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S)-人参皂苷Rh2在制备增强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50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20(S)-人参皂苷Rh2在制备增强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20(S)-人参皂苷Rh2在制备增强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20(S)-人参皂苷Rh2能提高环丙沙星对小鼠腹腔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并且能够降低环丙沙星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以及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上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浓度。在金葡菌侵袭的THP-1巨噬细胞模型上,20(S)-人参皂苷Rh2具有增强左氧氟沙星在细胞内抗菌活性的作用。因此,20(S)-人参皂苷Rh2有望用于制备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增效剂,并且开发成为抗感染治疗的辅助药物。
【专利说明】20 (S)-人参皂苷Rh2在制备增强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20 (S)-人参皂苷Rh2在制备增强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喹诺酮类(4-quinolones),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唳酮酸类,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药物作用的靶酶为细菌的DNA回旋酶(gyrase)及拓扑异构酶IV。对大多数革兰阴性细菌,DNA回旋酶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靶酶,而对于大多数革兰阳性细菌,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抑制细菌的拓扑异构酶IV,拓扑异构酶IV为解链酶,可在DNA复制时将缠绕的子代染色体释放。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尤其对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金葡菌及产酶金葡菌也有良好抗菌作用,某些品种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少,耐受良好。然而,随着喹诺酮类药物应用规模的扩大,细菌对其产生的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逐渐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分为①细菌自身发生改变产生耐药,即细菌壁膜表面的外排转运体的高表达,从而导致抗生素的主动外排增加,阻碍药物与细菌内的靶点结合,或者药物靶酶突变细菌进入宿主细胞内,使得机体免疫系统无法识别并杀灭细菌或者药物不能与细菌直接接触产生药效 。耐药现象的出现极大的限制了抗生素的临床使用,因此在新药研发成本高、难度大的情况下,寻找无毒并能协同增加抗生素药效的药物成为克服细菌耐药的另一条途径。
[0003]20(幻-人参皂苷_他2(他2)是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原人参二醇型低糖链皂苷单体,具有抗肿瘤,抗疲劳等药理活性。Kikuchi等人发现20 (S)-人参皂苷Rh2在无毒剂量下能增强顺钼对于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Anticancer Drugs 1991 ;2:63-67);而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发现,这种协同作用的机制是20 (S)-人参皂苷Rh2对于外排转运体P-糖蛋白的非竞争性抑制(Drug Metab Dispos 2010 ;38(12) =2179-87) ?鉴于细菌表面的外排转运体与P-糖蛋白有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团队推测20 (S)-人参皂苷Rh2可能通过抑制细菌上的外排转运体发挥对抗生素的增效作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20(S)_人参皂苷-Rh2的一种新的医药用途,即可以用于增加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体内实验结果表明,Rh2(25,50,100mg/kg)灌胃一天及七天均能提高CIP对小鼠腹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29213模型的治疗作用,同时,Rh2(100mg/kg)灌胃七天对小鼠腹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29213模型也有治疗作用。体外实验结果显示,20 (S)-人参皂苷-Rh2在无毒浓度下,对环丙沙星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AS1-6、AS1-24、AS1-17、AS1-10)及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上的抗菌作用具有协同效果,即可以降低环丙沙星对这几株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侵袭的THP-1巨噬细胞上,Rh2在5,10 μ M均能不同程度的增强左氧氟沙星的胞内抗菌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5]图1:单次灌胃给予Rh2 (25,50,100mg/kg)联用环丙沙星(2.5mg/ml)对于小鼠腹腔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
[0006]图2:连续7天灌胃给予Rh2 (25,50,100mg/kg)联用环丙沙星(2.5mg/ml)对于小鼠腹腔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
[0007]图3:单次灌胃给予Rh2 (25,50,100mg/kg)联用环丙沙星(2.5mg/ml)对小鼠腹腔感染模型中血液中菌落数的影响。
[0008]图4:连续7天灌胃给予Rh2 (25,50,100mg/kg)联用环丙沙星(2.5mg/ml)对小鼠腹腔感染模型中血液中菌落数的影响。
[0009]图5:Rh2(l,5,10yM)联用左氧氟沙星(4 μ g/mL)在 0.5,1,3,6 小时对入 THP-1巨噬细胞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作用。
[0010]图6:Rh2(l,5,10yM)联用左氧氟沙星(4,8,16 μ g/mL)在6小时对侵入THP-1巨噬细胞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Rh2与环丙沙星联用对小鼠腹腔感染模型的治疗作用
[0012]实验材料:清洁级ICR小鼠(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提供),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由中国药科大学微生 物学教研室保存,Rh2 (纯度> 98% )购自吉林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环丙沙星注射液(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MH肉汤培养基、MH琼脂培养基均购自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
[0013]实验方法:
[0014]1.菌液制备:取新鲜MRSA菌株斜面,接种到新鲜无菌的MH营养肉汤中,35°C恒温摇床定及分析系统VITEK确定到种。20(S)_人参皂苷-Rh2(纯度> 98% )购自吉林大学药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环丙沙星注射液(广州南新制药有限公司)。MH肉汤培养基、MH琼脂培养基均购自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
[0015]实验方法:
[0016]1.挑取待测菌于2mlMH肉汤培养基,置37°C温箱过夜静置培养12小时左右,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OD值,用MH肉汤调整菌液浓度使其0D600约为0.7,再用无菌MH肉汤培养基稀释100倍,此时的菌液即为上样菌悬液。
[0017]2.环丙沙星注射液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倍比稀释,分别配置成1280,640,320,160,80,40,20,10,5,2.5,1.25,0.625,0.3125 μ g/ml 的环丙沙星上样溶液。
[0018]3.20⑶-人参皂苷_Rh2用DMSO溶解,配置成10 μ M的母液,再以MH肉汤稀释至浓度为11.77 μ Mo
[0019]4.按照下表加入上述上样菌悬液及药物溶液(η = 3)。
【权利要求】
1.化合物20(S)-人参皂苷-Rh2在制备增强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2.化合物20(S)-人参皂苷-Rh2用于制备增强喹诺酮类药物细胞内抗菌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3.化合 物20(S)-人参皂苷-Rh2在制备喹诺酮类药物复方制剂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P31/04GK103463116SQ201210183926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6日
【发明者】王广基, 孙渊, 周芳, 王瑶瑶, 张经纬, 查伟斌, 汪辉, 郝刚, 罗丹 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