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实证眩晕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79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实证眩晕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ー种治疗实证眩晕的中药。(ニ)
背景技术
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眩晕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症。中医把眩晕分为虚、实两种。实证的眩晕多见于年轻人,发病快,症状重,其病因以痰饮(体内水液代谢异常)为主。目前,治疗眩晕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手术治疗、西药治疗、输液等,手术治疗痛苦大,费用高,西药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只是暂时缓解了症状,之后患者仍反复发作,并未从根本上接触患者的病痛,且副作用大;中药治疗眩晕的虽然也有,但均存在有毒副作用,疗效差,治愈率低,且易反复的问题,故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ー种配制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实证眩晕的中药。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ー种治疗实证眩晕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山羊角2飞份、白木3、份、泽泻6 12份、荷叶3、份、夏枯草6 12份、杜仲6 12份、桑叶3、份、车前子4 10份、香椿子6 12份、菊花扩15份、向日葵根扩15份、枸杞子4 10份、当归6 12份、生地黄9 15份、天麻3、份、绿豆衣9 15份。其优选的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
山羊角4份、白木6份、泽泻9份、荷叶6份、夏枯草9份、杜仲9份、桑叶6份、车前子7份、香椿子9份、菊花12份、向日葵根12份、枸杞子7份、当归9份、生地黄12份、天麻6份、绿豆衣12份。本发明所述中药为粉剂或丸剤。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打粉混合,制成粉剂或丸
齐U,定量服用。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所示
山羊角清热,镇惊,散瘀止痛。主治小儿发热惊痫,头痛,产后腹痛,痛经;
白木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主治脾气虚脱之乏カ,食少腹胀,泄泻,便秘,水饮内停之小便不利,水肿,痰饮眩晕;
泽泻利水渗湿,邪热通淋。主治小便不利,热淋涩痛,水肿胀满,泄泻,痰饮眩晕,遗

不同;
荷叶清热解暑,升阳,止血。主治暑热烦渴,头痛眩晕,脾虚腹胀,大便泄泻,吐血下血,产后恶露不浄,赤游火丹;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治目赤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腰膝酸痛,阳痿,尿频,小便余浙,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ロ渴;
车前子清热、利尿、明目、祛痰。主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水肿,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嗽;
香椿子祛风,散寒,止痛。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疝气痛,痢疾;
菊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主治外感风热和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向日葵根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主治淋浊,水肿,疝气,脘腹胀痛,带下,跌打损伤;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劳咳嗽,消渴引饮;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治血虚诸症,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
生地黄清血热,易阴血,通血脉。主治温病发热,黄疸,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尿血、便血,消渴;
天麻熄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主治急慢惊风,抽搐拘挛,破伤风,眩晕,头痛,半身不遂,肢麻,风湿痹痛;
緑豆皮消暑止渴,利尿解毒,退目翳。主治暑热烦渴,泄泻,痢疾,水肿,痈肿,丹毒,目
殹羽O配方中,山羊角、荷叶、夏枯草、菊花主要用于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加配泽泻、桑叶、车前子、緑豆皮,主要用于清肺润燥、祛痰利尿、邪热通淋、消暑解毒;又配白木、香椿子、向日葵根、天麻,用于健脾益气、息风止痉、祛风通络;再配杜仲、枸杞子、当归、生地黄,用于补益肝肾、补血活血、养血滋明。本发明以平肝化痰、宽胸理气、清利脑窍、和中止呕为治则,多种药材组合协同,主要用于疏风清热、平肝米姆、清肺润燥、祛风通络、养血滋阴、补血活血,对实证眩晕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临床观察
(I)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于2006年至今,对159例实证眩晕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64例,女95例,年龄24 47岁。(2)治疗方法
ロ服,一日三次,毎次5 10g,饭后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3个月左右,重病患者连服半年即可痊愈。(3)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症状无复发。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理化检测指标基本正常,6个月后有轻微复发状況。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间断发作,伴轻微旋转感,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工作受到影响,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眩晕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症状。(4)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 137 M (86. 16%),显效 13 例(8. 18%),有效 7 例(4. 40%),无效 2 例(I. 26%),总有效率为98. 74%。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
取山羊角2g、白术3g、泽湾6g、荷叶3g、夏枯草6g、杜仲6g、桑叶3g、车前子4g、香椿子6g、菊花9g、向日葵根9g、枸杞子4g、当归6g、生地黄9g、天麻3g、绿豆衣9g,将上述原料清 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粉剂或丸剤。用法用量ロ服,一日三次,毎次5 10g,饭后服用。实施例2:
取山羊角6g、白术9g、泽泻12g、荷叶9g、夏枯草12g、杜仲12g、桑叶9g、车前子10g、香椿子12g、菊花15g、向日葵根15g、枸杞子10g、当归12g、生地黄15g、天麻9g、绿豆衣15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粉剂或丸剤。用法用量ロ服,一日三次,毎次5 10g,饭后服用。实施例3
取山羊角4g、白术6g、泽湾9g、荷叶6g、夏枯草9g、杜仲9g、桑叶6g、车前子7g、香椿子9g、菊花12g、向日葵根12g、枸杞子7g、当归9g、生地黄12g、天麻6g、绿豆衣12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粉剂或丸剤。用法用量ロ服,一日三次,毎次5 10g,饭后服用。
权利要求
1.ー种治疗实证眩晕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山羊角2飞份、白木3、份、泽泻6 12份、荷叶3、份、夏枯草6 12份、杜仲6 12份、桑叶3、份、车前子4 10份、香椿子6 12份、菊花9 15份、向日葵根9 15份、枸杞子4 10份、当归6 12份、生地黄9 15份、天麻3、份、绿豆衣9 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实证眩晕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山羊角4份、白木6份、泽泻9份、荷叶6份、夏枯草9份、杜仲9份、桑叶6份、车前子7份、香椿子9份、菊花12份、向日葵根12份、枸杞子7份、当归9份、生地黄12份、天麻6份、绿豆衣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治疗实证眩晕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粉剂或丸剤。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实证眩晕的中药。该治疗实证眩晕的中药以山羊角、白术、泽泻、荷叶、夏枯草、杜仲、桑叶、车前子、香椿子、菊花、向日葵根、枸杞子、当归、生地黄、天麻和绿豆衣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配制而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文档编号A61K36/8988GK102772676SQ20121029505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0日
发明者解连新 申请人:解连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