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15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
背景技术
目前拔罐的种类繁多,操作方法各异,但火罐疗法仍然居主导地位,而且最为常见、效果好,火罐疗法除具有其他罐类所具有的治疗作用外,它独特的温热治疗作用是其他罐类所不具备的,但是现有火罐不能自行加热,散热快,而且人体吸收慢,因此急需一种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内壳和外壳构成,内壳与外壳形成的空腔内设有若干环绕在内壳外壁上的环形加热丝,内壳内部的顶端处设有加热体,加热体的底部设有挂钩,内壳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钩形凸起。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所述内壳和外壳均由玻璃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结构简单,通过在罐体内设置环形加热丝,可以达到持续的加热作用,另外在罐体内的顶部设置加热体,加热体底部的挂钩上可以放置药囊,在加热时,药气吸收快,另外罐体的内部设置多个钩形凸起,也可以加装各种不同的药囊,拔火罐效果好,操作方便,适宜大范围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内壳;3、外壳;4、环形加热丝;5、加热体;6、挂钩;7、钩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I由内壳2和外壳3构成,内壳2与外壳3形成的空腔内设有若干环绕在内壳2外壁上的环形加热丝4,内壳2内部的顶端处设有加热体5,加热体5的底部设有挂钩6,内壳2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钩形凸起7。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所述内壳2和外壳3均由玻璃制成。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结构简单,通过在罐体内设置环形加热丝,可以达到持续的加热作用,另外在罐体内的顶部设置加热体,加热体底部的挂钩上可以放置药囊,在加热时,药气吸收快,另外罐体的内部设置多个钩形凸起,也可以加装各种不同的药囊,拔火罐效果好,操作方便,适宜大范围推广应用。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包括罐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由内壳(2)和外壳(3)构成,内壳(2)与外壳(3)形成的空腔内设有若干环绕在内壳(2)外壁上的环形加热丝(4),内壳⑵内部的顶端处设有加热体(5),加热体(5)的底部设有挂钩(6),内壳(2)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钩形凸起(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和外壳(3)均由玻璃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由内壳和外壳构成,内壳与外壳形成的空腔内设有若干环绕在内壳外壁上的环形加热丝,内壳内部的顶端处设有加热体,加热体的底部设有挂钩,内壳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钩形凸起。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式可加药拔火罐结构简单,通过在罐体内设置环形加热丝,可以达到持续的加热作用,另外在罐体内的顶部设置加热体,加热体底部的挂钩上可以放置药囊,在加热时,药气吸收快,另外罐体的内部设置多个钩形凸起,也可以加装各种不同的药囊,拔火罐效果好,操作方便,适宜大范围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M37/00GK202982736SQ20122073039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王金福 申请人:王金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