性溶液中进行表面清洁处理lOmin,得到清洁铸锭;所述酸性溶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的盐酸;步骤五一级均勻化处理将清洁铸锭在350°C 士 10°C温度下进行均勻化处理Mh,得到第一均化试样;步骤六二级均勻化处理将第一均化试样在430°C 士 10°C温度下进行均勻化处理48h,得到第二均化试样; 经测试第二均化试样的密度为1. 47。步骤七变形加工将第二均化试样在250°C 士 5°C的条件下进行变形加工成制品。在本发明中,人工模拟体液包括有8. Og的NaCl、0. 4g的KCl、0. 14g的CaCl2、0. 35g 的 NaHCO3U. Og 的 C6H12O6 (葡萄糖)、0. Ig 的 MgCl2 · 6H20、0. 06g 的 MgSO4 · 7Η0、0· 06g 的 ΚΗ2Ρ04、0· 06g的Na2HPO4 · 12H20和IL的去离子水。用HCl和NaOH溶液调节pH = 7. 5,温度控制在37士 1°C。发明人采用配制的人工模拟体液对制得的制品进行腐蚀速率的测试。将实施例2制得的制品放入配制的人工模拟体液中,测得腐蚀速率为0. 55mm/year ο按照航标规定,使用三点弯曲的方式测试了实施例2制得的第二均化试样的室温强度,在下压速率为6mm/s,第二均化试样的室温抗拉强度最大值为275Mpa。将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第二均化试样采用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进行压缩与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发现,该第二均化试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为167MPa,且具有明显加工硬化特性。将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第二均化试样采用KDL-100KN延伸率试验机进行延伸率测量,测得延伸率为63%。实施例3步骤一按名义成分配比称取各元素,混合得到熔炼原料;在本发明中,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名义成分为由10%的锂(Li)、 5.0% 的铝(A1)、0. 6% 的锌( )、0. 01% 的锆(Zr)、0. 的钙(Ca)、0.3% 的锶(Sr)和余量的镁(Mg)组成,并且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纯度不低于99.0%。步骤二熔炼制锭将熔炼原料放入真空电弧炉中进行熔炼,在SF6的惰性保护气氛下熔炼均勻后取出得到合金锭;熔炼参数熔炼时真空电弧炉的真空度为< 3X KT2Pa ;熔炼温度为700°C;熔炼时间为8min;步骤三制铸锭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合金锭放入快速凝固装置的感应炉中将其完全熔化,通过喷铸、凝固冷却得到柱状合金铸锭;感应熔炼参数设置熔炼时真空感应炉的真空度为彡1 X 10 ,感应电流450mA, 熔炼温度为700°C,熔炼时间为IOs ;喷铸压力为0. IMPa;冷却速度为105K/s;步骤四铸锭剥皮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柱状合金铸锭通过机床切割去除氧化表层后,置入酸性溶液中进行表面清洁处理lOmin,得到清洁铸锭;所述酸性溶液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氢氟酸;步骤五一级均勻化处理将清洁铸锭在350°C 士 10°C温度下进行均勻化处理36h,得到第一均化试样;步骤六二级均勻化处理将第一均化试样在430°C 士 10°C温度下进行均勻化处理60h,得到第二均化试样; 经测试第二均化试样的密度为1. 59。步骤七变形加工将第二均化试样在250°C 士 5°C的条件下进行变形加工成制品。在本发明中,人工模拟体液包括有8. Og的NaCl、0. 4g的KCl、0. 14g的CaCl2、0. 35g的 NaHCO3U. Og 的 C6H12O6 (葡萄糖)、0. Ig 的 MgCl2 · 6H20、0. 06g 的 MgSO4 · 7Η0、0· 06g 的 ΚΗ2Ρ04、0· 06g的Na2HPO4 · 12H20和IL的去离子水。用HCl和NaOH溶液调节pH = 7. 5,温度控制在37士 1°C。发明人采用配制的人工模拟体液对制得的制品进行腐蚀速率的测试。将实施例3制得的制品放入配制的人工模拟体液中,测得腐蚀速率为0. 47mm/
year ο按照航标规定,使用三点弯曲的方式测试了实施例3制得的第二均化试样的室温强度,在下压速率为6mm/s,第二均化试样的室温抗拉强度最大值为153Mpa。将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第二均化试样采用万能材料力学试验机进行压缩与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发现,该第二均化试样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为255MPa,且具有明显加工硬化特性。将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第二均化试样采用KDL-100KN延伸率试验机进行延伸率测量,测得延伸率为17%。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由7% 14%的锂(Li)、0. 5% 5.0%的铝(Al)、0. 6% 3. 8%的锌(Si)、 0.01% 0.5%的锆(&)、0. 0.5%的钙(Ca)、0. 3% 0. 7%的锶(Sr)和余量的镁 (Mg)组成,并且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抗拉强度为170 275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屈服强度为125 255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延伸率为15 6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材料密度为1. 31 1. 60。
6.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下列制备步骤步骤一按名义成分配比称取各元素,混合得到熔炼原料;所述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名义成分为由7% 14%的锂(Li)、0.5% 5.0% 的铝(Al)、0· 6% 3. 8% 的锌(Si)、0· 01% 0.5% 的锆( )、0· 0.5% 的钙 (Ca)、0. 3% 0. 7%的锶(Sr)和余量的镁(Mg)组成,并且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纯度不低于99.0%。 步骤二 熔炼制锭将熔炼原料放入真空电弧炉中进行熔炼,在惰性保护气氛下熔炼均勻后取出得到合金锭;熔炼参数熔炼时真空电弧炉的真空度为< 3X10_2I^ ; 熔炼温度为650°C 750°C ; 熔炼时间为2 IOmin ;惰性保护气氛可以是质量百分比纯度为99. 999%的氩气、或者含SF6的混合保护气氛;步骤三制铸锭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合金锭放入快速凝固装置的感应炉中将其完全熔化,通过喷铸、 凝固冷却得到柱状合金铸锭;感应熔炼参数设置熔炼时真空感应炉的真空度为< IX KT1Pa,感应电流250 450mA,熔炼温度为650 750°C,熔炼时间为k 30s ; 喷铸压力为0. 01 0. IMPa ; 冷却速度为10 10 /s ; 步骤四铸锭剥皮将步骤二制备得到的柱状合金铸锭通过机床切割去除氧化表层后,置入酸性溶液中进行表面清洁处理3 lOmin,得到清洁铸锭; 步骤五一级均勻化处理将清洁铸锭在350°C 士 10°C温度下进行均勻化处理20 36h,得到第一均化试样;步骤六二级均勻化处理将第一均化试样在430°C 士 10°C温度下进行均勻化处理40 60h,得到第二均化试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二均化试样在25士5°C的条件下进行变形加工成制品;或者将第二均化试样在 2500C 士5°C的条件下进行变形加工成制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变形加工得到的制品可以是血管支架、关节植换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具有可生物降解的镁锂合金材料由7%~14%的锂、0.5%~5.0%的铝、0.6%~3.8%的锌、0.01%~0.5%的锆、0.1%~0.5%的钙、0.3%~0.7%的锶和余量的镁组成,并且上述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之和为100%。本发明的材料,抗拉强度为170~275MPa,屈服强度为125~255MPa,延伸率为15~65%,材料密度为1.31~1.60。本发明的材料能够用来加工血管支架、人工关节植换件。
文档编号A61L31/02GK102505089SQ20111044133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周铁涛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