磕打式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899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磕打式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磕打式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按摩术是按摩者用手的力量和技巧,施术于患者体表进行治病和保健的一种方法。该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不需其它辅助设备,成本较低,但由于按摩治病是根据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学说,并根据疾病发病的原因和症状,运用不同的补泻手法,按穴道、走经络、疏经通络来治病的,且每次按摩需要40至80分钟,即便局部按摩至少也需要15至40分钟,所以,传统按摩对于施术者而言,其劳动强度相当大,同时,随着按摩时间的延长,其按摩的力会逐渐减小。中医按摩的手法一般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而施术者要想长 期连续地达到上述要求是很困难的,特别是采用振法、击法、拍法和弹法等手法按摩时,要想达到持久、有力、均匀是很困难的事。为此,中国专利1243695A号公开的名称为“一种医疗锤”给出一种解决方案。该医疗锤包括锤柄和通过连杆连接的锤体,该锤体由锤身、设置在锤身两头的高磁通磁铁和锤头组成,其意是想利用锤头对相应的穴位,以起到按摩作用。虽然该医疗锤相对人工磕打具有省力和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但由于人工磕打很难掌握力度和频率,且并没有降低多少操作强度。中国专利2561391Y号授权公告的名称为“一种拍打按摩装置”给出另一种解决方案。该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电机和由该电机驱动的偏心块及由偏心块带动的振动板,由振动板控制的按摩头,且在振动板与电机输出轴之间安装有连接轴和安装在连接轴前方与其相垂直的两根套杆,其意是想利用按摩头的振动来对人体相关穴位进行按摩。虽然该装置可以实现对人体进行均匀连续地无痛按摩,可降低人的劳动强度,但从其结构上可以看出,该装置相对复杂,制作成本较高,同时因按摩头属于微动按摩的范畴,且按摩头所产生的振动力的大小不能调整,致使其按摩部位的范围及疗效有一定的局限。申请人:于2009年11月11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名称为“磕打式按摩装置”,申请号为200920314539. 9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该装置包括电机和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带有偏心孔的转动圆盘,以及能够安装在偏心孔上有偏心轴,且该偏心轴上垂直地绞接有按摩件。该按摩装置采用电机驱动的转动圆盘和偏心轴等部件来驱使按摩件完成沿着直线往复的磕打动作,以实现磕打式按摩;且在按摩过程中,利用偏心轴与转动圆盘圆心之间距离的远近来调整按摩件轴向位移的大小调整打击力的大小。虽然该装置采用偏心的方式来调整磕打力,可对人体各部位进行按摩,但由于转动圆盘上的偏心孔与按摩件是绞接在一起的,所以,在调整按摩件的偏心距时,需要拆卸绞接轴后再安装,其操作过程相对复杂;同时,因绞接轴与转动圆盘上的偏心孔采用插接的方式结合,容易使绞接轴和转动圆盘损坏,进而影响该磕打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利用啮合件调整偏心转距的方式解决使用寿命低和不方便调整拍打力等问题的磕打式按摩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磕打式按摩装置包括电机和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转动盘,以及连杆和与连杆活动连接的按摩捶,所述转动盘上安装有调整按摩捶转矩的相互啮合的齿形件,且使连杆与齿形件通过枢轴相连接。所述转动盘上的齿形件包括固定齿形件和齿部与固定齿形件相啮合的滑动齿形件,滑动齿形件上设置有长形凹槽,在该长形凹槽内安装有限位轴,滑动齿形件的侧面安装有用于限定滑动齿形件位置的顶推弹簧。所述固定齿形件和滑动齿形件上设置有4 一 6个锯形齿。所述按摩锤为一柱形件,该柱形件的自由端为平滑的圆弧形。所述转动盘的径向且间隔固定距离地安装有用于调整齿形件位置的调位组件,该调位组件具有一个径向设置有滑槽的弧形件和安装在该弧形件滑槽上的滑移式调位件。·所述滑移式调位件具有一个安装在滑槽上的滑动块和能径向穿过该滑动块的顶杆,以及用于固定顶杆和滑动块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磕打式按摩装置采用齿形件来调整按摩锤磕打力的大小,齿形件间相互啮合不易损坏,进而可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在弧形件上移动滑移式调位件即可调整按摩锤的轴向长度,其操作非常方便。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磕打式按摩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I中按摩件和转动盘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图给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磕打式按摩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外观整体结构。该按摩装置包括电机I、转动盘2、手持件4、安装在转动盘3上的齿形件5 (参见图2)和按摩件3。按摩件3包括连杆31和与连杆31绞接的按摩锤32,按摩锤32为一柱形件,该柱形件的自由端为平滑的圆弧形,且在按摩锤32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套33,该保护套33通过连接件34与手持件4相连接。手持件4是用于手持操作该装置的部件,手持件4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及多种安装方式,如使手持件4的端部41与连接件34直接固接的结构,或者采用本实施给出的与电机I的侧面固定连接的结构。电机I驱动转动圆盘2转动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将转动盘2直接安装在电机I的输出轴上,该种驱动方式的结构相对简单,其中的电机I可采用自动调速电机或可自控制转速的电机;另一种是在电机I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减速器(图中没有给出具体结构),且使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转动盘2相连接,该种驱动方式可使转动盘2具有稳定的输出转速。参见图2,该图给出按摩件3和转动盘2部位的放大示意图。从图2中可以看出,转动盘2的侧面设置有径向槽21,在其表面安装有齿形件5。齿形件5包括固定齿形件51和齿部与固定齿形件51相啮合的滑动齿形件52,滑动齿形件52上设置有长形凹槽53,在该长形凹槽53内安装有限位轴54,在滑动齿形件52的侧面安装有用于限定滑动齿形件5位置的顶推弹簧55,且该顶推弹簧55通过螺钉56将其固定在转动盘2上,其中,固定齿形件51和滑动齿形件52上都设置有五个锯形齿,以通过锯形齿相互啮合的方式定位。在滑动齿形件52上安装有枢轴57,连杆31的一端通过枢轴57与滑动齿形件52相连接,连杆31的另一端与按摩锤32相绞接。转动盘2的径向且间隔固定距离地安装有用于调整齿形件5位置的调位组件,该调位组件包括弧形件6和滑移式调位件7,弧形件6的径向设置有滑槽61,滑移式调位件7安装在弧形件6的滑槽61上。滑移式调位件7具有一个安装在滑槽61上的滑动块71和能径向穿过该滑动块71并延伸至转动盘2侧面设置的径向槽21上的顶杆72,以及用于固定顶杆72的连接件,其中的连接件具有一个与滑动块71的外端面相对接的板件73和固定螺栓74,以及套在顶杆72上的弹簧(图中没有给出)。在调整按摩件3的轴向长度时,用手搬动滑移式调位件7,使其沿着滑槽61移动,进而驱动转动盘2转动,而转动盘2在转动时可使固定齿形件51和滑动齿形件52分开,然后再压缩或拉伸按摩件3,即可调整按摩件3 的轴向长度。
权利要求1、一种磕打式按摩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机和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转动盘,以及连杆和与连杆活动连接的按摩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上安装有调整按摩捶转矩的相互啮合的齿形件,且使连杆与齿形件通过枢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上的齿形件包括固定齿形件和齿部与固定齿形件相啮合的滑动齿形件,滑动齿形件上设置有长形凹槽,在该长形凹槽内安装有限位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齿形件的侧面安装有用于限定滑动齿形件位置的顶推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锤为一柱形件,该柱形件的自由端为平滑的圆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齿形件和滑动齿形件上设置有4 一 6个锯形齿。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的径向且间隔固定距离地安装有用于调整齿形件位置的调位组件,该调位组件具有一个径向设置有滑槽的弧形件和安装在该弧形件滑槽上的滑移式调位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式调位件具有一个安装在滑槽上的滑动块和能径向穿过该滑动块的顶杆,以及用于固定顶杆和滑动块的连接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磕打式按摩装置,该装置包括电机和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转动盘,以及连杆和与连杆活动连接的按摩捶,所述转动盘上安装有调整按摩捶转矩的相互啮合的齿形件,且使连杆与齿形件通过枢轴相连接,它不仅延长了按摩装置的使用寿命,而且更方便调整其拍打力的大小。
文档编号A61H23/02GK202605259SQ20122010011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6日
发明者刘治明 申请人:刘治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