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式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329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漏斗式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斗式留置针,用于医护人员护理工作中。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广泛用子临床,有些病人输液时,往往连续数天,造成手背、腕等部位针眼密密麻麻,给病人带来痛苦。特别是老年病人,长期输液易导致局部血管硬化,给静脉穿刺带来困难,有时需数次穿刺才能成功,给病人造成许多痛苦。现有的静脉留置针多数无防回血装置,操作较复杂、局促,并且需要他人配合,目前,我国进口的留置针可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这些进口留置针存在某些不足穿刺时有阻挡感,易导致穿刺失败,且易损伤血管壁,留置针上的肝素帽不易保存,易造成污染。进口的留置针价格也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斗式留置针,该漏斗式留置针解决了静脉输液时无防回血装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漏斗式留置针,主要由针柄,针芯组成,其特征在于针梗上端设有针柄,针梗一侧设有凹槽,针芯从凹槽中引出,针芯与针座粘接,针座的上端与漏斗形的锥形斗连接为一体,锥形斗的上端有一圆筒状的沿, 此沿的内侧壁有一环形槽,圆柱形的橡皮密封垫被卡在所述环形槽中并与锥形斗上端的沿粘接。针座的侧壁上开有观察口。本实用新型用于医护人员护理工作中,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简便,易穿刺,不损,伤血管壁,留置针不易污染的优点,且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1是漏斗式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芯;2-针梗;3-凹槽;4-针柄;5-针座;6_观察口 ;7_锥形斗;8_橡胶皮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漏斗式留置针,主要由针柄4,针芯1组成,其特征在于针梗2上端设有针柄4,针梗2 —侧设有凹槽3,针芯1从凹槽3中引出,针芯1与针座5粘接,针座 5的上端与漏斗形的锥形斗7连接为一体,锥形斗7的上端有一圆筒状的沿,此沿的内侧壁有一环形槽,圆柱形的橡皮密封垫8被卡在所述环形槽中并与锥形斗7上端的沿粘接。针座5的侧壁上开有透明的、材料为有机玻璃塑料的观察口 6。穿刺时,穿刺针直接穿过橡皮密封垫8,针头在锥形斗7内壁的导向作用下顺利进入针芯1。将穿刺针抽出后,可通过观察口6观察是否回血。穿刺针通过橡皮密封垫8所穿刺的孔在橡皮密封垫8自身弹力作用下自动封闭。再次注射药液时,只需用拇指和食指夹住针柄4将针座5固定后,再将穿刺针穿过橡皮密封垫8,使穿刺针的针头处于锥形斗7内即可顺利输液或给药。
权利要求1. 一种漏斗式留置针,主要由针柄,针芯(1)组成,其特征在于针梗(2)上端设有针柄,针梗⑵一侧设有凹槽(3),针芯(1)从凹槽(3)中引出,针芯⑴与针座(5) 粘接,针座(5)的上端与漏斗形的锥形斗(7)连接为一体,锥形斗(7)的上端有一圆筒状的沿,此沿的内侧壁有一环形槽,圆柱形的橡皮密封垫(8)被卡在所述环形槽中并与锥形斗 (7)上端的沿粘接,针座( 侧壁上开观察口(6)。
专利摘要一种漏斗式留置针,主要由针柄(4),针芯(1)组成,其特征在于针梗(2)上端设有针柄(4),针梗(2)一侧设有凹槽(3),针芯(1)从凹槽(3)中引出,针芯(1)与针座(5)粘接,针座(5)的上端与漏斗形的锥形斗(7)连接为一体,锥形斗(7)的上端有一圆筒状的沿,此沿的内侧壁有一环形槽,圆柱形的橡皮密封垫(8)被卡在所述环形槽中并与锥形斗(7)上端的沿粘接。针座(5)侧壁上开有透观察口(6)。穿刺时,穿刺针直接穿过橡皮密封垫(8),针头在锥形斗(7)内壁的导向作用下顺利进入针芯(1)。将穿刺针抽出后,可通过观察口(6)观察是否回血。穿刺针通过橡皮密封垫(8)所穿刺的孔在橡皮密封垫(8)自身弹力作用下自动封闭。
文档编号A61M25/06GK202086923SQ20112020101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张德梅 申请人:张德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