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383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以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人们寿命的普遍提高以及吸烟、高脂饮食、肥胖等诸多因素的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相对上升,尤其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率较闻,危害性较大,并严重的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近年来经卫生部批准上市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新药中多以活血化癖,理气止痛疗法为主,如地奥心血康、丹参口服液、复方丹参胶囊、心通口服液、补心气口服液、滋心阴口服液、益气口服液等等,而临床研究表明心肾阴虚为年高之人常见的病因病机,单施祛疲活血唯恐伤正,而若以滋肾养心禹于之中,既防伤正之弊,又可增强心肾功能二更有助于活血化癖,行气止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包括白果叶、瓜萎、丹参、韭白、郁金、甘草;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药原料制成:白果叶5-50份、瓜萎5-50份、丹参5-50份、韭白5-30份、郁金10-30份、甘草2-10份。本发明中,所述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药原料制成:白果叶15份、瓜萎15份、丹参15份、韭白12份、郁金10份、甘草4.5份。本发明中,所述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是口服制剂。本发明中,所述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一优选的口服制剂剂型为汤剂。本发明中,所述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经过以下步骤,
(1)称取所述重量比例的中药原料,粉碎成中药粗粉,备用;
(2)将步骤(I)中所得的中药粗粉加5-10倍量水煎煮,滤过,既得。白果叶性味:苦;甘;涩;性平;小毒。归经:心;肺;脾经。功能主治:活血养心,敛肺涩肠。主胸痹心痛;喘咳痰嗽;泄泻痢疾;白带。白果叶含黄酮类化合物属于黄酮类及其甙的成分有山柰酚、木犀草素、杨梅树皮素、槲皮素、异鼠李素、丁香黄素、山柰酚-3-鼠李葡萄糖甙、山柰酚-3 (6-对香豆酰葡萄糖基-P -1、4-鼠李糖甙、山柰酚-3-0-(2-0- ^ -D-吡喃葡萄糖基)_ a -L-吡喃鼠李糖甙、山柰酚-3-0-[2-0-6-0-[对-(7-0-0 -D-吡喃葡萄糖基)香豆酰基]-P -D-吡喃葡萄糖基]_a -L-吡喃鼠李糖甙。瓜萎性味与归经:性 寒,味甘,微苦。归肺、胃、大肠经。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果实含三萜皂甙、有机酸、树脂、糖类和色素。果实中所含蛋白质与其块根“天花粉”中所含蛋白质不同,无中期引产作用。瓜萎皮含少量挥发油。其中酸性部分有壬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蘧酸、正十五烷酸、棕榈油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硬脂酸、歧链十四碳烷酸、三种十五歧链碳烷酸和歧链十六碳烷酸。以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最高。丹参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应用: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常与川芎配伍应用。在治疗胸腹疼痛属于气滞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药同用。根主含二萜醌类色素,丹参酮I,IIA, IIB,隐丹参酮,异丹参酮I,II,异隐丹参酮,丹参新酮,丹参酸甲酯,羟基丹参酮IIA,二氢丹参酮I,丹参新醌甲、乙、丙,次甲丹参醌和鼠尾草酚。另报道合铁锈醇、Al-丹参新酮、A1-丹参酮IIA、丹参新醌丁和1,2-二氢丹参醌等。除二萜醌类化合物外,尚合原儿茶醛、¢-谷留醇和D(+) ¢-乳酸,以及缩羧酸化合物A,E 等。郁金性味与归经: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功能主治: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含挥发油,其中有莰烯、樟脑、姜黄烯;亦含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姜黄酮和芳基姜黄酮。尚含有淀粉、脂肪油、橡胶、黄色染料、葛缕酮及水芹烯。甘草性味:味甘,平。归经: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与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炙甘草临床应用多为炙甘草汤,是以炙甘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汤。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原文曰:“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参、生地、阿胶、麦冬、麻仁、大枣、清酒组成。综合历代医家看法,认为炙甘草汤主要功效有:1、补阴为主,如清 柯琴《伤寒来苏集 伤寒附翼》指出本方以“生地为君、麦冬为臣、炙甘草为佐,大剂以峻补真阴,开来学之滋阴一路也。”清 田宗汉《医寄优阴论》也认为本方是“滋阴之祖方”。2、补血为主,如以清 唐容川为代表的一派医家认为炙甘草汤是“补血之大剂”。3、气血双补,如以金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代表,认为炙甘草汤的`功效当为气血双补。“益虚补血气而复脉”。4、阴阳并调,清代医家尤在泾《伤寒贯珠集》指出炙甘草汤是“扩建中之制,为阴阳并调之法”。本方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血不荣心,虚羸少气,心慌心悸,虚烦少眠,大便干涩,舌质略红少苔,脉象结代不整。或肺痿久咳,吐涎沫稀痰,量多,咽燥而渴,或痰中带血,心悸气短,心中温温液液,失眠多汗,脉虚细而数,或偶见结代。本发明的产品具有标本兼顾,止痛益痹的功效,与其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新药相比最突出的优势是可以补肾强心,通过活血化癖滋肾养心,在降低血糖,防治高脂血症的同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尤其对冠心病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疗效独特,功效显著。其功能主治为活血理气,滋补肾阴。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癖兼肾阴不足证,症见胸闷、胸痛、心悸、头晕、失眠、耳鸣、腰膝酸软。使用方法:每日早晚各一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原料药:白果叶15g、瓜萎15g、丹参15g、韭白12g、郁金10g、甘草4.5g,粉碎成中药粗粉,备用;
(2)将步骤(I)中所得的中药粗粉加8倍量水煎煮,滤过,既得。实施例2。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原料药:白果叶15g、瓜萎15g、丹参15g、韭白12g、郁金10g、甘草4.5g,粉碎成中药粗粉,备用;
(2)将步骤(I)中所得的中药粗粉加5倍量水煎煮,滤过,既得。病例:本发明产品自2005年I月至2010年12月共观察病例60例,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结果表明,试验组心绞痛显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0,中医证候显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3.8,与对照组比较,P值均> 0.0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白果叶、瓜萎、丹参、韭白、郁金、甘草;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药原料制成:白果叶5-50份、瓜萎5-50份、丹参5-50份、韭白5-30份、郁金10-30份、甘草2-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比例的中药原料制成:白果叶15份、瓜萎15份、丹参15份、韭白12份、郁金10份、甘草4.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口服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一优选的口服制剂剂型为汤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经过以下步骤, (1)称取所述重量比例的中药原料,粉碎成中药粗粉,备用; (2)将步骤(I)中所得的中药粗粉加5-10倍量水煎煮,滤过,既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组合物,包括白果叶、瓜蒌、丹参、韭白、郁金、甘草。本发明的产品具有标本兼顾,止痛益痹的功效,与其它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新药相比最突出的优势是可以补肾强心,通过活血化癖滋肾养心,在降低血糖,防治高脂血症的同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尤其对冠心病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疗效独特,功效显著。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3071111SQ20121059693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6日
发明者林杨 申请人:林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