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辐射线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5025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辐射线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辐射线检测装置。辐射线检测装置具有:将辐射线变换成荧光的闪烁体、将所述荧光变换成电信号的光电变换部、和向所述光电变换部照射复位光的复位光源部,所述系统控制部具有基于复位无效指示而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的光复位无效部。
【专利说明】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辐射线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包括将辐射线变换成荧光的闪烁体和将所述荧光变换成电信号的光电变换部在内的辐射线检测装置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和辐射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医疗领域中广泛采用的手段是:从辐射线源向被摄体照射辐射线,由辐射线检测装置检测透过了该被摄体的所述辐 射线,来获取所述被摄体的辐射线图像(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6-140592号公报)。
[0003]辐射线检测装置大致区分为:由闪烁体等将辐射线变换成可见光之后再由光电二极管等变换成电荷的间接型、和由半导体材料直接吸收辐射线并变换成电荷的直接型。
[0004]然而,上述的辐射线检测装置在进行透视摄影、血管造影(DSA)等这样的高速运动图像摄影之际,当一次或者连续的高辐射剂量的X射线刚刚入射之后,有时会发生因荧光体或者光电变换元件的响应特性所引起的伪影=残像现象,从而使画质下降。
[0005]作为该残像现象的发生所涉及的解决方法,例如已知日本专利第4150079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即,日本专利第4150079号公报所涉及的X射线检测器设置以电磁辐射来照射半导体元件的偏置辐射源。由此,不用进行复杂的修正运算,能够简单地抑制残像现象的发生。即,可知,向将由闪烁体发生的荧光变换成电信号的光电变换部照射复位光(光复位),对于残像去除是有效的。
[0006]然而,一旦对光电变换部进行光复位,则存在着某一定时间(至少复位光的照射时间以及直到伴随复位光的照射的影响收敛为止的时间)内无法进行用于运动图像的辐射线摄影(透视摄影)、或者纵使进行了上述摄影但是摄影图像却发生紊乱的顾虑。
[0007]因而,在针对被摄体的例如能够实时地掌握导管的进入状况等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中,当必须谨慎地使导管进入时,有可能无法完成辐射线摄影、或者摄影图像发生紊舌L从而给医疗行为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选择地将对于残像去除而言有效的光复位设为无效,能够将因光复位所引起的上述的影响避免于未然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辐射线检测装置。
[0009]此外,除了上述的目的之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例如在不会给医疗行为带来困难的状况下可强制性地进行光复位,当需要谨慎地观察辐射线图像时能够将残像所引起的图像紊乱防止于未然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辐射线检测装置。
[0010][I]第I本发明所涉及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辐射线图像摄影装置,其具有:具有辐射线源的辐射线照射装置、和将透过了被摄体的来自所述辐射线源的辐射线变换成辐射线图像并输出的辐射线检测装置;以及系统控制部,其将所述辐射线图像摄影装置控制成以所设定的帧速率来执行辐射线摄影;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具有:将福射线变换成突光的闪烁体、将所述突光变换成电信号的光电变换部、和向所述光电变换部照射复位光的复位光源部;所述系统控制部具有:光复位无效部,其基于复位无效指示而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0011][2]在第I本发明中也可,还具有基于操作输入来输出所述复位无效指示的复位无效开关,所述光复位无效部基于来自所述复位无效开关的所述复位无效指示的输入而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0012][3]在第I本发明中也可,所述光复位无效部只在输入了所述复位无效指示的期间内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0013][4]在第I本发明中也可,所述系统控制部还具有基于来自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的所述辐射线图像的解析结果来输出所述复位无效指示的复位无效指示部,所述光复位无效部基于所述复位无效指示的输入而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0014][5]在该情况下,所述复位无效指示部也可基于来自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的辐射线图像之中、所指定的所述被摄体的特定图像与被插入至所述被摄体的器具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输出所述复位无效指示。
[0015][6]此外,也可所述复位无效指示部在所指定的所述被摄体的特定图像和被插入至所述被摄体的器具的图像存在预先设定的位置关系的期间中,输出所述复位无效指示,所述光复位无效部只在输入了所述复位无效指示的期间内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0016][7]在该情 况下,所述预先设定的位置关系也可以是所述器具的图像的一部分进入到所述特定图像中的关系。
[0017][8]在第I本发明中,也可具有基于强制复位指示而强制性地使所述复位光从所述复位光源部照射出的强制光复位部。
[0018][9]在该情况下,也可还具有基于操作输入来输出所述强制复位指示的强制复位开关,所述强制光复位部基于来自所述强制复位开关的所述强制复位指示的输入而强制性地使所述复位光从所述复位光源部中照射出。
[0019][10]此外,所述系统控制部也可还具有:引导输出部,其输出成为操作所述强制复位开关的目标的引导。
[0020][11]在该情况下,所述引导也可以是所述辐射线图像的残像状况。
[0021][12]所述引导输出部也可还具有自最后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起运算在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中蓄积的累计被照射剂量的累计被照射剂量运算部,将所述累计被照射剂量作为所述辐射线图像的残像状况来输出。
[0022][13]此外,所述引导也可以是自最后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起经过的经过时间。
[0023][14]所述强制光复位部也可在输入了来自外部的所述强制复位指示的阶段中,强制性地使所述复位光从所述复位光源部中照射出。
[0024][15]所述系统控制部也可还具有:强制复位指示部,其基于来自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的所述辐射线图像的解析结果来输出所述强制复位指示。
[0025][16]在该情况下,所述强制复位指示部也可基于来自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的辐射线图像之中、所指定的所述被摄体的特定图像与被插入至所述被摄体的器具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输出所述强制复位指示。
[0026][17]所述强制复位指示部也可还具有基于多个所述辐射线图像来求出所述器具的图像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的移动向量运算部,在所述器具的图像的移动方向是朝向所述特定图像的方向、且所述器具的图像到达所述特定图像之前,输出所述强制复位指示。
[0027][18]在该情况下,也可所述强制复位指示部在所述器具的图像的移动方向是朝向所述特定图像的方向、且直至所述器具的图像到达所述特定图像为止的时间成为预先设定的时间的阶段中,输出所述强制复位指示。
[0028][19]第2本发明所涉及的辐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辐射线变换成荧光的闪烁体、将所述荧光变换成电信号的光电变换部、向所述光电变换部照射复位光的复位光源部、以及基于复位无效指示而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的光复位无效部。
[0029][20]在第2本发明中也可还具有基于操作输入来输出所述复位无效指示的复位无效开关,所述光复位无效部基于来自所述复位无效开关的所述复位无效指示的输入而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0030][21]在该情况下,所述光复位无效部也可只在输入了所述复位无效指示的期间内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0031][22]在第2本发明中,所述光复位无效部也可只在输入了来自外部的所述复位无效指示的期间内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0032][23]在第2本发明 中,也可具有基于强制复位指示而强制性地使所述复位光从所述复位光源部中照射出的强制光复位部。
[0033][24]在该情况下,也可还具有基于操作输入来输出所述强制复位指示的强制复位开关,所述强制光复位部基于来自所述强制复位开关的所述强制复位指示的输入而强制性地使所述复位光从所述复位光源部中照射出。
[0034][25]也可还具有:引导输出部,其输出成为操作所述强制复位开关的目标的引导。
[0035][26]所述引导也可以是所述辐射线图像的残像状况。
[0036][27]在该情况下,所述引导输出部也可还具有自最后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起运算在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中蓄积的累计被照射剂量的累计被照射剂量运算部,将所述累计被照射剂量作为所述辐射线图像的残像状况来输出。
[0037][28]所述引导也可以是自最后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起经过的经过时间。
[0038][29]此外,所述强制光复位部也可在输入了来自外部的所述强制复位指示的阶段中,强制性地使所述复位光从所述复位光源部中照射出。
[0039]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辐射线检测装置,能够有选择地将对于残像去除而言有效的光复位设为无效,能够将因光复位所引起的上述的影响避免于未然。此外,例如在不会给医疗行为带来困难的状态下,可以强制性地进行光复位,当需要谨慎地观察辐射线图像时能够将残像所引起的图像紊乱防止于未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构成图。[0041]图2是主要表示辐射线照射装置以及辐射线检测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0042]图3是表示辐射线检测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0043]图4是表示辐射线检测装置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0044]图5是沿着图4的V-V线的截面图。
[0045]图6是主要表示光电变换部和读出电路的电路图。
[0046]图7是主要表示第I系统控制部的构成的框图。
[0047]图8是表示第I系统控制部的运动图像摄影处理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0048]图9是表示第I系统控制部的光复位处理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0049]图10是包含第I系统控制部中的处理动作、尤其是强制光复位部的动作的时序图。
[0050]图11是包含第I系统控制部中的处理动作、尤其是光复位无效部的动作的时序图。
[0051]图12A以及图12B是表示在血管内插入了导管的状态的说明图。
[0052]图13是主要表示第2系统控制部的构成的框图。
[0053]图14A是表示第I方式的引导输出部的构成的框图,图14B是表示第2方式的引导输出部的构成的框图。
[0054]图15是主要表示第3系统控制部的构成的框图。
[0055]图16是表示第3系统控制部的光复位处理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0056]图17是主要表示第4系统控制部的构成的框图。
[0057]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辐射线检测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8]以下,参照图1~图18,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辐射线检测装置以及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的实施方式例进行说明。
[0059]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具有:辐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2 ;和系统控制部14,其将辐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2控制成以所设定的帧速率(例如15中贞/秒~60帧/秒等)执行福射线摄影。系统控制部14连接控制台16,与控制台16的数据通信成为可能。控制台16连接图像观察、图像诊断用的监视器18、操作输入用的输入装置20(键盘、鼠标等)。操作员(医师、辐射线技师)在观察运动图像的同时所进行的手术、导管的插入作业等中,使用输入装置20来设定适于当前状况的辐射线的照射能量(管电压、管电流、照射时间等)、辐射线摄影的帧速率。使用输入装置20所输入的数据、由控制台16创建编辑等的数据,被输入至系统控制部14。此外,来自系统控制部14的辐射线图像等被供应给控制台16,并在监视器18中映出。
[0060]辐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2具有:辐射线照射装置28,其以所设定的照射能量朝向摄影台22上的被摄体24照射辐射线26 ;和辐射线检测装置30,其将透过了被摄体24的辐射线26变换成辐射线图像并输出至系统控制部14。
[0061 ] 如图2所示,辐射线照射装置28具有:辐射线源34 ;线源控制部36,其基于来自系统控制部14的指示来控制辐射线源34 ;和自动准直仪部38,其基于来自系统控制部14的指示来扩宽或缩窄辐射线26的照射区域。[0062]另一方面,如图3~图5所示,辐射线检测装置30具备由可以透过辐射线26的材料构成的外壳(框体)40。外壳40具备第I壳体42和第2壳体44,第I壳体42具有在俯视的情况下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形状且被照射辐射线26的第I平板部46、和设置在所述第I平板部46的周缘的第I侧壁部48,第2壳体44具有与所述第I平板部46对应的形状的第2平板部50、和立设在所述第2平板部50的周缘的第2侧壁部52。
[0063]第I壳体42构成为相对于第2壳体44可以自如装卸,且在将第I壳体42安装于第2壳体44的状态下,在外壳40的内部形成了闭合空间54 (参照图5)。
[0064]构成外壳40的第I壳体42以及第2壳体44的每一个,为了谋求辐射线检测装置30整体的轻量化,由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lastics)等的复合材料、工程塑料(Engineer plastic)、生物质材料、招、招合金、镁、镁合金或树脂来构成。在该情况下,第I壳体42以及第2壳体44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来构成,或者可以由不同的材料来构成。另外,在图5中示出使第I壳体42以及第2壳体44的每一个以CFRP —体式构成的例子。
[0065]在外壳40的内部配设有:作为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电源的蓄电池56 ;在与系统控制部14之间收发包含辐射线图像等的信号的收发机58 ;经由后述的中间部件60而被第I平板部46支承的在俯视的情况下呈长方形形状的辐射线检测面板62 ;配设在形成于第2侧壁部52的内面的安装沟槽64中的遮蔽板66 ;设置在所述遮蔽板66与所述第2平板部50之间且对所述辐射线检测面板62进行驱动控制的暗盒控制部68。
[0066]蓄电池56向收发机58、辐射线检测面板62以及暗盒控制部68供应电力。另外,在蓄电池56与第I平板部46之间、和收发机58与第I平板部46之间,期望预先配设未图示的铅板(遮蔽板)等。 其原因在于,能够防止辐射线26照射至蓄电池56以及收发机58以使该蓄电池56以及该收发机58劣化。
[0067]作为辐射线检测面板62,能够使用由闪烁体70将透过了被摄体24的辐射线26暂时变换成可见光(突光),再由光电变换部72将变换后的所述可见光变换成模拟的电信号的间接变换型的辐射线检测面板62 (包含表面读取方式以及背面读取方式)。
[0068]作为表面读取方式的ISS(Iradiation Side Sampling)方式的福射线检测面板62具有使光电变换部72以及闪烁体70沿着辐射线26的照射方向依次配置的构成。作为背面读取方式的PSS (Penetration Side Sampling)方式的福射线检测器具有使闪烁体70以及光电变换部72沿着辐射线26的照射方向依次配置的构成。
[0069]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辐射线检测面板62作为ISS方式的辐射线变换面板来构成。通常,闪烁体70使辐射线26的照射面侧发光强于背面侧发光,因此在ISS方式的辐射线检测面板62中,与PSS方式的辐射线检测器相比较,能够缩短直至由闪烁体70发出的光到达光电变换部72为止的距离。由此,能够抑制该光的扩散.衰减,所以能够提高辐射线图像的分辨率。
[0070]此外,作为辐射线检测面板62,除了上述的间接变换型的辐射线变换面板之外,还能够采用将辐射线26的剂量利用由非晶硒(a-Se)等的物质构成的固体检测元件直接变换成电信号的直接变换型的辐射线变换面板。
[0071]在基底板上例如以真空蒸镀法将碘化铯(CsI:T1)蒸镀成柱状晶体结构,由此形成闪烁体70。由此,能够有效率地检测辐射线26,所以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辐射线图像的分辨率。
[0072]另外,也可在基底板上例如蒸镀GOS (Gd2O2S:Tb)来形成闪烁体70。即便是该情况,也可以将辐射线26变换成可见光。基底板例如由CFRP、铝、铝合金、镁、镁合金或树脂等构成。
[0073]光电变换部72层叠在闪烁体70的一个(第I平板部46所处的一侧的面)面上。该光电变换部72具有:包含氧化物半导体(IGZO)而构成的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Transistor)呈矩阵状配置的挠性基板74 ;和设置在TFT的阵列上的由非晶硅(a_Si)构成的固体检测元件76 (像素)。
[0074]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氧化物半导体(IGZO)仅对不足460nm的波长的光具有灵敏度,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因闪烁体70所发出的光而引起的开关噪声的发生。
[0075]光电变换部72与暗盒控制部68之间通过挠性布线电缆78、80而被电连接。在挠性布线电缆78中设有基于暗盒控制部68的信号来驱动TFT的栅极IC82,在挠性布线电缆80中设有对从固体检测元件76输出的模拟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并且变换成数字的电信号的ASIC84 (Apl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另外,接性布线电缆 78 可装卸自如地连接在光电变换部72的长边方向的侧部,挠性布线电缆80可装卸自如地连接在光电变换部72的短边方向的侧部。
[0076]遮蔽板66由吸收辐射线检测面板62的背散射线的材料例如铅形成。由此,能够防止辐射线检测面板62的背散射线照射至暗盒控制部68以使该暗盒控制部68劣化。暗盒控制部68经由多个托架86、86而被遮蔽板66支承(参照图5)。
[0077]在第I平板 部46与辐射线检测面板62之间设有板状的中间部件60。中间部件60具有:被粘接部件88粘接在照射部位内面90的中间部件主体92、和复位光源部94。
[0078]复位光源部94具有:发出复位光且在俯视的情况下呈矩形形状的发光层96 ;介于发光层96与中间部件主体92之间的金属电极98 ;介于发光层96与福射线检测面板62之间且可以透过复位光的透明电极100 ;与金属电极98以及透明电极100电连接的电源102和开关104。电源102既可以由蓄电池56兼用,也可以使用与蓄电池56单独设置的未图不的专用电源。
[0079]作为发光层96,例如使用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或无机电致发光(无机EL)。金属电极98优选由辐射线26的透过率以及复位光的反射率高的材料构成,例如能够由铝等构成。透明电极100例如能够由ITO等构成。
[0080]在本实施方式中,暗盒控制部68例如在辐射线摄影前对构成复位光源部94的电源102以及开关104进行控制,使复位光从发光层96发出。
[0081]其次,作为一例,关于采用了间接变换型的辐射线检测面板62时的光电变换部72的读出电路106的构成,参照图6来详细地说明。
[0082]光电变换部72具有例如将光电变换层108配置在矩阵状的薄膜晶体管(以下记为TFT110)的阵列之上的结构,其中,该光电变换层108形成有将可见光变换成电信号的由a-Si等的物质构成的各像素76。在该情况下,在各像素76中,由于通过将可见光变换成电信号(模拟信号)而发生的电荷被蓄积,因此例如按照各行的每一行依次使TFTllO导通,从而能够将所述电荷作为图像信号来读出。
[0083]读出电路106具有:与各像素76连接的TFTllO ;与TFTllO连接且与行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栅极线112 ;以及与TFTllO连接且与列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信号线114。各栅极线112与行扫描驱动部116连接,各信号线114与多路复用器118连接。从行扫描驱动部116向栅极线112供应对在行方向上排列的TFTllO进行导通截止控制的控制信号Von、Vo--。在该情况下,行扫描驱动部116具备:切换栅极线112的多个开关SWl ;以及输出对开关SWl进行选择的选择信号的第I地址解码器120。从暗盒控制部68向第I地址解码器120供应地址信号。
[0084]此外,在信号线114上,经由在列方向上排列的TFTllO而流出各像素76所保持的电荷。该电荷由电荷放大器122放大。电荷放大器122经由采样保持电路124而与多路复用器118连接。
[0085]即,所读出的各列的电荷,经由各信号线114而被输入至各列的电荷放大器122。各电荷放大器122由运算放大器126、电容器128、和开关130构成。电荷放大器122,在开关130为断开的情况下,将输入至运算放大器126的一个输入端子的电荷信号变换成电压信号来输出。电荷放大器122以由暗盒控制部68设定的增益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与电荷放大器122的增益相关的信息(增益设定信息),从系统控制部14向暗盒控制部68供应。暗盒控制部68基于所供应的增益设定信息来设定电荷放大器122的增益。
[0086]运算放大器126的另一个输入端子与GND(接地电位)连接(接地)。在所有TFTllO变为导通、且开关130已接通的情况下,蓄积在电容器128中的电荷通过电容器128和开关130的闭 合电路而被放电,并且蓄积在像素76中的电荷经由被闭合的开关130以及运算放大器126而清扫到GND (接地电位)。将下述这样的动作称作复位动作(空读动作):即,将电荷放大器122的开关130接通,使蓄积在电容器128中的电荷放电,并且将蓄积在像素76中的电荷清扫到GND (接地电位)。尤其是,将所有像素的电荷扫除到GND这样的动作,称作所有像素复位动作。也就是说,在复位动作的情况下,与蓄积在像素76中的电荷信号对应的电压信号,不输出至多路复用器118而被舍弃。
[0087]多路复用器118具备:切换信号线114的多个开关SW2 ;和输出对开关SW2进行选择的选择信号的第2地址解码器132。从暗盒控制部68向第2地址解码器132供应地址信号。多路复用器118与A/D变换器134连接,由A/D变换器134变换成数字信号的辐射线图像被供应给暗盒控制部68。
[0088]另外,作为开关元件发挥功能的TFT110,也可与CMOS (ComplementaryMetal-Oxs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等其他摄像元件组合起来实现。此外,也可以置换成通过相当于TFT所提及的栅极信号的移位脉冲而使电荷移位并同时进行转移的CCD(Charge-Coupled Device)图像传感器。
[0089]如图2所示,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暗盒控制部68具备:用于读出电路106 (参照图6)的地址信号发生部136、图像存储器138、和暗盒ID存储器140。
[0090]地址信号发生部136例如基于来自系统控制部14的辐射线图像的读出控制信息,对图6所示的读出电路106中的行扫描驱动部116的第I地址解码器120以及多路复用器118的第2地址解码器132供应地址信号。读出控制信息例如包含与表示逐行扫描模式、隔行扫描模式(奇数行读出模式、偶数行读出模式、隔2行读出模式、隔3行读出模式等)、合并(binning)模式(I像素/4像素读出模式、I像素/6像素读出模式、I像素/9像素读出模式等)的读出模式相关的信息。例如I像素/4像素读出模式是使相邻的2根栅极线112同时活性化(设为Von),并同时选择相邻的2根信号线114,由此混合相邻的2行2列的4像素的电荷,作为I像素进行读出的模式。地址信号发生部136生成与读出控制信息所表示的模式相应的地址信号,并输出至行扫描驱动部116的第I地址解码器120以及多路复用器118的第2地址解码器132。读出控制信息例如是基于来自操作员的操作输入而由系统控制部14生成,并输入至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暗盒控制部68。
[0091]作为从系统控制部14供应的读出控制信息,除了上述的与读出模式相关的信息(读出模式信息)之外,还包含指定摄像范围的摄像范围信息。该摄像范围信息,例如在操作员使用输入装置20和监视器18设定了例如运动图像的摄像范围的情况下,列举所设定的摄像范围中包含的栅极线112的地址和信号线114的地址。当然,也可以是摄像范围中包含的栅极线112的开始地址(编号)和结束地址(编号)、以及信号线114的开始地址(编号)和结束地址(编号)。而且,若读出模式信息例如为奇数行读出模式(间隔提取),则依次选择辐射线检测面板62的摄像范围中包含的栅极线112之中奇数行的栅极线112,不对辐射线检测面板62的摄像范围中包含的来自信号线114的信号电荷进行合成,而朝向A/D变换器134依次转移。若读出模式信息例如为I像素/4像素读出模式(合并),则摄像范围中包含的栅极线112例如依次选择各2根,摄像范围中包含的来自信号线114的信号电荷被合成(在该情况下,来自相邻的2根信号线114的信号电荷分别被合成),即4像素的信号电荷被合成,朝向A/D变换器134依次转移。
[0092]图像存储器138存储来自读出电路106的辐射线图像。暗盒ID存储器140存储用于确定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暗盒ID信息。
[0093]收发机58将存储在暗盒ID存储器140中的暗盒ID信息以及存储在图像存储器138中的辐射线图像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而发送至系统控制部14。
[0094]此外,辐射线检测装置30具有对复位光源部94的开关的接通/断开进行控制的开关控制部142。此外,暗盒控制部68具有脉冲信号生成部144。该脉冲信号生成部144基于来自系统控制部14的接通信号(用于进行光复位的指示信号)的输入而生成具有一定的脉冲宽度的脉冲信号,并输出至开关控制部142。开关控制部142基于脉冲信号的输入而只以该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使开关104变为接通。由此,只在相当于脉冲宽度的时间内从发光层96发出复位光,复位光被照射至光电变换部72,进行光复位。
[0095]其次,参照图7~图17来说明该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系统控制部14的具体例。
[0096]首先,如图7所示,第I具体例所涉及的系统控制部(以下记为第I系统控制部14A)具有运动图像摄影处理部146和光复位处理部148。
[0097]首先,运动图像摄影处理部146具有参数设定部150、参数历史记录存储部152、和运动图像转移部154。
[0098]参数设定部150,在通过来自操作员的操作输入等而重新有参数(辐射线的照射能量、帧速率等)的设定的情况下,在参数历史记录存储部152中将重新设定的照射能量、帧速率作为最新的参数来存储。尤其是,在重新设定了照射能量的情况下,将包含重新设定的照射能量的信息(管电压、管电流、照射时间等的信息)在内的照射能量设定信息Sa输出至辐射线照射装置28,在重新设定了电荷放大器122的增益、读出模式的情况下,将包含重新设定的增益、读出模式的信息在内的读出控制信息Sb输出至辐射线检测装置30。[0099]参数历史记录存储部152存储了至今为止所设定的照射能量和帧速率等之中从当前时刻到过去的规定期间内所设定的照射能量和帧速率等。
[0100]运动图像转移部154接受从辐射线检测装置30依次供应的辐射线图像Da,并转移到控制台16。控制台16将依次转移来的辐射线图像Da显示于监视器18。由此,在监视器18中显示出辐射线图像Da的运动图像。
[0101]此外,控制台16与复位无效开关156和强制复位开关158连接。复位无效开关156只在操作员进行了接通操作的期间内输出例如被设为高电平的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该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经由控制台16而供应至第I系统控制部14A。强制复位开关158在操作员进行了接通操作的阶段,输出具有一定的脉冲宽度的强制复位指示信号Sr。该强制复位指示信号Sr也经由控制台16而供应至第I系统控制部14A。
[0102]另一方面,光复位处理部148具有接通信号输出部160、光复位无效部162、和强制光复位部164。
[0103]接通信号输出部160基于存储在参数历史记录存储部152中的最新的帧速率,例如以5~100帧之中选择出的任意一个帧间隔来输出接通信号Son。例如在选择了 50中贞的情况下,在50η帧(η:1、2、3、……)与50η+1帧之间输出接通信号Son。若该接通信号Son被供应至辐射线检测装置30,则如上所述那样进行光复位。
[0104]强制光复位部164被供应了来自强制复位开关158的强制复位指示信号Sr,且在强制复位指示信号Sr被供应的阶段,强制光复位部164输出具有与来自接通信号输出部160的接通信号Son同样的属性(脉冲宽度、振幅)的接通信号Son。
[0105]光复位无效部162 被供应了来自接通信号输出部160的接通信号Son、来自强制光复位部164的接通信号Son、和来自复位无效开关156的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而且,光复位无效部162,在不供应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的期间内,直接输出来自接通信号输出部160以及强制光复位部164的接通信号Son,在供应了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的期间内,不输出接通信号Son。即,如果为通常情形,则进行光复位,但是在供应了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的期间内不执行光复位,即,将光复位设为无效。
[0106]在此,参照图8~图12,对具有第I系统控制部14A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上述的运动图像摄影处理部146和光复位处理部148以多任务方式进行动作。
[0107]最初,参照图8来说明运动图像摄影处理部146的处理动作。首先,在图8的步骤SI中,第I系统控制部14A对摄影次数的计数器k保存初始值(=I)。
[0108]在步骤S2中,参数设定部150判别是否重新有参数(辐射线26的照射能量、帧速率、摄影范围、读出模式等)的设定。例如在操作员重新进行了参数的设定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3,在参数历史记录存储部152中将重新设定的照射能量、帧速率等作为最新的参数来存储。
[0109]在重新设定了照射能量的情况下,在其次的步骤S4中,将包含重新设定的照射能量的信息(管电压、管电流、照射时间等信息)在内的照射能量设定信息Sa输出至辐射线照射装置28。辐射线照射装置28的线源控制部36基于来自第I系统控制部14A的照射能量设定信息Sa,将从辐射线源34输出的辐射线26的照射能量设定为新的照射能量。
[0110]在重新设定了摄影范围、读出模式等的情况下,在其次的步骤S5中,将包含重新设定的摄影范围信息、读出模式信息在内的读出控制信息Sb输出至辐射线检测装置30。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暗盒控制部68将所输入的读出控制信息Sb供应至地址信号发生部136。
[0111]在步骤S6中,第I系统控制部14A判别自上次的辐射线摄影的开始时刻起是否经过了相当于最新的帧速率Fr的时间。在计数器k的值为初始值的情况下、或者自上次的辐射线摄影的开始时刻起经过了相当于最新的帧速率Fr的时间的阶段,进入其次的步骤S7,第I系统控制部14A在第k次的辐射线摄影的开始时刻,向辐射线照射装置28输出曝光开始信号Sc (参照图10)。辐射线照射装置28的线源控制部36基于来自第I系统控制部14A的曝光开始信号Sc的输入而对辐射线源34进行控制,以使所设定的照射能量的辐射线从该辐射线源34中照射出。
[0112]在步骤S8中,第I系统控制部14A向辐射线检测装置30输出表示电荷蓄积以及电荷读出的动作开始信号Sd(参照图10)。
[0113]在步骤S9中,辐射线检测装置30基于来自第I系统控制部14A的动作开始信号Sd的输入而进行电荷蓄积和电荷读出。即,透过了被摄体24的辐射线26例如由光电变换部72的闪烁体70暂且变换成可见光,在光电变换部72的各像素76中对可见光进行光电变换,从而与光量相应的量的电荷被蓄积。
[0114]在后续的读出期间内,地址信号发生部136生成与所供应的读出控制信息Sb(摄像范围信息、读出模式信息等)相应的地址信号,并输出至读出电路106中的行扫描驱动部116的第I地址解码器120以及多路复用器118的第2地址解码器132。读出电路106按照读出控制信息Sb来进行电荷的读出,使用图像存储器138例如以FIFO方式输出运动图像用的辐射线图像Da。来 自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辐射线图像Da被供应至第I系统控制部14A。
[0115]在步骤SlO中,第I系统控制部14A将所供应的运动图像用的辐射线图像Da转移至控制台16。控制台16将所转移的辐射线图像Da存储至帧存储器,并且作为第k次的辐射线摄影所获得的辐射线图像、即第k帧的辐射线图像而显示于监视器18。
[0116]在步骤Sll中,对计数器k的值进行+1更新。
[0117]在步骤S12中,第I系统控制部14A判别是否有运动图像摄影的结束请求。如果没有运动图像摄影的结束请求,则返回到步骤S2,重复执行步骤S2以后的处理。由此,在监视器18中显示出所设定的帧速率下的辐射线图像的运动图像。另一方面,在步骤S12中,在判别出有运动图像摄影的结束请求的阶段,运动图像摄影结束。
[0118]其次,参照图9来说明光复位处理部148的动作。首先,在图9的步骤SlOl中,光复位无效部162判别是否有光复位的执行指示。通过是否从接通信号输出部160或强制光复位部164供应了接通信号Son,来进行该判别。如果供应了接通信号Son (光复位的有效指示),则进入其次的步骤S102,光复位无效部162判别是否为复位无效指示中。通过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是否为供应中,来进行该判别。如果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为供应中(复位无效指示中),则进入其次的步骤S103,停止接通信号Son的输出,将光复位的有效指示设为无效。然后,返回到步骤S101,重复执行步骤SlOl以后的处理。
[0119]而且,如果在步骤SlOl中判别为光复位的执行指示、且在步骤S102中判别出不是复位无效指示中,则进入步骤S104,光复位无效部162将用于进行光复位的接通信号Son输出至辐射线检测装置30。由此,在步骤S105中,复位光被照射至光电变换部72,进行光复位。
[0120]在所述步骤SlOl中判别出不是光复位的执行指示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105中执行了光复位的阶段,进入其次的步骤S106,第I系统控制部14A判别是否有运动图像摄影的结束请求。如果没有运动图像摄影的结束请求,则返回到步骤S101,重复执行步骤SlOl以后的光复位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106中,在判别出有运动图像摄影的结束请求的阶段,该光复位处理结束。
[0121]如图10的例子所示,例如在第N-1 (N = 2、3、……)次的辐射线摄影的开始时刻tn-Ι,第I系统控制部14A向辐射线照射装置28输出曝光开始信号Sc,向辐射线检测装置30输出动作开始信号Sd,由此向第I系统控制部14A供应了第N-1次的辐射线摄影所获得的辐射线图像Da。第I系统控制部14A将所供应的辐射线图像Da转移至控制台16,作为第N-1帧的辐射线图像而显示于监视器18。
[0122]同样地,在自上述的开始时刻tn-Ι起经过了最新的帧速率Fr的第N次的辐射线摄影的开始时刻tn,第I系统控制部14A向辐射线照射装置28输出曝光开始信号Sc,向辐射线检测装置30输出动作开始信号Sd,由此向第I系统控制部14A供应第N次的辐射线摄影所获得的辐射线图像Da。第I系统控制部14A将所供应的辐射线图像Da转移至控制台16,作为第N帧的辐射线图像而显示于监视器18。通过重复执行这些动作,从而在监视器18中显示出辐射线图像的运动图像。
[0123]而且,例如在第N-1次的辐射线摄影与第N次的辐射线摄影之间,若从第I系统控制部14A定期地输出的接通信号Son被供应至辐射线检测装置30,则基于该接通信号Son的输入来进行光复位。 [0124]此外,例如在第N+k(k = 1、2、3、......)次的辐射线摄影与第Ν+k+l次的辐射线摄
影之间,若强制复位开关158被操作而供应了强制复位指示信号Sr,则强制性地从第I系统控制部14A输出接通信号Son,并供应至辐射线检测装置30。由此,强制性地进行光复位。
[0125]进而,如图11所示,自上次的光复位被执行之后,例如在第m(m =例如50)次的辐射线摄影的开始时刻的前阶段(例如第N+m次的辐射线摄影的开始时刻tn+m的前阶段),若复位无效开关156被操作而供应了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则本来应该从第I系统控制部14A定期地输出接通信号Son,但是通过光复位无效部162中的处理而接通信号Son的输出被停止,由此不进行光复位。只在供应了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的期间Ta内,进行该光复位的无效处理。
[0126]在此,参照图12A以及图12B,对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使用形态进行说明。
[0127]作为该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使用形态,列举下述形态,即:医师将导管168插入在被摄体24的体内,例如图12A以及图12B所示那样插入在血管166内,在观察监视器18所显示的辐射线图像的运动图像的同时实时地掌握该导管168的进入状况。在该情况下,若来到血管166例如被分成两叉的分支点170,则医师为了将导管168正确地引导至要进入的路径,在观察监视器18所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同时谨慎地进行导管168的插入操作。此外,即便在使支架和球囊定位于血管166内的狭窄部分172时,也在观察监视器18所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同时谨慎地进行导管168的插入操作。
[0128]若在这样的状况下进行光复位,则存在着某一定时间(至少复位光的照射时间以及直到伴随复位光的照射的影响收敛为止的时间)内无法进行用于运动图像的辐射线摄影(透视摄影)、或者纵使进行了上述摄影但是摄影图像却发生紊乱,从而给上述那样的导管168的插入操作带来困难的顾虑。
[0129]因而,在医师若如上述那样执行光复位则较为困难的场合,由于通过操作复位无效开关156从而不会进行光复位,因此能够将因光复位所引起的上述的问题、当必需谨慎地使导管168进入时无法完成辐射线摄影或者摄影图像发生紊乱这一问题回避于未然。
[0130]此外,在处于必需谨慎地使导管168进入的状况之前,医师能够预先操作强制复位开关158以强制性地执行光复位,因此在需要谨慎地观察辐射线 图像时,能够将残像所引起的图像紊乱防止于未然,能够在观察画质良好的运动图像的同时进行导管168的插入操作。
[0131]此外,因为向光复位无效部162供应来自强制光复位部164的接通信号Son,所以在若执行光复位则较为困难的场合,即便医师错误地操作了强制复位开关158,也不会强制性地进行光复位,故能够避免强制性光复位给医疗行为带来困难。当然,在上述的使用形态中,在导管168的前端来到血管166的分支点170之际,当因残像现象而难以观察运动图像的情况下,停止复位无效开关156的操作,而操作强制复位开关158,从而光复位被执行,故之后可以在观察几乎没有残像的运动图像的同时进行导管168的操作。
[0132]其次,参照图13~图17,对使操作性提升的几个系统控制部14(第2系统控制部14B~第4系统控制部14D)进行说明。
[0133]首先,如图13所示,虽然第2系统控制部14B具有与上述的第I系统控制部14A大致相同的构成,但是不同点在于,具有输出成为操作强制复位开关158的目标的引导的引导输出部174。
[0134]引导输出部174以客观的数值或者图表等来显示辐射线图像的残像状况,医师一眼便能确认辐射线图像的残像状况。
[0135]作为引导输出部174,例如存在两种方式,第I方式的引导输出部如图14A所不那样具有累计被照射剂量运算部176,该累计被照射剂量运算部176自最后的复位光的照射起运算在辐射线检测装置30中所蓄积的累计被照射剂量。
[0136]在本实施方式中,累计被照射剂量是指在一次摄影程序中的连续摄影(运动图像摄影)的累计。因此,累计被照射剂量例如能够作为使由光电变换部72的各像素76检测到的辐射线的剂量的最大值(最大像素值)按照每次摄影进行累计而得到的值、或者使光电变换部72的特定的像素76所检测到的辐射线的剂量按照每次摄影进行累计而得到的值。
[0137]因此,累计被照射剂量运算部176具有合计用寄存器178、像素值合计部180、合计值复位部182、和数值变换部184。
[0138]像素值合计部180读出从辐射线检测装置30依次送来的辐射线图像Da的各像素值之中最大的像素值(最大像素值)、或者特定的像素的像素值,与合计用寄存器178的合计值相加而再次保存到合计用寄存器178中。
[0139]合计值复位部182基于来自光复位无效部162的接通信号Son的输入,将合计用寄存器178的合计值复位为O。当然,也可在运动图像摄影的开始前,在合计用寄存器中保存O来进行初始化。
[0140]数值变换部184将合计用寄存器178的合计值变换成相对于预先设定的最大值的比例(例如百分比),作为累计被照射剂量的信息而输出至控制台16。作为预先设定的最大值,列举例如在像素值的上限值上相乘从接通信号输出部160定期地输出的接通信号Son的一个周期内被执行的辐射线摄影的次数而得到的数值。
[0141]如图14B所示,第2方式的引导输出部174具有:对自最后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起经过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时的经过时间计时部186、计时用寄存器188、计时复位部190、和数值变换部184。
[0142]经过时间计时部186对基准时钟elk进行计数并保存至计时用寄存器188。计时复位部190基于来自光复位无效部162的接通信号Son的输入而将计时用寄存器188的值复位为O。
[0143]数值变换部184将计时用寄存器188的值变换成相对于预先设定的最大值的比例(例如百分比),作为经过时间的信息而输出至控制台16。作为预先设定的最大值,列举从接通信号输出部160定期地输出的接通信号Son的I个周期的时间。
[0144]控制台16将来自引导输出部174的累计被照射剂量的信息或者经过时间的信息显示于监视器18。在该情况下,例如图12A所示那样,在监视器18的画面的例如左上、或者右上等上用数值192来显示累计被照射剂量的信息或者经过时间的信息。或者,在监视器18的画面的例如左上、或者右上等上用条194来显示累计被照射剂量的信息或者经过时间的信息。
[0145]而且,图12A的数值显示以及图12B的条显示均是,例如在不足70%时进行绿色显示,在超过了 70%的阶段进行红色显示。在超过了 90%的阶段进行闪烁显示。
[0146]在上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使用形态中,医师为了将导管168正确地引导至要进入的路径,在观察监视器18所显示的运动图像的同时谨慎地进行导管168的插入操作,但是若运动图像发生残像现象,则焦点不固定,眼睛容易变得疲劳。因而,通过操作强制复位开关158而于事前进行光复位,因此不会被残像现象迷惑。另一方面,如果残像现象弱而不那么担心,则也无需逐个操作强制复位开关158。但是,因医师、或者摄影部位、眼睛的疲劳程度,也只是在主观上判别残像现象是弱是强,结果,操作强制复位开关158的频度变高,有可能让医师感受到开关操作的麻烦。
[0147]因而,在该第2系统控制部14B中,通过引导输出部174将残像状况(残像的程度)作为数值或者作为条显示而客观地示出,因此医师通过数值显示、条显示,一眼便能确认残像的程度,能够设为操作强制复位开关158的目标。而且,若残像的程度变高,则完成红色显示、闪烁显示等,因此借助红色显示、闪烁显示也可操作强制复位开关158。由此,不会让医师感受到开关操作的麻烦。
[0148]其次,参照图15以及图16,对第3具体例所涉及的系统控制部(以下记为第3系统控制部14C)进行说明。
[0149]如图15所示,虽然第3系统控制部14C具有与上述的第2系统控制部14B大致相同的构成,但是不同点在于,取代复位无效开关156而具有复位无效指示部196,该复位无效指示部196基于来自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辐射线图像Da的解析结果来输出复位无效指不信号Sn。
[0150]复位无效指示部196基于来自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辐射线图像Da之中、所指定的被摄体24的特定图像与被插入至被摄体24的器具(例如导管168)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输出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
[0151]具体而言,复位无效指示部196具有:范围指定请求部198、特定图像设定部200、器具图像设定部202、和复位无效判别部204。
[0152]范围指定请求部198将促使指定特定图像的范围的请求信号Se和消息Dm输出至控制台16。控制台16将所输入的消息显示于监视器18。医师基于监视器18所显示的消息,来指定监视器18所显示的运动图像之中不想要执行光复位的范围(特定图像)。该指定,例如可以使用鼠标用拖放的方式由四边或者圆形框进行包围,如果监视器18采用触摸面板方式,则使用手指或者笔描绘例如圆形来指定范围。
[0153]此外,控制台16基于请求信号Se的输入,将地址信息Dad(监视器18的显示区域相对于帧存储器的第I相对地址范围、以及相对于监视器18的显示区域的所指定的特定图像的第2相对地址范围)返回给第3系统控制部14C。该地址信息Dad被供应至特定图像设定部200。
[0154]特定图像设定部200根据所供应的地址信息Dad之中第I相对地址范围,确定辐射线图像Da之中监视器18所显示的图像的地址范围,进而根据该确定的地址范围和第2相对地址范围来设定辐射线图像Da之中医师所指定的特定图像的地址范围。
[0155]器具图像设定部202从依次送来的多个帧的辐射线图像Da之中提取运动量最大的图像,求出其移动方向前端部分的地址(最新的辐射线图像上的地址),作为器具(导管168)的图像的地址。提取运动量最大的图像的方法,优选能够采用例如已知的帧间预测中用到的运动向量搜索。
[0156]复位无效判别 部204,如果在医师所指定的特定图像的地址范围内不包含器具的图像的地址,则不输出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如果在特定图像的地址范围内包含器具的图像的地址,则输出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尤其是,复位无效判别部204在特定图像的地址范围内包含器具的图像的地址的期间Ta中持续输出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
[0157]在该第3系统控制部14C中,在上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使用形态中,医师只是使用鼠标、触摸面板等来指定监视器18所显示的运动图像之中不想要执行光复位的范围(特定图像),便自动地持续输出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直到导管168的前端进入所指定的范围起到离开所指定的范围为止,在其期间Ta内不进行光复位。由此,医师无需进行复位无效开关156的操作,故可以专注于导管168的操作。
[0158]然而,在该第3系统控制部14C中,由于无需进行复位无效开关156的操作,因此如第I系统控制部14A那样当导管168的前端来到血管166的分支点170之际,当因残像现象而难以观察运动图像的情况下,暂且停止复位无效开关156的操作,无法完成操作强制复位开关158这样的切换操作。因而,在该第3系统控制部14C中,来自强制光复位部164的接通信号Son不经由光复位无效部162地供应至辐射线检测装置30,以便强制性地执行光复位。由此,即便向光复位无效部162供应了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通过操作强制复位开关158也能够强制性地进行光复位,能够避免上述那样的残像所带来的影响。
[0159]若参照图16来说明该第3系统控制部14C中的光复位处理部148的处理动作,则首先在步骤S201中,强制光复位部164判别是否有强制光复位指示。通过是否有强制复位指示信号Sr的输入来进行该判别。
[0160]如果有强制复位指示信号Sr的输入,则进入步骤S202,强制光复位部164将用于进行光复位的接通信号Son输出至辐射线检测装置30。由此,在步骤S203中,复位光被照射至光电变换部72,进行光复位。
[0161]另一方面,在步骤S201中判别出没有强制光复位指示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204,光复位无效部162判别是否有光复位的执行指示。通过是否从接通信号输出部160供应了接通信号Son来进行该判别。如果供应了接通信号Son (光复位的有效指示),则进入其次的步骤S205,光复位无效部162判别是否为复位无效指示中。通过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是否为供应中来进行该判别。如果复位无效指示信号Sn为供应中(复位无效指示中),则进入其次的步骤S206,停止接通信号Son的输出,将光复位的有效指示设为无效。然后,返回到步骤S201,重复执行步骤S201以后的处理。
[0162]而且,在步骤S205中判别出不是复位无效指示中的情况下,经过步骤S202以及步骤S204,复位光被照射至光电变换部72,进行光复位。
[0163]在所述步骤S205中判别出不是光复位的执行指示的情况下、或者在步骤S203中执行了光复位的阶段,进入其次的步骤S207,第3系统控制部14C判别是否有运动图像摄影的结束请求。如果没有运动图像摄影的结束请求,则返回到步骤S201,反复执行步骤S201以后的光复位处理。另一方面,在步骤S207中判别出有运动图像摄影的结束请求的阶段,该光复位处理结束。
[0164]其次,参照图17来说明第4具体例所涉及的系统控制部(以下记为第4系统控制部 14D)。
[0165]如图17所示,虽然该第4系统控制部14D具有与上述的第3系统控制部14C大致相同的构成,但是不同点在于,取代强制复位开关158而具有强制复位指示部206,该强制复位指示部206基于辐射线图像Da的解析结果来输出强制复位指示信号Sr。另外,在图17中,省略运动图像摄影处理部146的详细内容。
[0166]强制复位指示部206基于来自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辐射线图像Da之中、所指定的被摄体24的特定图像与被插入至被摄体24的器具(例如导管168)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输出强制复位指示信号Sr。
[0167]具体而言,强制复位指示部206具有移动向量运算部208、特定图像选择部210、到达时间运算部212、和强制复位判别部214。
[0168]移动向量运算部208基于由上述的复位无效指示部196的器具图像设定部202求出的器具图像的地址,来求出器具图像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从器具图像设定部202供应的器具图像的地址以帧为单位而不断变化。因此,移动向量运算部208基于不断变化的地址来求出器具图像的移动方向和运动量,基于该运动量和最新的帧速率来求出器具图像的移动速度。
[0169]特定图像选择部210基于由上述的复位无效指示部196的特定图像设定部200所设定的I个以上的特定图像的地址范围、来自器具图像设定部202的器具图像的地址、和来自移动向量运算部208的器具图像的移动方向,来选择处于器具图像的移动方向上的最接近的特定图像的地址范围。
[0170]到达时间运算部212基于器具图像的地址、和所选择的特定图像的地址范围,来运算从器具图像到所选择的特定图像为止的距离,进而基于所得的距离、和来自移动向量运算部208的器具图像的移动速度,来运算到达时间。[0171]强制复位判别部214在由到达时间运算部212获得的到达时间成为预先设定的时间的阶段,输出强制复位指示信号Sr。由此,强制性地执行光复位。作为预先设定的时间,优选能够采用至少将复位光的照射时间(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和直到伴随复位光的照射的影响收敛为止的时间相加而得的时间。
[0172]在该第4系统控制部14D中,在上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10的使用形态中,只是使用鼠标、触摸面板等来指定监视器18所显示的运动图像之中不想要执行光复位的范围(特定图像),医师便能够在处于必需谨慎地使导管进入的状况之前,自动地且强制性地执行光复位,因此当需要谨慎地观察辐射线图像时,能够将残像所引起的图像紊乱防止于未然,能够在观察画质良好的运动图像的同时进行导管的插入操作。由此,医师除了复位无效开关156之外无需进行强制复位开关158的操作,因此可以专注于导管168的操作。
[0173]在上述的例子中,示出了在系统控制部14中组合光复位处理部148、引导输出部174的例子,但是除此之外,也可如图18所示那样组合到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暗盒控制部68中。
[0174]即,暗盒控制部68除了上述的地址信号发生部136、图像存储器138、暗盒ID存储器140、脉冲信号生成部144之外,还具有上述的光复位处理部148和引导输出部174。此外,辐射线检测装置30在外壳40或外壳40外设置上述的复位无效开关156和强制复位开关158。在将复位无效开关156以及强制复位开关158设置于外壳40外的情况下,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电连接。进而,辐射线检测装置30,例如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电连接便携式的终端216 (具有显示部)。 [0175]终端也可以显示经由控制台送来的辐射线图像以显示辐射线图像的运动图像,也可以显示从辐射线检测装置直接送来的辐射线图像以显示辐射线图像的运动图像。在该情况下,如图12A、图12B所示那样进行引导显示。
[0176]当然,也可将已组合到第3系统控制部14C的复位无效指示部196、已组合到第4系统控制部14D的强制复似指不部206,再组合到暗盒控制部68中。
[0177]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以及辐射线检测装置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脱离本发明主旨的情况下可采用各种构成,这是不言而喻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辐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2),其具有:具有辐射线源(34)的辐射线照射装置(28)、和将透过了被摄体(24)的来自所述辐射线源(34)的辐射线(26)变换成辐射线图像并输出的辐射线检测装置(30);以及 系统控制部(14),其将所述辐射线图像摄影装置(12)控制成以所设定的帧速率来执行辐射线摄影, 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30)具有:将所述辐射线(26)变换成荧光的闪烁体(70)、将所述荧光变换成电信号的光电变换部(72)、和向所述光电变换部(72)照射复位光的复位光源部(94), 所述系统控制部(14)具有:光复位无效部(162),其基于复位无效指示(Sn)而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94)的所述复位光的照 射设为无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还具有:复位无效开关(156),其基于操作输入来输出所述复位无效指示(Sn), 所述光复位无效部(162)基于来自所述复位无效开关(156)的所述复位无效指示(Sn)的输入而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94)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复位无效部(162)只在输入了所述复位无效指示(Sn)的期间内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94)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控制部(14)还具有:复位无效指示部(196),其基于来自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所述辐射线图像的解析结果来输出所述复位无效指示(Sn), 所述光复位无效部(162)基于所述复位无效指示(Sn)的输入而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94)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无效指示部(196)基于来自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辐射线图像之中、所指定的所述被摄体(24)的特定图像与被插入至所述被摄体(24)的器具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输出所述复位无效指示(S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无效指示部(196)在所指定的所述被摄体(24)的特定图像和被插入至所述被摄体(24)的器具的图像存在预先设定的位置关系的期间中,输出所述复位无效指示(Sn), 所述光复位无效部(162)只在输入了所述复位无效指示(Sn)的期间内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94)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先设定的位置关系是所述器具的图像的一部分进入到所述特定图像中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具有:强制光复位部(164),其基于强制复位指示(Sr)而强制性地使所述复位光从所述复位光源部(94)中照射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还具有:强制复位开关(158),其基于操作输入来输出所述强制复位指示(Sr), 所述强制光复位部(164)基于来自所述强制复位开关(158)的所述强制复位指示(Sr)的输入而强制性地使所述复位光从所述复位光源部(94)中照射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控制部(14)还具有:引导输出部(174),其输出成为操作所述强制复位开关(158)的目标的引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是所述辐射线图像的残像状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输出部(174)还具有:累计被照射剂量运算部(176),其自最后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起运算在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30)中蓄积的累计被照射剂量, 所述引导输出部(174)将所述累计被照射剂量作为所述辐射线图像的残像状况来输 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是自最后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起经过的经过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制光复位部(164)在输入了来自外部的所述强制复位指示(Sr)的阶段中,强制性地使所述复位光从所述复位光源部(94)中照射出。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控制部(14)还具有:强制复位指示部(206),其基于来自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所述辐射线图像的解析结果来输出所述强制复位指示(Sr)。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制复位指示部(206)基于来自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30)的辐射线图像之中、所指定的所述被摄体(24)的特定图像与被插入至所述被摄体(24)的器具的图像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输出所述强制复位指示(Sr)。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制复位指示部(206)还具有:移动向量运算部(208),其基于多个所述辐射线图像来求出所述器具的图像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 所述强制复位指示部(206)在所述器具的图像的移动方向是朝向所述特定图像的方向、且所述器具的图像到达所述特定图像之前,输出所述强制复位指示(Sr)。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辐射线图像摄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制复位指示部(206)在所述器具的图像的移动方向是朝向所述特定图像的方向、且直至所述器具的图像到达所述特定图像为止的时间成为预先设定的时间的阶段中,输出所述强制复位指示(Sr)。
19.一种辐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闪烁体(70),其将辐射线(26)变换成荧光; 光电变换部(72),其将所述荧光变换成电信号;复位光源部(94),其向所述光电变换部(72)照射复位光;以及光复位无效部(162),其基于复位无效指示(Sn)而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94)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辐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还具有:复位无效开关(156),其基于操作输入来输出所述复位无效指示(Sn), 所述光复位无效部(162)基于来自所述复位无效开关(156)的所述复位无效指示(Sn)的输入而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94)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辐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复位无效部(162)只在输入了所述复位无效指示(Sn)的期间内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94)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辐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复位无效部(162)只在输入了来自外部的复位无效指示(Sn)的期间内将来自所述复位光源部(94)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设为无效。
23.根据权利要求19~22中任一项所述的辐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具有:强制光复位部(164),其基于强制复位指示(Sr)而强制性地使所述复位光从所述复位光源部(94)中照射出。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辐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还具有:强制复位开关(158),其基于操作输入来输出所述强制复位指示(Sr), 所述强制光复位部(164)基于来自所述强制复位开关(158)的所述强制复位指示(Sr)的输入而强制性地使所述复位光从所述复位光源部(94)中照射出。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辐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还具有:引导输出部(174),其输出成为操作所述强制复位开关(158)的目标的引导。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辐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是辐射线图像的残像状况。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辐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输出部(174)还具有:累计被照射剂量运算部(176),其自最后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起运算在所述辐射线检测装置(30)中蓄积的累计被照射剂量, 所述引导输出部(174)将所述累计被照射剂量作为所述辐射线图像的残像状况来输出。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辐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是自最后的所述复位光的照射起经过的经过时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辐射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强制光复位部(164)在输入了来自外部的所述强制复位指示(Sr)的阶段中,强制性地使所述复位光从所述复位光源部(94)中照射出。
【文档编号】A61B6/00GK104023637SQ201280052824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西纳直行, 大田恭义, 北野浩一, 岩切直人, 中津川晴康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