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罩通气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62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面罩通气口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通气口布置,其设置在面罩上以将所呼出的气体从面罩排放到大气。通气口布置构造为将排放的通气流扩散以产生较少的空气喷射,由此增加患者和他们床伴的舒适度。通气口可以包括第一壁、限定外周边的第二壁和定位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的多个气体排出通气孔,该通气孔具有定位在第二壁的外周边内的内边缘。
【专利说明】面罩通气口
[0001]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1年2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433,422和于2011年10月2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1/628,300的利益,通过引用方式将所述每个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0003]本技术涉及用于诸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睡眠呼吸障碍(SDB)情况的无创正压通气(NIPPV)以及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的面罩通气口。
【背景技术】
[0004]通过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气流生成器(flow generator)系统对诸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睡眠呼吸障碍(SDB)的治疗涉及到:经由导管和面罩向人类或其它哺乳类患者的气道连续地输送增压到大气压以上的空气(或其它可呼吸气体)。典型地,面罩适配到患者的嘴部和/或鼻部上。增压空气经由鼻部和/或嘴部流向面罩并且流向患者的气道。当患者呼气时,二氧化碳气体可以收集在面罩中。面罩或导管上的气体排出(washout)通气口将呼出的气体从面罩排放到大气。
[0005]该排出通气口通常位于面罩上(诸如在框架上)、连接到面罩的弯管上或位于接合到面罩上的气体输送导管中的面罩附近。通过通气口到大气的气体排出将呼出的气体移除以防止二氧化碳积聚(build-up),从而进行表示对面罩佩戴者的健康风险的“再呼吸”。通过选择通气口尺寸及构造实现适当的气体排出,其中该通气口尺寸及构造允许在低运行CPAP压力下的最小的安全排出气流,典型地该低运行CPAP压力对成人而言能够低至4cm水柱并且对儿童而言能够低至2cm水柱。对成人而言,典型的范围在2-30cm水柱之间,同时典型的治疗压力为大约8-12c m水柱。
[0006]对于患者和/或患者的床伴来说,噪音在CPAP治疗中是重要的问题。过度噪音可导致患者不依从CPAP治疗。一个噪音源是通过面罩或导管中的通气口的排气。,通过通气口的气体流在其退出到大气并且与大气相互作用时产生噪音。根据噪音的幅值和特性,噪音对患者和床伴的舒适度有不利影响。此外,双等级(b1-level)气体输送治疗比恒定等级(constant level)气体输送方式倾向于生成更强噪音。这被认为是由于当气体在双等级气体输送系统中在相对低压和相对高压之间循环时由气体加速和减速形成的额外的湍流造成的。
[0007]离开(out of)通气口的“空气喷射(air Jetting)”也是重要的问题。空气喷射或缺乏在通气口中的扩散涉及吹到障碍物(例如,床上用品、床伴或甚至吹到面罩佩戴者自身)上的排出气体的高速喷射流。这不仅导致由于排出的空气的速率的突然变化而造成的噪音的显著增加,而且高速喷射流由于“风寒”而使床伴或面罩佩戴者也产生了极大的不舒适度。因此,可以使用多个扩散通气孔。
[0008]例如,图19示出具有气体排出通气口 262的现有技术的弯管260,该气体排出通气口包括多个扩散通气孔266。在于2009年2月26日公开的美国专利出版物2009/0050156中进一步描述了该气体排出通气口 262,通过引用方式将该出版物的全部内容并入到本文中。图20和图21分别示出气体排出通气口 262的立体图和横截面视图。
[0009]气体排出通气口 262包括第一壁或底壁264、第二壁或顶壁268、在第一壁264和第二壁268之间延伸的多个支撑部270和在支撑部270之间形成的多个通气孔266。支撑部270被放置在从第二壁268向外延伸的第二壁268的外边缘上,并且被放置在第一壁264的上表面上。通气孔266形成允许排出气体逸出的通道。
[0010]虽然图19-图21中的通气口布置对于其预期的目的以令人满意的方式工作,但是对甚至更好的通气口的需求已经产生以处理排出的空气中的水分的可能性。该水分可为通气孔周围的(特别直接在通气孔外部的表面上的)水珠(bead)。当排出的气体快速通过通气孔并且快速越过水珠时,水珠可能颤动,从而引起吹笛噪音。此外,水珠可以导致通气孔的局部阻碍以进一步引起通气口噪音。

【发明内容】

[0011]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提供气体扩散通气的面罩通气口。
[0012]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在加湿情况下产生低噪音等级的面罩通气口。
[0013]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基本上防止水分在通气孔周围积聚的面罩通气口。
[0014]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可插入到面罩上的多个位置的面罩通气口插入件。例如,可以插入在面罩的框架或弯管上的通气口插入件。
[0015]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面罩通气口。该通气口包括第一壁、限定外周边的第二壁和定位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气体排出通气开口,该通气开口具有定位在第二壁的外周边的内部或之 内的内边缘。
[0016]第一壁可以形成为其与框架、弯管或其连接的其它部分形成的例如一个整体的一部分。此外,所述通气口还可以采取能够将其从面罩上的框架、弯管或其它附着点移除的形式。
[0017]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面罩通气口。该通气口包括具有内侧表面和顶表面的第一壁、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的第二壁、放置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隔开的支撑部(其中,每个支撑部都具有邻近第二壁的底表面放置的上面和邻近第一壁的内侧表面放置的侧面)和放置在各支撑部之间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孔。
[0018]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面罩通气口,该通气口包括第一壁、圆顶状部分、设置在圆顶部分上的第一行通气孔和设置在圆顶部分上的第二行通气孔,第一行通气孔偏离于第二行通气孔。
[0019]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面罩通气口布置,该通气口布置包括通气口帽和一个或多个通气孔,其中,所述通气口帽包括第一壁和从第一壁向上延伸的圆顶部分,圆顶部分包括第二壁和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延伸的多个隔开的支撑部,所述通气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每个支撑部之间,其中支撑部随着远离通气口帽的中心轴而在宽度上逐渐地减小。
[0020]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面罩通气口,该通气口包括具有侧表面的第一壁、具有形成阻挡部的凹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第二壁、放置在第二壁和第一壁之间的多个隔开的支撑部和多个通气孔,通气孔中的至少一个放置在每个支撑部之间,其中形成在下壁的侧表面和阻挡部之间的空气流室随着空气流向通气孔而在宽度上逐渐地减小。
[0021]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面罩通气口,该通气口包括侧壁、设置在侧壁的内部的阻挡部(该阻挡部具有凹第二表面)和设置在侧壁和阻挡部之间的多个面向内的通气孔。
[0022]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面罩通气口,该通气口包括第一壁、第二壁、放置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的多个支撑部和定位在支撑部之间的至少一个气体排出通气孔,支撑部和通气孔相对于第一壁和第二壁定位,以减少噪音并且防止水分在气体排出期间形成在通气口上或形成在通气口附近。
[0023]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面罩通气口,该通气口包括:第一壁;中间壁;第二壁;第一行支撑部,其放置在第一壁和中间壁之间;第一行通气孔,其中每个通气孔都放置在相邻第一支撑部之间;第二行支撑部,其放置在中间壁和第二壁之间;以及第二行通气孔,其中每个通气孔都放置在相邻第二支撑部之间。
[0024]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面罩,该面罩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上的接口和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通气口。
[0025]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并且通过示例的方式阐明了本技术的原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附图有助于理解本技术的各种示例。在这些附图中:
[0027]图1a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的具有气体排出通气口的面罩的立体图;
[0028]图1b是示出根据 本技术的一个示例的具有气体排出通气口的面罩的立体图;
[0029]图2a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的具有气体排出通气口的弯管的横截面视图;
[0030]图2b是图2a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横截面视图;
[0031]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立体图;
[0032]图4是气体排出通气口的横截面视图;
[0033]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横截面视图;
[0034]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布置的立体图;
[0035]图7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通气孔的局部立体图;
[0036]图8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具有通气口(该通气口具有不同尺寸的通气孔)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局部立体图;
[0037]图9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立体图;
[0038]图10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立体图;
[0039]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立体图;
[0040]图12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具有两层通气孔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立体图;
[0041]图13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横截面视图;
[0042]图14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横截面视图;[0043]图15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横截面视图;
[0044]图16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横截面视图;
[0045]图17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横截面视图;
[0046]图18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立体图;
[0047]图19是具有气体排出通气口的现有技术弯管的横截面视图;
[0048]图20是现有技术气体排出通气口的立体图;
[0049]图21是图20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横截面视图;
[0050]图22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的包括气体排出通气口的弯管的立体图;
[0051]图23是图22的弯管的前视图;
[0052]图24是图22的弯管的俯视图;
[0053]图25是图22的弯管的侧视图;
[0054]图26是图23的通过线26-线26的横截面视图;
[0055]图27是图23的通过线27-线27的横截面视图;
[0056]图28是图26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0057]图29是图27的一部 分的放大视图;
[0058]图30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的气体排出通气口的立体图;
[0059]图31是图30的弯管的俯视图;
[0060]图32是图30的弯管的侧视图;
[0061]图33是图30的弯管的前视图;
[0062]图34是图33的通过线34_34的横截面视图;以及
[0063]图35是图33的通过线35_35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4]关于可以共享共同的特性和特征的多个示例(示例中的一些被示出,示例中的一些未被示出)提供下面的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任何一个示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都能够与其它示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另外,在任何一个或多个示例中的任何单个的特征或特征的组合都可构成另外的示例。
[0065]在该说明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ing)”应当理解为其“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包括(including)”的含义,并且因此不限于其“闭合”的含义,也就是“仅由…构成”的含义。相应的术语“包括(comprise)”、“包括(comprised)”和“包括(comprises)”,在它们出现时认为具有相应的含义。
[0066]术语“空气”将被视为包含可呼吸气体,例如含有补充氧的空气。应当领会的是,本文所描述的PAP装置或送风机可被设计成泵送除空气以外的流体。
[0067]1.面罩示例
[0068]已知的一系列面罩(还称为患者接口或面罩系统)包括鼻部面罩、鼻部&嘴部面罩、全面部面罩和鼻叉(prong)、鼻垫(pi I low)、喷管&插管。
[0069]面罩典型地包括刚性或半刚性部分(通常称为壳体或框架)和适于与患者的鼻部和/或嘴部形成密封的软的患者接触部分(通常称为软垫或鼻叉布置)。弯管可以设置在面罩或框架上,并且适于连接至将可呼吸气体输送给患者的空气输送管。然而,应当理解的是,例如非刚性的(例如,用布构造的)其它面罩布置是可能的。
[0070]将一个或多个气体排出通气口设置到面罩、弯管或相关联的导管上以将由患者呼出的气体从面罩排放到大气。在示例中,可以将一个或多个通气口设置到面罩的框架和/或弯管上。一个或多个通气口在相关联的导管中也是可能的。
[0071]图1a和图1b示出可以与本技术的示例一起使用的面罩100。尽管面罩100为全面部CPAP面罩,但是如上所述,可以使用其它类型的面罩,包括鼻部面罩、鼻部&嘴部面罩、鼻叉、鼻垫、喷管&插管。面罩100包括框架104和适于与患者的面部形成密封的软垫102。面罩100可以包括适于连接至帽盔以将面罩100固定在患者的头部的帽盔连接器(未示出)。
[0072]弯管106包括适于与框架104中的开口相连接的第一端部110和适于与空气输送管(未示出)相连接的第二端部112,空气输送管适于通过弯管106将可呼吸气体输送到面罩100的内部。弯管106可以为可旋转弯管,并且可以从面罩100移除。
[0073]面罩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气体排出通气口,该气体排出通气口可以为通气口、通气插入件或通气口帽108的形式。通气口帽108包括多个通气孔116,该通气孔适于将由患者呼出的气体从面罩100排放到大气。通气口帽108定位在图1a的示例中的弯管106上,并且定位在图1b的示例中的框架104上。在任何情况下,通气口帽108都可以从面罩100移除,或者可以永久地附接到面罩100或以其它方式与面罩100形成一个整体。
[0074]2.通气口帽
[0075]下面描述来自面罩的气体排出的通气口布置的可替选示例。应当理解的是,每个通气口帽都可以适于与任何合适的接口类型,例如,鼻部面罩、鼻部&嘴部面罩、全面部面罩和鼻叉、喷管等一起使 用。此外,每个通气口帽都可以适于用在面罩的任何合适的部分,例如,框架、弯管、导管等。
[0076]在一个示例中,通气口布置可以是构造为用在多种接口类型中的通用构件。例如,通气口布置可以适于用在全面部面罩的面罩弯管、面罩框架上和/或用在鼻部面罩的框架上或鼻叉/喷管布置的框架上。下面的通气口可以构造为将排出的通气流扩散。排出通气流的增加的扩散可以致使较少的空气喷射到被褥和床伴上,并且还可以产生较小的噪音。
[0077]在示出的示例中,通气口或通气口帽一般为圆形。然而,通气口帽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椭圆形。此外,通气口帽还可以不形成完全封闭的形状,例如,通气口帽可以是半球形或半圆形。该布置可以允许另一个器件(例如,反窒息阀(AAV))通过或者使通气口帽易于插入和移除。
[0078]此外,通气口帽可以可移动地附接到其所属的面罩的部分上或者与面罩的所述部分一起形成。
[0079]2.1通气口周边内的支撑部
[0080]图2a示出弯管106的横截面视图,弯管106包括通气口帽108。弯管106包括适于与面罩中的开口相连接的第一端部110和适于与空气输送管(未示出)相连接的第二端部112。第二端部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弹性的挠性臂107,挠性臂107适于与空气输送管或定位在弯管106和空气输送管之间的回转连接器结合。
[0081]图2b示出通气口帽108的放大的横截面视图。通气口帽108包括:中心轴A ;第一壁113,其可以为通气口帽的下壁或在通气口帽的基部或第一区域;第二壁114,其可以为通气口帽的上壁、圆顶或在通气口帽的第二区域;以及多个支撑部118,其放置在第一壁113和第二壁114之间。在支撑部118之间形成多个通气孔116,每个通气孔116都包括在通气口帽108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通道或槽。第二壁114的外边缘限定了外周边。通气孔116具有放置在第二壁114的外周边的内部的内边缘。
[0082]虽然第二壁114可以为扁平的而不是半球形的,并且可以使用其它形状,但是通气口帽108具有圆形圆顶形状。优选地,第二壁可以成形为有助于使积聚的水滴远离通气孔移动,例如,圆形可以以一定的方向引导水滴。此外,第二壁的形状可以指示或有助于空气离开通气孔的方向。例如,如图2a和图2b所示的圆顶形状促使空气离开通气孔并且沿着顶面121行进,由此使通气流在通气口帽108周围并且在通常朝向患者的方向上扩散或者散开。这还可以有助于在治疗期间防止床伴在它们方向的空气喷射。通气孔116可以在第一壁113和第二壁114之间的通气口帽108周围被隔开以使离开通气孔116的气体排出扩散。通气孔可以被均匀地隔开,并且具有一致的尺寸和/或形状。可替选地,通气孔可以随机地被放置在通气口帽108上。
[0083]第一壁113具有侧面115和顶面121。侦愐115可以向内成角度地从侧面的底部移动到侧面的顶部。顶面可以向下成角度地远离侧面115且远离中心轴A。顶面121可以为倾斜的或成角度的以有助于驱动任何积聚的水滴远离通气孔116。侧面115可以成形为有助于制造构件(例如,如果如图2b所示,侧面朝向中心轴A向内成角度,则这可以允许工具绘制线(a line of draw for a tool))。
[0084]第二壁114具有顶表面111和底表面117,两个表面均向下成角度或弯曲地远离第二壁114的中心。第二壁114的外边缘可以为在外边缘处比第二壁的其余部分更薄的锥形。第二壁114的外边缘限定了通气口帽108的周边。
[0085]支撑壁118具有顶面119和外侧面123。顶面119向下成角度地远离通气口帽108的中心,并且顶面119成角度为与第二壁114的向下成角的底表面117匹配。侧面123向内成角度地从侧面123的底部移 动到侧面123的顶部。通气孔116放置在支撑壁118之间。支撑壁118放置在第二壁114的底表面117的下面,并且尽管另一层可以被放置在底表面117和顶面119之间,但是支撑壁118的顶面119可以与第二壁114的底表面117接触。
[0086]通过将支撑壁118放置在第二壁114的下面和第一壁113的内部,使水珠无法聚集在支撑壁118上,因为来自弯管内部的气压将迫使水珠向外远离支撑壁118。这减少了可能以其它方式聚集在支撑壁118上的水珠产生的噪音。
[0087]另外,因为第二壁114的顶表面111向下成角度或弯曲,并且第一壁113的顶面121向下成角度,所以相反如果这些表面是扁平的,则在这些表面上的任何水珠更可能流掉。第二壁114的边缘的锥状也有助于任何水珠的流掉。
[0088]图3和图4示出其中第一壁113的顶面121不仅向下成角度而且顶面121弯曲的另一个示例。弯曲的顶面121还可以增强任何水珠的流掉。
[0089]锥状支撑部
[0090]图5和图6示出具有形成在第二壁134和第一壁132之间的锥状支撑部138的通气口帽130。支撑部138为锥状的,从而使支撑部的厚度随着远离通气口帽130的中心而减小。因此支撑部138之间的距离随着远离通气口帽130的中心而增加。支撑部之间的距离w在最接近通气口帽130的中心的支撑部的端部处为最小值,同时支撑部之间的距离W在最远离通气口帽130的中心的支撑部的端部处为最大值。支撑部138的侧壁139随着远离通气口帽130的中心而彼此更远离。
[0091]另外,第一壁132向下成角度地远离通气口帽130的中心。此外,第二壁134可以包括凹入的顶表面135。这些特征有助于增强任何水珠的流掉,并且因此减小噪音。
[0092]在可替选的形式中,支撑部之间的距离w在最接近通气口帽130的中心的支撑部的端部处为最大值,同时支撑部之间的距离W在最远离通气口帽130的中心的支撑部的端部处为最小值。这可以有力地增加在出口点处或在最远离通气口帽130的中心的支撑部的端部处的空气的速度。该空气以更高速度行进可以更容易地驱动水远离第一壁132,由此防止水积聚在通气孔136附近。
[0093]2.3增加的腔区域
[0094]图9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通气口帽160。通气口帽160包括向下成角度的第一壁162、第二壁164、在第一壁162与第二壁164之间延伸的支撑部168和在支撑部168之间的多个通气孔166。在该示例中,通气口帽160具有空气行进离开通气孔的增加的腔区域或增加的长度,这通过增加第一壁162的高度来实现。例如,第一壁162的高度可以是第二壁164的高度的3到10倍。通气口帽160内部的增加的腔区域可以将通气口帽的噪音减小到较低值,例如减小了 0.5到1.0dBA0例如,这可能由于空气流径的增加的长度而使空气形成层流气流,该层流气流比湍流气流更安静。
[0095]2.4高薄的通气孔
[0096]图10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示例的通气口帽160。通气口帽160包括第一壁172、第二壁174、在第一壁172与第二壁174之间延伸的多个支撑部178和放置在支撑部178之间的多个通气孔176。与本技术的其它示例相比,通气孔176具有增加的高度,并且具有增加的高宽比,例如在大 约2:1和20:1之间,或者在大约4:1和10:1之间。增加的高宽比导致通气口帽的噪音为改进的值,例如,下降1.0到2.0dBA。
[0097]2.5更大量的孔
[0098]图11和图12示出其中增加了通气孔数量的本技术的示例。在图11的通气口帽180中,第一壁182通过支撑部188与第二壁184隔开,在支撑部188之间具有多个通气孔186。与在其它示例中可以使用22个通气孔相比,通气孔186的数量可以为30个,但是也可以使用其它数量的通气孔。通气孔186比在具有较少通气孔的示例中使用的通气孔小。较小的通气孔是优选的,因为较小的通气孔引导空气流而使空气流变为更完全展开的层流。通气孔的数量可以改变。例如,通气孔的数量可以为10-30或更多、20-40或更多、5、10、15、
20、25、30、35、40、50、60、70、80、90、100 或更多。
[0099]图12示出“双层”通气口帽190,通气口帽190具有第一壁192、中间壁194、第二壁198、第一壁192和中间壁194之间的第一行支撑部193、第一支撑部193之间的第一行通气孔196、中间壁194和第二壁198之间的第二行支撑部197以及第二支撑部197之间的第二行通气孔199。两行或更多行通气孔还扩散离开通气孔的流并且有助于驱动水滴远离通气孔,特别可以使那些水滴积聚在中间壁194和第一壁192附近。
[0100]中间壁194距通气口帽190的中心轴的距离可以大于第二壁198距通气口帽190的中心轴的距离,如图12所示,或者它们可以为相等的距离。通过利用两行或更多行的通气口壁,可以进一步扩散空气流。在中间壁194距通气口帽190的中心轴的距离大于第二壁198距通气口帽190的中心轴的距离的情形中,通气孔196的数量可以大于通气孔199的数量。此外,通气孔196的尺寸和/或形状可以与通气孔199的尺寸和/或形状相同或不同。此外,可以使用超过两行的通气孔。通气孔的数量可以为10-30或更多、20-40或更多、5、10、15、20、25、30、35、40、50、60、70、80、90、100 或更多。
[0101]图22-图29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的设置在弯管306上的“双层”式通气口帽390的示例。在所示出的示例中,通气口帽与弯管一体地形成一个整体。该布置提供具有不可拆卸部件的单件的弯管,例如,所以患者不必拆解弯管以进行清洗。在可替选的示例中,通气口帽可以与弯管分离地形成并且附接到弯管上,例如,可拆卸地连接。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通气口帽可以设置(例如一体地形成、连接)在面罩的其它部分,例如面罩框架。
[0102]如所示出,弯管306包括可拆卸地与面罩框架中的开口结合的第一端部310和例如经由设置在第二端部的旋转接头可拆卸地与气体输送管结合的第二端部312。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第一端部310包括相对的肋311,其适于利用搭扣配合与面罩框架结合。第二端部312包括多个弹性的挠性臂307,例如,挠性臂307适于利用搭扣配合与旋转接头结合。然而,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可以包括用于与框架/旋转接头结合的其它合适的结构。
[0103]如图26中最佳示出的,弯管306包括阻挡部315,阻挡部315接近弯管连接到面罩框架的地方。阻挡部设置为将弯管的上臂分成空气输送通道和排气通道,例如以增强CO2排出。
[0104]弯管306的主体包括与其一体地形成为一个整体的通气口帽390。类似于上述的图12的通气口帽190,通气口帽包括第一壁392、中间壁394、第二壁398、第一壁392和中间壁394之间的第一行支撑部393、第一支撑部393之间的第一行通气孔396、中间壁394和第二壁398之间的第二行支撑部397以及第二支撑部397之间的第二行通气孔399,如图
25、图28和图29中最佳示出的。如图28和图29中所示,第一行支撑部393和第二行支撑部397可以通过单行的支撑部被 设置,该单行的支撑部从第一壁392开始穿过中间壁394延伸到第二壁398,以限定第一行的通气孔396和第二行的通气孔399。
[0105]图30-图35示出与弯管隔离的通气口帽390。在该布置中,通气口帽390可以通过例如卡扣连接、舌槽(tongue and groove)、夹子或其它附接机构来可移除地附接到弯管上。
[0106]在可替选的实施例中,可以存在超过两行的通气口,例如,可以存在3、4、5、6或更多行的通气口。
[0107]通过增加额外行的通气孔,通气孔可以被制作的更小同时维持通气流(与具有单行的通气孔的通气口相比)。由于通气孔的直径可以较小,所以离开通气孔的空气速度可以高于离开仅具有单行的通气孔的具有较大直径的通气口的空气速度。离开通气孔的空气的增加的速度可以有助于驱动水滴远离围绕通气孔的表面。
[0108]2.6阻挡部
[0109]图13-图15示出本技术的示例的横截面视图,该示例包括阻挡部以将通气口帽内部的气体流引导到通气孔。图13中示出的通气口帽200包括第一壁202、具有形成第二壁204的外边缘的阻挡部208、形成在第一壁202和第二壁204之间的多个支撑部205以及形成在支撑部205之间的多个通气孔206。阻挡部208可以具有凹形。另外,通气口帽208可以包括22个或30个通气孔206。通气孔206的数量可以为10-30或更多、20-40或更多、5、10、15、20、25、30、35、40、50、60、70、80、90、100 或更多。
[0110]图14中示出的通气口帽210包括第一壁212、具有形成第二壁214的外边缘的阻挡部218、形成在第一壁212和第二壁214之间的多个支撑部215以及形成在支撑部215之间的多个通气孔216。阻挡部218包括凸状部分219和具有一般为凹形的中心部分217。通气口帽218可以包括22个或30个通气孔216。阻挡部218可以具有由凸状部分219和具有一般为凹形的中心部分217形成的波动状或弯曲状,以迫使空气在离开通气口帽210之前流过较大区域。这将放慢产生低速、完全展开的层流的空气流,层流可以更安静。这还可以促使水滴在阻挡部上形成,并且水滴一旦形成在阻挡部上,便流回到面罩中。
[0111]图15中示出的通气口帽220包括第一壁222、具有形成第二壁224的外边缘的阻挡部228、形成在第一壁222和第二壁224之间的多个支撑部225以及形成在支撑部225之间的多个通气孔226。阻挡部228具有一般的凹形。通气口帽228可以包括22个或30个通气孔206。第一壁222可以具有第一边缘223,并且阻挡部可以具有在第一边缘223下面延伸(例如到壳体或呼吸腔)的中心部分227。这将致使阻挡部228的中心部分227在通气口帽220处于面罩上时延伸到面罩的内部。因为阻挡部延伸到面罩中,所以该布置可较好地将排出的气体和进入的气体隔开。
[0112]图13的布置可以在基本上类似于阻挡部的曲率的路径上将空气流从面罩的内侧引导到通气口的外侧。空气流的方向一般远离患者但是朝向床伴。图14的布置可以在基本上类似于凸状部分219的路径上将空气流从面罩的内侧引导到通气口的外侧。更期望可以引导空气流远离床伴。
[0113]2.7引导气流的通路
[0114]本技术的示例可以使用第二壁和第一壁之间的支撑部来形成将空气引导到每个通气孔的通路。如图17和图18所示,通气口帽240包括第一壁242、第二壁244、在第一壁242和第二壁244之间延伸的 支撑部247以及在支撑部247之间形成的多个通气孔246。第一壁242可以径向向外地放置在阻挡部250的外边缘,该阻挡部250可以具有凹形。通路248可以在支撑部247、第一壁242的内边缘254和阻挡部250的底表面252之间延伸。
[0115]在第一壁242的内边缘254和阻挡部250的底表面252之间测量到的通路248的厚度可以改变。通路248的厚度可以随着空气从通气口帽240的内部流到通气孔246而减小。可以在通路248的内侧使阻挡部250的底表面252弯曲以迫使空气在离开通气口帽210之前流过较大的区域。此外,支撑部247包括第一边缘,该第一边缘在基本上垂直于通气口帽220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在通气口帽220之内延伸。
[0116]阻挡部250的凹形致使支撑部247在由通气孔到通气口帽240的中心轴限定的方向上形成锥状。该锥状可以致使空气流在朝向通气孔的出口方向上的速度增大并且因此较安静,并且有助于驱动水滴远离通气孔周围的区域。支撑部的长度(即从阻挡部250的顶部到内边缘254)还允许空气发展为层流,由此减小离开通气口的空气的噪音。
[0117]2.8面向内的通气口
[0118]如图16所示,通气口帽230包括外壁232、阻挡部234和放置在外壁232的内表面中的多个面向内的通气孔236。通气孔236经由形成在外壁232的内表面和阻挡部234的外边缘之间的通路238与通气口帽230的内部连通。
[0119]通气孔236可以放置在外壁232的整个内表面周围,并且可以被均匀地隔开。通气孔236可适于选择性地阻塞,使得一些通气孔236可以被阻塞同时其它通气孔保持打开。例如,通气口帽230可适于包括塞子或其它结构,以选择性地阻塞一些通气孔236同时其它通气孔保持打开。特别地,阻塞任何向上朝向的通气孔以保持通气空气远离用户的眼睛可能是有益的。
[0120]2.9通气孔变型
[0121]通气孔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和/或尺寸。例如,如图7所示,通气孔140可以包括圆形边缘142。如图3、图7、图9-图11所示,通气孔140可以包括与第二壁邻近的圆形的第二角部和与第一壁邻近的方形的第一角部,或者如图5所示,可替选地,通气孔140可以包括与第一壁邻近的圆形的第一角部和与第二壁邻近的方形的第二角部。可替选地,通气孔可以具有做成圆形、椭圆形或其它圆形形状的所有角部。
[0122]通气孔可以在通气口插入件周围被均匀地隔开,并且可定位在基本上圆形构造中。在可替选的示例中,通气孔可以在通气口插入件周围被均匀地隔开。在又一个示例中,通气孔可以定位在非圆形(例如,椭圆形,方形)构造中。
[0123]通气孔还可以包括短宽的通气孔,诸如图8中所示的通气孔150。这些通气孔可以具有大约相等的宽度和高度,并且可以包括上述的任何圆形的角部。在通气孔(例如通气孔150)较短且较宽的情况中,通气孔之间的支撑部154也可以为较短和/或较宽。另外,通气孔可以包括与较大的通气孔交替地设置的较小的通气孔,例如与较大的通气孔150交替设置的较小的通气孔152。此外,通气孔可适于交替阻塞和开放每两个通气孔,使得空气流可以在两组通气孔之间进行交换。
[0124]生成的通气口的噪音量对离开通气流的速度和围绕离开通气气流的空气(例如,典型地环境空气,该环境空气是相对静止的)的速度之间的差非常敏感。
[0125]由于喷射气流速度取决于孔口尺寸和流径长度,因此通过使邻近的通气孔口的尺寸和长度改变,而产生邻近离开通气口速度之间的差。这可以有效地减小排出气流和静止的环境空气之间速度梯度。
[0126]尽管已经结合几个示例描述了该技术,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相反,本技术旨在涵盖包括在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此外,上述的各种示例可结合其它示例被实施,例如,将一个示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与另一示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结合以实现其它的示例。此外,任何给定组件的每个独立的特征或构件都可构成另外的示例。而且,任何给定组件的每个单独的构件、任何给定组件的每个单独构件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和来自一个或多个示例的构件的各种组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装饰性的设计特征。另外,尽管本技术特别应用于患有OSA的患者,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患有其它疾病(例如,充血性心 力衰竭、糖尿病、病态肥胖、中风、肥胖治疗手术等)的患者也能够受益于上述教导。而且,上述教导可应用于患者以及在非医疗应用中的相似的非患者。
【权利要求】
1.一种面罩通气口,包括: 第一壁; 第二壁; 多个支撑部,它们放置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以及至少一个气体排出通气孔,其定位在所述支撑部之间,所述支撑部和通气孔相对于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定位,以减小噪音并且防止水分在气体排出期间形成在所述通气口上。
2.—种面罩通气口,包括: 第一壁;和 第二壁,其限定外周边;以及 至少一个气体排出通气孔,其定位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所述通气孔具有定位在所述第二壁的所述外周边的内部的内边缘。
3.—种面罩通气口,包括: 第一壁,其具有内侧表面和顶表面; 第二壁,其具有顶表面和底表面; 一个或多个支撑部,其放置 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每个支撑部都具有邻近所述第二壁的所述底表面放置的上面和邻近所述第一壁的所述内侧表面放置的内侧表面;以及 至少一个通气孔,其放置在各所述支撑部之间。
4.一种面罩通气口,包括: 第一壁; 第二壁; 第一行通气孔,它们设置在所述第二壁上;以及 第二行通气孔,它们邻近所述第一行通气孔设置,所述第一行通气孔偏离于所述第二行通气孔。
5.一种面罩通气口,包括: 第一壁,其具有侧表面; 第二壁,其具有形成阻挡部的凹上表面和下表面; 多个隔开的支撑部,它们放置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以及 至少一个通气孔,其放置在各所述支撑部之间, 其中,形成在所述第一壁的所述侧面和所述阻挡部之间的空气流室随着空气流向所述通气孔而在宽度上逐渐地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通气口,还包括定位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的多个隔开的支撑部。
7.根据权利要求1、3或5-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第一壁具有邻近所述支撑部的侧面定位的向内成角度的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第二壁具有凸形。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第二壁具有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第二壁具有凹部分和凸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第一壁具有远离所述通气口的中心轴向下成角度的顶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第一壁的顶表面具有凸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通气孔在所述通气口周围被均匀地隔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通气孔在所述通气口周围以圆形的构造被隔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有的所述通气孔都具有共同的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气口,其中,交替的所述通气孔具有不同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通气孔包括至少一个圆形角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第二壁包括适于引导所述通气口内的空气流的阻挡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气口,其中,将所述第二壁的所述底表面、所述第一壁的所述侧表面和所述支撑部结合以将所述通气口内的空气流引导到所述通气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气口,其中,在所述通气口内部的所述第一壁的所述内侧表面和所述第二壁的所述底表面之间的所述空气流径的宽度随着所述空气移向所述通气孔而减小。
2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第一壁包括第一边缘,并且所述第二壁包括在所述第一壁的所述第一边缘下面延伸的中心部分。
2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通气口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在所述通气口内延伸。
2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第一壁包括第一边缘,并且所述阻挡部在所述第一壁的所述第一边缘下面延伸。
2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第一壁包括内侧表面,并且所述支撑部在所述阻挡部和所述第一壁的所述内侧表面之间延伸。
2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支撑部包括下边缘,所述下边缘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通气口的中心轴延伸。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支撑部定位在所述第二壁的外边缘的下面。
27.根据权利要求1或26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通气孔定位在所述第二壁的外边缘的下面。
28.—种面罩,包括: 框架; 接口,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接口包括软垫、鼻叉或喷管。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通气口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面罩形成一个整体。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通气口可选择地从所述框架上拆下并且可附接至所述框架。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面罩,还包括设置到所述框架上的弯管,并且所述通气口可选择地从所述弯管上拆下并且可附接至所述弯管。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第二壁包括适于引导所述通气口内的空气流的阻挡部。
34.—种面罩通气口布置,包括: 通气口帽,所述通气口帽包括第一壁和从所述第一壁向上延伸的圆顶部分,所述圆顶部分包括第二壁和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延伸的多个隔开的支撑部;以及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中的至少一个被设置在各所述支撑部之间, 其中,所述支撑部随着远离所述通气口帽的中心轴而在宽度上逐渐地减小。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通气口布置,其中,相邻所述支撑部之间的距离随着远离所述通气口帽的中心轴而逐渐地增大。
36.根据权利要求34或35所述的通气口布置,其中,所述圆顶部分的顶表面具有凹形。
37.根据权利要求34-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布置,其中,所述通气孔被均匀地隔开。
38.根据权利要求34 -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布置,其中,所述通气孔为基本圆形的构造。
39.根据权利要求34-3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壁的顶表面远离所述通气口的中心轴而向下成角度。
40.一种面罩,包括: 框架; 接口,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34-3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布置。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接口包括软垫、鼻叉或喷管。
42.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通气口布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面罩形成一个整体。
43.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通气口布置可选择地从所述框架上拆下并且可附接至所述框架。
44.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面罩,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弯管,并且所述通气口布置可选择地从所述弯管上拆下并且可附接至所述弯管。
45.一种面罩通气口,包括: 侧壁; 阻挡部,其设置在所述侧壁内,所述阻挡部具有上表面;以及 多个面向内的通气孔,它们设置在所述侧壁和所述阻挡部之间。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通气口,其中,可选择性地阻塞至少一些所述通气孔。
47.根据权利要求45或46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通气孔布置为基本圆形的构造。
48.根据权利要求45-4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通气孔被均匀地隔开。
49.一种面罩,包括:框架; 接口,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45-4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接口包括软垫、鼻叉或喷管。
51.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通气口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面罩形成一个整体。
52.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通气口可选择地从所述框架上拆下并且可附接至所述框架。
53.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面罩,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弯管,并且所述通气口可选择地从所述弯管上拆下并且可附接至所述弯管。
54.一种面罩通气口,包括: 第一壁; 中间壁; 第二壁; 第一行支撑部,它们放置在所述第一壁和所述中间壁之间; 第一行通气孔,每个所述通气孔都放置在相邻第一支撑部之间; 第二行支撑部,它们放置在所述中间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以及 第二行通气孔,每个所述通气孔都放置在相邻第二支撑部之间。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中间壁距所述通气口的中心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壁距所述通气口的所述中心轴的距离。
5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中间壁距所述通气口的中心轴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壁距所述通气口的所述中心轴的距离相等。
57.根据权利要求54-5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其中,所述第二壁具有凹形。
58.一种面罩,包括: 框架; 接口,其设置在所述框架上;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54-5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通气口。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接口包括软垫、鼻叉或喷管。
60.根据权利要求58-5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面罩,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上的弯管,并且所述通气口设置在所述弯管上。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面罩,其中,所述通气口与所述弯管一体地形成一个整体。
【文档编号】A61M16/06GK103476446SQ201280018599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6日
【发明者】罗伯特·托马斯·伯纳姆, 尼古拉斯·洛·格朗让-汤姆森, 马丁·康 申请人:雷斯梅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