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499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属于中草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凡出现呼吸窘迫症状,不论其病因,都可以此命名,后者指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呼吸窘迫症(RDS)或肺透明膜病(HMD)。狭义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袭击后出现的以 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的是严重阶段或类型。无论何种原因所致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都可以造成严重呼吸衰竭,早产婴儿出生后第一天的发病及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窘迫综合征,而且可以带来长期的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后遗症。虽其病因各异,但肺组织损伤的病理和功能改变大致相同,临床表现均为急性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因其临床类似婴儿呼吸窘迫征,而它们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故遂冠以“成人”,以示区别。1972年Ashbauth提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的命名。现在注意到本征亦发生于儿童,故欧美学者协同讨论达成共识,以急性(acute)代替成人(adult),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缩写仍是ARDS0本病多发生在原来无明显肺部疾病的健康成人,于多种肺内外因素造成急性肺部损伤后引起的肺顺应性丧失,弥漫性肺内浸润性病变。同时,儿童及新生儿的发病率也较高。呼吸窘迫症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呼吸频速和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X线呈现弥漫性肺泡浸润,典型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常呈现阶段性。第一期为创伤复苏阶段,呼吸系统症状不明显,或仅有创伤后的反应性呼吸增快。第二期逐渐出现呼吸急促、胸闷、青紫。但体格检查和X光肺部检查,没有异常。及时治疗,可望迅速恢复。第三期表现为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青紫,即使吸入高浓度氧气也不能纠正。第四期为通气衰竭,有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合并酸中毒,最终导致心脏停搏。
目前,对该种疾病临床上主要采用脱水以减轻肺水,常用西药固尔苏缓解症状,依情况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缓解某些致病因素对肺的损伤。急性症状表现时应用氧气疗法和机械呼吸器,以维持肌体生命功能,以便为治疗疾病赢得宝贵的时间。然而,西药固尔苏的价格昂贵,市场价格I. 5ml:O. 12g的固尔苏每支价格在3800元左右,3ml :0. 24g的固尔苏每支价格在6600元左右,高额的费用对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且西药的作用都是暂时性的缓解,对于基本病情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无论是从治疗效果、经济性、用药方便程度方面来说,都迫切需要一种见效快,价钱便宜,用药方便的治疗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药物。本发明人基于中草药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对中药材的认真的研究,采用传统医药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的方法,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及探索,潜心研究出一种中草药材组合而成的药物,该药物从中医辨证施治的角度调节机体整体的功能,对成人与新生儿出现的呼吸窘迫综合症具有独到的治疗效果,并能治疗人体呼吸器官出现的急慢性呼吸衰竭,临床应用广泛,并且所用的药材均较为常见,价格便宜。同时,给药方式多样,既能内服、又能外治,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治疗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药物,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药物在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疾病中的用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呼吸窘迫症的药物,按照重量组分计算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有效原料制成: 桑叶10-30份、土大黄20-50份、黄荆20_50份、苍术10_30份、薄荷10_30份、麦冬15-35份、黄芩15-35份。具体地说,所述治疗呼吸窘迫症的药物,按照重量组分计算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有效原料制成桑叶10份、土大黄20份、黄荆20份、苍术10份、薄荷10份、麦冬15份、黄芩15份。本发明的药物,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常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痛头晕、目赤昏花;土大黄能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用于肺脓疡,肺结核咯血;黄荆功能主治为止咳平喘,理气止痛,用于咳嗽哮喘,胃痛;苍术能够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常用于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等;薄荷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等;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等疾病;黄芩消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上述各药共奏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益气养阴、温通心肾之功效,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理调节机体整体的功能,非常有利于缓解和消除呼吸窘迫症、急慢性呼吸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心率不齐、心慌胸闷、手脚心潮热、头痛、耳鸣等症,治疗呼吸窘迫症和急慢性呼吸衰竭具有良好的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呼吸窘迫症的药物,可以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或颗粒剂等口服制剂。上述中药制剂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取桑叶、土大黄、黄荆、苍术、薄荷、麦冬、黄芩药材,筛选后按配方比例进行称量,经炮制、蒸煮、烘干、粉碎、过滤、炼膏、浸泡后进行过滤除去杂质,充分混合,制得中药提取物,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加入辅料制备成各种所需制剂。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还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取桑叶、土大黄、黄荆、苍术、薄荷、麦冬、黄芩药材,经筛选、炮制、粉碎成粗粉后进行过滤除去杂质,按配方比例称取药物,加6-10倍量水煎煮提取2-3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滤液浓缩,将滤液在搅拌下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浓缩,制的中药提取物,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各种所需制剂。另外,根据中医经络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的原理,将本发明制备工艺中制得的中药材提取物加入白酒中浸泡45天后涂抹在肺叶穴、百会穴,对呼吸窘迫症及急慢性呼吸衰竭也能起到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以下对本发明药物在治疗呼吸窘迫症、急慢性呼吸衰竭中的主要临床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试验例I :本发明药物治疗呼吸窘迫症、急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一般资料一、病例选择标准严格按照一种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药物临床验证计划受试病例标准选择病例。二、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严格按治疗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药物临床验证计划中呼吸衰竭的标准诊断。
三、观察项目根据卫生部《新药审批办法》中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观察项目包括安全性和疗效性两部分。I、注意观察(I)低血糖症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刺激呼吸中枢,产生过度通气;(2)肺充血、水肿刺激毛细血管旁J感应器,引起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导致呼吸窘迫。早期由于呼吸的代偿,paco2表现为正常或降低。严重者,由于肺通气量减少以及呼吸窘迫加重呼吸肌疲劳,可导致高碳酸血症。2、一般体验项目舌像及脉象观测。3、化验检查血、尿、便常规化验;肝肾、心脑血管、肾功能检查。四、治疗方法I、治疗组本发明实施例I一4制的制剂,按照实施例中的用法用量给药,15天为
一疗程。2、对照组固尔苏注射液,按体重沿气管插管直接滴注入给药,给药剂量为100-200mg/kg,一日 2 次,一月为一疗程。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卫生部(93)年制定发布的有关中药临床研究原则,按中医四诊及证型积分值,下降情况分临床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四级进行判断。五、临床资料治疗组共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I岁一71岁,平均年龄37岁,病程6月-50年,多数是在1-20年,脉证记分18-32分,平均27. 5分。对照组共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I一85岁,平均57. 5岁,病程6月-20年,多数是在1-10岁,脉证记分21-33分,平均26. 4分。六、观察结果I、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见表I。表I两组实验的疗效比较表
组另IJ例数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治疗组 50201231570
对照组 5018842060
2、治疗组疗效与病程的关系见表2。表2本发明制剂的疗效与病程的关系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有效原料制成 桑叶10-30份、土大黄20-50份、黄荆20-50份、苍术10-30份、薄荷10_30份、麦冬15-35份、黄芩15-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窘迫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有效原料制成 桑叶10份、土大黄20份、黄荆20份、苍术10份、薄荷10份、麦冬15份、黄芩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窘迫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呼吸窘迫症的药物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或颗粒剂。
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窘迫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为取桑叶、土大黄、黄荆、苍术、薄荷、麦冬、黄芩药材,筛选后按配方比例进行称量,经炮制、蒸煮、烘干、粉碎、过滤、炼膏、浸泡后进行过滤除去杂质,充分混合,制得中药提取物,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加入辅料制备成各种所需制剂。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窘迫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取桑叶、土大黄、黄荆、苍术、薄荷、麦冬、黄芩药材,经筛选、炮制、粉碎成粗粉后进行过滤除去杂质,按配方比例称取药物,加6-10倍量水煎煮提取2-3次,每次1-3小时,提取液合并,过滤,滤液浓缩,将滤液在搅拌下加乙醇使含醇量为5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浓缩,制的中药提取物,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制成各种所需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窘迫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 制备方法为取桑叶、土大黄、黄荆、苍术、薄荷、麦冬、黄芩药材,筛选后按配方比例进行称量,经炮制、蒸煮、烘干、粉碎、过滤、炼膏、浸泡后进行过滤除去杂质,充分混合,制得中药提取物,加入白酒中浸泡45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窘迫症的药物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药物涂抹在肺叶穴、百会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呼吸窘迫症的药物在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疾病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药物及其制作方法,由桑叶、土大黄、黄荆、苍术、薄荷、麦冬、黄芩七味中药制成,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具有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益气养阴、温通心肾的功效,对呼吸窘迫症具有良好疗效,且无毒副作用,同时,该药物给药方式多样,既能内服、又能外治,为呼吸窘迫症的用药提供了又一上佳之选。另外,本发明药物对急慢性呼吸衰竭有一定治疗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968GK102772646SQ20121024996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
发明者罗臻坤 申请人:遵义臻坤中草医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