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制软胶囊机的快拆滴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830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滴制软胶囊机的快拆滴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头装置,尤其是指一种滴制软胶囊机的快拆滴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滴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滴嘴10、筒体20、连接管30、螺母联接头40及与泵(图中未示出)连接的泵体联接头50 ;螺母联接头40螺接在泵体联接头50底部,并形成螺纹通道401 ;连接管30上端与螺母联接头40螺接,下端插入并 固定于筒体20形成的胶液通道201中;滴嘴10由丸型滴头101、丸型滴头外套102及石蜡油喷嘴103组成;丸型滴头101锁固于筒体20下端,且与筒体20之间形成圆形槽60,正对圆形槽60的丸型滴头101形成上下贯通环形槽1011,丸型滴头外套102设置在丸型滴头101外围,且与丸型滴头101之间形成空腔1021,空腔1021与环形槽1011连通;石蜡油喷嘴103设置在丸型滴头101下端,位于丸型滴头外套102下方,且与丸型滴头101之间形成间隙1031,该间隙1031与空腔1021连通;石蜡油喷嘴103还设置石蜡油通道1032,该石蜡油通道1032由上往下贯通;丸型滴头101中间位置设置药液通道1012,该药液通道1012也由上往下贯通。在滴制胶丸时,胶液由泵进入泵体联接头50,由连接管30流入筒体20的胶液通道201,然后由丸型滴头101与筒体20之间形成圆形槽60进入环形槽1011,由环形槽1011进入空腔1021 —直往下流,最终从石蜡油喷嘴103与丸型滴头101下端之间形成间隙1031滴出;药液由设置在丸型滴头101中间位置的药液通道1012往下流;石蜡油由石蜡油通道1032往下流,使得胶液将药液包裹后,滴入另一种不相混溶的石蜡油冷却剂中,胶液接触冷却液后,由于表面张力作用而收缩成球形,形成无缝丸。在滴制胶丸过程中,胶液和药液温度在70°C左右,由于胶液加热后易结块,同时滴头胶液流通的通道附着杂质,因此,需要每隔1-2小时更换滴头,用热水和压缩空气对滴头进行冲洗。然而,现有技术采用螺母螺牙配合使滴头与泵体相连接接,拆卸滴头时需要借助扳手等工具方可完成,操作繁琐,且易造成生产现场凌乱,不符合GMP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方便快捷的滴制软胶囊机的快拆滴头装置。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种滴制软胶囊机的快拆滴头装置,包括固定装盘、筒体连接头、与泵连接的泵体联接头、筒体及滴嘴;固定装盘安装在筒体连接头上,筒体连接头螺接在泵体联接头上,泵体联接头形成胶液通道;筒体螺接在筒体连接头上,且形成与泵体联接头的胶液通道连通的通槽;滴嘴安装在筒体下端。进一步,筒体上端形成“U”型沉槽,槽底呈喇叭口状;泵体联接头的下端呈圆锥台状,且与沉槽的槽底抵接;抵接处形成半径大于胶液通道及通槽的圆形槽,圆形槽连接胶液通道及通槽。进一步,筒体连接头与泵体联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0010]进一步,筒体外侧设置一层隔热套。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在筒体连接头上安装固定装盘,拆卸时,转动固定装盘,增大筒体连接头的扭矩,可以轻易地将筒体连接头转动,从而快速地将筒体卸下。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可以将筒体及与其连接的滴嘴快速拆下,从而方便更换,提
高生产率。同时,泵体联接头的下端与沉槽的槽底抵接,使得胶液不会进入筒体与泵体联接头之间形成空隙,即不会产生倒流现象。

图1是现有技术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滴嘴10丸型滴头101环形槽1011药液通道1012丸型滴头外套102空腔1021石蜡油喷嘴103间隙1031石蜡油通道1032筒体20胶液通道201连接管30螺母联接头40泵体联接头50圆形槽60固定装盘I筒体连接头2泵体联接头3胶液通道31筒体4通槽41沉槽42圆形槽43滴嘴5密封圈6隔热套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滴制软胶囊机的快拆滴头装置,包括固定装盘1、筒体连接头2、与泵连接的泵体联接头3、筒体4及滴嘴5。固定装盘I安装在筒体连接头2上,筒体连接头2螺接在泵体联接头3上,泵体联接头3形成I父液通道31。筒体4螺接在筒体连接头2上,且形成与泵体联接头3的胶液通道31连通的通槽41。滴嘴5安装在筒体4下端,滴嘴5的结构及其与筒体4的安装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赘述。为防止胶液倒流,且使得滴头组正,在本实施例中,筒体4上端形成“U”型沉槽42,槽底呈喇叭口状。泵体联接头3的下端呈圆锥台状,且与沉槽42的槽底抵接;抵接处形成半径大于胶液通道31及通槽41的圆形槽43,圆形槽43连接胶液通道31及通槽41,由于圆形槽43的半径较大,使得胶液更顺畅流下。为进一步防止胶液倒流,筒体连接头2与泵体联接头3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为使得手可以直接触碰筒体4,以旋转拆卸滴头,本实施例中在筒体4外侧设置一层隔热套7。本实用新型在更换拆卸滴头时,用手抓住设置在筒体4外侧的隔热套7,旋转固定装盘I带动筒体连接头2转动,使得筒体4与筒体连接头2脱离螺接,而将筒体4及滴嘴5拆卸,实现快速安装拆卸更换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滴制软胶囊机的快拆滴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盘、筒体连接头、与泵连接的泵体联接头、筒体及滴嘴;固定装盘安装在筒体连接头上,筒体连接头螺接在泵体联接头上,泵体联接头形成胶液通道;筒体螺接在筒体连接头上,且形成与泵体联接头的胶液通道连通的通槽;滴嘴安装在筒体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制软胶囊机的快拆滴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上端形成“U”型沉槽,槽底呈喇叭口状;泵体联接头的下端呈圆锥台状,且与沉槽的槽底抵接;抵接处形成半径大于胶液通道及通槽的圆形槽,圆形槽连接胶液通道及通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制软胶囊机的快拆滴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连接头与泵体联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滴制软胶囊机的快拆滴头装置,其特征在于筒体外侧设置一层隔热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滴制软胶囊机的快拆滴头装置,包括固定装盘、筒体连接头、与泵连接的泵体联接头、筒体及滴嘴;固定装盘安装在筒体连接头上,筒体连接头螺接在泵体联接头上,泵体联接头形成胶液通道;筒体螺接在筒体连接头上,且形成与泵体联接头的胶液通道连通的通槽;滴嘴安装在筒体下端。本实用新型拆卸方便快捷,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A61J3/07GK202822137SQ20122050008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邓兴旺, 许福春, 陈李清, 郑君耀, 陈招荣 申请人: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