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384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药设备,特别是涉及到一种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
背景技术
在药物固体制剂如药丸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掩盖药丸气味、防潮、避光、控制药丸使用时释放部位及释放速度等目的,需要对药丸进行一个包衣处理。将糖料或其它能成膜的材料涂覆在药丸的外表面,使其干燥后成为紧密粘附在表面的一层或数层不同厚薄、不同弹性的多功能保护层,这个多功能保护层就叫做包衣。目前,对药丸进行包衣的设备叫做包衣机,现有的包衣机在运行中,都是需要人工控制上料和卸料,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在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使用PLC控制器控制自动运行,能够减少劳动量,提高效率。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包括电机A、包衣锅、加热器、PLC控制器、传输履带、导料槽和自动传料器,所述的包衣锅周边设置有一个固定环,包衣锅的底端通过一个传动装置,由电机A带动旋转,电机A通过一个电磁阀连接PLC控制器,包衣锅内还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控制器,包衣锅倾斜放置,包衣锅的内壁上设置有8个挡条;
所述的固定环固定在框架上,框架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支架上,框架的一端轴承上设置有电机B,电机B通过一个电磁阀连接PLC控制器,加热器的控制端连接PLC控制器;
所述的传输履带设置在包衣锅锅口的前方,其正对于包衣锅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感应器,自动传料器安装在包衣锅的对面,其控制端与感应器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感应器的信号输出端还与PLC控制器连接;
包衣锅的锅口位置还设置有一个喷头,喷头通过一个计量泵连接到包衣液罐,计量泵的控制端通过一个电池阀连接到PLC控制器。所述的包衣锅为荸荠式包衣锅。所述的加热器为温度可调的加热丝或红外加热装置。所述的框架呈U形,其开口与包衣锅的锅口方向一致。所述的自动传料器的传料端为薄片,可以更好将药丸铲进包衣锅,如果传料端太厚,容易将药丸推出传输履带。所述的感应器为压力感应器,药丸传动到压力感应器上面时,压力感应器即会感应到。所述的挡条(17)沿包衣锅(2)内壁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包衣锅(2)的倾斜角α为60° 90°。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传输履带将上一工序的药丸传输到包衣锅位置时,感应器感应到药丸,分别发送信号到自动传料器和PLC控制器,自动传料器即将药丸铲进包衣锅,PLC控制器通过电磁阀控制电机A运作,同时启动加热器,电机A带动包衣锅开始旋转,当包衣锅内的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PLC控制器即控制计量泵运作,计量泵将包衣液罐内的定量的包衣液吸入通过喷头喷洒在药丸上,此时药丸在包衣锅的带动下一直做连续复杂的轨迹运动,使得包衣液能够均匀地包裹在药丸上。包衣过程中,锅内温度低于额定温度时,加热器即会加热;锅内温度达到额定温度,加热器即停止加热。加工前工作人员会在PLC控制器设定包衣时间保证包衣有效,当包衣完成后,PLC控制器即控制电机A和加热器停止运作,PLC控制器再通过电磁阀控制电机B运作,电机B控制框架转动,从而带动包衣锅锅口向下转动,锅口转动到导料槽上面时,药丸即随重力落到导料槽内,由导料槽将药丸传输到下一工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PLC控制器控制自动运行,大大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效率,包衣锅内添加了挡条,使得药丸翻动更加彻底。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 图2为包衣锅及其转动装置的正视 图3为自动传料器的结构示意 图4为包衣锅的结构示意 图中,1-电机A,2-包衣锅,3-加热器,4-传输履带,5-导料槽,6-自动传料器,7-框架,8-支架,9-包衣液罐,10-电机B,11-传动装置,12-固定环,13-感应器,14-传料端,15-喷头,16-计量泵,17-挡条。`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 4所示,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包括电机Al、包衣锅2、加热器3、PLC控制器、传输履带4、导料槽5和自动传料器6,所述的包衣锅2周边设置有一个固定环12,包衣锅2的底端通过一个传动装置11,由电机Al带动旋转,电机Al通过一个电磁阀连接PLC控制器,包衣锅2内还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控制器,包衣锅倾斜放置,包衣锅的内壁上设置有8个挡条。所述的固定环12固定在框架7上,框架7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支架8上,框架7的一端轴承上设置有电机B10,电机BlO通过一个电磁阀连接PLC控制器,加热器3的控制端连接PLC控制器;
所述的传输履带4设置在包衣锅2锅口的前方,其正对于包衣锅2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感应器13,自动传料器6安装在包衣锅2的对面,其控制端与感应器13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感应器13的信号输出端还与PLC控制器连接;
包衣锅2的锅口位置还设置有一个喷头15,喷头15通过一个计量泵16连接到包衣液罐9,计量泵16的控制端通过一个电磁阀连接到PLC控制器。
所述的包衣锅2为荸荠式包衣锅。所述的加热器9为温度可调的加热丝或红外加热装置。所述的框架7呈U形,其开口与包衣锅2的锅口方向一致。所述的自动传料器6的传料端14为薄片,可以更好将药丸铲进包衣锅,如果传料端14太厚,容易将药丸推出传输履带4。所述的感应器13为压力感应器,药丸传动到感应器13上面时,感应器13即会感应到。本实施例的挡条17沿包衣锅2内壁圆周均匀分布,包衣锅2的倾斜角α为60° 90°,使得药丸能够容易翻动。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传输履带4将上一工序的药丸传输到包衣锅2位置时,感应器13感应到药丸,分别发送信号到自动传料器6和PLC控制器,自动传料器6即将药丸铲进包衣锅2,PLC控制器通过电磁阀控制电机Al运作,同时启动加热器3,电机Al带动包衣锅2开始旋转,当包衣锅2内的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PLC控制器即控制计量泵16运作,计量泵16将包衣液罐9内的定量的包衣液吸入通过喷头15喷洒在药丸上,此时药丸在包衣锅2的带动下一直做连续复杂的轨迹运动,使得包衣液能够均匀地包裹在药丸上。包衣过程中,锅内温度低于额定温度时,加热器3即会加热;锅内温度达到额定温度,加热器3即停止加热。加工前工作人员会在PLC控制器设定包衣时间保证包衣有效,当包衣完成后,PLC控制器即控制电机Al和加热器3停止运作,PLC控制器再通过电磁阀控制电机BlO运作,电机BlO控制框架 7转动,从而带动包衣锅2锅口向下转动,锅口转动到导料槽5上面时,药丸即随重力 落到导料槽5内,由导料槽5将药丸传输到下一工序。
权利要求
1.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A (I)、包衣锅(2)、加热器(3 )、PLC控制器、传输履带(4 )、导料槽(5 )和自动传料器(6 ),所述的包衣锅(2 )周边设置有一个固定环(12),包衣锅(2)的底端通过一个传动装置(11),由电机A (I)带动旋转,电机A (I)通过一个电磁阀连接PLC控制器,包衣锅(2)内还设置有一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控制器,包衣锅(2)倾斜放置,包衣锅(2)的内壁上设置有8个挡条(17); 所述的固定环(12)固定在框架(7)上,框架(7)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支架(8)上,框架(7)的一端轴承上设置有电机B (10),电机B (10)通过一个电磁阀连接PLC控制器,加热器(3)的控制端连接PLC控制器; 所述的传输履带(4 )设置在包衣锅(2 )锅口的前方,其正对于包衣锅(2 )的位置设置有一个感应器(13 ),自动传料器(6 )安装在包衣锅(2 )的对面,其控制端与感应器(13 )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感应器(13)的信号输出端还与PLC控制器连接; 包衣锅(2)的锅口位置还设置有一个喷头(15),喷头(15)通过一个计量泵(16)连接到包衣液罐(9 ),计量泵(16 )的控制端通过一个电磁阀连接到PLC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衣锅(2)为荸莽式包衣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3)为温度可调的加热丝或红外加热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 7)呈U形,其开口与包衣锅(2)的锅口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传料器(6)的传料端(14)为薄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13)为压力感应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条(17)沿包衣锅(2)内壁圆周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衣锅(2)的倾斜角a为60° 9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衣均匀的全自动包衣装置,包括电机A(1)、包衣锅(2)、加热器(3)、PLC控制器、传输履带(4)、导料槽(5)和自动传料器(6),所述的包衣锅(2)周边设置有一个固定环(12),固定环(12)固定在框架(7)上,框架(7)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支架(8)上,所述的传输履带(4)设置在包衣锅(2)锅口的前方,包衣锅(2)的锅口位置还设置有一个喷头(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PLC控制器控制自动运行,大大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效率,包衣锅内添加了挡条,使得药丸翻动更加彻底。
文档编号A61J3/06GK103040619SQ20121014534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5日
发明者陈继源 申请人:四川制药制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