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放射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尤其涉及该放射治疗设备的治疗床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007年I月3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2852945的中国专利揭示了一种放射治疗设备,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设有基座、放射源、准直器及治疗床,准直器用于准直放射源的射线聚焦于人体的病灶上,基座的相反两侧设有若干可伸缩的伸缩柱(其中包括升降杆),这些伸缩柱将治疗床支撑起来,并且随着升降杆的上下伸缩,治疗床实现升降。
背景技术:
的治疗床支撑结构略显复杂,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其配备的治疗床支撑结构更加简单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其配备的治疗床支撑结构较为简单实用。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包括机身、治疗头及治疗床,所述治疗头设有放射源及准直器,所述准直器用于准直放射源的射线聚焦于人体的病灶上, 所述治疗床用于承载人体以进行放射治疗,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机身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延伸设有两个悬伸臂,所述治疗床置于所述两个悬伸臂上,所述支撑架可上下移动以带动治疗床升降。可选的,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机身上的旋转环,所述旋转环位于所述两个悬伸臂之间,所述治疗床穿过所述旋转环,所述旋转环可绕人体的病灶转动以带动治疗头绕人体的病灶转动。可选的,所述机身上安装有可驱动支撑架上下移动的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杆。可选的,所述支撑架还设有基部,所述两个悬伸臂皆自基部延伸出,所述第一丝杆连接第一电机与基部,所述机身设有底座、位于底座上侧的固定环及位于固定环外侧的配合部,所述旋转环配置于固定环内,所述基部安装于配合部上,所述配合部设有导轨或导槽,所述基部可在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杆驱动下沿着导轨或导槽上下移动。可选的,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还设有与治疗头对应设置的配重,所述治疗头及配重可在旋转环的带动下从所述两个悬伸臂之间穿过。可选的,所述治疗头与配重固定于旋转环的内侧并在旋转环的径向上相对设置。可选的,所述治疗床设有支撑于其中一个悬伸臂上的金属支撑梁、支撑于另一个悬伸臂上的另一个金属支撑梁及连接前述两金属支撑梁的碳纤维板。可选的,至少一个悬伸臂上设有驱动治疗床沿与治疗床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电机与第二丝杆。可选的,所述治疗床还设有定位床体及驱动定位床体沿治疗床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的第三电机与第三丝杆,放疗时,人体定位于定位床体上。
对于本发明放射治疗设备,其治疗床支撑架相对现有的治疗床支撑设计,结构新颖、较为简单实用,非常适于推广应用。
图1是本发明放射治疗设备一角度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放射治疗设备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放射治疗设备的左视图。图4是本发明放射治疗设备的右视图。图5是本发明放射治疗设备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去掉部分构件以便看到电机、丝杆及碳纤维板等)。图6是本发明放射治疗设备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去掉部分构件以便看到电机、丝杆及碳纤维板等)。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放射治疗设备包括机身10、治疗头11、支撑架12、治疗床13、旋转环14及与治疗头11对应设置的配重15。所述支撑架12设置于机身10上,所述支撑架12可上下移动以带动治疗床13升降。所述治疗床13用于承载人体以进行放射治疗。所述旋转环14设置于机身10上,所述治疗床13穿过所述旋转环14,所述旋转环14可绕人体的病灶转动以带动治疗头11绕人体的病灶转动。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述机身10设有底座100、位于底座100上侧的固定环101及位于固定环101外侧的配合部102。所述旋转环14配置于固定环101内,在动力驱动下,旋转环14转动,所述旋转环14与固定环101之间为轴向定位的转动配合。所述配合部102设有导轨(未图示)或导槽(未图示)。所述机身10上还安装有可驱动支撑架12上下移动的第一电机103与第一丝杆104。请参阅图5所示,所述治疗头11设有放射源(未图示)及准直器110,所述准直器110用于准直放射源的射线聚焦于人体的病灶上。于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治疗头11与配重15固定于旋转环14的内侧并在旋转环14的径向上相对设置。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从上往下看,所述支撑架12整体呈“U”型。所述支撑架12延伸设有两个悬伸臂120,所述治疗床13置于所述两个悬伸臂120上。所述两个悬伸臂120位于机身10的相反两侧,所述两个悬伸臂120在治疗床13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所述旋转环14位于所述两个悬伸臂120之间。所述两个悬伸臂120整体上呈水平设置且垂直于治疗床13的长度方向。所述治疗头11及配重15可在旋转环14的带动下从所述两个悬伸臂120之间穿过。至少一个悬伸臂120上设有驱动治疗床13沿与治疗床1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电机1200与第二丝杆1201,于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悬伸臂120上皆设有第二电机1200与第二丝杆1201。所述支撑架12还设有基部121,所述两个悬伸臂120皆自基部121延伸出,所述第一丝杆104连接第一电机103与基部121,所述基部121安装于配合部102上,所述基部121可在第一电机103与第一丝杆104驱动下沿着配合部102的导轨或导槽上下移动。请参阅图3至图6所示,治疗床13设有支撑于其中一个悬伸臂120上的金属支撑梁130、支撑于另一个悬伸臂120上的另一个金属支撑梁131、连接前述两金属支撑梁130、131的碳纤维板132、定位床体133及驱动定位床体133沿治疗床13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的第三电机(未图示)与第三丝杆(未图示)。相对于金属构件,碳纤维板132的射线透过率高很多但成本较高,对此,本实施方式将金属材料的支撑梁的一段用碳纤维板132代替,根据需要配置合适长度的碳纤维板132,放疗时当治疗头11转到治疗床13下方时,射线可透过碳纤维板132射向病灶,本实施方式较好的兼顾成本与射线透过率。放疗时,人体定位于定位床体133上,定位床体133由碳纤维及发泡颗粒制成,由于碳纤维及发泡颗粒的比重非常小,对射线的影响几乎没有,同时又具有非常高的强度,使人体的体重对其产生的变形非常小,定位床体133可连同人体从本发明放射治疗设备上取下来至扫描设备以便进行病灶扫描(如CT扫描、核磁共振扫描)。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
权利要求
1.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包括机身、治疗头及治疗床,所述治疗头设有放射源及准直器,所述准直器用于准直放射源的射线聚焦于人体的病灶上,所述治疗床用于承载人体以进行放射治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机身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延伸设有两个悬伸臂,所述治疗床置于所述两个悬伸臂上,所述支撑架可上下移动以带动治疗床升降。
2.如权利 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机身上的旋转环,所述旋转环位于所述两个悬伸臂之间,所述治疗床穿过所述旋转环,所述旋转环可绕人体的病灶转动以带动治疗头绕人体的病灶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上安装有可驱动支撑架上下移动的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设有基部,所述两个悬伸臂皆自基部延伸出,所述第一丝杆连接第一电机与基部,所述机身设有底座、位于底座上侧的固定环及位于固定环外侧的配合部,所述旋转环配置于固定环内,所述基部安装于配合部上,所述配合部设有导轨或导槽,所述基部可在第一电机与第一丝杆驱动下沿着导轨或导槽上下移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还设有与治疗头对应设置的配重,所述治疗头及配重可在旋转环的带动下从所述两个悬伸臂之间穿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头与配重固定于旋转环的内侧并在旋转环的径向上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放射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床设有支撑于其中一个悬伸臂上的金属支撑梁、支撑于另一个悬伸臂上的另一个金属支撑梁及连接前述两金属支撑梁的碳纤维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悬伸臂上设有驱动治疗床沿与治疗床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二电机与第二丝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床还设有定位床体及驱动定位床体沿治疗床的长度方向水平移动的第三电机与第三丝杆,放疗时,人体定位于定位床体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包括机身、治疗头及治疗床,所述治疗头设有放射源及准直器,所述准直器用于准直放射源的射线聚焦于人体的病灶上,所述治疗床用于承载人体以进行放射治疗,所述放射治疗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机身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延伸设有两个悬伸臂,所述治疗床置于所述两个悬伸臂上,所述支撑架可上下移动以带动治疗床升降。本发明放射治疗设备,其治疗床支撑架相对现有的治疗床支撑设计,结构新颖、较为简单实用,非常适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N5/10GK103182150SQ20111045129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宋世鹏 申请人:上海世鹏实验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宋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