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的洗护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6475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的洗护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的洗护液。
背景技术
加特纳菌性阴道炎(Gardnerella vaginalis),是由加特纳杆菌引起的一种阴道粘膜炎症,可通过性交传染,属于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外阴红肿,阴道粘膜充血,呈灰红色,轻度红肿,分泌物多呈均质性,稀薄,灰白色,有时为乳黄色或类绿色,腥臭味。少数患者阴道壁有红斑或游点,孕妇患者可引起流产或产后子宫内膜炎。感染重者也可导致败血症、尿道感染、肾周脓肿和膀胱炎等。加特纳菌性阴道炎属于细菌性阴道炎的一种,但是和嗜血杆菌性阴道炎,棒状杆·菌阴道炎、压氧菌性阴道炎致病原不同。治疗一般选用光谱抗生素,如四环素或磺胺噻唑栓齐U,但是应用四环素治疗后常继发真菌变形杆菌或葡萄球菌感染,造成混合感染,而加重病情。中药外用洗剂一般都针对霉菌性阴道炎,多选用黄柏、蛇床子、苦参之类苦寒燥湿药物,该类苦寒药物局部腐蚀性较强,用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会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上皮组织脱落、外阴刺激等症状。综上所述,目前临床尚缺少一种可以有效治疗加特纳菌性阴道炎且副作用少的外用洗护用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肯定的用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的洗护液。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的洗护液,其特征在于由多种中药加工而成,其原料配方和重量配比为泽漆6 10份,野菰8 15份,破布草8 15份,白鲜皮6 10份,地榆6 10份,土茯苓8 15份,皂刺6 10份,紫草8 15份,赤石脂3飞份。其最佳重量配比为泽漆8份,野菰10份,破布草10份,白鲜皮8份,地榆8份,土茯苓10份,皂刺8份,紫草10份,赤石脂5份。优化方案中原料还包括蟾蜍二烯内酯O. 001份。其中所述的泽漆,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以全草入药。野郝,为列当科野郝属植物野郝Aeginetia indica L ,以全草入药。破布草,为唇形科破布草Stachys kouyangensis (Van. ) Dunn,以全草入药。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地榆,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off icinalis L. var. Iongifolia (Bert. ) Yu et Li 的干燥根。土获茶,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莖。
阜刺,为豆科植物阜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 (Royle) Johnst.、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 et Zucc.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 的干燥根。赤石脂,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含水硅酸铝[Al4(Si4Oltl)(OH)8 · 4H20]。蟾蜍二烯内酯(Bufadienolide)为蟾酥提取物。蟾酥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 或黑眶蟾餘B.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的干燥分泌物,其主要药理成分包括蟾蜍二烯内酯、华蟾蜍毒素、蟾蜍留联化合物、蟾蜍特尼定。组方原理加特纳菌性阴道炎治疗一般选用四环素或磺胺噻唑栓剂,但是应用四环素治疗后常继发真菌变形杆菌或葡萄球菌感染,造成混合感染,而加重病情。中医药治疗 阴道炎一般主要针对的是霉菌性阴道炎或者厌氧菌阴道炎,多选用黄柏、蛇床子、苦参之类的药物,该类苦寒药物局部使用腐蚀性较强,对于霉菌性阴道炎比较适宜,但是用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会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上皮组织脱落、外阴刺激等不良反应发生。且加特纳菌性阴道炎阴道壁可见红斑或淤点,表明,该种阴道炎血分邪热更甚于霉菌性阴道炎或者厌氧菌阴道炎的湿毒。本发明选用微寒的泽漆,且泽漆有行水杀虫之功;野菰微寒凉血;破布草可以清热止痒,且性凉而不寒;白鲜皮、土茯苓祛湿;地榆、紫草活血凉血;皂刺可以搜风消肿;配合赤石脂生肌敛疮。以上诸药合用,可有效的改善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的症状,不会继发真菌变形杆菌或葡萄球菌感染,并且使用无刺激性副作用。在加特纳菌性阴道炎急性期或者重症加特纳菌性阴道炎,外阴和阴道粘膜肿痛较胜,故可以在水提液中加入蟾蜍二烯内酯。蟾蜍二烯内酯是蟾酥提取物。临床上,蟾酥可以用于控制急性炎症,其机制在于抑制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有益于消除肿胀。而蟾酥中的华蟾蜍毒素、蟾蜍特尼定具有强心作用,也就是蟾酥毒性的来源。而蟾蜍二烯内酯可以抗炎、具有局麻作用,且无强心的副作用,对于缓解外阴和阴道粘膜肿痛有奇效。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实施例I,原料药重量配比泽漆6g,野菰8g,破布草8g,白鲜皮6g,地榆6g,土茯苓Sg,皂刺6g,紫草Sg,赤石脂3g。实施例2,原料药重量配比泽漆10g,野菰15g,破布草15g,白鲜皮10g,地榆10g,土获茶15g,阜刺IOg,紫草15g,赤石脂6g。实施例3,原料药重量配比泽漆8g,野郝IOg,破布草IOg,白鲜皮8g,地榆8g, 土茯苓IOg,皂刺Sg,紫草IOg,赤石脂5g。实施例f 3制备方法将本发明中药泽漆、野菰、破布草、白鲜皮、地榆、土茯苓、皂刺、赤石脂和紫草加水煎煮两次,合并滤液,每晚阴部外洗。实施例4,原料药重量配比泽漆10kg,野菰15kg,破布草15kg,白鲜皮10kg,地榆IOkg, 土获茶15kg,阜刺IOkg,紫草15kg,赤石脂6kg,蟾蜍二烯内酯lg。实施例5,原料药重量配比泽漆8kg,野郝IOkg,破布草IOkg,白鲜皮8kg,地榆8kg, 土获茶10kg,阜刺8kg,紫草10kg,赤石脂5kg,蟾蜍二烯内酯lg。实施例4、5制备方法将本发明中药泽漆、野菰、破布草、白鲜皮、地榆、土茯苓、皂刺、赤石脂和紫草加水煎煮两次,合并滤液,在温度低于30°C的情况下,加入蟾蜍二烯内酯混匀,静置4h,离心,取上清液,灭菌分装。上述洗护液可以有效达到治疗加特纳菌性阴道炎之目的,且副作用较少。上述结果为临床资料充分证明,有关资料如下,其中研究所用洗护液为实施例3中的原料药重量配比。I对象与方法。I. I对象179例妇产科门诊就诊患者,均符合加特纳菌性阴道炎诊断标准①加特纳菌检出阳性;②阴道分泌物匀质、白色、稀薄,常粘附于阴道壁线索细胞阳性;④阴道分泌物pH > 4. 5。以上4项中有3项阳性者便可临床诊断为加特纳菌性阴道炎。 I. 2 方法。I. 2. I分组17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89例,其中观察组年龄18^49岁,平均(34. 7±5. 9)岁;未生育者18例,已生育者72例。对照组年龄19 48岁,平均(35. 2±6. 7)岁;未生育者20例,已生育者69例。病程2 10个月,平均(4. 2± I. O)个月。两组在年龄、身体自身健康状况、经产与否、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O. 05),具有可比性。I. 2. 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复方苦参洗剂(苦参、白鲜皮、地肤子、黄柏、土荆皮、金银花、蛇床子、苍术、防风、黄芩、百部、石菖蒲、野菊花、鸦胆子、甘草),观察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洗护液(泽漆、野菰、破布草、白鲜皮、地榆、土茯苓、皂刺、赤石脂、紫草),两组均采取外阴冲洗,每日一次,7d为一疗程,停药3 4d后复查。I. 2. 3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诊断标准中4项均阴性,临床症状消失;②显效4项标准中仅I项阳性;③有效4项标准中2项阳性;④无效4项标准中3项阳性。1.2.4统计学分析用SPSS 13. O进行统计分析,P〈0. 05表示有显著性意义。2 结果。2. I疗效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比较见下表,应用本发明的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总有效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 05)。2. 2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 11%( 19/90),其中灼烧感12例、分泌物增多6例、局部瘙痒加重I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 25% (2/89),为灼烧感2例。二者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极明显差异(P〈0. 01)。3.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本发明治疗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的洗护液,其特征在于由多种中药加工而成,其原料配方和重量配比为泽漆6 10份,野菰8 15份,破布草8 15份,白鲜皮6 10份,地榆6 10份,土茯苓8 15份,皂刺6 10份,紫草8 15份,赤石脂3飞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的洗护液,其特征在于其重量配比为泽漆8份,野菰10份,破布草10份,白鲜皮8份,地榆8份,土茯苓10份,皂刺8份,紫草10份,赤石脂5份。
3.根据权利要求I或者2所述的用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的洗护液,其特征在于原料还包括蟾蜍二烯内酯O. 001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特纳菌性阴道炎的洗护液,其特征在于由多种中药加工而成,其原料配方和重量配比为泽漆6~10份,野菰8~15份,破布草8~15份,白鲜皮6~10份,地榆6~10份,土茯苓8~15份,皂刺6~10份,紫草8~15份,赤石脂3~6份。临床实验证明本发明治疗加特纳菌性阴道炎具有疗效好和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文档编号A61P15/02GK102836318SQ201210354568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2日
发明者林燕, 丁艳, 李冬霞 申请人:林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