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二指肠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1385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十二指肠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学工程领域的十二指肠套管,具体是一种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十二指肠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病态肥胖患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一般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通过饮食习惯的调节,能坚持的人群也只占少数,其效果也很不理想。虽然手术治疗病态肥胖效果比较好,但是因其创伤大,接受手术的人群也很少。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的套管问世。它通过用套管连接幽门与空肠,从而使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直达空肠。这样一来,十二指肠对食物没有吸收作用,而十二指肠是消化道中很重要的一段,因此,减肥效果很好。然而,套管外表与肠内壁的粘附作用很强,这不仅会给胆汁、胰液等消化液流入消化道造成阻碍,还会有一定的副作用产生。随着微纳科技的快速发展,微尺度结构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微尺度结构的抗粘结作用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微尺度结构能阻止套管外表面与肠壁的粘附,从而可以使消化液正常的沿着肠壁流入消化道,消除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套管与肠壁的分离,那些由于粘附作用带来的副作用也得到消除。经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Keith S. Gersin, MD, JenniferE.Keller,MD,Dimitrios Stefanidis, 等人在 IEEE SurgicalInnovation, 14 (4) : 275-278, 2007 撰文 “Duodenal—Jejunal Bypass Sleeve:A TotallyEndoscopic Device for the Treatment of Morbid Obesity”(十二指肠-空肠绕道套管一个完全治疗病态肥胖内镜设备),该技术采用聚合物套管绕过十二指肠从而达到治疗病态肥胖的效果。但是由于这种套管需长期在体内工作,文章中给出的结构没有抗粘结作用,长期存在于体内的套管容易与肠壁粘合,带来很大的副作用,所以该方法在长期植入应用方面受到较多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结构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一种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十二指肠套管及其制备方法,使得现有的套管能在病态肥胖的治疗中得到更好的应用。由于采用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作为套管材料,因此能够直接应用于植入体内的器械来治疗病态肥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提供一种十二指肠套管,包括由镍钛诺(镍和钛的合金)构成的锚定部分和一个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套管。所述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套管表面通过微加工工艺加工出微纳尺度的结构,其具体工艺包括光刻和刻蚀等。所述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套管,其长为40厘米-60厘米,直径为4厘米-5厘米。所述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可以是微纳尺度长方体结构、微纳尺度圆柱体结构、微纳尺度三棱柱结构等,但不限于这些结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套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备具有微纳尺度结构的套管模具。所述的具有微纳尺度结构的套管磨具尺寸为长度40厘米-60厘米,直径4厘米-5厘米。所述的微纳尺度结构为微米到纳米级。第二步、在模具表面化学气相沉积一层聚合物薄膜套管。所述的沉积是化学气相沉积。所述的聚合物为生物相容性聚合物。第三步、将薄膜套管从模具上取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加工 微小结构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采用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作为微小结构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有足够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不易氧化或腐蚀,可以直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I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加工第一步、制备具有微纳尺度结构的套管,套管采用铜或者铝材料。所述的微纳尺度结构为微纳尺度长方体结构,长方体的底面为正方形,其尺寸为长和宽为I微米-10微米,长方体的高为5微米-50微米,每个长方体间的间距为I微米-10微米。如图I中a,b所示,I是模具主体,2是微纳尺度结构。其中图I中a是模具俯视图,b为模具的侧视图。第二步、在模具表面化学气相沉积一层聚合物薄膜套管。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具有微纳尺度结构的模具表面沉积一层聚合物薄膜。I为聚合物薄膜。2是套管模具。图I中c是侧视图,d为俯视图。此处所述的聚合物是生物相容性的聚合物,可以直接植入体内并且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此处所述的微纳尺度结构如图I所示,但是不仅限于图中的微纳结构。第三步、从套管模具上取下套管。通过化学腐蚀选择性的去掉套管模具,从而从套管模具上将聚合物套管取下,得到所述具有微纳尺度结构的套管。如图I中e,d所示,其中e为套管俯视图,f为套管侧视图。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备第一步、制备具有微纳尺度结构的套管,套管采用铜或者铝材料。所述的微纳尺度结构为微纳尺度圆柱体结构。其中底面圆的半径为0. 5微米-5微米,圆柱体的高为5微米-50微米,每个圆柱体间的间隔为I微米-10微米,如图2中a,b所示,I模具主体,2是微纳尺度结构。其中图2中a是模具俯视图,图2中b为模具的侧视图。第二步、在模具表面化学气相沉积一层聚合物薄膜套管。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具有微纳尺度结构的模具表面沉积一层聚合物薄膜。I为聚合物薄膜。2是套管模具。图2中c是侧视图,d为俯视图。 第三步、从套管模具上取下套管。通过化学腐蚀选择性的去掉套管模具,从而从套管模具上将聚合物套管取下,得到所述具有微纳尺度结构的套管。如图2中e,d所示,其中e为套管俯视图,f为套管侧视图。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制备第一步、制备具有微纳尺度结构的套管,套管采用铜或者铝材料。所述的微纳尺度结构为微纳尺度三棱柱结构。其中三棱柱的底面为正三角形,其边长为I微米-10微米,三棱柱的高为5微米-50微米,每个三棱柱间的间隔为I微米-10微米。如图3中a,b所示,I是模具主体,2是微纳尺度结构。其中图3中a是模具俯视图,b为模具的侧视图。第二步、在模具表面化学气相沉积一层聚合物薄膜套管。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在具有微纳尺度结构的模具表面沉积一层聚合物薄膜。。I为聚合物薄膜。2是套管模具。图3中c是侧视图,d为俯视图。第三步、从套管模具上取下套管。通过化学腐蚀选择性的去掉套管模具,从而从套管模具上将聚合物套管取下。如图3中e,d所示,其中e为套管俯视图,f为套管侧视图。上述实施例的工艺简单、易操作。采用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作为微小结构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有足够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不易氧化或腐蚀,可以直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十二指肠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镍钛诺构成的锚定部分和一个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十二指肠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套管,其长为40厘米-60厘米,直径为4厘米-5厘米。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套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备具有微纳尺度结构的套管模具; 第二步、在模具表面化学气相沉积一层聚合物薄膜套管; 第三步、将薄膜套管从模具上取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套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微纳尺度结构的套管磨具尺寸为长度40厘米-60厘米,直径4厘米-5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套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模具表面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套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薄膜厚度为微米到纳米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套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为生物相容的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套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薄膜套管从模具上取下,是通过将套管模具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去除,从而将聚合物套管取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十二指肠套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十二指肠套管包括由镍钛诺构成的锚定部分和一个具有微纳尺度抗粘结构的套管。所述套管制备方法第一步、制备具有微纳尺度结构的套管模具;第二步、在模具表面化学气相沉积一层聚合物薄膜套管;第三步、将薄膜套管从模具上取下。本发明使得现在的套管能更好的应用于病态肥胖的治疗中。本发明加工微小结构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采用生物相容性聚合物作为微小结构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同时有足够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不易被氧化或腐蚀,因此,可以直接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文档编号A61F5/00GK102697590SQ20121014549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刘景全, 康晓洋, 杨斌, 杨春生, 梅加兵, 江水东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