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方剂,特别是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脑血栓是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它严重地影响到脑血栓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甚至危及到其患者的生命。最常见的脑血栓的病因是脑动脉硬化,脑血管内壁表面粗糙,可使通过其血液流动的血管内腔变为狭窄,当在特定条件下,血管壁内的凝血因子在管腔内凝集集结成块状物,形成了血栓,使其血管栓塞,血液循环中断,从而使脑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产生病变,即患有脑血栓病症。由于血栓产生的血管部位的不同和面积的不同,会导致脑血栓患者出现头晕、口眼歪斜、肢体功能障碍、语言不清或失语等一些症状甚至于死亡。
脑血栓疾病现有治疗方法,现在医疗办法主要是采用西药通过溶解血栓和抗血凝集的方法治疗,这些药物虽然对脑血栓治疗有效,但均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对脑血栓的现有中药治疗方法,也常采用一位中药或两位中药复合的提取物治疗,虽然对脑血栓治疗也很有效,但由于组方简单,对脑血栓的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多位中药复方组方在治疗脑血栓方面比西药及比简单中药组方治疗效果独特,且无耐药性,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更有其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对治疗脑血栓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该药方剂能够有效的缓解脑血栓患者头晕、口眼歪斜、语言不清、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有助于脑血栓患者的病情改善。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的原料构成黄芪50g、桂枝15g、当归15g、红花10g、牛夕15g、川芎15g、地龙15g、丹参20g、花蕊石10g、水蛭10g、金银花15g、天麻20g、罗布麻10g、大云20g、山芋15g。煎制及服用方法按本发明中药方剂分别秤量,将其中药在砂锅中混合,加入其中药总量3倍的水浸泡10分钟,然后煎熬50分钟,滤出第一次药液;将药渣再加2倍水煎熬4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药液;再将药渣再加2倍水,煎熬30分钟,过滤得第三次药液;三次药液合并,分别在早、中、晚饭前服用,每日一剂,连续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药理作用黄芪性温,味甘。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气虚血脱,表虚自汗、盗汗。桂枝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主风寒表证;寒湿痹痛;四肢厥冷;经闭痛经;症瘕结块;胸痹;心悸;痰饮;小便不利。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t季,奔豚。
当归甘辛,温。入心、肝、脾经。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红花活血,散瘀,通经。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难产、急慢性肌肉劳损、创伤、冠心病、褥疮、痈肿。孕妇忌服。牛夕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川芎活血化淤,散热止痛。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经闭腹痛、风湿痛、跌扑损伤、感冒偏正头痛、眩晕及冠心病心绞痛等。地龙清热,平肝,止喘,通络。治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痛,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喘息,喉痹,关节疼痛,齿衄,小便不通,瘰疬。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化淤,凉血宁心。本品降而行血,善入血分,能通经脉、化淤滞、清心火、凉血热,安神志、除悸烦,常用于胸痹心痛,月经不调、疮疡肿痛,失眠及淤血肿痛等症。花蕊石化瘀;止血。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妇血晕;死胎;胞衣不下;金疮出血。水蛭月经闭止、症瘕腹痛、蓄血、损伤瘀血作痛、痈肿丹毒等症。金银花甘,微苦,清香,辛,寒。归肺,胃,心,大肠经。罗布麻性微寒,味苦甘,能清热降火,平肝息风,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等症;叶含罗布麻甘,具有强心作用,制成罗布麻茶、罗布麻药片和罗布麻烟等可治疗高血压等症。大云补肾助阳,润肠通便,软坚散结。山芋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宽肠通便,生津止渴(生用)。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现在医学认为脑血栓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液中的脂质等物质附着血管内壁,使血管内腔逐渐狭窄及至完全闭塞所引起的疾病。中医认为脑血栓为元气亏损,瘀血阻滞脉络,或阴虚阴气,痰瘀交阻经络,风邪入络所致。本发明中黄芪、桂枝、当归有散寒解表、补气生阳、补血、和血、调经止痛、痿痹、血虚、头痛、眩晕功效;红花、牛夕、川芎有活血化瘀、散热止痛、补肝肾、强筋骨、冠心病、利水、通淋、止痛;地龙、丹参、水蛭、花蕊石有清热、平肝、通络、中风、半身不遂、凉血、凝心血、化瘀、滞清、安神、悸烦、止血、蓄血、心化、血痛;金银花、罗布麻、天麻有清香、降压、清热、降火、平肝息风、强心作用、止痉、潜阳、去风通络;大云、山芋有补肾、润肠、通便、软坚散结、补脾、益气宽肠、生津止喝。本发明的中药方剂协同作用,具有疏经活血、溶栓、通栓、通络等功效。达到有效的治疗脑血栓的目的。为进一步说明临床效果特列举典型病例如下病例一,张鹏,男,黑龙江人,59岁。2012年3月17日早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右半身麻木、活动不利,经哈尔滨医大一院确诊为多发性脑梗塞,住院15天后,右侧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塞,头痛。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方剂一个疗程后,可以自行走路,右腿基本不拐,右手能使用筷子,口眼歪斜明显减轻,语言比较流利。又连续服用第一个疗程后,手脚功能恢复正常,口眼歪斜恢复正常,语言清晰,头痛消失。病例二,于文彬,男,黑龙江人,51岁。2012年4月14日突发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后出现深度昏迷、大小便失禁,体温正常,血压高压150,低压100,脉搏加快,出现心率不齐,面色红润,舌苔红腻,在哈医大一院确诊为脑血栓,住院10天。之后,不能走路,右上肢发颤,语言不流利、流口水,嘴向右侧歪斜。服用本发明中药方剂一个疗程,该患者已能走路,右上肢不颤,不再流口水,说话比较清晰,口歪斜恢复正常,有望恢复正常的肢体和语言功能。病例三,王淑芹,女,黑龙江人,61岁。有高血压史,2012年10月8日,突发右上肢麻木,7天后病情加重,哈医大一院诊断为脑血栓,住院10天。出院后,失语,右侧半身不遂、口嘴歪斜,在康复医院康复治疗同时,服用本发明中药方剂一个疗程,目前已能自主走路,已会发声说一部分话,右上肢已有功能恢复迹象,由于服用本发明药物效果明显,现在正在服用第二疗程药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构成黄芪50g、桂枝15g、当归15g、红花10g、牛夕15g、川弯15g、地龙15g、丹参20g、花蕊石10g、水蛭10g、金银花15g、天麻20g、罗布麻10g、大云20g、山芋15g。 煎制及服用方法按本发明中药方剂分别秤量,将其中药在砂锅中混合,加入其中药总量3倍的水浸泡10分钟,然后煎熬50分钟,滤出第一次药液;将药渣再加2倍水煎熬40分钟,过滤得第二次药液;再将药渣再加2倍水,煎熬30分钟,过滤得第三次药液;三次药液合并,分别在早、中、晚饭前服用,每日一剂,连续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原料构成黄芪50g、桂枝15g、当归15g、红花10g、牛夕15g、川芎15g、地龙15g、丹参20g、花蕊石10g、水蛭10g、金银花15g、天麻20g、罗布麻10g、大云20g、山芋15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属于中药领域。该种治疗脑血栓的中药方剂,由以下重量的原料构成黄芪50g、桂枝15g、当归15g、红花10g、牛夕15g、川芎15g、地龙15g、丹参20g、花蕊石10g、水蛭10g、金银花15g、天麻20g、罗布麻10g、大云20g、山芋15g。本发明具有活血化瘀,通风醒脑,熄风通络,活血补气之功效,对于治疗脑血栓有显著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988GK103007062SQ20121057325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邢德忠 申请人:邢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