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人工全椎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60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人工全椎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的人工全椎板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全椎板。目前,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是治疗中央型椎管狭窄最理想的手术方式,但由于全椎板切除后,硬膜囊完全暴露而失去骨性椎板的保护,从而手术后硬膜囊易受伤害。而且,失去骨性椎板保护的硬膜囊直接与背部肌肉接触会形成疤痕,这是手术后长期腰背部酸胀、疼痛及腰部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从而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及生产工作上的不便。人工椎板则用于手术中全椎板切除后人工椎板重建,模仿了人体椎板,保持了椎管的完整性。然而,现有的人工椎板一方便不利于两侧组织的生长,另一方便由于其尺寸的固定性,使用起来非常局限,无法供应大小不同的椎管同时使用。因此,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安全、操作简便且可调节的人工全椎板,以供大小不同的椎管同时使用,保护脊髓的同时防止硬膜外疤痕的形成,则对提高手术疗效显得尤为重要,也将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的人工全椎板,不仅可自由调节大小,以供大小不同的椎管同时使用,确保了手术中重建椎管的完整性,而且操作起来非常简便,安全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人工全椎板,包括左椎板和右椎板,所述左椎板与右椎板采用铰链I连接,所述左椎板与右椎板分别包括椎板基体2、固定片3,所述椎板基体2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固定片3固定连接在椎板基体2后端边缘位置处,所述固定片3上开有螺纹孔4。所述左椎板与右椎板之间的距离通过铰链I可调。所述椎板基体2为由若干个椭圆孔构成的网状结构。所述椎板基体2及固定片3均采用钛合金制成。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合理,该人工全椎板与人体椎板外形相吻合,左椎板与右椎板采用铰链连接,从而可根据椎管不同横径而调节左椎板与右椎板之间的距离,以供大小不同的椎管同时使用,确保了手术中重建椎管的完整性,保护脊髓的同时也防止了硬膜外疤痕的形成,对提高手术疗效尤为重要;左椎板与右椎板后端的固定片上各设有两个螺纹孔,该螺纹孔配合螺钉使用,螺钉内杆直径小于螺纹孔直径,但螺纹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因此螺钉只能通过旋转才能通过螺纹孔固定于小关节突上,但不能于螺纹孔内滑动从而防止螺钉脱落,固定非常坚实、方便,提高了手术的疗效;此外,椎板基体为由若干个椭圆孔构成的网状结构,更有利于椎板基体两侧组织的生长,而且质量轻,组织相容性好,操作也更简便,安全性高,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俯视图;图中:1、铰链2、椎板基体3、固定片4、螺纹孔。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如附
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椎板和右椎板,左椎板与右椎板采用铰链I连接,左椎板与右椎板之间的距离通过铰链I可调,左椎板与右椎板分别包括椎板基体2、固定片3,椎板基体2为由若干个椭圆孔构成的圆弧形网状结构,固定片3固定连接在椎板基体2后端边缘位置处,固定片3上开有螺纹孔4。本实用新型中,椎板基体2及固定片3均采用钛合金制成,钛合金为目前脊柱内固定系统中常用的材料,其组织相容性好,质量轻,强度好;该人工全椎板与人体椎板外形相吻合,左椎板与右椎板采用铰链连接,从而可根据椎管不同横径而调节左椎板与右椎板之间的距离,以供大小不同的椎管同时使用,确保了手术中重建椎管的完整性,保护脊髓的同时也防止了硬膜外疤痕的形成,对提高手术疗效尤为重要,且左椎板与右椎板后端的固定片上各设有两个螺纹孔,以配合螺钉使用,螺钉内杆直径小于螺纹孔直径但螺纹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因此螺钉只能通过旋转才能通过螺纹孔固定于小关节突上,但不能于螺纹孔内滑动,从而防止螺钉脱落,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疗效。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人工全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椎板和右椎板,所述左椎板与右椎板采用铰链(I)连接,所述左椎板与右椎板分别包括椎板基体(2 )、固定片(3 ),所述椎板基体(2)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固定片(3)固定连接在椎板基体(2)后端边缘位置处,所述固定片(3)上开有螺纹孔(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人工全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椎板与右椎板之间的距离通过铰链(I)可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的人工全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基体(2)为由若干个椭圆孔构成的网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人工全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板基体(2)及固定片(3)均采用钛合金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全椎板,包括左椎板和右椎板,所述左椎板与右椎板采用铰链(1)连接,所述左椎板与右椎板分别包括椎板基体(2)、固定片(3),所述椎板基体(2)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固定片(3)固定连接在椎板基体(2)后端边缘位置处,所述固定片(3)上开有螺纹孔(4);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新颖、简单,设计合理,由于左椎板与右椎板采用铰链连接,从而可根据椎管不同横径调节左椎板与右椎板之间的距离,以供大小不同的椎管同时使用,确保了手术中重建椎管的完整性,保护脊髓的同时也防止了硬膜外疤痕的形成,对提高手术疗效尤为重要,且操作起来非常简便,安全性高。
文档编号A61F2/44GK202942258SQ20122056571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周许辉, 张成林, 杨超群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