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瘫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14866阅读:9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面瘫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面瘫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面瘫也叫面神经炎,是指以面神经发生麻痹,颜面表情肌群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疾病。面神经炎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面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增大、不能闭合、泪液外流、鼻唇沟变浅或变得平坦、口角下垂、不能皱眉、鼓腮和吹口哨等。中医认为,面神经炎属于“中风”的范畴,多因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侵入脉络,从而导致气血痹阻,筋脉弛缓而发病。目前,西医治疗多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长期服用药物会对肝肾造成很大的损害,而手术创伤大,不成功则没有挽救的余地。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面瘫的中药存在极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依据中医理论的研究及临床反复的试验和验证,终于找到了有效治疗面瘫的药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够治疗面瘫的组合药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了该组合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是选择羌活、前胡、僵蚕、薄荷、荆芥、蝉蜕、威灵仙、防风、附子、艾叶、全蝎、冰片和胆星原料药进行组合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面瘫。其中选用羌活是因为其性味辛苦,温,入膀胱、肾经,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的功能,治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选用前胡是因为其性味辛、苦,微寒,归肺经,有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的功能,治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选用僵蚕是因为其性味辛、咸,平,归肝,肺经。祛风解痉,化痰散结。用于中风口眼歪斜,惊痫抽搐,头赐,喉痹,瘰疠结核,风疹丹毒。选用薄荷是因为其性味辛,凉,入肺、肝经,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的功能,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选用荆芥是因为其性味辛,温,入肺、肝经,有发表,祛风,理血的功能,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选用蝉蜕是因为其性味甘咸,凉,入肺、肝经,有散风热,宣肺,定痉的功能,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癎,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选用威灵仙是因为其性味辛咸,温,有毒,入膀胱经,有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涎,散癖积的功能,治痛风、顽痹、腰膝冷痛,脚气,疟疾,癥瘕积聚,破伤风,扁桃体炎,诸骨鲠咽。选用防风是因为其性味辛甘,温,入膀胱、肺、脾经,有发表,祛风,胜湿,止痛的功能,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选用附子是因为其性味辛甘,热,有毒,入心、脾、肾经,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的功能,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蹂甓拘挛,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艾叶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经。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选用全蝎是因为其性味咸辛,平,有毒,入足厥阴经,有祛风,止痉,通络,解毒的功能,治惊风抽搐,癫癎,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喁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选用冰片是因为其性味辛苦,凉,入心、肺经,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的功能,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癎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选用胆星是因为其性味苦,性凉,入心、肝、肺三经,有清火化痰,镇惊定癎,痰火喘嗽,头风目玄晕。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组合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羌活15-40克前胡 10-25克僵蚕 5-15克 薄荷10-18克荆芥 20-45克蝉蜕 4-18克 威灵仙20-40克防风 10-25克附子 8-20克 艾叶 10-20克全蝎 5-17克冰片 5-12克 胆星 8-20克 其中,优选为
羌活30克前胡 15克僵蚕 10克
薄荷15克荆芥 30克蝉蜕 10克
威灵仙30克防风 15克附子 10克
艾叶15克全蝎 10克冰片 10克
胆星 15克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羌活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2、前胡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
3、僵蚕取原药材,除去残丝,杂质;
4、薄荷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勻;
5、荆芥拣净杂质,用水略泡,捞出切段,晒干;
6、蝉蜕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7、威灵仙拣净杂质,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段,晒干;
8、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9、附子取盐附子用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咸味漂尽,取出,与甘草、黑豆加水同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每100斤盐附子,用甘草5斤,黑豆10斤);
10、艾叶拣去杂质,去梗,筛去灰屑;
11、全蝎清水漂去盐质,晒干,或微火焙用;
12、冰片原品入药;13、胆星取原药材,拣去杂质。二、制备
I、将所述重量的羌活、前胡、僵蚕、薄荷、荆芥、蝉蜕、威灵仙、防风、附子、艾叶、全蝎、冰片、胆星放入药罐中加水二倍量浸泡5-10分钟,用小火煎煮15 20分钟,去渣取汁,即得药液。本发明药物具有疏风散邪、通经活络、解毒的功能,用于治疗面瘫见效快,疗效好,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例包括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试验。[试验例I]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
取新西兰兔10只,雌雄兼用,体重2. 0-2. 5kg,将实验用兔腹部毛清理干净,并用盐酸腐蚀至表皮微破,将药液外敷患处,每天2次,连敷4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2-3天后伤处结痂,8日后脱痂,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不良毒副作用。[试验例2]本发明药物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 I、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220例。2、诊断标准
患者病侧面部表情肌肤偏瘫歪斜,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加重,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3、治疗方法
将药液加热后放入保温瓶中,用毛巾遮盖住头部,将患侧面部对准瓶口,用热气熏20分钟左右,待药液稍凉后,可用毛巾蘸取药液擦洗患侧头面部5-10分钟,每日用药3-5次,10天为I个疗程,连续2-3个疗程。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面部神经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后无复发者;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面部神经逐步恢复;
无效临床部分症状消失或无改变,达不到好转标准者。5、治疗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面瘫的外用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范围内的原料药制成 羌活15-40克前胡10-25克僵蚕5-15克 薄荷10-18克荆芥20-45克蝉蜕4-18克 威灵仙20-40克防风10-25克附子8-20克 艾叶10-20克全蝎5-17克冰片5-12克 胆星8-20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用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羌活30克前胡15克僵蚕10克 薄荷15克荆芥30克蝉蜕10克 威灵仙30克防风15克附子10克 艾叶15克全蝎10克冰片10克 胆星15克。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 (一)备料 (1)羌活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2)前胡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 (3)僵蚕取原药材,除去残丝,杂质; (4)薄荷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勻; (5)荆芥拣净杂质,用水略泡,捞出切段,晒干; (6)蝉蜕拣去杂质,洗净晒干; (7)威灵仙拣净杂质,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段,晒干; (8)防风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9)附子取盐附子用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咸味漂尽,取出,与甘草、黑豆加水同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干燥,筛去碎屑,每100斤盐附子,用甘草5斤,黑豆10斤; (10)艾叶拣去杂质,去梗,筛去灰屑; (11)全蝎清水漂去盐质,晒干,或微火焙用; (12)冰片原品入药; (13)胆星取原药材,拣去杂质; (二)制备 将所述重量的羌活、前胡、僵蚕、薄荷、荆芥、蝉蜕、威灵仙、防风、附子、艾叶、全蝎、冰片、胆星放入药罐中加水二倍量浸泡5-10分钟,用小火煎煮15 20分钟,去渣取汁,即得药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面瘫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羌活、前胡、僵蚕、薄荷、威灵仙、艾叶等药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本发明药物具有疏风散邪、通经活络、解毒的功能,用于治疗面瘫见效快,疗效好,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K36/8884GK102772601SQ201210298149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1日
发明者杨兰英 申请人:杨兰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