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后纵韧带剪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602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后纵韧带剪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的后纵韧带剪刀[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后纵韧带剪刀。[背景技术][0002]目前,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治疗椎管狭窄理想的治疗方法,在进行后路椎间植骨手术前,需要将该区域的后纵韧带切除干净,但由于硬膜囊覆盖于后纵韧带的后方,并与后纵韧带紧密相连, 且由于硬膜囊内脊髓的脆弱性,在操作时不允许手术操作者牵拉硬膜囊而于直视下切除后纵韧带, 从而传统的做法都是只能凭手术操作者的经验盲切。因此,在进行该类手术时,时有将硬膜囊切开,导致脊髓损伤、脑脊液漏或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带来了潜在的生命隐患。因此,如果能够提供一款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能将硬膜囊与后纵韧带隔开,以便安全有效地将后纵韧带完全切除,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后纵韧带剪刀,能够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将硬膜囊与后纵韧带隔开,从而安全有效地将后纵韧带完全切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后纵韧带剪刀,包括由销轴I连接在一起上、下刀体,所述刀体包括刀头2、刀柄3和手把4,所述刀头2设置在刀体的端部,所述手把4设置在刀柄3的底部,所述销轴I位于刀头2与刀柄3之间,所述上、下刀体的刀头2向同侧弯曲,所述上、下刀体的刀头2与刀柄3呈钝角连接,所述上刀体的刀头2背侧设有一保护板5,所述保护板5固定连接在上刀体的刀头2背侧处。[0005]所述保护板5为圆钝型保护板,所述圆钝型保护板的端部为圆滑曲面。[0006]所述上、下刀体的刀头2与刀柄3之间的角度为120° 150°。[0007]所述上刀体刀头2的刀刃为齿形刀刃6。[0008]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由于在上刀体的刀头背侧处设有一圆钝型保护板,通过该圆钝型保护板将硬膜囊与后纵韧带隔开,从而实现了安全有效地将后纵韧带完全切除,简化了手术步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避免了误将硬膜囊切开导致脊髓损伤、脑脊液漏或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而保护板的端部为圆滑曲面,则保证了操作时不会出现损伤硬膜囊的意外事故,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人身安全;另外,由于刀头与刀柄呈钝角连接,使用时,可将刀头水平贴合于皮肤上,就能够将其端部顺利插入到后纵韧带处;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纵韧带剪刀,不仅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强,而且手术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好,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1]图3是图2的左视图;[0012]图中1、销轴2、刀头3、刀柄4、手把5、保护板6、齿形刀刃。[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0014]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销轴I连接在一起上、下刀体,刀体包括刀头2、刀柄3和手把4,刀头2设置在刀体的端部,手把4设置在刀柄3的底部,销轴 I位于刀头2与刀柄3之间,上、下刀体的刀头2向同侧弯曲,上、下刀体的刀头2与刀柄3 呈钝角连接,以上、下刀体的刀头2与刀柄3之间的角度为120° 150°为优选,上刀体刀头2的刀刃为齿形刀刃6,上刀体的刀头2背侧设有一保护板5,该保护板5固定连接在上刀体的刀头2背侧处,通过该保护板将硬膜囊与后纵韧带隔开,从而实现了安全有效地将后纵韧带完全切除,简化了手术步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避免了误将硬膜囊切开导致脊髓损伤、脑脊液漏或颅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0015]本实用新型中,保护板5为圆钝型保护板,该圆钝型保护板的端部为圆滑曲面,从而保证了操作时不会出现损伤硬膜囊的意外事故,进一步保障了患者的人身安全;另外,刀柄端部设有方便手指握持的手把,则使得医务人员在操作时更舒适,操作更灵活,快捷,缩短了手术时间。[0016]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 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后纵韧带剪刀,包括由销轴(I)连接在一起的上、下刀体,所述刀体包括刀头(2 )、刀柄(3 )和手把(4),所述刀头(2 )设置在刀体的端部,所述手把(4)设置在刀柄 (3)的底部,所述销轴(I)位于刀头(2)与刀柄(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刀体的刀头 (2 )向同侧弯曲,所述上、下刀体的刀头(2 )与刀柄(3 )呈钝角连接,所述上刀体的刀头(2 ) 背侧设有一保护板(5),所述保护板(5)固定连接在上刀体的刀头(2)背侧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后纵韧带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5)为圆钝型保护板,所述圆钝型保护板的端部为圆滑曲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的后纵韧带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刀体的刀头(2)与刀柄(3)之间的角度为120° 15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后纵韧带剪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体刀头(2)的刀刃为齿形刀刃(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后纵韧带剪刀,包括由销轴(1)连接在一起上、下刀体,所述刀体包括刀头(2)、刀柄(3)和手把(4),所述刀头(2)设置在刀体的端部,所述手把(4)设置在刀柄(3)的底部,所述销轴(1)位于刀头(2)与刀柄(3)之间,所述上、下刀体的刀头(2)向同侧弯曲,所述上、下刀体的刀头(2)与刀柄(3)呈钝角连接,所述上刀体的刀头(2)背侧设有一保护板(5),所述保护板(5)固定连接在上刀体的刀头(2)背侧处;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实现了安全有效地将后纵韧带完全切除,简化了手术步骤,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避免了将硬膜囊切开导致脊髓损伤、脑脊液漏或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文档编号A61B17/3201GK202875441SQ20122056569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周许辉, 杨超群, 张成林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