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本芴醇脂肪乳的制备及其在疟疾治疗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7581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射用本芴醇脂肪乳的制备及其在疟疾治疗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学领域,涉及一种脂肪乳注射剂,特别涉及一种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蒿素是我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初从青蒿中分离提纯出的一种有效的抗痕单体,它是含有过氧桥结构的新型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具有快速、高效、无抗药性、低毒性的特点,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治疗疟疾的最大希望”,可视为我国药学工作者对人类社会的最大贡献。它的发现成为世界抗疟史继奎宁之后又一个重要的里程。但研究表明,长期单独服用青蒿素制剂易使病原虫产生抗药性,而将青蒿素与其它抗疟药品联合制成复合制剂,也能对非并发型的疟疾有近95%的疗效。因此,2004年2月,WHO对疟疾治疗用药政策进行 了改革,提出停止使用青蒿素类单方抗疟疾药,而提倡采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药物(Artemisinin-based combination therapies,简称ACTs疗法)。目前,这种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药物主要有蒿甲醚-苯芴醇、青蒿琥酯一氨酚喹、青蒿琥酯一周效磺胺-乙嘧啶、青蒿琥酯一甲氟喹、氨酚喹和周效磺胺-乙嘧啶联合用药等,其中蒿甲醚-苯芴醇联合用药的效果最好。这是因为蒿甲醚-苯芴醇联合用药可以增效互补青蒿素类衍生物蒿甲醚对疟原虫裂殖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于多种抗药性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疗效显著。但是它又存在作用时间短,复发率高等缺点。本芴醇杀灭疟原虫干净彻底,有效率达到95%以上,复发率低于5%,但起效慢。所以将两药复方后可以同时克服蒿甲醚复发率高和本芴醇作用慢的缺点。具有控制症状快、杀灭疟原虫彻底、对抗性虫株有效、延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并且,此复方与现有其它抗疟药无交叉抗性,使用方便、安全。此复方口服片剂已于2009年4月8日获得美国FDA的上市批准。但是,目前,蒿甲醚与本芴醇的复方剂型只有口服制剂,如“专利申请号是90106722. 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蒿甲醚/本芴醇复方口服片剂、复方口服糖浆、复方栓剂等。“专利申请号是200610037383. 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蒿甲醚/本芴醇复方的自乳化剂。“专利申请号是200710057537. I的中国专利”公开了蒿甲醚/本芴醇复方的滴丸剂。“专利申请号是200710057538. 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疟疾的本芴醇滴丸剂的制备方法”。这些都是口服剂型,在临床使用时不能用于疟疾的紧急治疗,同时虽然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本芴醇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但是由于本芴醇的脂肪依赖性(即本芴醇的口服吸收受食物的影响,患者服用药物时吃高脂肪食物,才能有较高的药物吸收率和较高的血药浓度杀灭疟疾虫)使得本芴醇在口服时需要增加服用剂量及次数来保障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所以,本芴醇在临床使用时剂量高达1840mg,甚至达到2880mg,这样长期高剂量的服用会加速抗药性的产生,从而大大缩短本芴醇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效果。另外从患者的角度,高剂量、频繁服药无疑增加经济负担,实际上,费用高目前已经成为疟疾患者治疗的主要屏障。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有必要开发本芴醇的新剂型。脂肪乳注射剂是一种新的脂溶性药物载体。它是以大豆油为主要成分,用精制卵磷脂为乳化剂,甘油为等渗剂,经高压均质而成。它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物理稳定性高、便于制备、安全性好、载药量高等特色,非常适合于注射。同时,它还能改善营养不良病人的淋巴细胞活性,为 患者提供营养,非常适用于恶性疟及一般疟疾的紧急治疗。综上所述,为了保护本芴醇的临床使用寿命,提高本芴醇的生物利用度,本发明公开一种本芴醇脂肪乳的注射剂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本芴醇的生物利用度,满足临床治疗恶性疗疟疾用于注射的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本芴醇注射剂即本芴醇脂肪乳剂。由于是注射剂,所以它的生物利用度是100%。它在用于注射时无需添加任何助溶齐U,因此降低了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并且,它还可以为疟疾患者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改善患者的淋巴细胞活性,有助于患者抵抗疟疾和康复。本发明所述的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由以下成分加工制成
本芴醇O. 03 35wt%,
注射用油10. O 30. 0wt%,
乳化剂O. 6 30. 0wt%,
增溶剂O 10wt%,
助乳化剂O 5wt%,
等渗剂2. 25 7wt%,
抗氧化剂O. 002 O. 075wt%,其余为注射用水。其中,所述注射用油是大豆油、茶油、麻油、中长链脂肪酸酯、橄榄油、莪术油、薏米仁油、大蒜油、红花油、花椒油、川芎油、青蒿油、沙棘油、冬青油、月见草油、当归油、生姜油、荆芥油、连翅油、桉叶油、紫苏油、陈皮油、牡荆油、玫瑰油、蓖麻油、薄荷油、茵陈油、小茴香油、松木油、丁香油、八角茴香油、麝香草油、肉桂油、艾叶油、苏子油、姜黄油、白千层油、熏衣草油、木香油、广藿香油、马鞭草油、苦艾油、香紫苏油、苍术油、香桃木油、柠檬油、枳实油、丁香罗勒油、红紫苏叶油、术(松)榴油、椰子油、砂仁油、橄榄油、香茅油、香叶油、香薷草油、留兰香油、杜杉油、广霍香油、苏合香油、黑加伦油、五味子油、石菖蒲油、蛇床子油、黄柏果油、薰衣草油、迷迭香油、香柠檬油、白檀油、胡萝卜籽油、柏木叶油、芹菜籽油、牛至油、香茅醛油、芫荽油、橙花油、肉豆蘧油、洋葱油、檀香油、万寿菊油、百里香油、依兰油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其中,所述乳化剂是蛋黄卵磷脂、大豆卵磷脂、氢化蛋黄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人工合成卵磷脂中的任一种;其中,所述助乳化剂是吐温80、F68、油酸钠、油酸钾、油酸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其中,所述增溶剂是无水乙醇、氯仿、丙酮或异丙醇的任一种;其中,所述等渗剂是甘油、葡萄糖或木糖醇的任一种。
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维生素Ε。 本发明还提供了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 :将O. 03 35wt%的本荷醇放入O 10wt%的增溶剂中进行溶解,然后与10. O 30. 0wt%的注射用油混合,在80°C水浴中蒸发10 120min除去增溶剂;在氮气保护下加入O. 6 30. 0wt%的乳化剂和O. 002 O. 075wt%的抗氧化剂,加热至40 80。。得到形成油相混合物;步骤2 :将2. 25 7wt%的等渗剂、(T5wt%的助乳化剂和注射用水在4(T80°C下进行混合,形成水相混合物;步骤3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2得到的水相混合物与步骤I得到的油相混合物进行混合,然后在40 80°C, 5000 12000r/min条件下高速分散5 30min后,再机械搅拌60 120min,用O. lmol/L NaOH或HCL调节pH至6. O 9. 0,在压力为90 IlOMPa条件下进行均质6 9次,得到均匀的乳状溶液;步骤4 :将步骤3所得乳状溶液过滤、通氮气密封,经100 125 °C灭菌处理15 50min或经O. 22Mm无菌滤膜过滤后,25°C以下贮藏。本发明还提供了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在治疗疟疾中的应用。本药物剂型可以是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根据体内抗疟活性检测(详见5. 1),实验时各组小鼠腹腔内定量接种含有IX IO7个被鼠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接种量O. 2ml/只。于接种后第二日按组给药,按WHO规定的4d抑制性试验法,连续给药3天。本芴醇脂肪乳给药组(浓度分别为90、45、22.5 mg/kg/d),尾注射给药。结果显示各个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给药组小鼠的转阴率均为100%,说明本芴醇脂肪乳具有很好的抗疟活性,可以用于疟疾治疗。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将本芴醇的生物利用度提高到100%。并且,可以利用脂肪乳抑制疟原虫生长、营养供给的特性,增强本芴醇的抗疟效果,同时为疟疾患者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改善患者的淋巴细胞活性,有助于患者抵抗疟疾和康复。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可直接用于注射,不再需要助溶载体,从而降低了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同时能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图I :小鼠血液中含疟原虫(图1A)及转阴后不含疟原虫(图1B)的显微镜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对注射用本芴醇脂肪乳的制剂配方中各种辅料的用量范围进行了验证。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但不仅限于下列实例。一、不同油相制备的本芴醇脂肪乳剂注射剂实施例I :处方
权利要求
1.一种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加工制成 本荀醇O. 03 35wt%,注射用油10. O 30. 0wt%,乳化剂O. 6 3(). 0wt%, 增溶剂O 10wt%, 助乳化剂O 5wt%, 等渗剂2. 25 7wt%,抗氧化剂O. 002 O. 075wt%, 其余为注射用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用油为大豆油、茶油、麻油、中长链脂肪酸酯、橄榄油、莪术油、薏米仁油、大蒜油、红花油、花椒油、川芎油、青蒿油、沙棘油、冬青油、月见草油、当归油、生姜油、荆芥油、连翘油、桉叶油、紫苏油、陈皮油、牡荆油、玫瑰油、蓖麻油、薄荷油、茵陈油、小茴香油、松木油、丁香油、八角茴香油、麝香草油、肉桂油、艾叶油、苏子油、姜黄油、白千层油、熏衣草油、木香油、广藿香油、马鞭草油、苦艾油、香紫苏油、苍术油、香桃木油、柠檬油、枳实油、丁香罗勒油、红紫苏叶油、术(松)榴油、椰子油、砂仁油、橄榄油、香茅油、香叶油、香薷草油、留兰香油、杜杉油、广霍香油、苏合香油、黑加伦油、五味子油、石菖蒲油、蛇床子油、黄柏果油、薰衣草油、迷迭香油、香柠檬油、白檀油、胡萝卜籽油、柏木叶油、芹菜籽油、牛至油、香茅醛油、芫荽油、橙花油、肉豆蘧油、洋葱油、檀香油、万寿菊油、百里香油、依兰油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蛋黄卵磷月旨、大豆卵磷脂、氢化蛋黄卵磷脂、氢化大豆卵磷脂或人工合成卵磷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乳化剂为吐温80、F68、油酸钠、油酸钾或油酸中的任一种或任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为无水乙醇、氯仿、丙酮或异丙醇。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渗剂是甘油、葡萄糖或木糖醇。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维生素E0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加工制成
9.权利要求I 7所述任一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I :将O. 03 35wt%的本芴醇放入O 10wt%的增溶剂中进行溶解,然后与10. O 30. 0wt%的注射用油混合,在80°C水浴中蒸发10 120min除去增溶剂;在氮气保护下加入O.6 30. 0wt%的乳化剂和O. 002 O. 075wt%的抗氧化剂,加热至40 80°C得到形成油相混合物; 步骤2 :将2. 25 7wt%的等渗剂、(T5wt%的助乳化剂和注射用水在4(T80°C下进行混合,形成水相混合物; 步骤3 :在氮气保护下将步骤2得到的水相混合物与步骤I得到的油相混合物进行混合,然后在40 80°C, 5000 12000r/min条件下高速分散5 30min后,再机械搅拌60 120min,用O. lmol/L NaOH或HCL调节pH至6. O 9. 0,在压力为90 IlOMPa条件下进行均质6 9次,得到均匀的乳状溶液; 步骤4 :将步骤3所得乳状溶液过滤、通氮气密封,经100 125°C灭菌处理15飞Omin或经O. 22ΜΠ1无菌滤膜过滤后,25 °C以下贮藏。
10.权利要求I所述的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剂在制备治疗疟疾的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制剂,含有0.03~35wt%的本芴醇,10.0~30.0wt%的注射用油,0.6~30.0wt%的乳化剂,0~10wt%的增溶剂,0~5wt%的助乳化剂,2.25~7wt%的等渗剂,0.002~0.075wt%的抗氧化剂,其余为注射用水。还公开了上述本芴醇脂肪乳注射制剂的制备方法、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本发明本芴醇脂肪乳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物理稳定性高、便于制备、安全性好、载药量高等特色,粒径小于200μm,非常适合于注射,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同时可以利用大豆油脂肪乳抑制镰状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生长的特性,增强药物的抗疟效果,提高它们的生物利用度并降低毒副作用。还能为疟疾患者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改善患者的淋巴细胞活性,有助于患者抵抗疟疾和康复。
文档编号A61P33/06GK102895187SQ20121033845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3日
发明者马玉樊, 陈涛, 王汝涛, 王惟娇, 卢婷利, 赵雯, 王荧 申请人: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